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系统设计与验证
1
作者 陈乙铭 潘毅峰 +4 位作者 张承谦 张茂 徐杰丰 胡雨峰 赵朋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3-1582,共10页
针对传统心肺复苏(CPR)设备仅采用固定按压深度、缺乏智能闭环调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无模型自适应控制(CFDL-MFAC)的胸外按压深度调节方法。首先,搭建了融合直流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及传感器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实验... 针对传统心肺复苏(CPR)设备仅采用固定按压深度、缺乏智能闭环调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无模型自适应控制(CFDL-MFAC)的胸外按压深度调节方法。首先,搭建了融合直流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及传感器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实验平台,完成了对按压深度和频率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控制与实时采集工作;然后,基于血流动力学原理和电学类比方法,建立了以冠脉灌注压(CPP)为反馈量的人体血液循环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按压条件下的CPP响应特性;最后,为克服患者个体差异及环境干扰带来的不确定性,创新性地引入了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利用伪偏导数在线估计器形成了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无需依赖胸廓刚度等先验生理参数,仅根据CPP误差即可实现按压深度的自适应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CFDL-MFAC在响应速度、稳定性和超调控制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超调量降低了15.54%,调节步数由7步减少至3步,有效缩短了调节时间并减小了振荡幅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该研究为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心肺复苏按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器械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冠脉灌注压 闭环控制 模型自适应控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输入约束的非线性积分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2
作者 董世建 周星星 +1 位作者 牛大鹏 唐加乐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9-1474,共6页
由于难以精确建立具有输入约束的非线性积分系统模型,限制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实施.针对存在积分环节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引入微分滤波器将难以控制的临界不稳定系统转化为等效的非线性稳定系统,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无模型自适应控... 由于难以精确建立具有输入约束的非线性积分系统模型,限制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实施.针对存在积分环节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引入微分滤波器将难以控制的临界不稳定系统转化为等效的非线性稳定系统,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为了解决控制过程中的输入约束问题,将损失函数转化为具有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以获取最优控制输入.同时,利用跟踪微分器对测量输出信号进行估计以抑制随机测量噪声对控制器参数求解的影响,并对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型自适应控制 输入约束 跟踪微分器 微分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容非线性能量汇-车-座椅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3
作者 张袁元 任春玲 +1 位作者 王勇 孟浩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为了减小车辆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惯容器与非线性能量汇相结合,构建惯容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 Inerter,NESI),并将其运用于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od... 为了减小车辆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惯容器与非线性能量汇相结合,构建惯容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 Inerter,NESI),并将其运用于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研究了采用MFAC方法的耦合NESI的车-座椅系统在路面随机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并与被动系统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车-座椅被动系统相比,采用MFAC方法的车-座椅系统的车身垂直加速度与座椅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在低中高车速下都显著减小;与PID控制相比,车身垂直加速度、座椅垂直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在低、中、高车速下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容器 非线性能量汇 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4
作者 林荣嘉 龙云 +2 位作者 姚崇 宋体康 柯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1321,共11页
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动态特性难以描述、非线性强、存在未知干扰,导致燃烧过程反馈量控制精度较低.为此提出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MFAC).建立天然气发动机系统模型并校验其有效性,选取燃烧中点(CA50)作为燃烧过程反馈控制量.通... 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动态特性难以描述、非线性强、存在未知干扰,导致燃烧过程反馈量控制精度较低.为此提出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MFAC).建立天然气发动机系统模型并校验其有效性,选取燃烧中点(CA50)作为燃烧过程反馈控制量.通过建立离散的偏格式动态线性化模型,利用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估计燃烧过程中点火正时和空燃比的伪偏导数,求解得到MFAC控制器.MFAC控制器持续追踪在线更新的期望状态进而实现对CA50的跟踪控制.为了兼顾CA50动态收敛速度和静态跟踪精度,在MFAC控制器中引入基于跟踪误差变化的快速收敛项,并针对闭环系统给出严格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能分析.设计2种测试方案,将所提控制器与增量式PID控制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在鲁棒性、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方面都有更优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燃烧过程 燃烧中点 模型自适应控制 收敛速度 在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传感容错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浦玉学 陈演 李孝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针对传感信号畸变、丢失等故障状态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机械臂运动传感器故障观测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采用动态线性化和递推参数估计思想设计传感故障监测器,实现对传感畸变及数据丢失等故障的... 针对传感信号畸变、丢失等故障状态严重影响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机械臂运动传感器故障观测的无模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采用动态线性化和递推参数估计思想设计传感故障监测器,实现对传感畸变及数据丢失等故障的判定,并进行运动状态预测估计;建立包含跟踪误差变化率项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准则函数,有效惩罚由传感故障引起的参数估计突变问题;设计面向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的新型传感容错无模型自适应控制(SFT-MFA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传感故障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均能快速准确识别传感故障信息,避免系统瞬时发散,有效延长系统响应时间,增加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空间机械臂 传感故障 模型自适应控制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
6
作者 余杨 张鹏辉 +2 位作者 成司元 张文豪 余建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南海海域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半潜式平台在该海域工作时常常面临着系泊失效这一重大危险情况。该研究以一艘装配有悬链式系泊系统和DP-3动力定位系统的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AQWA软件开展系泊失效前后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同时,... 南海海域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半潜式平台在该海域工作时常常面临着系泊失效这一重大危险情况。该研究以一艘装配有悬链式系泊系统和DP-3动力定位系统的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AQWA软件开展系泊失效前后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同时,借助于AQWA软件二次开发功能,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作为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理论,以研究半潜式平台系泊失效后运动性能恢复。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作为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理论的半潜式平台能很好地恢复系泊失效后的运动性能,有效地减小系泊失效带来的危害;基于偏格式动态线性化和全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比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能让半潜式平台更快地恢复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系泊失效 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力定位系统 运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漂浮式海上风机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艳峰 杨锡运 王忻哲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磁转矩和桨距角作为控制变量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允许非零度桨距角下风机用做动能缓冲,在平滑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少变桨动作量。为证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多种风场景下,与增益调度PI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漂浮式海上风机在满足发电功率平稳性的同时减缓了漂浮平台的俯仰运动,可有效降低漂浮式海上风机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漂浮式海上风机 模型自适应控制 转矩-变桨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通福 李秀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测量扰动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动态线性化方法构造被控系统的线性化数据模型;根据线性化数据模型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设计最优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 针对一类具有测量扰动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动态线性化方法构造被控系统的线性化数据模型;根据线性化数据模型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设计最优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并利用观测器的输出在线调整伪偏导数,提出系统的控制更新方案。该方案的设计和分析不依赖于除输入输出数据的任何模型信息,可避免常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容易受测量扰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个传感器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最优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和更大的数据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卡尔曼滤波 干扰观测器 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格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四旋翼飞行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勇军 王建宏 +1 位作者 罗熙 张金龙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解决难以建立自适应离散变结构控制的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问题,提出一类改进的基于紧格式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ICF-MFAC)方法。首先,在仅有一项时变积分项的CF-MFAC方法中加入误差反馈输出控制项,使得控制器具有在线整... 为解决难以建立自适应离散变结构控制的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问题,提出一类改进的基于紧格式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ICF-MFAC)方法。首先,在仅有一项时变积分项的CF-MFAC方法中加入误差反馈输出控制项,使得控制器具有在线整定内部参数的优势,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对ICF-MFAC方法进行收敛性证明,理论分析表明,ICF-MFAC方法提高了伪偏导数估计值的利用率,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最后,在四旋翼飞行器中进行仿真实验,与CF-MFAC方法相比,改进的控制方法控制误差减小6.12%,且无超调、跟踪误差小,始终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控制 模型自适应控制 误差反馈控制 紧格式动态线性化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S攻击下供应链系统的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10
作者 张志鹏 熊双双 侯忠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526-15539,共14页
针对未知非线性供应链系统(supply chain systems,SCS),研究其受到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攻击时商品输出量跟踪期望市场需求及抑制牛鞭效应的问题。首先使用动态线性化方法将供应链系统转化为动态数据模型。然后考虑DoS攻击... 针对未知非线性供应链系统(supply chain systems,SCS),研究其受到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攻击时商品输出量跟踪期望市场需求及抑制牛鞭效应的问题。首先使用动态线性化方法将供应链系统转化为动态数据模型。然后考虑DoS攻击服从伯努利分布且随机发生在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的传输信道中,使用上一时刻历史数据的估计值代替因DoS攻击造成丢失的商品输出量。进而基于每条子链在DoS攻击下的原材料订单量与商品输出量设计无模型自适应防御控制算法,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该控制算法下闭环系统的收敛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系统(SCS) 拒绝服务(DoS)攻击 牛鞭效应 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熙 王梦婷 +3 位作者 施星宇 徐珊珊 袁超 杨宏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01-3613,共13页
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易发生次同步振荡,受制于建模精度及控制器本身参数结构的固定性,传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提... 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易发生次同步振荡,受制于建模精度及控制器本身参数结构的固定性,传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次同步阻尼控制方法,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动态特征,以摆脱控制方法对建模准确性的依赖,增强控制器自适应性。首先,基于无模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结构,并提出一种适用于阻尼控制的一步向前加权预测控制算法;进一步地,从理论上证明改进控制算法下闭环系统的跟踪误差一致最终有界性及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并提出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最终,在综合考虑风速、风电场有功/无功出力、风机台数、线路串补度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很强的自适应性,在多种工况下均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模型自适应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 双馈风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泛模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及参数整定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晶 纪超 +1 位作者 曹柳林 靳其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95-1802,共8页
首先充分利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边建模、边控制的特点,推导基于二阶"泛模型"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并推导伪偏导数及控制律的迭代公式,与基于一阶泛模型的MFAC方法相比,改进策略可以使每次迭代的泛模型更加准确,... 首先充分利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边建模、边控制的特点,推导基于二阶"泛模型"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并推导伪偏导数及控制律的迭代公式,与基于一阶泛模型的MFAC方法相比,改进策略可以使每次迭代的泛模型更加准确,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接着,针对改进MFAC的参数整定问题,提出基于优化技术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运用辨识出的近似模型针对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使得其实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对比可以看出:经过Jeu-tr型性能指标进行参数优化的改进MFAC控制器动态响应最好,且优化迭代次数较少。因此,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自适应控制 二阶泛模型 参数整定 梯度下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应用于大型光伏电站阻尼区间振荡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希瑞 周林 +1 位作者 郭珂 刘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036-4043,共8页
研究表明对大型光伏电站引入附加阻尼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互联电力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为解决传统阻尼控制方法在应对大扰动方面的不足,引入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阻尼控制。采用K-medoids算法以低频振荡模式为多维特征点对运行状态... 研究表明对大型光伏电站引入附加阻尼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互联电力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为解决传统阻尼控制方法在应对大扰动方面的不足,引入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阻尼控制。采用K-medoids算法以低频振荡模式为多维特征点对运行状态对应的线性模型进行聚类,并基于各类的中心模型分别设计阻尼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系统与模型的输出动态响应差异,用贝叶斯方法实时计算每一个模型匹配当前实际系统的概率,据此更新各阻尼控制器输出权重,各控制器输出的加权平均作为最终控制信号附加于光伏无功控制的参考指令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搭建光伏并网四机两区域测试系统,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无需系统受扰后状态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该策略可以有效抑制非预期扰动引发的区间振荡,并在反馈信号时延和光照随机波动下均保持良好的鲁棒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伏电站 区间振荡 模型自适应控制 贝叶斯方法 K-medoids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未知负载扰动的水井钻机电液伺服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姚文龙 亓冠华 +1 位作者 池荣虎 邵巍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在水井钻机推进工况下存在的参数不确定以及未知负载扰动突变等非线性因素,提出了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扰动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动态线性化方法,将被控系统线性化为与输...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在水井钻机推进工况下存在的参数不确定以及未知负载扰动突变等非线性因素,提出了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扰动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动态线性化方法,将被控系统线性化为与输入输出相关的增量形式,并将未知负载扰动合并到一个非线性项中;然后,设计了径向基神经网络扰动观测器对含有未知负载扰动的非线性项进行估计,作为对未知扰动的补偿;最后,设计了时变参数估计律,通过在线调整伪偏导数,给出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更新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对未知负载扰动突变进行补偿,并能确保跟踪误差有界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井钻机 电液伺服系统 模型自适应控制 径向基神经网络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抑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鲁棒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卜旭辉 侯忠生 金尚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8-362,共5页
针对一类存在测量扰动的SISO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研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扰动作用问题.首先给出了系统输出误差与测量扰动的关系,分析了测量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带有滤波器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较常... 针对一类存在测量扰动的SISO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研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扰动作用问题.首先给出了系统输出误差与测量扰动的关系,分析了测量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带有滤波器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较常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可有效抑制测量扰动的作用.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自适应控制 测量扰动 滤波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舰船综合减摇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洁 陈智勇 侯忠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9-1292,共4页
针对减摇鳍单独控制,减摇水舱单独控制和鳍/被动水舱综合控制3种减摇系统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案,并对相应的减摇效果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舰船采用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鳍/被动水舱联合减摇方案,其工作性能好于单... 针对减摇鳍单独控制,减摇水舱单独控制和鳍/被动水舱综合控制3种减摇系统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案,并对相应的减摇效果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舰船采用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鳍/被动水舱联合减摇方案,其工作性能好于单独使用减摇鳍或减摇水舱等减摇装置的性能,在各种航态下都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另外,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仅用系统I/O数据,不必事先建立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可适应海况的变化,且参数调整少,计算量小,还能适应系统对快速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舰船 鳍/被动水舱 非线性系统 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补偿的自动泊车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0
17
作者 侯忠生 董航瑞 金尚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3-831,共9页
针对自动泊车系统,提出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方案.控制方案的设计仅利用泊车系统的前轮转角输入数据和车身角输出数据,不包含车辆模型信息.因此,针对不同车型的自动泊车系统,该方案均能实现无模型自适... 针对自动泊车系统,提出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方案.控制方案的设计仅利用泊车系统的前轮转角输入数据和车身角输出数据,不包含车辆模型信息.因此,针对不同车型的自动泊车系统,该方案均能实现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为了改善期望轨迹的坐标跟踪误差,进一步提出基于坐标补偿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案由控制算法、参数估计算法、参数重置算法和坐标补偿算法构成.针对不同车型不同泊车速度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坐标补偿的MFAC方案和原型MFAC方案均能较好地完成自动泊车过程,且基于坐标补偿的MFAC方案相比原型MFAC方案和PID控制方案,在轨迹坐标和车身角等方面均具有更小的跟踪误差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自适应控制 自动泊车 PID 坐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风力发电机载荷控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鲁效平 李伟 林勇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4,129,共7页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独立变桨距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为了便于控制器设计,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叶根的弯矩转换到两个固定的直交坐标系,对两个坐标系分别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进行载荷控制。在NREL建立的风力发电机模型FAST上对设计好的控制...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独立变桨距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为了便于控制器设计,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叶根的弯矩转换到两个固定的直交坐标系,对两个坐标系分别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进行载荷控制。在NREL建立的风力发电机模型FAST上对设计好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FA的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可以有效消除风力机上的不平衡载荷。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相比,叶轮俯仰弯矩最大峰值减小62.5%,偏转弯矩最大峰值减小60.1%,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采用对功率的输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载荷控制 独立变桨距 模型自适应控制 Park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维存 刘冀伟 胡广大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研究含有不确定性的连续时间随机被控对象的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Robust multiple model adaptive control,RMMAC)的闭环稳定性问题.通过采用基于模型输出误差指标的加权算法取代传统的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贝叶斯后验概率公式的加权算法... 研究含有不确定性的连续时间随机被控对象的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Robust multiple model adaptive control,RMMAC)的闭环稳定性问题.通过采用基于模型输出误差指标的加权算法取代传统的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贝叶斯后验概率公式的加权算法,在权值收敛的前提下,基于虚拟等价系统(Virtual equivalent system,VES)理论给出了此类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证明,并将结果推广到可以用多个线性系统系统模型进行逼近的一类非线性慢时变被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稳定性 虚拟等价系统 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多变量零阶接近有界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淼 王昕 王振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57-2065,共9页
针对一类多变量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为了将非线性系统的高阶非线性项的限制条件放宽到零阶接近有界,该方法引入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在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基础上增加了非线性补偿... 针对一类多变量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为了将非线性系统的高阶非线性项的限制条件放宽到零阶接近有界,该方法引入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在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基础上增加了非线性补偿项,使模型的估计误差有界.一个神经网络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同时被用来对系统进行辨识.基于性能指标的切换机构选择性能较好的模型对应的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理论分析证明了零阶接近有界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有界输入和有界输出稳定性.仿真实验说明了提出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阶接近有界 多变量 非线性系统 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