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猪混养模式技术要点
1
作者 甄霆 《农家致富》 2015年第19期37-37,共1页
鱼猪混养综合模式,除了做好养鱼、养猪的常规技术管理外,还有四点较为重要的技术措施。一、养猪周期与养鱼密切配合养鱼用肥量60%集中在上半年,施肥高峰期为3~4月(基肥)及6~8月(追肥)。可在2月中旬至8月中旬开始养第1圈猪,7月中旬... 鱼猪混养综合模式,除了做好养鱼、养猪的常规技术管理外,还有四点较为重要的技术措施。一、养猪周期与养鱼密切配合养鱼用肥量60%集中在上半年,施肥高峰期为3~4月(基肥)及6~8月(追肥)。可在2月中旬至8月中旬开始养第1圈猪,7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养第2圈,这样基本能使猪粪量满足鱼周年不同时期的需求。第1圈后猪体重达到高峰,恰好为鱼池追肥期使用,第2圈的积肥作为下一个养鱼周期的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技术 综合模式 猪粪 技术措施 用肥量 常规技术 池水透明度 有机碎屑 凝聚体 水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城山区稻田养鱼模式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建兵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2期8-9,共2页
浦城山区发展稻田养鱼模式技术可有效增加稻田利用指数,取得水稻增产、鱼增利的双赢经济效益,同时又改变稻田的生态系统,获得较好的有机生态农产品。总结了浦城山区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及模式技术。
关键词 山区 稻田养鱼 经济效益 模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地区绿色高效虾稻共作模式技术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洋 李永平 +2 位作者 吴育虎 赵宝泉 王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182-183,共2页
本文依据盐城地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开展了绿色高效虾稻共作项目,总结出了盐城地区虾稻共作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要点,包括选择与改造稻田、准备放养、放养虾苗、小龙虾生产管理、栽培水稻、起捕小龙虾、产业化前景等... 本文依据盐城地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开展了绿色高效虾稻共作项目,总结出了盐城地区虾稻共作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要点,包括选择与改造稻田、准备放养、放养虾苗、小龙虾生产管理、栽培水稻、起捕小龙虾、产业化前景等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盐城地区及我国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虾稻共作生产模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技术模式 应用前景 盐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温氏肉猪家庭牧场建设粪污治理模式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仁芳 吴高奇 +5 位作者 李华磊 吴继标 姚茂发 樊蓉 谭杏 张长军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53-54,共2页
玉屏县在建设年出栏32万头的养猪一体化项目中,目前已建成年产35万t的饲料厂,存栏良种母猪0.8万头种猪场,年出栏600头以上的肉猪家庭牧场466户,投放猪苗6.893万头。现代集约化养殖业发展的前提是有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养殖业废料的技术... 玉屏县在建设年出栏32万头的养猪一体化项目中,目前已建成年产35万t的饲料厂,存栏良种母猪0.8万头种猪场,年出栏600头以上的肉猪家庭牧场466户,投放猪苗6.893万头。现代集约化养殖业发展的前提是有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养殖业废料的技术和程序。为了认真搞好相关配套服务,"玉屏温氏1241肉猪高效养殖模式集成与应用"课题组开展了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牧场 玉屏县 粪污 模式技术 集约化养殖业 集成研究 模式 养殖示范 污水沟 高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冬作、玉米、水稻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5
作者 李劲松 《湖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A01期45-46,共2页
山区冬作、玉米、水稻栽培模式技术要点李劲松(长阳县农技推广中心443500)山区冬作、玉米、水稻型三熟栽培,是将旱地套作、地膜覆盖的技术应用于水田,采取冬作套玉米、玉米地膜覆盖和杂交稻两段育秧等综合配套技术,实行冬作... 山区冬作、玉米、水稻栽培模式技术要点李劲松(长阳县农技推广中心443500)山区冬作、玉米、水稻型三熟栽培,是将旱地套作、地膜覆盖的技术应用于水田,采取冬作套玉米、玉米地膜覆盖和杂交稻两段育秧等综合配套技术,实行冬作、玉米、晚杂三熟栽培的高产多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技术 水稻栽培模式 地膜玉米 杂交稻 冬作 马铃薯 技术要点 地膜覆盖 两段育秧 晚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沼-渔生态模式技术
6
作者 林建华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主要就当前猪-沼-渔生态模式技术在农村养殖中的应用,作了比较详细的技术介绍。
关键词 生态模式技术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 养猪业 养鱼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核心技术模式应用效果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冷杨 郑宇豪 +5 位作者 高丽红 柴阿丽 李宝聚 田永强 高淼 万克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稳步发展,在保障蔬菜均衡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设施环境内水热失衡等原因,我国设施蔬菜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稳步发展,在保障蔬菜均衡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设施环境内水热失衡等原因,我国设施蔬菜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病害加重等一系列障碍问题。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有效治理对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蔬菜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我国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的主要类型,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精准诊断、精准施策、精量投入、精细管理”的“四精”治理路径和“控害增菌、增碳控肥”核心技术模式,总结其应用效果,提出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连作障碍 技术模式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鱼与黄颡鱼高效混养模式技术要点
8
作者 徐慨 熊美海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3期19-20,共2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渔业技术推广站从2012年开始在该区石湫镇胜利圩鲈鱼养殖区推广加州鲈鱼与黄颡鱼高效混养模式,至今已有2年多的时间,现将推广经验做一下介绍,实施面积达2 000×667 m2,通过技术单位示范、推广、培训和指导,胜利...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渔业技术推广站从2012年开始在该区石湫镇胜利圩鲈鱼养殖区推广加州鲈鱼与黄颡鱼高效混养模式,至今已有2年多的时间,现将推广经验做一下介绍,实施面积达2 000×667 m2,通过技术单位示范、推广、培训和指导,胜利圩鲈鱼套养黄颡鱼平均产值可达18000元/667m2、效益接近5 000元667 m2,创该养殖区历史上最佳水产养殖业绩.具体养殖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鱼 技术推广 混养模式 黄颡鱼 养殖技术模式 水产养殖 养殖区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鱼虾连作生态养殖模式技术与效益总结
9
作者 张保发 陈霞 +1 位作者 陈明巍 高光明 《中国水产》 2018年第5期97-101,共5页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蕲春县开展的池塘鱼虾连作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分别从前期工作、虾苗放养、饲养管理、虾病防治和小龙虾捕捞等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并通过蕲春县两个技术应用实例进行了效益分析,以期广大渔民朋友能够通过该项技术实现增收。
关键词 养殖技术模式 生态养殖模式 效益分析 连作 鱼虾 池塘 虾苗放养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民参军”——二战后大国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10
作者 黄琪轩 李文见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9,155,共27页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的不同成效表明,要成功地实现军民技术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在于“民参军”。“民参军”为军用技术提供了负反馈的制约、互补能力的积累以及持续的资金来源。苏联的困境在于缺乏“民参军”,大量军用技术难以外溢到民用部门,最终导致军用部门也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日本的经验是技术从民用部门扩散到军用部门,民用部门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的美国,服务安全的军用技术逐步外溢到服务发展的民用部门;在此之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影响。二战后大国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军民技术融合的成败为中国推动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技术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 民参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数字健康战略架构的数字康复的政策、标准和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4 位作者 陈迪 王忠彦 张萌 井淇 张耀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目的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数字健康战略框架下,系统分析全球数字康复的政策架构、标准体系和应用技术模式,并为数字康复的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系统分析WHO发布的与数字健康和康复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重点包括《全球数字健康... 目的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数字健康战略框架下,系统分析全球数字康复的政策架构、标准体系和应用技术模式,并为数字康复的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系统分析WHO发布的与数字健康和康复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重点包括《全球数字健康战略》《康复2030倡议》《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世界残疾报告》。探讨数字康复政策架构和核心内容,系统分析康复数字化的标准体系,深入探讨数字康复发展的关键技术模式。结果在全球健康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数字康复服务已成为全球数字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数字康复政策框架和内容体系,对于加强康复数据治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至关重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康复,对于提升康复服务的标准化、有效性、覆盖率、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数字康复政策主要内容涉及:政策和治理、数字化标准体系、数据隐私、安全和伦理、数字化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以及数字赋能康复服务监测评估和持续性改进。康复数字化的标准体系涵盖WHO国际分类家族的3大参考分类,包括《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国际健康干预分类》,重点是《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国际数据互操作性标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数据质量与认证标准和卫生健康信息标准等。数字康复的应用技术模式主要包括:数据驱动的服务模式、人工智能赋能的模式,以及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和物联网支持的远程康复模式等。结论构建和实施完善的数字康复政策、标准和技术模式,是推动全球康复服务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进步的关键。应在WHO全球数字健康战略框架下,构建适应性的数字康复政策架构,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数字康复标准体系,促进康复数据和其他健康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同时,积极发展数据驱动的康复服务技术模式,以全面提升康复服务的可及性、有效性、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康复 康复数字化标准体系 数字康复技术模式 全球数字健康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炭基地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模式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春丽 侯晓磊 +7 位作者 杨建英 赵廷宁 邓雅元 麻文章 巩子涵 曾文杰 芦治源 吴国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1-474,共14页
针对西北干旱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不清,生态修复技术模式针对性不强,措施单一等问题,以宁东煤炭基地6座煤矸石山及周边自然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立地类型划分,运用复合模糊物元熵权法从土壤改良效果、植被恢复效果和... 针对西北干旱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不清,生态修复技术模式针对性不强,措施单一等问题,以宁东煤炭基地6座煤矸石山及周边自然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立地类型划分,运用复合模糊物元熵权法从土壤改良效果、植被恢复效果和技术措施状况(技术措施完整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共19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及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不同立地类型对位生态修复技术模式,旨在为西北干旱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坡向、坡度和土层厚度为立地类型划分主导因子,据此将矸石山分厚层急阴坡、中层斜阴坡、厚层斜阴坡、薄层急阳坡、中层斜阳坡、厚层斜阳坡、中层斜半阴半阳坡、厚层斜半阴半阳坡、薄层急半阴半阳坡及厚层平台9种立地类型;(2)中层斜半阴半阳坡立地类型,推荐“砾石沙障”模式或“活体沙障”模式;厚层急阴坡、薄层急阳坡立地类型,推荐“撒播草籽+挡矸墙+环保树脂网工程护坡+排水沟+微喷”模式;中层斜阴坡、中层斜阳坡立地类型,推荐“撒播草籽+挡矸墙+排水沟+草方格”模式;厚层平台立地类型,推荐“植苗造林+草方格+截水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矿区 煤矸石山 立地类型 技术模式 复合模糊物元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以中国空间站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超发 韦晓荣 +2 位作者 谢永平 柴建 杨德林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分析了该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1)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内涵和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内涵。(2)基于对两者内涵的认识,构建了重...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分析了该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1)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内涵和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内涵。(2)基于对两者内涵的认识,构建了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理论基础。(3)从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过程、市场应用的发展历程、创新分工等维度解析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创新触发点等角度探明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2+4+3”模式。(4)结合创新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推广条件和基础,对该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工程 复杂信息系统 技术创新模式 中国空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药蜂”林下种养提质增效技术模式
14
作者 武文卿 李立新 +3 位作者 雷佳 宋怀磊 姜玉锁 马卫华 《中国蜂业》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林下种植中药材与养殖蜜蜂可充分利用原有林地,从而提高林地的使用率与林地的生产效益,本研究构建了“林药蜂”林下种养效果评价方法,组配了核桃林+黄芩+中华蜜蜂、核桃林+丹参+中华蜜蜂、核桃林+柴胡+中华蜜蜂3种林下种养模式,为“林... 林下种植中药材与养殖蜜蜂可充分利用原有林地,从而提高林地的使用率与林地的生产效益,本研究构建了“林药蜂”林下种养效果评价方法,组配了核桃林+黄芩+中华蜜蜂、核桃林+丹参+中华蜜蜂、核桃林+柴胡+中华蜜蜂3种林下种养模式,为“林药蜂”模式的长期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林下种养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宗鹏 徐磊 +5 位作者 王雨辰 胡法挺 吴玉军 孙海兰 张宽朝 林锋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29-234,264,共7页
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优势。梳理了稻渔综合种养的7种主要模式,分别是稻... 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优势。梳理了稻渔综合种养的7种主要模式,分别是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稻蛙、稻螺模式,分析了其发展历程、技术研究进展及经济效益,探讨了品种选择、田间工程、安全植保、鱼病防治、科学施肥等关键技术,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有望进一步提升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生态农业 技术模式 田间工程 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视角下稻菇轮作技术创意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郑嫣然 程艳 +6 位作者 赖齐贤 蔡为明 张小明 金群力 刘雷 王寅 汤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91-1296,共6页
大食物观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理念,其核心正是在于突破传统以主粮为中心的单一生产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意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元素融入传统种植模式,衍生出多种创意模式路径。该研究从创意农业的多... 大食物观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理念,其核心正是在于突破传统以主粮为中心的单一生产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意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元素融入传统种植模式,衍生出多种创意模式路径。该研究从创意农业的多元化种植模式入手,聚焦稻菇轮作创意模式的3个范式,提出“秸秆-菇-肥-稻”生态闭环等循环模式,形成稻菇轮作的循环模式图。本文围绕稻菇轮作创意模式的“增收、增效、增值”,总结对比与传统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出优化稻菇轮作创意模式路径的对策建议,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解决耕地利用率低、秸秆焚烧污染等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一地两用·粮菌双收”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创意农业 稻菇轮作技术创意模式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南岸灌区优质高产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高标准农田技术模式——以玉米种植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子瑶 郝永河 +3 位作者 张娟 贾学宇 张家良 曹艳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67-70,共4页
鄂尔多斯市黄河灌区优质高产田相对较少,为保证高产田地力不在黄河水灌溉中流失,将优质高产田建成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的高标准农田是高质量发展黄河灌区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种植玉米的高产试验田进行“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 鄂尔多斯市黄河灌区优质高产田相对较少,为保证高产田地力不在黄河水灌溉中流失,将优质高产田建成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的高标准农田是高质量发展黄河灌区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种植玉米的高产试验田进行“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与地力提升保持相结合的技术集成示范,并对该模式下种植玉米产生的相关效益进行分析,实现高产田水肥高效精准利用。进而为优质高产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模式在黄河灌区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灌区 地力保育 干播湿出 水肥一体化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技术模式、现实症候与实践进路
18
作者 郝娜 桂泽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高校“精准思政”侧重在“精准”二字,是指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精准思维”的高度融合下,实现育人手段、育人方式、育人资源精准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基本模式看,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内容定制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维监测技术... 高校“精准思政”侧重在“精准”二字,是指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精准思维”的高度融合下,实现育人手段、育人方式、育人资源精准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基本模式看,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内容定制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维监测技术,描摹精准“思政画像”、打造专属“思政空间”、营造沉浸“思政体验”、持续保障“思政改进”,为“精准思政”的出场提供了技术支撑。从应用现状看,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使其在赋能“精准思政”过程中产生局限与碰撞,主要表现为结构化技术难以综括主观化思想、既往性技术难以反映发展性面貌、普适化技术难以匹配鲜活化需求、无边界性技术难以承担各范畴责任。为此,应提高“思政+”素养,培养人机融合思维;完善“多极化”平台,打造资源汇集高地;创新“多维度”话语,重塑技术表达模式;出台“全流程”制度,形成闭环实施机制。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思政”的实施图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趋向于“精准”的现实需要与价值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精准思政” 技术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引插育苗高效技术模式
19
作者 李玲 徐希玉 +1 位作者 史秀娟 李承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98-200,共3页
针对当前草莓的育苗现状,本文作者从苗床建立、母株选择与定植、定植后管理、引插压蔓、子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草莓高效引插育苗的理论、实践技术及管理,供广大莓农参考。
关键词 草莓 引插育苗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崆峒区土壤与作物的影响及适地技术模式探讨
20
作者 吴俊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40-42,共3页
就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在崆峒区的作业现状、对土壤影响及适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整理,为推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在干旱农业区的推广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土壤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