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opfield网络单元机组负荷多变量模型算法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鹏 郭俊君 +2 位作者 王东风 韩璞 张丽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84-586,共3页
电厂负荷系统是一个有耦合和约束的多变量对象。模型算法控制(MAC)是预测控制的一种,在惯性迟延对象的控制中有很好的应用。该文提出用Hopfield网络来求解具有约束的多变量负荷系统的控制输入。仿真表明,该方法算法简单、鲁棒性强、控... 电厂负荷系统是一个有耦合和约束的多变量对象。模型算法控制(MAC)是预测控制的一种,在惯性迟延对象的控制中有很好的应用。该文提出用Hopfield网络来求解具有约束的多变量负荷系统的控制输入。仿真表明,该方法算法简单、鲁棒性强、控制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FIELD网络 单元机组 负荷系统 多变量 模型算法控制 预测控制 电力系统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型算法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16
2
作者 许振伟 蒋静坪 骆再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9-102,共4页
提出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算法 ,它兼有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的优点 ,对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要求不高 ,能够克服传统控制方法中由于电机参数测量不准而带来的建模困难 ,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本文将模糊模型算法控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 提出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算法 ,它兼有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的优点 ,对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要求不高 ,能够克服传统控制方法中由于电机参数测量不准而带来的建模困难 ,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本文将模糊模型算法控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中。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模型算法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自适应模型算法控制在过热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常太华 钟灼均 朱红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针对锅炉过热汽温对象具有大惯性、大迟延、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自适应模型算法控制-比例串级预测控制系统.通过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器在线实时辨识被控对象的预测模型参数,再结合改进的自适应模型算法控制在线修正... 针对锅炉过热汽温对象具有大惯性、大迟延、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自适应模型算法控制-比例串级预测控制系统.通过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器在线实时辨识被控对象的预测模型参数,再结合改进的自适应模型算法控制在线修正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实施简单、超调小,控制效果明显优于PID-P串级控制;且在降负荷实验中能有效适应对象参数时变,保证调节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 LMS算法 模型算法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动力堆热功率跟踪系统的多步模型算法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小平 许天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25-530,共6页
动力堆控制系统是一带不确定参数及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采用常规的古典控制很难保证其热功率精确跟踪负荷的变化。本工作利用系统开环脉冲响应序列建立了一非参数模型 ,并应用多步模型算法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动力堆热功率跟踪数字控... 动力堆控制系统是一带不确定参数及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采用常规的古典控制很难保证其热功率精确跟踪负荷的变化。本工作利用系统开环脉冲响应序列建立了一非参数模型 ,并应用多步模型算法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动力堆热功率跟踪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跟踪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能消除不可测干扰。通过仿真检验和调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并实现了热功率 负荷的高精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多步模型算法控制 系统仿真 核动力堆 热功率跟踪系统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动力堆热功率跟踪系统的自校正模型算法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小平 伞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针对核动力堆控制系统这一带不确定参数及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本工作用自校正模型算法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动力堆热功率跟踪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一般多步模型算法控制律所存在的由于模型估计不准或模型参数大幅度变化引起系统动... 针对核动力堆控制系统这一带不确定参数及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本工作用自校正模型算法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动力堆热功率跟踪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一般多步模型算法控制律所存在的由于模型估计不准或模型参数大幅度变化引起系统动态特性和控制质量变坏的缺点。通过仿真 ,将本方法与一般多步模型算法控制相比较 ,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好的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自校正模型算法控制 系统仿真 核动力堆 热功率跟踪系统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带轧机液压压下伺服系统模型算法控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孟辉 王益群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1,共3页
冷带轧机是典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其控制系统日益精密化和智能化。目前广泛应用于现场的PID控制策略,由于其鲁棒性较差,已经不能满足冷带轧机控制系统日益精密化和智能化的要求。针对冷带轧机液压压下伺服系统,应用模型算法控制算法,设计... 冷带轧机是典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其控制系统日益精密化和智能化。目前广泛应用于现场的PID控制策略,由于其鲁棒性较差,已经不能满足冷带轧机控制系统日益精密化和智能化的要求。针对冷带轧机液压压下伺服系统,应用模型算法控制算法,设计预测控制器,采用了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算法基于受控对象脉冲响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同时,提出了上述控制策略的计算机控制实现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远比目前带钢生产中广为采用的PID控制策略优越,且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算法控制 冷带轧机 液压压下伺服系统 预测控制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辨识的模型算法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薛美盛 王川 白东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8-670,69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模型算法控制器设计方法。在输入信号满足持续激励的条件下,先利用子空间辨识方法提取出系统有限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再利用单位脉冲序列构成的矩阵设计预测控制器。该方法将独立的对象辨识和控制器设计整合在...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模型算法控制器设计方法。在输入信号满足持续激励的条件下,先利用子空间辨识方法提取出系统有限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再利用单位脉冲序列构成的矩阵设计预测控制器。该方法将独立的对象辨识和控制器设计整合在一起,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是一种完全的数据驱动方式。工业过程对象的仿真实验详细给出了该算法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辨识 模型算法控制 有限单位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时延有约束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策略
8
作者 余世明 杜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针对纯时延和有约束的情况 ,应用目标规划作为优化策略 ,提出了一种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策略。该算法由于采用线性优化策略 ,和以二次规划作为优化策略的控制算法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 纯时延 约束 目标规划 增量型 模型算法控制 工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的单元机组负荷多变量模型算法控制研究
9
作者 郭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8,71,共5页
首先将负荷系统分解为两个双输入单输出系统,并用模型算法控制设计两个子系统的控制器。通过对两个二元一次控制器方程的求解,达到多变量解耦设计的目的。针对机组负荷变动频繁,根据不同负荷下的固定模型设计了不同的模型算法控制器,并... 首先将负荷系统分解为两个双输入单输出系统,并用模型算法控制设计两个子系统的控制器。通过对两个二元一次控制器方程的求解,达到多变量解耦设计的目的。针对机组负荷变动频繁,根据不同负荷下的固定模型设计了不同的模型算法控制器,并在线计算对象和各模型的匹配度以确定各控制器控制量的加权值,达到模型平滑切换的目的。通过对300 MW直流燃煤机组的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机组负荷 模型算法控制 模型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过阻尼特性系统的模型算法控制改进算法
10
作者 李嗣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8-283,共6页
针对大多数工业过程被控对象具有过阻尼特性的特点,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改进算法,可减小截取被控对象时间响应有限序列为内模的截断误差,使取为内模的被控对象时间响应有限序列的长度大大减小,进而大大减少在线预测计算量。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模型算法控制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算法控制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旭东 苏国仁 梁任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模型算法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实际应用该算法控制时参数的选择和调试方法。
关键词 模型算法控制 直流调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受限的β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麻文斗 王诗宓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14-116,共3页
在β增量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和输入受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输入受限的β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在指标函数中引入适当加权多项式来解决输入受限,并通过在输入受限的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的控制增量前乘以β因子来提高... 在β增量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和输入受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输入受限的β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在指标函数中引入适当加权多项式来解决输入受限,并通过在输入受限的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的控制增量前乘以β因子来提高系统稳定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表明,当模型无失配时,该算法可以通过调整β来确保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失配情况下,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算法控制 输入受限 脉冲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在PMSM速度控制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兵 吴根忠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18-20,30,共4页
针对普通PID控制系统性能受参数变化及各种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在基本模型算法控制(MAC)基础上,综合了MAC在线实时预测、优化、反馈校正的优点,在控制器中引入了积分因子组成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IMAC),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 针对普通PID控制系统性能受参数变化及各种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在基本模型算法控制(MAC)基础上,综合了MAC在线实时预测、优化、反馈校正的优点,在控制器中引入了积分因子组成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IMAC),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由该算法构成的控制器较普通的PID控制,在系统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严重失配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各种不确定性的不良影响,且系统鲁棒性强,又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算法控制
14
作者 邹于丰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将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作为模型算法控制(MAC)中的内部模型,以此逼近被控对象的非线性特性,推导出相应的最优控制策略算法,克服了MAC不能用于非线性预测控制的缺陷.该方法在被控对象未知或建模困难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实现对... 将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作为模型算法控制(MAC)中的内部模型,以此逼近被控对象的非线性特性,推导出相应的最优控制策略算法,克服了MAC不能用于非线性预测控制的缺陷.该方法在被控对象未知或建模困难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实现对系统的预测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项式基函数 模型算法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控制的研究
15
作者 史国庆 赵庆生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41-46,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的模型算法控制,通过神经网络的离线学习和在线修正产生预测作用,并由智能控制单元实施控制作用。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和鲁棒性,且适用于非线性系统。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型算法控制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的农机编队转场多机协同控制方法
16
作者 魏新华 邓屹 +3 位作者 崔鑫宇 王晔飞 章少岑 杨家鑫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0,共13页
针对协同控制在农机转场场景下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的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农机编队转场多机协同控制方法。搭建主机人工驾驶领航、从机自动跟随的多机协同模型,基于弗莱纳坐标转换将协同控制解... 针对协同控制在农机转场场景下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的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农机编队转场多机协同控制方法。搭建主机人工驾驶领航、从机自动跟随的多机协同模型,基于弗莱纳坐标转换将协同控制解耦为横向、纵向控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纵向控制器以实现机组间相对距离保持及速度、加速度跟随,采用纯追踪算法设计横向控制器以实现从机沿主机轨迹行驶,引入模糊算法实时调整关键控制系数以实现控制效果优化。基于CarSim/Simulink平台设计多种转场典型工况对本文方法进行仿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控制方法本文方法具备更可靠优越的性能,并基于智能拖拉机机组开展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机组轨迹横向误差小于0.090 m,速度误差小于0.570 m/s,相对距离误差小于0.169 m,加速度误差小于0.252 m/s^(2),均能渐进稳定满足农机编队转场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转场 多机协同 纯追踪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PID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伟 王莉 周旺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8-742,共5页
在分析FOPID(分数阶PID)算法和MAC(模型算法控制)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推导了基于FOPID性能指标的改进的MAC控制算法FOPID-MAC算法。这种算法既具有FOPID算法的优点,稳定性较好,又具有预测功能。通过仿真研究的对比,在时域... 在分析FOPID(分数阶PID)算法和MAC(模型算法控制)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推导了基于FOPID性能指标的改进的MAC控制算法FOPID-MAC算法。这种算法既具有FOPID算法的优点,稳定性较好,又具有预测功能。通过仿真研究的对比,在时域内分析了FOPID-MAC控制器的参数选择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说明了FOPID-MAC算法比基本PID算法、MAC算法以及PID-MAC算法控制性能更好,并在EPA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对改进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为工程应用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PID控制 模型算法控制 FOPID-MAC控制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的PID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改进及仿真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伟 姚少杰 陈欣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5期511-513,518,共4页
在分析模型算法控制(MAC)算法和PID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两种算法的不足,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推导了基于PID性能指标的改进的MAC控制算法PIDMAC算法。这种算法既具有PID算法的优点,结构简单,参数调节方便,又具有预测功能。通过仿真研究的对... 在分析模型算法控制(MAC)算法和PID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两种算法的不足,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推导了基于PID性能指标的改进的MAC控制算法PIDMAC算法。这种算法既具有PID算法的优点,结构简单,参数调节方便,又具有预测功能。通过仿真研究的对比,在时域内分析了PIDMAC控制器的参数选择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说明了PIDMAC算法比基本MAC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为工程应用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算法控制 HD控制 时域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比例积分结构的模型算法自适应控制器
19
作者 彭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9-211,共3页
通过构造新型目标函数,并且采用加权预测控制律代替一步预测控制量,得出了一种具有比例加积分结构的自适应模型算法加权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实现无偏差跟踪参考输入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时变对象,新算法自适应控制比基本型模型算... 通过构造新型目标函数,并且采用加权预测控制律代替一步预测控制量,得出了一种具有比例加积分结构的自适应模型算法加权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实现无偏差跟踪参考输入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时变对象,新算法自适应控制比基本型模型算法控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算法控制 PI控制 自适应控制 比例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自抗扰无模型自适应航迹控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诗杰 徐诚祺 +2 位作者 刘佳仑 徐子茜 孟凡彬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9,共10页
[目的]旨在研究船舶在真实海况下航行面临复杂环境干扰的影响,控制船舶克服干扰,实现航迹跟随、智能航行。[方法]首先,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引入自抗扰控制器(ADRC)中,设计改进自抗扰无模型自适应控制(ADRC-MFAC)算法,通过ADRC... [目的]旨在研究船舶在真实海况下航行面临复杂环境干扰的影响,控制船舶克服干扰,实现航迹跟随、智能航行。[方法]首先,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引入自抗扰控制器(ADRC)中,设计改进自抗扰无模型自适应控制(ADRC-MFAC)算法,通过ADRC跟踪系统的实时状态、识别系统所受未知扰动,根据MFAC建立输入数据(舵角)与输出数据(航向角、角速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稳定的航向控制。然后,结合自适应视线(LOS)制导策略,通过动态航向控制实现对航迹的精准控制。[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控制船舶快速航行至预设轨迹并沿轨迹行进,在复杂环境扰动下仍能够实现理想的航迹控制。[结论]研究成果不依赖船舶具体模型,可为船舶航迹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控制 自抗扰控制算法 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 数据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