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培明
李振华
+1 位作者
祖云飞
侯喜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2,212,共5页
针对我国西部复杂山地三维勘探中遇到的静校正难题 ,本文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表层调查资料等先验信息 ,结合生产炮的折射波初至 ,求取纵向与横向上更精确的近地表各层的速度与厚度 ,建...
针对我国西部复杂山地三维勘探中遇到的静校正难题 ,本文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表层调查资料等先验信息 ,结合生产炮的折射波初至 ,求取纵向与横向上更精确的近地表各层的速度与厚度 ,建立全区合理的表层模型 ,最终求取高质量的静校正量。本文分析了山地三维静校正遇到的技术难点 ,总结了以往解决这类难题的经验 ,指出了在进行复杂山地三维静校正时 ,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与对策。这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古牧地、霍尔果斯、火焰山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约束
三
维初至折射
静
校正
三
维建模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庆长垣油田近地表模型约束折射波层析静校正
被引量:
18
2
作者
齐春艳
陈志德
+1 位作者
刘国友
陈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0,6,共9页
大庆长垣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挖潜研究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极高,虽然地表高程变化不大,但近地表结构横向变化复杂,现有的野外静校正方法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包括微测井模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以及基于CMP面的前两种静校正组合方法...
大庆长垣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挖潜研究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极高,虽然地表高程变化不大,但近地表结构横向变化复杂,现有的野外静校正方法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包括微测井模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以及基于CMP面的前两种静校正组合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近地表模型约束的折射波层析静校正技术。在精细解释微测井数据的前提下,建立近地表模型,计算模型静校正量,并以此建立层析反演的初始速度模型;结合长垣油田近地表结构特点,拾取单炮记录的折射波初至负起跳时间,反演迭代计算层析静校正量;针对工区炮点边界及采集变观区,依据两种静校正量差异趋势面,分区域组合来确定最终静校正量。喇嘛甸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以往所采用的静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模型
低速异常区
微测井
初至波
模型
约束
层析
静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折射模型约束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青坡
李培明
+3 位作者
吕景峰
何永清
冯发全
赵薇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折射和初至波走时层析是两种主要的近地表建模和静校正方法,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折射技术在折射层相对稳定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但提供的模型是层状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到叠前深度偏移。初至波走时层析可以较好地反映近地表结构的纵...
折射和初至波走时层析是两种主要的近地表建模和静校正方法,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折射技术在折射层相对稳定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但提供的模型是层状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到叠前深度偏移。初至波走时层析可以较好地反映近地表结构的纵、横向变化趋势,但受限于实际数据采样不足、地形剧烈起伏等诸多因素,存在反演模型精度不高、局部模型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折射模型约束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首先,利用折射法计算延迟时和折射速度,结合表层调查、初至、近地表结构等多种信息建立一个符合地质意义的折射模型;然后,结合实际表层速度纵、横向变化规律,按照垂直时间等效原则将该折射模型离散化,用于约束层析建立最终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理论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反演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更合理,应用效果好于无约束层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
校正
折射
模型
走时
约束
层析
多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在柴西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孝
禄娟
+2 位作者
冯心远
李斐
苌亮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16,共4页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目标采集了多块三维地震资料,对于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整体认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为此在该区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研究。柴西南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地表高差达6...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目标采集了多块三维地震资料,对于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整体认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为此在该区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研究。柴西南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地表高差达600 m,低、降速层厚度变化大(4~200 m),连片处理中静校正问题突出。在对各种静校正方法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在方法实现时,区块之间的初至时差采用相关法予以消除,初始速度模型采用相控处理的小折射和微测井资料来建立,并将该模型作为初至波非线性层析反演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计算全区的静校正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
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
静
校正
相控处理
约束
层析反演
近地表速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
29
5
作者
王淑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317,共5页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近地表
约束
层析成像
近地表
模型
静
校正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前带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杨晨莹
刘沛然
彭仁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2-109,共8页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应用结果表明,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后既能增加模型射线密度,精确反映浅层反射结构细节,又能很好地描述高速层顶界面的构造,得到空间结构变化合理且垂向分辨率更高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单炮和剖面的同相轴连续性更好,成像效果优于无约束反演静校正的成像效果。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改善了该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效果,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处理成果,同时对后续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成像
多信息
约束
层析
静
校正
速度
模型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余鸿飞
朱敏
+1 位作者
张晋飚
付繁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116-117,共4页
依托于地震工程数据库平台,在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静校正技术———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综合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通过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调整...
依托于地震工程数据库平台,在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静校正技术———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综合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通过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调整建立符合当地区域地质特征的表层结构模型,利用模型法静校正公式算出每个接收点和炮点的静校正量,最终静校正量由模型静校正量约束折射或层析校正量所得.这样就实现了正确构造背景下高精度成像,同时也为解决表层静校正问题提供可选择的静校正技术手段.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和技术对DCZ地区大量的地震数据是适用的和有效的,在该区的地震勘探中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Z地区
近地表
模型
先验信息
约束
静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董1井区静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增明
刘超敏
+2 位作者
刘斌
潘家智
夏先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影响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探讨了多种静校正联合应用的方法。董1 井区地表条件复杂,为农田、碱地和沙漠混合区域。在资料采集时,布设的调查点根据地表实际情况而定,不拘泥于规则的排列形式,农田区采用...
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影响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探讨了多种静校正联合应用的方法。董1 井区地表条件复杂,为农田、碱地和沙漠混合区域。在资料采集时,布设的调查点根据地表实际情况而定,不拘泥于规则的排列形式,农田区采用较少的调查点,农田到沙漠区的过渡带加密调查点,沙漠区则采用微测井观测。静校正量的求取是采用模型约束技术并结合沙丘曲线获得的,并利用大炮近炮点排列的初至来分析控制高速界面。静校正处理后的剖面,形态真实,信噪比较高,并通过建立全区地表模型,获得了地表各层的厚度图和速度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地表
静
校正
模型
约束
董1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地区静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9
作者
宋常洲
高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27-131,共5页
静校正问题的解决要做到有理有序。有理就是根据近地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有序就是解决静校正问题需要遵循先长波长、后中短波长及剩余静校正的顺序。为了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首先要建立近地表模型,然后应用模型约束...
静校正问题的解决要做到有理有序。有理就是根据近地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有序就是解决静校正问题需要遵循先长波长、后中短波长及剩余静校正的顺序。为了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首先要建立近地表模型,然后应用模型约束折射静校正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接着应用折射波剩余静校正解决中短波长问题,最后应用分频静校正解决剩余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套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
校正
近地表
模型
模型
约束
折射
静
校正
折射波剩余
静
校正
分频剩余
静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刘宝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表覆盖巨厚黄土层,黄土厚度差异较大,对于地震激发/接收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经过多年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提出并形成了针对巨厚弱弹性黄土介质的小药量多井组合分散激发关键技术,以及"阶梯式&qu...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表覆盖巨厚黄土层,黄土厚度差异较大,对于地震激发/接收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经过多年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提出并形成了针对巨厚弱弹性黄土介质的小药量多井组合分散激发关键技术,以及"阶梯式"表层岩性结构调查、基于地表结构精细调查的三维采集设计优化、模型约束等效层析结构"三步法"静校正等3项配套技术。通过近年来镇泾等区块数千平方公里三维地震勘探实践,证实了以上关键技术系列的有效性,极大地提高了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弱弹性介质
高效激发
多井组合
模型约束三步法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测井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
被引量:
14
11
作者
王孝
曾华会
+3 位作者
刘文卿
寇龙江
谢俊法
丁彩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9-74,9,共7页
在复杂地表区,由于采集资料的限制,基于初至波层析反演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缺少极低速度信息,不能彻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为此,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微...
在复杂地表区,由于采集资料的限制,基于初至波层析反演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缺少极低速度信息,不能彻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为此,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微测井和近炮检距初至信息反演准确的低速层速度v_0,然后利用微测井和中、远炮检距的初至信息,以反演的v_0为约束,反演精确的低、降速层速度v_0和v_1。在约束过程中,通过自适应算法求取权系数。联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采用分步约束的初至波层析反演可以大幅提高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反演精度。准噶尔盆地达10井区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结果展示了该方法在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模型
长波长
静
校正
层析反演
微测井
分步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插值法重构近地表模型
被引量:
6
12
作者
魏亦文
王彦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6-470,共5页
当控制点多和网格稠密时,基于薄板样条(TPS)插值的近地表模型重构往往很耗时,影响了静校正中近地表建模的效率.针对此问题,采用一种TPS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法重构近地表模型.首先利用矩阵递归LU分解及GPU加速的LU分解算...
当控制点多和网格稠密时,基于薄板样条(TPS)插值的近地表模型重构往往很耗时,影响了静校正中近地表建模的效率.针对此问题,采用一种TPS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法重构近地表模型.首先利用矩阵递归LU分解及GPU加速的LU分解算法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建立TPS插值函数;然后在X和Y方向上使用适当的步长对网格进行抽稀,运用TPS插值函数计算稀疏网格点的值,再通过稀疏网格点建立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并计算剩余网格点的值;最后用OpenGL实现近地表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提高了近地表模型重构的速度,其精度接近TPS插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样条
近地表
模型
静
校正
三
次样条
递归LU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培明
李振华
祖云飞
侯喜长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2,212,共5页
文摘
针对我国西部复杂山地三维勘探中遇到的静校正难题 ,本文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表层调查资料等先验信息 ,结合生产炮的折射波初至 ,求取纵向与横向上更精确的近地表各层的速度与厚度 ,建立全区合理的表层模型 ,最终求取高质量的静校正量。本文分析了山地三维静校正遇到的技术难点 ,总结了以往解决这类难题的经验 ,指出了在进行复杂山地三维静校正时 ,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与对策。这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古牧地、霍尔果斯、火焰山西。
关键词
模型
约束
三
维初至折射
静
校正
三
维建模
地震勘探
Keywords
static correction,surface survey,3 D model building,first break refrac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庆长垣油田近地表模型约束折射波层析静校正
被引量:
18
2
作者
齐春艳
陈志德
刘国友
陈斌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0,6,共9页
文摘
大庆长垣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挖潜研究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极高,虽然地表高程变化不大,但近地表结构横向变化复杂,现有的野外静校正方法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包括微测井模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以及基于CMP面的前两种静校正组合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近地表模型约束的折射波层析静校正技术。在精细解释微测井数据的前提下,建立近地表模型,计算模型静校正量,并以此建立层析反演的初始速度模型;结合长垣油田近地表结构特点,拾取单炮记录的折射波初至负起跳时间,反演迭代计算层析静校正量;针对工区炮点边界及采集变观区,依据两种静校正量差异趋势面,分区域组合来确定最终静校正量。喇嘛甸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以往所采用的静校正方法。
关键词
近地表
模型
低速异常区
微测井
初至波
模型
约束
层析
静
校正
Keywords
near surface model,low velocity area,micro-logging,first break,model constrained,tomography static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折射模型约束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青坡
李培明
吕景峰
何永清
冯发全
赵薇薇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中心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塔里木物探处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物探核心装备与软件研制”之课题“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 Ⅲ研发”(2021DJ3604)资助。
文摘
折射和初至波走时层析是两种主要的近地表建模和静校正方法,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折射技术在折射层相对稳定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但提供的模型是层状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到叠前深度偏移。初至波走时层析可以较好地反映近地表结构的纵、横向变化趋势,但受限于实际数据采样不足、地形剧烈起伏等诸多因素,存在反演模型精度不高、局部模型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折射模型约束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首先,利用折射法计算延迟时和折射速度,结合表层调查、初至、近地表结构等多种信息建立一个符合地质意义的折射模型;然后,结合实际表层速度纵、横向变化规律,按照垂直时间等效原则将该折射模型离散化,用于约束层析建立最终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理论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反演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更合理,应用效果好于无约束层析结果。
关键词
静
校正
折射
模型
走时
约束
层析
多信息
Keywords
static correction
refraction model
traveltime
constrained tomography
multi-inform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在柴西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孝
禄娟
冯心远
李斐
苌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英得赛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16,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07-01Z-01-01)资助
文摘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目标采集了多块三维地震资料,对于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整体认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为此在该区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研究。柴西南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地表高差达600 m,低、降速层厚度变化大(4~200 m),连片处理中静校正问题突出。在对各种静校正方法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在方法实现时,区块之间的初至时差采用相关法予以消除,初始速度模型采用相控处理的小折射和微测井资料来建立,并将该模型作为初至波非线性层析反演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计算全区的静校正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
关键词
三
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
静
校正
相控处理
约束
层析反演
近地表速度
模型
Keywords
3-D multi-surveys merged processing
statics problem
phase-control processing
constraint tomographic inversion
near-surface velocity model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
29
5
作者
王淑玲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317,共5页
文摘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
复杂近地表
约束
层析成像
近地表
模型
静
校正
地震资料处理
Keywords
complex near-surface structure
constrained tomographic imaging
near-surface structure model
static correctio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前带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杨晨莹
刘沛然
彭仁艳
机构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2-109,共8页
文摘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应用结果表明,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后既能增加模型射线密度,精确反映浅层反射结构细节,又能很好地描述高速层顶界面的构造,得到空间结构变化合理且垂向分辨率更高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单炮和剖面的同相轴连续性更好,成像效果优于无约束反演静校正的成像效果。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改善了该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效果,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处理成果,同时对后续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山前带
成像
多信息
约束
层析
静
校正
速度
模型
反演
Keywords
piedmont zone
imaging
multi-information constraint
tomographic static correction
velocity model invers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余鸿飞
朱敏
张晋飚
付繁荣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青化砭采油厂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116-117,共4页
文摘
依托于地震工程数据库平台,在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静校正技术———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综合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通过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调整建立符合当地区域地质特征的表层结构模型,利用模型法静校正公式算出每个接收点和炮点的静校正量,最终静校正量由模型静校正量约束折射或层析校正量所得.这样就实现了正确构造背景下高精度成像,同时也为解决表层静校正问题提供可选择的静校正技术手段.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和技术对DCZ地区大量的地震数据是适用的和有效的,在该区的地震勘探中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DCZ地区
近地表
模型
先验信息
约束
静
校正
Keywords
DCZ area
near-surface model
static correction
priori information constraint
分类号
TE13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董1井区静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增明
刘超敏
刘斌
潘家智
夏先贵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文摘
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影响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探讨了多种静校正联合应用的方法。董1 井区地表条件复杂,为农田、碱地和沙漠混合区域。在资料采集时,布设的调查点根据地表实际情况而定,不拘泥于规则的排列形式,农田区采用较少的调查点,农田到沙漠区的过渡带加密调查点,沙漠区则采用微测井观测。静校正量的求取是采用模型约束技术并结合沙丘曲线获得的,并利用大炮近炮点排列的初至来分析控制高速界面。静校正处理后的剖面,形态真实,信噪比较高,并通过建立全区地表模型,获得了地表各层的厚度图和速度图。
关键词
混合地表
静
校正
模型
约束
董1井区
Keywords
complex surface
static correction
model constraint
Dongl well area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地区静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9
作者
宋常洲
高建华
机构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27-131,共5页
文摘
静校正问题的解决要做到有理有序。有理就是根据近地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有序就是解决静校正问题需要遵循先长波长、后中短波长及剩余静校正的顺序。为了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首先要建立近地表模型,然后应用模型约束折射静校正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接着应用折射波剩余静校正解决中短波长问题,最后应用分频静校正解决剩余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套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静
校正
近地表
模型
模型
约束
折射
静
校正
折射波剩余
静
校正
分频剩余
静
校正
Keywords
static correction, near-surface model, model-constraint refraction static correction, refraction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frequency-shared static correc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刘宝国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P11041)资助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表覆盖巨厚黄土层,黄土厚度差异较大,对于地震激发/接收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经过多年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提出并形成了针对巨厚弱弹性黄土介质的小药量多井组合分散激发关键技术,以及"阶梯式"表层岩性结构调查、基于地表结构精细调查的三维采集设计优化、模型约束等效层析结构"三步法"静校正等3项配套技术。通过近年来镇泾等区块数千平方公里三维地震勘探实践,证实了以上关键技术系列的有效性,极大地提高了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
关键词
黄土塬
弱弹性介质
高效激发
多井组合
模型约束三步法静校正
Keywords
loess plateau
weak elastic medium
efficient excitation
multi-wells array
three-step model constraint statics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测井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
被引量:
14
11
作者
王孝
曾华会
刘文卿
寇龙江
谢俊法
丁彩琴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9-74,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然气地球物理烃类检测
评价技术及应用"(2016ZX05007-006)资助
文摘
在复杂地表区,由于采集资料的限制,基于初至波层析反演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缺少极低速度信息,不能彻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为此,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微测井和近炮检距初至信息反演准确的低速层速度v_0,然后利用微测井和中、远炮检距的初至信息,以反演的v_0为约束,反演精确的低、降速层速度v_0和v_1。在约束过程中,通过自适应算法求取权系数。联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采用分步约束的初至波层析反演可以大幅提高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反演精度。准噶尔盆地达10井区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结果展示了该方法在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时的优势。
关键词
速度
模型
长波长
静
校正
层析反演
微测井
分步
约束
Keywords
velocity model
long-wavelength statics
tomography
uphole survey
stepped-constraint
分类号
P631.8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插值法重构近地表模型
被引量:
6
12
作者
魏亦文
王彦春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6-470,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9-2011-0187)
文摘
当控制点多和网格稠密时,基于薄板样条(TPS)插值的近地表模型重构往往很耗时,影响了静校正中近地表建模的效率.针对此问题,采用一种TPS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法重构近地表模型.首先利用矩阵递归LU分解及GPU加速的LU分解算法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建立TPS插值函数;然后在X和Y方向上使用适当的步长对网格进行抽稀,运用TPS插值函数计算稀疏网格点的值,再通过稀疏网格点建立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并计算剩余网格点的值;最后用OpenGL实现近地表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提高了近地表模型重构的速度,其精度接近TPS插值精度.
关键词
薄板样条
近地表
模型
静
校正
三
次样条
递归LU分解
Keywords
thin-plate spline
near-surface model
static correction
cubic spline
recursive LU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TP39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
李培明
李振华
祖云飞
侯喜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庆长垣油田近地表模型约束折射波层析静校正
齐春艳
陈志德
刘国友
陈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折射模型约束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
马青坡
李培明
吕景峰
何永清
冯发全
赵薇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在柴西南地区的应用
王孝
禄娟
冯心远
李斐
苌亮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王淑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龙门山前带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研究
杨晨莹
刘沛然
彭仁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及应用
余鸿飞
朱敏
张晋飚
付繁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董1井区静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王增明
刘超敏
刘斌
潘家智
夏先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复杂地区静校正方法研究
宋常洲
高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刘宝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微测井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
王孝
曾华会
刘文卿
寇龙江
谢俊法
丁彩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混合插值法重构近地表模型
魏亦文
王彦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