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模式微生物基因表达精细调控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田荣臻 刘延峰 +2 位作者 李江华 刘龙 堵国成 《合成生物学》 2020年第4期454-469,共16页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等为代表的典型模式微生物是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底盘细胞。典型模型微生物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工具开发与应用实现了细胞代谢途径的精确工程设计和新型遗传回路的设计,极大促进了合成生物学和代...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等为代表的典型模式微生物是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底盘细胞。典型模型微生物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工具开发与应用实现了细胞代谢途径的精确工程设计和新型遗传回路的设计,极大促进了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发展。本文针对典型模式微生物基因表达精细调控工具,特别是人工基因表达调控元件和精确调控的工具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讨论。首先总结了经典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然后介绍和讨论了基于中心法则创建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元件、基于全局调控蛋白的基因表达全局调控工具,以及响应特定信号的基因表达调控工具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如何通过新型天然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发现和响应代谢压力等细胞生理特性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基因表达精细调控的范围和精度。通过将系统生物学数据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标准化和多元化,提升基因表达精细调控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模式微生物 基因表达精细调控工具 基因表达全局调控工具 合成生物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式微生物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易琴 谢建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0,共2页
模式微生物结构简单、繁殖迅速,是研究人类基因组等遗传学问题的重要材料。本文探讨利用主要模式微生物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实现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模式微生物 生命观念 中学生物 核心概念 探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邵秋雨 董醇波 +1 位作者 韩燕峰 梁宗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根际微生物组(rhizosphere microbiome),是植物从其种子库土壤微生物组中有选择性地招募在根际聚集的动态微生物集群。随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等的飞速发展,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宿主及土壤微生物组间的紧密联系引起了全球... 根际微生物组(rhizosphere microbiome),是植物从其种子库土壤微生物组中有选择性地招募在根际聚集的动态微生物集群。随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等的飞速发展,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宿主及土壤微生物组间的紧密联系引起了全球关注和研究热潮。根际微生物组被视作植物第二基因组,其与植物间的互作极为复杂,有正相也有负相。植物通过从土壤微生物组中招募到根际的某些组分获得积极反馈。正确管理植物根际微生物组不仅能促进宿主营养吸收、抵抗病虫害及适应环境胁迫,还可能促进健康土壤的形成,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根际微生物组的定义、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了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宿主间的互作过程,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利用这类生物资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根系分泌物 农业生产 模式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微生物丘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哲航 兰才俊 +3 位作者 杨伟强 诸丹诚 马肖琳 邹华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5,共11页
微生物丘是四川盆地灯影组的主要油气储集相带。基于岩心与野外露头观测,运用薄片鉴定和X衍射分析等手段,归纳了微生物丘中主要岩石类型和特殊构造。结果表明:微生物丘中的主要岩性包括藻纹层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藻... 微生物丘是四川盆地灯影组的主要油气储集相带。基于岩心与野外露头观测,运用薄片鉴定和X衍射分析等手段,归纳了微生物丘中主要岩石类型和特殊构造。结果表明:微生物丘中的主要岩性包括藻纹层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藻凝块白云岩、藻格架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角砾状藻白云岩等,而格架状构造是微生物丘中的重要沉积构造;微生物丘可划分为丘基、丘核、丘坪、丘盖、丘翼5种微相,以海平面变化为主要依据总结出丘基-丘核-丘盖、丘基-丘核-丘坪、丘基-丘核-丘翼3种垂向沉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格架状构造 微生物丘沉积模式 震旦系灯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5
作者 陈捷 朱洁伟 +1 位作者 张婷 王秉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木霉菌Trichoderma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真菌。随着植物免疫的MAMPs(微生物互作分子模式)理论的发展,利用木霉菌防治病害和提高作物抗逆性机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系统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得人们在"组学"尺度... 木霉菌Trichoderma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真菌。随着植物免疫的MAMPs(微生物互作分子模式)理论的发展,利用木霉菌防治病害和提高作物抗逆性机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系统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得人们在"组学"尺度上认识木霉菌与植物和病原菌互作的本质成为可能,这将极大丰富木霉菌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建立木霉菌多样化应用技术途径是发挥木霉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木霉菌生物防治分子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 微生物互作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6
作者 马佳 李颖 +5 位作者 胡栋 彭杰丽 贾楠 张翠绵 王旭 王占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9-648,共10页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细菌,一直是当今土壤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芽胞杆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本文从芽胞杆菌的次生代谢与抑菌作用、生物膜与竞争作用、植物-芽胞...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细菌,一直是当今土壤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芽胞杆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本文从芽胞杆菌的次生代谢与抑菌作用、生物膜与竞争作用、植物-芽胞杆菌-病原菌互作与诱导植物抗性三方面概括性地综述了芽胞杆菌的生防机制。通过芽胞杆菌功能拓展的分子改良,可以提高植物抗病性,并就生防芽胞杆菌剂的商业化生产及在农业上的应用作了探讨。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芽胞杆菌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实现芽胞杆菌的产业化及其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 微生物互作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发酵单胞菌底盘细胞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永富 耿碧男 +5 位作者 宋皓月 何桥宁 何明雄 鲍杰 白凤武 杨世辉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1期59-90,共32页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Entner-Doudoroff(ED)途径代谢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产乙醇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乙醇发酵速率高和对糖表观收率高、乙醇耐受性好及生物安全(generally regarded as ...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Entner-Doudoroff(ED)途径代谢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产乙醇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乙醇发酵速率高和对糖表观收率高、乙醇耐受性好及生物安全(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GRAS)等特点。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和代谢工程改造,可以作为纤维素乙醇及其他生物基产品生物炼制的细胞工厂。本文综述了运动发酵单胞菌独特的生理特点及其作为细胞工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构建运动发酵单胞菌作为底盘细胞,实现工业产品规模化经济生产涉及的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改造相关方法、技术与工具等方面的进展及瓶颈。同时探讨了持续开发、完善、应用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代谢途径精准时空调控方法及高通量自动筛选检测手段,在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精简优化以及生物固碳与固氮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推动合成生物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菌 合成生物 底盘细胞 系统生物 基因编辑 模式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问题”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亦凡 马怡飞 +4 位作者 姚奇志 钱飞进 王雨晗 李涵 周根陶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406,共12页
"白云石问题"无疑是地质学上最有趣最长久的难题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大量发育,却在现代海洋沉积环境中鲜少沉积,并且在实验室模拟海水条件下也几乎无法低温合成。白云石[Ca Mg(CO3)2]不同于C... "白云石问题"无疑是地质学上最有趣最长久的难题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大量发育,却在现代海洋沉积环境中鲜少沉积,并且在实验室模拟海水条件下也几乎无法低温合成。白云石[Ca Mg(CO3)2]不同于Ca2+、Mg2+无序的高镁方解石,具有阳离子有序超结构,空间群为R-3,在地表条件下为热力学稳定相。尽管人们尝试模拟自然界中白云石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但却几乎没有从实验中成功合成有序白云石。在已有的实验室研究中,有序白云石仅能通过高温水热实验形成。这说明白云石的形成极可能是一个动力学控制过程。而近些年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白云石微生物成因模式认为微生物活动是低温白云石形成的关键,相关的微生物矿化实验也证实微生物的存在能够促进高镁方解石的形成。对白云石问题的探讨不仅对理解白云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促进矿物学理论研究发展。此次研究从高温合成实验、低温合成实验、微生物协同沉淀实验等方面综述了有关白云石问题的实验室研究进展,阐明了目前对于白云石问题认识的局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白云石问题"和其中所包含的矿物学和物理化学问题,乃至于帮助寻找到它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问题 低温白云石 动力学控制因素 微生物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陈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3-741,共9页
木霉菌是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具有多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机制,其中关于诱导抗性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木霉菌能产生20余种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损伤相关分子模式(MAMPs/DAMPs)分子,植物根系有相对应的大约30种受体或响应... 木霉菌是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具有多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机制,其中关于诱导抗性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木霉菌能产生20余种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损伤相关分子模式(MAMPs/DAMPs)分子,植物根系有相对应的大约30种受体或响应基因。木霉菌通过定殖植物根系使MAMPs/DAMPs与植物根系受体或响应基因互作,触发水杨酸、苿莉酸/乙烯等防御反应信号长距离传导至植物叶片,诱导植物叶片防御反应基因表达。将木霉菌诱导的植物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变化的信息相结合,能全面反映木霉菌-植物有益互作所激发的诱导抗病性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生物防治 诱导抗性 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肝轴在动物营养代谢和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贤哲 张博彦 +2 位作者 罗海玲 张新盟 王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135,共8页
肠肝轴是指肠道微生物与肝脏的之间存在的一种双向关系,是肠道微生物对宿主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肝轴在动物营养代谢和机体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从肠肝轴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中发挥的桥梁作用出... 肠肝轴是指肠道微生物与肝脏的之间存在的一种双向关系,是肠道微生物对宿主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肝轴在动物营养代谢和机体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从肠肝轴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中发挥的桥梁作用出发,论述了肠肝轴在动物营养代谢和机体免疫中的两种调控机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和肠道微生物衍生信号。其中,肠道微生物衍生信号包括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胆碱代谢产物、氨基酸类代谢物以及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最后,探讨了肠肝轴理论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无抗背景下的动物健康高效养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肝轴 营养免疫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短链脂肪酸 胆汁酸 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