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鸡一次性被动回避模型行为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翁旭初 陈双双 匡培梓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5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系统地观察了一日龄小鸡在一次性被动回避模型中的行为特点,其主要结果如下:1)用100%MeA训练的动物在训练后5至180分钟之间表现出良好的辨别记忆能力,但在训练后15分钟可见到一次短暂的遗忘现象;2)用20%M... 本文系统地观察了一日龄小鸡在一次性被动回避模型中的行为特点,其主要结果如下:1)用100%MeA训练的动物在训练后5至180分钟之间表现出良好的辨别记忆能力,但在训练后15分钟可见到一次短暂的遗忘现象;2)用20%MeA训练的动物虽然短时记忆和部分中时记忆良好,但不能形成长时记忆。文中比较了上述结果与有关文献之间的异同,并对刺激强度与长时记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日龄小鸡 一次性被动回避行为模型 记忆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照护者顺应性喂养行为的阻碍因素分析:基于COM-B模型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王雪 孔燕 +1 位作者 李智慧 于桂玲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照护者顺应性喂养(responsive feeding,RF)的阻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RF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1名婴幼儿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以能力、... 目的探讨婴幼儿照护者顺应性喂养(responsive feeding,RF)的阻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RF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1名婴幼儿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behavior model,COM-B)模型为指导,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能力因素(对RF认识模糊、喂养环境认知与实践技能欠缺、喂养信号识别困难),机会因素(家庭支持缺乏、专业支持不足、宣传推广工作薄弱),动机因素(负面情绪影响、传统思维限制、照护者喂养信念的内在驱动)。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婴幼儿照护者实施RF的阻碍因素,加强医院、社区和家庭的协同合作,多方面满足照护者的需求,促进照护者喂养行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性喂养 生长发育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重返工作多维干预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晓霞 易小林 +3 位作者 毛惠娜 王梅 陈芮 朱傲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94-1800,共7页
目的:构建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重返工作多维干预方案,为促进病人重返工作回归社会提供参考。方法:以福格行为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文献研究、临床调研、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9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甲... 目的:构建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重返工作多维干预方案,为促进病人重返工作回归社会提供参考。方法:以福格行为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文献研究、临床调研、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9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重返工作多维干预方案终稿。结果:2轮函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8,0.172(均P<0.001)。最终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的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重返工作多维干预方案。结论:构建的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重返工作多维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的社会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福格行为模型 重返工作 德尔菲法 方案构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知识-行为”图书直播三元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4
作者 徐立萍 胡宇雯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89,共7页
在图书出版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图书直播面临转化效率低与内容同质化的困境。基于董宇辉图书直播的成功案例,构建“情感—知识—行为”图书直播三元模型,揭示情感共鸣、知识增值与社群共创的协同机制。研究发现,通过主播人格化... 在图书出版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图书直播面临转化效率低与内容同质化的困境。基于董宇辉图书直播的成功案例,构建“情感—知识—行为”图书直播三元模型,揭示情感共鸣、知识增值与社群共创的协同机制。研究发现,通过主播人格化叙事触发情感共振,跨学科知识整合实现认知升级,用户共创生态增加社群黏性,能够突破传统营销的流量依赖,将图书交易升级为文化共同体构建。该模型通过情感符号资本转化、知识服务体系重构和价值共创机制设计,为出版营销提供了从商品推销转向价值共生的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知识—行为”图书直播三元模型 图书直播 情感共鸣 价值共创 出版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格行为模型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卢晓霞 朱雪琼 +1 位作者 徐丹妮 章梅云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28,F0003,共5页
阐述了福格行为模型的理论框架、在健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福格行为模型为健康行为改变的预测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框架,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疫苗接种、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体质量管理及康复训练产品设计中均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人员应... 阐述了福格行为模型的理论框架、在健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福格行为模型为健康行为改变的预测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框架,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疫苗接种、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体质量管理及康复训练产品设计中均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福格行为模型的认识,推进该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格行为模型 健康管理 健康行为 慢性病管理 疫苗接种 生殖健康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件物理的高压SiC MOSFET短路故障行为模型
6
作者 巫以凡 李驰 +2 位作者 徐云飞 郑泽东 郝一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13-5028,共16页
碳化硅(SiC)MOSFET器件的短路耐受能力差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难题,对于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其短路保护研发缺乏有力的技术、经验支撑。同时,缺乏快速、准确的仿真模型也是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应用研发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为... 碳化硅(SiC)MOSFET器件的短路耐受能力差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难题,对于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其短路保护研发缺乏有力的技术、经验支撑。同时,缺乏快速、准确的仿真模型也是国产高压SiC MOSFET器件应用研发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压SiC MOSFET器件的、考虑器件实际物理特性的、可准确描述器件短路故障中电流、电压等外特性的行为模型。该行为模型针对高压SiC MOSFET的特点修正沟道电流模型中的电压,并基于元胞层面的电流路径对JFET区及漂移区电阻进行建模。该模型考虑了国产高压SiC MOSFET的实际器件设计、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依据半导体、器件物理计算模型的关键参数,提升模型在短路故障仿真中的精度。并且,该文明确了模型所用参数的提取方法,其中关键参数获取自器件设计环节,建立起器件设计者与应用者之间的桥梁。最后,对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6.5 kV/400 A SiC MOSFET器件开展短路测试实验,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短路电流关键特征的相对误差小于2.5%,验证了该行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MOSFET 高压功率器件 行为模型 短路故障 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
7
作者 赵晓宁 魏忠诚 +1 位作者 王超 殷鹏刚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182,共13页
近年来,由人为因素引发的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频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技术逐渐成为提升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该场景具有环境复杂多变、目标尺度多样以及计算资源受限等多项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构建了一个包含4种典型动态场... 近年来,由人为因素引发的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频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技术逐渐成为提升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该场景具有环境复杂多变、目标尺度多样以及计算资源受限等多项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构建了一个包含4种典型动态场景,7类不安全行为的高校化学实验室不安全行为数据集(unsafe behavior dataset for chemical laboratories,UBDCL),并基于此提出了高校化学实验室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lightweight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unsafe behavior in university chemical laboratory,LIMUB)。首先,为提高多样化不安全行为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引导的高效卷积模块(GSConv based on CO attention enhancement module,GSCO),在提高模型效率的同时有效滤除了通道冗余信息;其次,为降低小物体特征在经过多层次梯度处理后的信息损失,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特征表征模块(conv combined with conv additive self-attention block,CCAB),融合网络多层信息增强了全局上下文信息特征表达能力;最后,为进一步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对原有的检测头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共享参数的异构分支模块(dual-branch heterogeneous lightweight module,DBHLM),有效降低了模型头部的参数量。基于UBDCL的实验结果表明,LIMUB的参数量和计算量较基线模型分别降低了24.7%、27.9%,平均精确度mAP(50)和mAP(50∶95)分别高达99.16%和88.84%。该模型能有效平衡实时性和准确性,可为提高实验室整体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化学实验室 安全事故 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 高效卷积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状态行为模型表征方法研究
8
作者 邹峰 常宗煜 +1 位作者 胡欣 王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近年来,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功率放大器的行为模型构建中,高精度的非线性拟合度可以满足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表征的要求,但仅适用于单一工作状态。随着对行波管放大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深入研究,输出信号受到输入端... 近年来,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功率放大器的行为模型构建中,高精度的非线性拟合度可以满足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表征的要求,但仅适用于单一工作状态。随着对行波管放大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深入研究,输出信号受到输入端激励信号的频率和温度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面向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状态行为模型亟需研究。该文提出一种面向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状态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引入嵌入编码向量表征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种工作状态,通过增加跳跃连接构造多状态行为模型以避免梯度消失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构建表征行波管放大器的多种工作状态,且不会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加而损失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模型 行波管放大器 跳跃连接 嵌入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的健康干预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 邹继华 +5 位作者 黎晓艳 郑晶琎 陈飞燕 刘翀 高井全 陶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方法将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 目的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方法将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福格行为模型从动机、能力和提示3个关键要素进行健康干预6个月并随访3个月。在干预前、干预后和随访后对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60人、干预组57人完成干预及随访。干预及随访后,干预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降低院前延迟行为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高危人群 福格行为模型 健康干预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院前延迟 就医行为意向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过渡期管理在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高媛 李楠 +3 位作者 陈芳 邢思琦 王祎雪 蔡艳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08,1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干预周期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过渡期准备水平、自我管理效能。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过渡期准备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癫痫患者的过渡期准备水平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少年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过渡期管理 过渡期准备水平 自我效能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瑞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3,共10页
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双重背景下,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发展成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运用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潜在类别模... 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双重背景下,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发展成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运用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潜在类别模型结果表明,城乡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呈综合型、低使用型和预防保健型三类,占比分别为1.13%、85.67%和13.19%。回归分析发现,需求因素和使能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使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教育程度越高和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更高;经济条件不是限制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的主要因素;相比城镇,农村无配偶或独居的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使用率更低。基于此,文章认为我国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率整体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功能建设,并重点关注失能和农村等对社区卫生服务依赖度高的老年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使用 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汉语学术写作行为模型与实践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洋 周洪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8,共9页
随着来华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留学生占比不断提升,如何进行汉语学术写作也成为培养学历留学生工作中一项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汉语学术写作的文献资料和来华留学生的访谈文本进行全面分析,建构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术写作行... 随着来华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留学生占比不断提升,如何进行汉语学术写作也成为培养学历留学生工作中一项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汉语学术写作的文献资料和来华留学生的访谈文本进行全面分析,建构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术写作行为模型:知识经验和对写作困难的认识是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学术写作的前提基础,留学生根据主体知识和写作知识明确写作困难,确定策略方法,在知识经验的指导下进行汉语学术写作,思维中介、写作过程和心理情感是来华留学生汉语学术写作行为的具体体现,其中写作过程受到思维中介和心理情感的影响,而写作行为的实践反过来也会深化写作主体的知识经验,并从留学生、教师和学校等三个方面提出实践策略,为提高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作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学术写作 扎根理论 写作行为模型 来华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学青 郭宇飞 +4 位作者 刘慧娟 王莉莉 党照华 靳亚宁 王承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1,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提供合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2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提供合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2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各11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6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总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364.36±28.47)m、(88.43±5.20)分和(50.87±10.88)分,均优于对照组(298.14±62.36)m、(80.64±4.69)分和(57.39±13.69)分,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明显改善并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自护行为,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M行为模型的自动体外除颤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都江 杜宇超 周晓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22-430,共9页
目的依据FBM行为模型,研究如何提高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从而增加施救者对产品的使用率及成功率,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方法通过对用户体验行为的深入分析,挖掘并总结救助者在救助过程中的体验痛点。依据FB... 目的依据FBM行为模型,研究如何提高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从而增加施救者对产品的使用率及成功率,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方法通过对用户体验行为的深入分析,挖掘并总结救助者在救助过程中的体验痛点。依据FBM行为模型,增强施救者的意愿、简化施救的目标行为、并根据动机与能力的差异给予不同提示,从动机、能力、触发机制三方面探究劝导式设计下的自动体外除颤产品设计策略。结果通过劝导策略对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功能规划,促使非专业人士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情况下,也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产品。结论FBM行为模型为提高自动体外除颤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进而提高院前复苏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g行为模型 自动体外除颤器 劝导式设计 院外心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启发加速深度Q网络
15
作者 李嘉祥 陈浩 +1 位作者 黄健 张中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5,共8页
由于状态-动作空间的扩大或奖励回报稀疏,强化学习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下从零开始学习最优策略将更为困难。由此提出基于智能体认知行为模型的启发加速深度Q网络,将符号化的规则表示融入学习网络,动态引导智能体策略学习,解决有效加速智能... 由于状态-动作空间的扩大或奖励回报稀疏,强化学习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下从零开始学习最优策略将更为困难。由此提出基于智能体认知行为模型的启发加速深度Q网络,将符号化的规则表示融入学习网络,动态引导智能体策略学习,解决有效加速智能体学习的问题。该算法将启发知识建模为基于BDI(Belief-Desire-Intention)的认知行为模型,用于产生认知行为知识引导智能体策略学习,设计启发策略网络在线引导智能体的动作选择。GYM典型环境与星际争霸2环境下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动态提取有效的认知行为知识,并借助启发策略网络加速智能体策略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认知行为模型 启发加速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坚持服药的障碍与促进因素: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勇 李超亚 +1 位作者 韩知浩 徐潮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制订药物依从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系统评价设计,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制订药物依从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系统评价设计,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CBM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以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 behavior, COM-B)模型的6个子组件为基础,对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障碍和促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包括3篇质性研究、5篇横断面和7篇队列研究;确定30个影响因素,归纳为身体能力、心理能力、反射性动机、自发性动机、物理机会、社会机会等6个类别。结论 建议根据PCI术后患者COM-B模型6个类别确定的药物依从性障碍和促进因素,采取多方面策略,解决多个领域的因素,以促进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药物依从性 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特性优化和非线性电容效应的IGBT行为模型改进
17
作者 何婕玉 葛兴来 +2 位作者 王惠民 许智亮 龙远斌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1-1071,共11页
功率器件的快速开关行为是影响变流器电磁干扰程度的主要因素,器件开关暂态过程的准确建模对提高变流器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不同栅压下饱和电流差异以及寄生电容的非线性特征显著影响器件行为模型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行为模型... 功率器件的快速开关行为是影响变流器电磁干扰程度的主要因素,器件开关暂态过程的准确建模对提高变流器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不同栅压下饱和电流差异以及寄生电容的非线性特征显著影响器件行为模型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行为模型优化方法。基于校正函数构造对器件输出特性进行优化,以改善不同栅压的集电极电流匹配精度。其次,为改善不同温度下开关瞬态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电容随温度变化的连续函数模型,并详细描述了拖尾电流及其对关断过程的影响。最终,利用双脉冲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模型阈值电压、米勒平台电压以及上升/下降时间等关键指标的误差分别降低了15%~25%、10%~20%和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温监测 行为模型 非线性电容 静态特性优化 连续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病疫苗服务设计中干预疫苗犹豫的用户行为研究
18
作者 胡柏 韩海燕 +2 位作者 张晶晶 李壮 朱何润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1-143,共13页
目的针对内蒙古牧区布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问题,基于FBM行为理论对疫苗犹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疫苗犹豫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疫苗接种服务中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影响牧民疫苗犹豫行为的因素... 目的针对内蒙古牧区布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问题,基于FBM行为理论对疫苗犹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疫苗犹豫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疫苗接种服务中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影响牧民疫苗犹豫行为的因素,结合FBM模型,构建干预疫苗犹豫行为的理论模型;其次,采用fsQCA分析得出疫苗犹豫行为的组态路径,揭示用户痛点,明晰用户需求;最后,针对用户需求提出劝导式干预策略,设计针对用户行为的干预措施。结果在用户行为需求方面,发现有三类触发高疫苗犹豫行为的条件组态,在疫苗服务相关因素中,除信任度、自满度、便利性、沟通和集体责任感外,语境也是牧民疫苗犹豫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疫苗犹豫量表融入FBM模型,并对多变量间的复杂因果关系进行讨论,为客观评价用户疫苗犹豫行为提供了量化参考,能够有效地评估疫苗接种者的行为倾向程度,以便提出更具准确度的劝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犹豫 FBM行为模型 服务设计 用户研究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健康的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19
作者 周欣馨 张孟羽 +5 位作者 谢钰莹 赵鹏 常安妮 连秀玉 郭丽娜 刘延锦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1-106,共6页
目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系统评价设计,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 目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系统评价设计,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筛选建库至2025年2月关于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对纳入文献采用基于数据的聚敛整合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整合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能力因素(脑卒中知识与技能、认知能力、身体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机会因素(社会支持与资源、环境与文化、医疗配置与经济资源、工作与职业)和动机因素(自我效能、健康信念与态度、风险意识与规划、心理状态)。结论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健康行为是一个涉及患者自我管理与外部支持系统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医护人员应从多角度出发,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技能培训提升患者的能力,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健康信念与自我效能感等,进而提高主动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主动健康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影响因素 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在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
作者 蒋维 张海燕 +3 位作者 朱欣 刘佳 向诗语 罗梦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0-344,373,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中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4所中学的80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7人)和... 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中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4所中学的80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7人)和对照组(398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中学生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回答总正确率为82.8%,高于对照组的70.7%;干预组的5个生殖健康相关动机比例分别为92.8%、50.1%、73.8%、48.3%和71.0%,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干预组的4个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技巧比例分别为65.3%、73.8%、90.7%和86.1%,均高于对照组,且优于干预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在提高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形成正确的性态度与性行为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生殖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