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吕伟生 曾勇军 +7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李木英 胡水秀 曾研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4-1857,共14页
为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选育和精确定量栽培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和2014年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以19个早稻品种和2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明确了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双... 为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选育和精确定量栽培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和2014年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以19个早稻品种和2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明确了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N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n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叶面积指数(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其中,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110~113d,日产量75~79kghm–2d–1,分蘖力每株2.6~3.4穗,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 hm–2 d–1,分蘖力每株4.2~4.8穗,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4~27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秧 叶龄模式参数 品种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参数化方案的塔中地区临界起沙阈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成龙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4 位作者 杨兴华 杨帆 霍文 金莉莉 何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0-936,共7页
利用2009年7月4日~29日塔中野外试验观测数据,基于MARTICORENA和SHAO提出的2种起沙模式参数化方案,初步探讨塔中地区不同沙尘天气临界起沙风速,所得结论如下:(1)非沙尘天气,沙尘撞击颗粒数≤10 000;扬沙天气,10 001≤沙尘撞击颗粒数≤20... 利用2009年7月4日~29日塔中野外试验观测数据,基于MARTICORENA和SHAO提出的2种起沙模式参数化方案,初步探讨塔中地区不同沙尘天气临界起沙风速,所得结论如下:(1)非沙尘天气,沙尘撞击颗粒数≤10 000;扬沙天气,10 001≤沙尘撞击颗粒数≤20 000;沙尘暴天气,沙尘撞击颗粒数≥20 001。(2)基于MARTICORENA起沙参数化方案,临界起沙风速的平均值为4. 88 m·s^(-1),基于SHAO起沙参数化方案,临界起沙风速的平均值为6. 24 m·s^(-1),临界起沙风速在非沙尘天气最大,在沙尘暴天气最小。(3)在观测期间沙尘水平通量为732. 9 kg·m^(-1),其中非沙尘天气125. 2 kg·m^(-1),扬沙天气80. 9 kg·m^(-1),沙尘暴天气526. 8 kg·m^(-1),SHAO起沙参数化方案适合估算总沙尘水平通量以及非沙尘和扬沙天气的沙尘水平通量,MARTICORENA起沙参数化方案适合估算沙尘暴天气沙尘水平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起沙风速 模式参数化方案 塔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产优质育种数量性状选育模式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荣江 孙长法 +1 位作者 包东娥 朱明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81,共8页
以2008年黄河流域区试中熟常规棉A、B两组19个参试品种的16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多项式回归等方法研究高产优质棉花数量性状的选育参数。结果表明,前6个主因子解释了所考察性状总变异信息的86.79%;探... 以2008年黄河流域区试中熟常规棉A、B两组19个参试品种的16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多项式回归等方法研究高产优质棉花数量性状的选育参数。结果表明,前6个主因子解释了所考察性状总变异信息的86.79%;探明了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对以皮棉产量、产量因素性状及纺纱指数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方程进行模拟仿真频率分析,得出皮棉产量≥1 650 kg/hm且纺纱指数≥155的高产优质棉花数量性状选育参数为:株高99.02~106.12 cm,果枝始节5.89~6.57节,果枝台数13.81~15.60台,单株铃19.31~19.51个,铃质量5.77~5.82 g ,衣分39.55%~39.78%,纤维长度31.88~32.00 mm,麦克隆值5.16~5.27,比强度31.48~31.73 cN/tex。植株性状、产量因素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优质 数量性状 因子分析 选育模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天波传播预测与低电离层模式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田育庶 牛有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理想化的均匀球面通过进一步地与具有突变边界的均匀各向同性同心球面电离层条件下的 LF天波全波解的基础上 ,考虑由海陆之差引起的地面导电率的变化、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不均匀性以及由地磁场引起的各向异性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推导出... 在理想化的均匀球面通过进一步地与具有突变边界的均匀各向同性同心球面电离层条件下的 LF天波全波解的基础上 ,考虑由海陆之差引起的地面导电率的变化、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不均匀性以及由地磁场引起的各向异性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推导出了较严格预测实际地与低电离层条件下场强与传播相延精确预测的完善公式。给出了一些低电离层模式参数的实测结果。这些模式参数为参考高度 h0 、参考浓度 N0 与梯度参数 α。由罗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天波传播预测 低电离层模式参数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日本南部黑潮大弯曲路径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培军 王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基于1.5层浅水方程模式,利用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NOP-P)方法,研究模式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黑潮大弯曲路径预报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个模式参数误差如侧向摩擦系数误差、界面摩擦系数误差以及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约束的风应力大小误差,... 基于1.5层浅水方程模式,利用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NOP-P)方法,研究模式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黑潮大弯曲路径预报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个模式参数误差如侧向摩擦系数误差、界面摩擦系数误差以及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约束的风应力大小误差,对黑潮大弯曲路径预报的影响较小,并且对背景流场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所有模式参数误差同时存在时对黑潮大弯曲路径预报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预报结果在9个月左右不能被接受。因此,要提高黑潮大弯曲路径的预报技巧,模式中的参数需要给出更好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大弯曲路径预报 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 模式参数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产育种中植株形态性状及产量性状选育模式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宏智 李飞飞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8-51,共4页
以2006年和2007年参加河南省春播棉品种区域试验的15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对其植株性状(株高、果枝始节和果枝台数)、产量因素性状(单株铃数、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籽指、衣分、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上半部长度、整齐度、麦克隆值、... 以2006年和2007年参加河南省春播棉品种区域试验的15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对其植株性状(株高、果枝始节和果枝台数)、产量因素性状(单株铃数、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籽指、衣分、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上半部长度、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反射率、黄度、纺纱均匀性指数)的17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各棉花品种的指标数据均取其2 a参试结果的平均值,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多项式回归及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棉花高产育种的数量性状选育模式参数。结果表明:皮棉产量≥1500 kg/hm2的棉花选育模式参数为株高97.67~99.60 cm、果枝始节6.48~6.89节、果枝台数13.68~13.97台、株铃19.08~19.27个、铃重6.14~6.18 g、衣分39.23%~39.51%,产量期望可达到2 19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高产育种 植株形态性状 产量性状 选育模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寒高原农牧区低碳民居空间布局模式及设计参数优化
7
作者 崔彤 乔宇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123,共9页
以阿里地区为代表的极寒高原农牧区气候寒冷,太阳能资源丰富,采暖期平均温度为0℃以下,水平面年总辐射量>6300 MJ/m^(2).为研究当地居住建筑减碳设计策略,通过信息标注-图像识别的方法提取典型空间布局模式,并基于常见的三种建筑类型... 以阿里地区为代表的极寒高原农牧区气候寒冷,太阳能资源丰富,采暖期平均温度为0℃以下,水平面年总辐射量>6300 MJ/m^(2).为研究当地居住建筑减碳设计策略,通过信息标注-图像识别的方法提取典型空间布局模式,并基于常见的三种建筑类型(土坯砖墙建筑,石材建筑,预制混凝土建筑),对建筑空间设计和围护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研究发现,极寒高原农牧区居住建筑典型空间组合模式呈现半包围结构,三种建筑类型中,土坯砖墙建筑是最适宜的低碳居住建筑类型,其空间设计应遵守低矮紧凑的设计原则,外部围护结构应最大化南向集热,内部围护结构应最大化东西向隔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高原农牧区 低碳建筑 设计模式 设计参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迁飞行为的参数化Ⅱ.模式与检验 被引量:23
8
作者 翟保平 张孝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对通过昆虫迁飞行为分析得到的迁飞时间参数、高度参数、速度和方向参数等分别以一定的数学形式加以表达。其中,起飞时间以日出日没及晨昏朦影时刻为基准,用天文公式求出;边界层顶与飞行低温阈限所在高度及运行高度上的风速、风向由... 对通过昆虫迁飞行为分析得到的迁飞时间参数、高度参数、速度和方向参数等分别以一定的数学形式加以表达。其中,起飞时间以日出日没及晨昏朦影时刻为基准,用天文公式求出;边界层顶与飞行低温阈限所在高度及运行高度上的风速、风向由一维湍能(TKE)模式以E-ε闭合做数值模拟:对飞行力较弱的小型或微小昆虫做随风运行处理,而对大型昆虫则根据其自身的飞行速度和定向方位与其飞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做矢量运算,求得位移方向和速度。通过我国小地老虎和草地螟标放回收试验结果的检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迁飞行为参数化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以此为基础组建数值模型进行昆虫迁飞轨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迁飞行为 参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一元正脂肪酸分布模式表征参数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友平 史继扬 +1 位作者 向明菊 屈定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6-120,共5页
详细分析了23个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类型的样品中可溶一元正脂肪酸分布模式表征参数,结果认为:H/L,CPI及峰型和主峰碳数都是较为有效的沉积环境区分指标,而CDI则敏感性较差.一般地,H/L大于4.28,CPI低于4.2... 详细分析了23个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类型的样品中可溶一元正脂肪酸分布模式表征参数,结果认为:H/L,CPI及峰型和主峰碳数都是较为有效的沉积环境区分指标,而CDI则敏感性较差.一般地,H/L大于4.28,CPI低于4.2与成煤成炭氧化环境相联系,而H/L小于4.28,CPI高于4.2则与海洋、淡水湖泊还原环境相联系.CDI值在作为热熟度指标效果较差,而CPI值对区分大的热熟度差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正脂肪酸 分布模式表征参数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的“低转速—高钻压”钻井参数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烨 侯庆勇 +1 位作者 李百胜 刘以明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分析PDC钻头的特性及其机械钻速与钻压和转速间的关系 ,认为钻压和转速有最佳参数组合 ;选择的使用参数 ,既要有利于保护钻头又要提高机械钻速 ,且在其推荐参数范围内。在钻头清洗和冷却充分的情况下 ,PDC钻头的工作参数范围应该是一个... 分析PDC钻头的特性及其机械钻速与钻压和转速间的关系 ,认为钻压和转速有最佳参数组合 ;选择的使用参数 ,既要有利于保护钻头又要提高机械钻速 ,且在其推荐参数范围内。在钻头清洗和冷却充分的情况下 ,PDC钻头的工作参数范围应该是一个连续区间 ,并且 ,随着转速的增大 ,允许施加的最大钻压变小。PDC钻头的钻井参数模式除“高转速 -低钻压”模式外 ,还有“低转速 -高钻压”和“中转速 -中钻压”模式。“低转速 -高钻压”模式主要适用于钻进中硬到硬地层。在毛坝 1井中 ,成功应用了PDC钻头的“低转速 -高钻压”钻井参数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钻井参数模式 机械钻速 钻压 转速 灰岩 硬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参数流变模式的钻井液稳态波动压力计算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宇健 李根生 +2 位作者 宋先知 田守嶒 王梦抒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共4页
现存的波动压力计算模型主要是基于宾汉流体、幂律流体以及赫巴流体所建立的。这几种流变模式在适用范围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有人提出来一种四参数钻井液流变模式,该模式在不同剪切速率情况下都能精确的描述钻井液的流变特性。... 现存的波动压力计算模型主要是基于宾汉流体、幂律流体以及赫巴流体所建立的。这几种流变模式在适用范围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有人提出来一种四参数钻井液流变模式,该模式在不同剪切速率情况下都能精确的描述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基于四参数流变模式提出了一种直井条件下起下钻稳态波动压力计算模型,通过与现存的模型相对比可以得知,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将该模型与Crespo室内实验相对比,结果也吻合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起下钻速度、钻井液流动指数、钻柱井筒尺寸比等参数的敏感性。该模型的提出可以对现场精确计算起下钻波动压力、确定安全起下钻速度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模式 起下钻 稳态波动压力 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权维俊 陈洪滨 +2 位作者 郭文利 夏祥鳌 张小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3-630,共8页
地表净太阳辐射(NSSR)在地表辐射平衡、地-气能量交换、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太阳能利用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在广大的空间区域内快速地获取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无人观测的极地和海洋区域。本文... 地表净太阳辐射(NSSR)在地表辐射平衡、地-气能量交换、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太阳能利用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在广大的空间区域内快速地获取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无人观测的极地和海洋区域。本文基于CERES/SSF卫星数据,分别采用两种地表净太阳辐射(NSSR)的卫星反演参数化模式——Li模式与Masuda模式计算了北京市上甸子地区2005年1、4、7和10月的NSSR,并将反演结果与上甸子大气本底站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两种模式进行了修正以更好地反演北京地区的地表净太阳辐射。结果显示:Li模式和Masuda模式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在晴空条件下分别为62.2和50.8 W/m2,在云天条件下分别为82.1和71.8 W/m2;Li模式相对于Masuda模式具有偏大的趋势,在晴天和云天条件下两者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11.5和10.2 W/m2;对Li模式和Masuda模式进行线性拟合回归后能有效减小反演过程中的系统性偏差,修改后的Li模式和Masuda模式在所有天空状况下反演的月平均NSSR值与观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和-3.4 W/m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6和26.0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S/SSF 地表净太阳辐射 参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个参数化模式 被引量:36
13
作者 邱金桓 林耀荣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应用中国 1 6个气象台站探测的 1 990年太阳宽带直射辐射信息 ,反演得到了这些台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 ,发展了一个应用地面气象能见度和水汽压信息确定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参数化模式 ,它比 Elterman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广大地区... 应用中国 1 6个气象台站探测的 1 990年太阳宽带直射辐射信息 ,反演得到了这些台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 ,发展了一个应用地面气象能见度和水汽压信息确定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参数化模式 ,它比 Elterman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广大地区。研究还发现 ,比较 Elter-man气溶胶粒子浓度垂直分布模式 ,中国许多地方气溶胶粒子浓度垂直衰减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能见度 中国 参数模式 水汽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上层温度结构特征的参数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宗山 邹娥梅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6年第3期8-14,共7页
本文根据C.A.等(1963。1965)提出的海洋上层温度结构特征的无因次普遍函数,利用1957~1964年暖半年渤海、黄海、东海159个站次连续站的资料和作者(1983)提出的海面热量平衡的简易计算公式计算海面的热... 本文根据C.A.等(1963。1965)提出的海洋上层温度结构特征的无因次普遍函数,利用1957~1964年暖半年渤海、黄海、东海159个站次连续站的资料和作者(1983)提出的海面热量平衡的简易计算公式计算海面的热量收支,建立了海洋上均匀层厚度、温跃层强度和跃层下界深度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式。该模式反映了形成海洋上层温度结构特征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同时避开了一般理论模式中的起算点和目前难以获得的物理海洋学参数,而可以直接利用表面水温、气温和风速进行海洋上层温度特征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上层 温度结构 参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陆面过程参数化模式与MM5的耦合 被引量:12
15
作者 殷达中 陈家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在法国陆面过程模式的基础上 ,为了表示冠层叶片遮挡对水分蒸发阻抗的影响 ,在植被覆盖部分引入了遮盖因子 ,然后将这个修正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模式耦合到MM 5模式中。耦合后的模式模拟出了因为降水造成土壤湿度变化和植被覆盖动态作用对... 在法国陆面过程模式的基础上 ,为了表示冠层叶片遮挡对水分蒸发阻抗的影响 ,在植被覆盖部分引入了遮盖因子 ,然后将这个修正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模式耦合到MM 5模式中。耦合后的模式模拟出了因为降水造成土壤湿度变化和植被覆盖动态作用对地面通量的影响 ,而原MM 5模式模拟结果则没有反映上述动态变化对地面通量的作用。原MM 5模式和耦合模式模拟了 1993年 8月 17日到 2 0日以内蒙古半干旱草原为中心的中尺度区域的气象场 ,模拟结果和IM GRASS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 ,对比说明新的陆面过程模式提高了MM 5模式对地面通量和边界层各物理量 (风、温、湿 )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5模拟系统 陆面过程 参数模式 地面能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极端降水的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对比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子燊 路剑飞 刘曾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采用包括广义极值分布、威布尔分布、广义逻辑斯特分布和皮尔逊3型分布在内的4种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推算广东省85个气象站历年日最大降水不同重现水平的分位数。主要结果如下:1)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极端降水概率分布模式;2... 采用包括广义极值分布、威布尔分布、广义逻辑斯特分布和皮尔逊3型分布在内的4种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推算广东省85个气象站历年日最大降水不同重现水平的分位数。主要结果如下:1)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极端降水概率分布模式;2)广东极端降水以珠江三角洲和沿海较为突出。其中,清远、汕尾、阳江为广东三大极端降水中心区;3)采用4种概率分布模式推算的极端降水重现水平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概率分布模式 极端降水 拟合优度检验 重现水平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冰相云参数化模式的数值试验
17
作者 桑建国 缪英妤 温市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6-365,共10页
对一维冰相云参数化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气条件如水汽、上升运动速度和垂直湍流扩散系数等的变化,对各水凝物及其生成项有显著的影响,而各生成项对于模式参数数值上的差别,相对不十分敏感。
关键词 微物理过程 参数模式 数值试验 冰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参数模式及其在辐射大气传输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合理 戴聪明 +6 位作者 唐朝礼 武鹏飞 黄宏华 李学彬 朱文越 饶瑞中 王英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I0012,共9页
大气辐射传输的计算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气参数的精度。建立局地的大气参数模式在光电工程的大气传输计算中将有重要应用。利用目前可获得的探空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地面站点的观测数据初步建立了我国不同地域的大气参数模式,包... 大气辐射传输的计算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气参数的精度。建立局地的大气参数模式在光电工程的大气传输计算中将有重要应用。利用目前可获得的探空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地面站点的观测数据初步建立了我国不同地域的大气参数模式,包括地面至120 km高度的温度、湿度、气压的逐日、逐月、逐年高度分布廓线、地面能见度的月平均分布,覆盖我国91个气象探空台站。并把这些大气参数模式用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CART)中计算大气透过率和大气背景辐射。文中展示了5个台站的大气参数时空分布以及用CART计算的大气窗口波段的透过率、大气热背景辐射逐月分布及其在我国地域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参数模式 辐射传输 计算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统计定值模式及其在标样定值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代洪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286,共4页
本文用多参数统计定值的新模式进行标样定值。对离群值的处理提出了新方案。采用11种统计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这11种参数的算术平均值、中位值、几何平均值、选择平均值、Hampel M估计值和主族众数的平均值作为最佳定值。在NCR ... 本文用多参数统计定值的新模式进行标样定值。对离群值的处理提出了新方案。采用11种统计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这11种参数的算术平均值、中位值、几何平均值、选择平均值、Hampel M估计值和主族众数的平均值作为最佳定值。在NCR TOWER-1632多用户高档微机UNIX操作系统下开发了多参数模式定值软件MPDPS,对6个新研制的标样进行了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模式 标样 定值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118台风“圆规”模式扰动方案对台风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
20
作者 邵端舟 张宇 +3 位作者 徐建军 陈思奇 李家菁 胡嘉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1530,共20页
为了探讨不同模式扰动方案对台风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18号台风“圆规”为例,基于WRF模式,采用了多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MP)、随机变化参数扰动方法(SPP)和物理倾向随机扰动(SPPT)三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了EXP1(MP)、EXP2(SPP+SP... 为了探讨不同模式扰动方案对台风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18号台风“圆规”为例,基于WRF模式,采用了多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MP)、随机变化参数扰动方法(SPP)和物理倾向随机扰动(SPPT)三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了EXP1(MP)、EXP2(SPP+SPPT)和EXP3(MP+SPP+SPPT)三组敏感性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组区域集合预报试验都能较好地模拟台风路径和台风增强的过程,其中EXP3试验效果最好,EXP3试验的路径偏差值为三组集合预报试验最小的,其平均值为52.8 km,而控制试验CTRL(无模式扰动)、EXP1和EXP2的平均值分别为61.8、54.4和65.7 km;三组集合预报试验的扰动能量值基本都大于控制试验CTRL,且EXP3的扰动能量发展最快,扰动能量值基本为最大的;三组集合预报试验的Brier评分相较于控制试验CTRL有所改善,且EXP3的Brier评分值为三组集合预报试验改善最大的,EXP1和EXP2相对于CTRL试验的改善率为45%和48.76%,而EXP3能达到70%,EXP2与EXP1的预报效果相当,EXP3相较于EXP1和EXP2预报效果有所改善,其相对于EXP1和EXP2的改善率达到57.5%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台风 多物理参数化组合方案(MP) 随机参数扰动法(SPP) 模式物理参数化倾 向随机扰动法(SP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