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艺的设计模型验证与参数优化
1
作者 蒲黎明 李莹珂 +3 位作者 熊英杰 汤林 王凯 邱利民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9,共8页
昆仑能源湖北黄冈液化天然气工厂是中国唯一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厂,经过10年的平稳运行,证明我国自主开发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可靠性较高。中国已实现百万吨级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自主建设和运营,但在工艺优化和... 昆仑能源湖北黄冈液化天然气工厂是中国唯一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厂,经过10年的平稳运行,证明我国自主开发的百万吨级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可靠性较高。中国已实现百万吨级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自主建设和运营,但在工艺优化和降低能耗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此,以昆仑能源湖北黄冈液化天然气工厂为例,重点对该工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和模拟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工厂实际运行数据对多级单组分制冷天然气液化工艺(Multistage Single Component refrigeration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rocess,MSC)的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MSC工艺的换热系统进行了优化;(2)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数据吻合度高,单位能耗数据相差2.40%,证实计算模型可信度高;(3)基于热力学分析,优化了对数平均温差,换热过程的总?损降低了15.67%,单位能耗为每千克LNG 0.318 k W·h,比验证计算模型下降2.15%。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可指导该工厂下一步的节能降耗,同时为开发单线规模800×10^(4) t/a的超大型天然气液化成套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对指导中国超大型天然气液化工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LNG MSC 模型验证 热力学分析 [火用]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可变速机组运行特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2
作者 李超 谢佳琳 陈攀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8-159,共2页
为了探讨抽水蓄能电站可变速机组的运行性能特征,在深入分析可变速机组启动特性、调速能力、过载特性等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模型(电机主回路模型)、机组工况变换流程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调节能力和效... 为了探讨抽水蓄能电站可变速机组的运行性能特征,在深入分析可变速机组启动特性、调速能力、过载特性等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模型(电机主回路模型)、机组工况变换流程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调节能力和效率。结果表明,抽水蓄能电站可变速机组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了较好的运行特性和适应能力,但在并网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风险,须加强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可变速机组 运行特性 调峰能力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火炮协调器仿真模型验证研究
3
作者 黄宇 陈光宋 罗贵元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为了更有效地验证火炮协调器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仿真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此方法不仅综合考虑了序列曲线的相似性和相近性,还考虑了协调器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在建模过程中,根据Lagra... 为了更有效地验证火炮协调器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仿真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此方法不仅综合考虑了序列曲线的相似性和相近性,还考虑了协调器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在建模过程中,根据Lagrange方程构建了火炮协调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特别考虑了协调臂与耳轴间隙的影响。针对协调器工作的多个阶段,基于B型灰色关联分析对数据分段取权重处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火炮协调器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此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能够全面、有效地检验火炮协调器仿真模型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验证的准确性,为火炮协调器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协调器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仿真模型验证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物理仿真的模型验证技术
4
作者 王永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36,共4页
提出将仿真模型验证技术应用于面向数控加工过程的物理仿真活动。通过与数控加工几何仿真的比较,分析了数控加工物理仿真模型验证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将数控加工物理仿真验证分为数据验证、物理模型验证、仿真模型校核和模型运行验... 提出将仿真模型验证技术应用于面向数控加工过程的物理仿真活动。通过与数控加工几何仿真的比较,分析了数控加工物理仿真模型验证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将数控加工物理仿真验证分为数据验证、物理模型验证、仿真模型校核和模型运行验证。基于仿真活动生命周期,提出数控加工物理模型验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对于深入研究数控加工物理仿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物理仿真 模型验证 物理模型验证 仿真模型校核 仿真活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静 吴晓燕 +1 位作者 陈永兴 滕江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77-1679,共3页
为客观有效地进行仿真模型验证,降低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模型验证的风险,构建了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当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模型验证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仿真模型验证的特殊需要,综合考虑仿真模型输出和实际系统输出时间序列之... 为客观有效地进行仿真模型验证,降低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模型验证的风险,构建了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当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模型验证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仿真模型验证的特殊需要,综合考虑仿真模型输出和实际系统输出时间序列之间的相近性和相似性,提出了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证明了改进模型满足灰色关联四公理。最后通过实例的分析与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模型验证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Ⅱ模型验证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红武 黄远东 +1 位作者 赵连军 江恩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7,共7页
利用所构建的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 ,对黄河下游铁谢至孙口河段内的 1 977年高含沙洪水、1 982年大水少沙型洪水以及 1 996年典型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模拟黄河下游河道一般洪水和高含... 利用所构建的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 ,对黄河下游铁谢至孙口河段内的 1 977年高含沙洪水、1 982年大水少沙型洪水以及 1 996年典型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模拟黄河下游河道一般洪水和高含沙洪水的水沙传播、水位变化及河床变形等 ,而且对模拟现行严重萎缩河道内的洪水演进及河床冲淤特性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非恒定输沙 模型验证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系统化简方法的工作流过程模型验证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文 袁崇义 +2 位作者 刘刚 张世琨 王立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23-1430,共8页
目前工作流技术在管理、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过程逻辑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等原因,如何建立良构的业务过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此,对过程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成为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方向之一.首先,根据改进的工作流... 目前工作流技术在管理、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过程逻辑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等原因,如何建立良构的业务过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此,对过程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成为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方向之一.首先,根据改进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P/T系统的工作流过程模型过程网.基于过程网给出了一组化简规则,用于验证过程模型中的死锁和乏同步两种结构冲突.最后,结合一个业务过程实例,根据转换规则把它映射为过程网,应用规则进行化简并得到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验证 化简规则 过程网 P/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差异的仿真模型验证及选择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伟 焦松 +1 位作者 陆凌云 杨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34-2144,共11页
为了实现在系统存在多个数据类型各异的输出时,多个备选仿真模型的验证和择优,提出了基于特征差异的仿真模型验证及选择方法.首先,将系统输出分为静态、缓变和速变三类数据,并分别给出了每类数据的特征差异度量模型;然后,采用主成分分... 为了实现在系统存在多个数据类型各异的输出时,多个备选仿真模型的验证和择优,提出了基于特征差异的仿真模型验证及选择方法.首先,将系统输出分为静态、缓变和速变三类数据,并分别给出了每类数据的特征差异度量模型;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多个具有相关性的特征差异中提取出少数几个独立的主成分变量;再者依据主成分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将多个备选仿真模型的输出划分为K类;最后,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判定参考输出是否属于其中的某类,进而实现对多个备选仿真模型的验证和选择.通过实例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验证 模型选择 特征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评价5种药物的发育毒性与模型验证 被引量:31
9
作者 许冰洁 张立将 +1 位作者 李春启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给药120 hpf后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数、畸形数,并求出120 hpf时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EC50)、致畸指数(TI)。并利用公式:TI=LC50/EC50计算出阳性药物的致畸指数。根据已经测得的LC50,求出各药物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分别设置1/10 MNLC、1/3 MNLC,MNLC和LC104个浓度,以沙利度胺为阳性对照,维生素C为阴性对照,人工海水为空白对照,0.5%DMSO为溶剂对照,28.5℃下作用至120 h,每天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统计胚胎死亡及畸形状态。结果 5种药物的L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阿扎胞苷>盐酸四环素>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E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盐酸四环素>阿扎胞苷>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TI值分别为1.92,1.11,1.05,1.44,2.99。结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的发育毒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胚胎 半数致死浓度 半数致畸浓度 致畸 发育毒性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综述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伟 周玉臣 +2 位作者 林圣琳 马萍 杨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9-1256,共8页
建模与仿真现已成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而仿真模型可信是开展仿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仿真对象的复杂化和用户对仿真应用需求的提高,仿真模型呈现出多种复杂特性,致使仿真模型验证面临诸多挑战。综述了仿真模型验证... 建模与仿真现已成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而仿真模型可信是开展仿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仿真对象的复杂化和用户对仿真应用需求的提高,仿真模型呈现出多种复杂特性,致使仿真模型验证面临诸多挑战。综述了仿真模型验证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对已有验证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其适用条件并给出若干模型验证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仿真模型验证面临的新问题,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与仿真 复杂仿真 模型验证 仿真结果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模型验证方法研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研究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姜小俊 刘南 +2 位作者 刘仁义 韩海骞 胡建炯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从建立强潮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模型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通过水槽试验所建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局部冲刷模型.强潮特性使得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的实际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据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声学探测技术的数据获取方案,即利用多波... 从建立强潮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模型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通过水槽试验所建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局部冲刷模型.强潮特性使得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的实际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据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声学探测技术的数据获取方案,即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桥墩局部海床高程测量、利用多普勒声学测量技术进行潮流测量等,同时结合底质钻孔取样进行底质分析.在介绍了实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后,结合桥墩设计资料进行了模型参数的计算及模型验证,并根据桥墩实际情况对验证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肯定了本方案对于强潮地区进行桥墩局部冲刷观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区域 桥墩局部冲刷模型 海底声学探测技术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焦松 李伟 杨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13-2618,共6页
比较分析仿真输出与参考输出之间的差异是仿真模型验证的一种常用手段。为解决系统输出为非平稳快变数据的仿真模型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验证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仿真输出和参考输出均分解为... 比较分析仿真输出与参考输出之间的差异是仿真模型验证的一种常用手段。为解决系统输出为非平稳快变数据的仿真模型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验证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仿真输出和参考输出均分解为趋势项和平稳项两部分,然后从位置差异和外形差异两方面刻画趋势项之间的差异,用谱密度差异刻画平稳项之间的差异,再者采用熵权法确定各类差异的权重,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三类差异得到验证结果。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验证 经验模态分解 熵权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空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平台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建华 符文星 阎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91-792,813,共3页
文章介绍了空空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平台。该平台基于CLIMB方案,将不同数据资源分为五个等级。利用等级高的数据库对产生等级低的数据库资源的模型进行验证。平台集成了工程上用于仿真模型有效性评估的统计检验方法。平台验证方法完备... 文章介绍了空空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平台。该平台基于CLIMB方案,将不同数据资源分为五个等级。利用等级高的数据库对产生等级低的数据库资源的模型进行验证。平台集成了工程上用于仿真模型有效性评估的统计检验方法。平台验证方法完备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于扩充。最后用实例说明平台的工作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模型验证 假设检验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理论模型验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永军 刘道平 +2 位作者 黄塬琳 赵荣祥 陆引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7-923,共7页
气泡泵结构单一、运行稳定差、效率低,为解决此问题该文提出渐缩式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和改进发生器出口,建立气泡泵理论模型,对其在绝热弹状流下的提升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对该理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并与直径相当的直管气泡泵提升性能... 气泡泵结构单一、运行稳定差、效率低,为解决此问题该文提出渐缩式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和改进发生器出口,建立气泡泵理论模型,对其在绝热弹状流下的提升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对该理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并与直径相当的直管气泡泵提升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沉浸比小于0.30和气体流量在0.05—0.15g/s时,理论值与实验值曲线吻合性较好,而超出此范围由于提升管内流型改变两曲线逐渐偏离;在热源功率250~350W时变截面管气泡泵提升效率高达12.8%;低驱动功率为气泡泵充分利用低品位热源提供可能。分析表明变截面直立管应用和发生器出口改进有利于提高气泡泵工作性能,为利用太阳能,工业余热废热驱动的气泡泵优化设计、性能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Einstein制冷 气泡泵 模型验证 低品位热源 变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灰色关联分析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宁小磊 赵娜 +1 位作者 吕永佳 范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3-205,212,共4页
针对常规灰色关联分析仅考虑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忽略时间序列之间的接近性,而导致基于常规灰色关联分析的模型验证存在一定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阵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了时间序列之间的相近性和相似性两个方面,可以处理具有多个特... 针对常规灰色关联分析仅考虑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忽略时间序列之间的接近性,而导致基于常规灰色关联分析的模型验证存在一定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阵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了时间序列之间的相近性和相似性两个方面,可以处理具有多个特征行为的关联分析问题。证明了阵灰色关联度模型满足灰色关联四定理。给出了基于阵灰色关联分析的模型验证操作过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验证 阵灰色关联 灰色关联度 可信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EW标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美茵 黄晶生 +1 位作者 张军军 曹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6-201,共6页
考虑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的固有特征,各国电网运营商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性能提出技术要求。由于光伏发电站电气条件、地理位置及测试装置容量等限制因素,其系统的并网性能往往无法直接测量,难以验证是否... 考虑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的固有特征,各国电网运营商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性能提出技术要求。由于光伏发电站电气条件、地理位置及测试装置容量等限制因素,其系统的并网性能往往无法直接测量,难以验证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因此,德国能源与水行业协会(BDEW)标准《Generating plants connected to the medium-voltage network》不但要求光伏逆变器通过实验室的型式试验,且需提供与实测结果一致的仿真模型用于系统并网性能的分析与评价。依据BDEW标准,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开展光伏并网逆变器建模仿真,分析计算实测与仿真的数据误差,开发模型验证工具,评判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否满足标准验证要求,以解决光伏逆变器模型的准确性无法有效衡量的问题,为开展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的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区间划分 误差计算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焦松 李伟 杨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为了保证仿真模型可信度量化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便于验证方法的实际应用,既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专家意见带来的不确定性,且需要采用统一的形式对专家意见进行刻画。由此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验证方法。首先分析专家意见的特点,并采用三角模... 为了保证仿真模型可信度量化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便于验证方法的实际应用,既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专家意见带来的不确定性,且需要采用统一的形式对专家意见进行刻画。由此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验证方法。首先分析专家意见的特点,并采用三角模糊数进行描述;然后将仿真输出分为静态、缓变和速变三类数据,并分别采用相应的图形将各自特征直观地呈现给专家,进而评定得到每个仿真输出分量的符合度;再者基于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仿真输出变量的权重;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各仿真输出分量的符合度,得到仿真模型的可信度。在实例应用中,该方法有效地对某导弹导引系统仿真模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验证 三角模糊数 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嵌入式系统模型验证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柯 阳富民 胡贯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111-113,116,共4页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研究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从分析、设计、验证到编码这一整个开发过程的模型系统及建模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作为面向对象的分...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研究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从分析、设计、验证到编码这一整个开发过程的模型系统及建模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作为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的代表,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承认,并在多个领域中有成功的应用。然而,UML是一种符号化语言系统,其语义采用自然语言描述,没有完全形式化,无法精确和严格地描述模型的行为从而实现模型的验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UML模型验证的方法,其核心是可执行(Executable)UML,它是UML的增强性子集,采用与UML相同的符号表示法,并集成了状态图(StateChart)所用的形式化语义定义。嵌入式系统的UML模型经过语义分析能够很方便地生成可执行UML模型,并实现系统模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UML 模型验证 面向对象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展开及图形归约的过程模型验证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宝燕 王菊英 于戈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工作流过程模型是业务过程的形式化定义,在业务过程的分析、运行和重组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实现预期的业务目标,需要正确地定义工作流过程模型,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业务目标的实现,WfMS开始调度执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分析.针对大规... 工作流过程模型是业务过程的形式化定义,在业务过程的分析、运行和重组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实现预期的业务目标,需要正确地定义工作流过程模型,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业务目标的实现,WfMS开始调度执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分析.针对大规模复杂应用的特点和业务过程执行的实际需要,对复杂工作流过程模型的正确性验证进行了研究;基于有向有环图(DCG图)详细讨论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局部错误以及过程逻辑错误;给出了过程建模中避免错误的相关约束规则;另外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图形归约和图形展开相结合的验证方法及过程模型验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过程模型 模型验证 有向有环图 图形归约 图形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沟侵蚀动态过程模拟室内试验和模型验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春梅 雷廷武 +2 位作者 张晴雯 Mark Nearing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2,共8页
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以验证模拟细沟演变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模拟了细沟水流的动态过程、水力学特性参数的空间变化、细沟中土壤的剥离、运输及沉积过程;模拟了细沟在侵蚀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其中包括沟宽、沟深、局部坡度在空... 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以验证模拟细沟演变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模拟了细沟水流的动态过程、水力学特性参数的空间变化、细沟中土壤的剥离、运输及沉积过程;模拟了细沟在侵蚀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其中包括沟宽、沟深、局部坡度在空间上的差异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模拟了细沟侵蚀/泥沙沉积后局部细沟形态的变化对细沟水流反馈效应。试验土壤为砂壤土,采用的坡度为:3%,5%,7%;3个流量:7.6,11.4,15.2L/min。在同一试验条件不同工况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对细沟中沿程水流速度和细沟末端的侵蚀产沙量进行了模拟值和试验实测值的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和实测细沟形态演变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型中提出的侵蚀、沟床形态变化和水力学特性参数间的互反馈环效应可以反映细沟侵蚀的动态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沟侵蚀 动态过程 模拟 模型验证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