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载波比牵引系统的感应电机特征根离散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钦培 李健 +3 位作者 卢阳 吴凌豪 杨凯 孙佳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454,共12页
在大功率和高速电机驱动领域,电机控制系统将运行于低载波比工况。传统的一阶欧拉、二阶双线性等降阶离散化模型在低载波比下由于离散化误差过大,对应的状态观测将出现幅值和相位的稳态误差,严重时甚至出现发散不收敛现象。针对上述问题... 在大功率和高速电机驱动领域,电机控制系统将运行于低载波比工况。传统的一阶欧拉、二阶双线性等降阶离散化模型在低载波比下由于离散化误差过大,对应的状态观测将出现幅值和相位的稳态误差,严重时甚至出现发散不收敛现象。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感应电机特征根离散化模型。通过构建感应电机的复矢量模型状态空间方程,将满秩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行对角化,得到状态转移矩阵的精确离散化结果,该模型在低载波比时仍具有较高的离散化精度。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伯德图的离散化误差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定量对比不同离散化模型和连续域模型之间观测变量的幅值和相位误差,从理论上证明了提出方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上述感应电机特征根离散化模型在低载波比下均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与暂态跟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离散模型 传递函数 伯德图 低载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化模型的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娟 白玉 +1 位作者 窦丽华 蔡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存在模型复杂的问题,很难对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离散化模型。雷达配置与部署的方案、雷达网对防区的覆盖能力以及雷达布站的约束条件都分别通过网格和矩阵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达优... 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存在模型复杂的问题,很难对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离散化模型。雷达配置与部署的方案、雷达网对防区的覆盖能力以及雷达布站的约束条件都分别通过网格和矩阵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问题优化。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雷达配置与部署 网格 离散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因失效概率预测的离散化模型 被引量:25
3
作者 谢里阳 林文强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对系统共因失效分析中涉及的概念,诸如共因失效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和“耦合机制”(coupling mechanism)等,从载荷的随机性导致零件失效相关性这一观点给予了解释。同时还提出和讨论了“固有相关性”、“偶然相关性”、“绝... 对系统共因失效分析中涉及的概念,诸如共因失效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和“耦合机制”(coupling mechanism)等,从载荷的随机性导致零件失效相关性这一观点给予了解释。同时还提出和讨论了“固有相关性”、“偶然相关性”、“绝对共因失效”和“相对共因失效”等概念。借助多维应力-强度干涉分析和对干涉模型进行的离散化处理,建立了根据零件/系统失效数据预测系统共因失效概率简单、实用的离散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模型 冗余系统 共因失效 干涉分析 系统失效概率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机低采样频率的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杰 詹榕 宋文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36-3146,共11页
针对在高速运行区域感应电机全阶磁链观测器的一阶欧拉离散化模型的不稳定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参考坐标系下的改进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以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根据电机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方程与转子坐标系下的转子方... 针对在高速运行区域感应电机全阶磁链观测器的一阶欧拉离散化模型的不稳定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参考坐标系下的改进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以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根据电机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方程与转子坐标系下的转子方程,利用离散化状态矩阵对方程进行转换处理,并设计反馈矩阵进行观测器极点配置,从而实现电机磁链状态的稳定观测。改进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的极点轨迹位于稳定区域内,全速度区域内的模型稳定。最后,通过系统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改进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磁链观测器 低采样频率 离散模型 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信道等效离散化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诠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4期21-25,共5页
本文描述了短波信道等效离散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模拟该模型的方法。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这一模型是简单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短波信道 离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连续系统离散化模型参数的近似估算
6
作者 徐宁寿 寿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8-20,共13页
在采样周期较小条件下,多变量线性动态系统的离散化模型参数主要取决于原连续模型中分母、分子多项式的前一、二项系数阵。据此,进一步导出了离散化模型参数阵的近似估算公式,这一结果可用于自校正类控制中对递推参数估计的初值进行恰... 在采样周期较小条件下,多变量线性动态系统的离散化模型参数主要取决于原连续模型中分母、分子多项式的前一、二项系数阵。据此,进一步导出了离散化模型参数阵的近似估算公式,这一结果可用于自校正类控制中对递推参数估计的初值进行恰当设定,以便在起动阶段即可取得良好的闭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离散模型 自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化成本—公差模型的多目标公差优化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胡西彪 张卫 +3 位作者 陆宝春 黄龙振 王水 王敏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89,共8页
针对现阶段工厂普遍采用数控加工的现状,对原有基于普通机床提出的公差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公差设计优化模型。在考虑加工时间、夹具和刀具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离散化的成本—公差模型。以加工成本、公差敏感性和... 针对现阶段工厂普遍采用数控加工的现状,对原有基于普通机床提出的公差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公差设计优化模型。在考虑加工时间、夹具和刀具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离散化的成本—公差模型。以加工成本、公差敏感性和质量损失为目标,装配功能和加工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离散化成本—公差模型和差分进化—全局蜂群混合算法的多目公差设计优化模型。以特里科型高速经编机编花部件为例,运用所提优化模型快速地得到了公差最优解,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优 离散成本—公差模型 多目标优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中战斗部离散化模型的快速建模
8
作者 印立魁 蒋建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实现战斗部离散化模型的快速生成,提出将战斗部结构分解为5类特征,用轴截面母线特征点参数化描述特征形状,自主构建相应的以代数方法为主的网格生成算法并用C++语言编制成程序,程序读取格式文件获取参数后即可快速自动生成适用于AUTO... 为实现战斗部离散化模型的快速生成,提出将战斗部结构分解为5类特征,用轴截面母线特征点参数化描述特征形状,自主构建相应的以代数方法为主的网格生成算法并用C++语言编制成程序,程序读取格式文件获取参数后即可快速自动生成适用于AUTODYN或LS-DYNA软件的离散化模型的网格文件。该程序作为战斗部离散化建模的专用程序在参数化建模的能力和效率上均优于TRUEGRID等通用建模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离散模型 网格文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离散化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魏晓光 汤广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34-39,共6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的工业控制系统通常为微机控制器,该控制器的控制对象是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在dq0同步旋转坐标系下...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的工业控制系统通常为微机控制器,该控制器的控制对象是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在dq0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VSC-HVDC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SC电流内环离散化控制器和外环控制器,并实现了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控制;为提高VSC-HVDC的外环控制器响应速度,在外环控制器中引入了前馈控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建立了VSC-HVDC模型及其离散化控制器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离散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离散模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动力学模型参数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
10
作者 唐传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1,共4页
针对高速电主轴转子转速、磁链和电流中存在复杂的强耦合、时变非线性因素造成其系统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问题,结合多新息辨识理论,提出了一种高速电主轴动力模型参数的多新息辨识方法。根据高速电主轴的结构和特点,建立其动力学模型;通... 针对高速电主轴转子转速、磁链和电流中存在复杂的强耦合、时变非线性因素造成其系统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问题,结合多新息辨识理论,提出了一种高速电主轴动力模型参数的多新息辨识方法。根据高速电主轴的结构和特点,建立其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高速电主轴动力模型的离散化,估计参数项由当前误差扩展为包含当前误差和历史误差的向量,实现了高速电主轴的多新息模型参数辨识。通过与传统随机梯度辨识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表明了多新息长度p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模型参数辨识的速度和精度,并且随着信息长度的增加收敛速度逐步提高,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模型辨识 模型离散化 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电网分区的分布式混合储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海涛 许伦 +2 位作者 郝思鹏 张小莲 张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143,共7页
为了提高配电网对呈现不同出力特征的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实现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并涉及不同出力特征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分区的分布式混合储能优化方法。考虑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的概率特征,通过K-means算... 为了提高配电网对呈现不同出力特征的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实现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并涉及不同出力特征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分区的分布式混合储能优化方法。考虑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的概率特征,通过K-means算法得到各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的离散化模型,并计算离散化后配电网的电气距离矩阵,得到配电网分区的相似矩阵;采用吸引子传播(AP)聚类算法将配电网按照节点间的相似度大小分为多个分区,进而确定安装混合储能系统的聚类中心节点;考虑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荷电状态进行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将各分区的不平衡功率分解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别作为功率型储能和能量型储能容量配置的参考功率,以确定最优配置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储能的利用效率以及配置方案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混合储能 配电网 离散模型 分区 AP聚类算法 希尔伯特-黄变换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层体积压裂排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樊凤玲 李宪文 +3 位作者 曹宗熊 王蓓 彭娇 周德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2,10,共4页
在离散化缝网模型(DFN)基础上,结合油井及地层的相关参数,利用缝网模拟软件模拟了裂缝在地层主平面上的拟三维离散化扩展和支撑剂在缝网中的分布,数值求解了不同压裂排量改造后的缝网半长、带宽、次生裂缝条数和储层改造体积(SRV)等缝... 在离散化缝网模型(DFN)基础上,结合油井及地层的相关参数,利用缝网模拟软件模拟了裂缝在地层主平面上的拟三维离散化扩展和支撑剂在缝网中的分布,数值求解了不同压裂排量改造后的缝网半长、带宽、次生裂缝条数和储层改造体积(SRV)等缝网几何形态参数,给出了简单高效的排量优化方法。以鄂尔多斯一口油井为例,模拟结果表明:压裂排量不是越大越利于复杂缝网形成,模拟的离散缝网几何形态参数会随压裂排量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趋于平缓,以SRV为评价改造效果的主要参数,综合其他参数变化特征,可以优选出致密油层体积压裂的施工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层 体积压裂 离散缝网模型 排量优 储层改造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体积压裂缝网模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49
13
作者 程远方 李友志 +3 位作者 时贤 吴百烈 王欣 邓文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59,共7页
对低渗透页岩储层进行体积压裂改造以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是获得页岩气经济产能的关键,压裂改造体积和缝网导流能力是评价体积压裂施工效果的关键指标,同时对压裂优化设计、压后产能预测及经济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分析页岩气体积... 对低渗透页岩储层进行体积压裂改造以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是获得页岩气经济产能的关键,压裂改造体积和缝网导流能力是评价体积压裂施工效果的关键指标,同时对压裂优化设计、压后产能预测及经济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分析页岩气体积压裂特点的基础上,对两种主要页岩气体积压裂缝网模型的假设、数学方程及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美国Marcellus页岩区块现场参数对页岩储层压裂方案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离散化缝网模型及线网模型均能有效表征复杂缝网几何特征,模拟缝网的扩展规律和缝网中压裂液流动及支撑剂运移,获得缝网几何形态参数,可优选压裂施工方案;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层是体积压裂改造的重点,水平地应力差越小则越易形成复杂缝网,施工排量越大,压裂液泵入总量越大,则储层改造体积范围越大,缝网导流能力越高,页岩气产能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体积压裂 离散缝网模型 线网模型 排量 压裂改造体积 缝网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堆场品位模型构建及取料品位估算方法
14
作者 陈鑫 王李管 李金玲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2期287-295,共9页
矿石堆场是大多数矿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品位空间分布情况的精确掌控是后续工艺的基础。结合品位在线分析仪检测的实时品位数据,提出矿石堆场品位模型构建方法,将序列化的实时品位数据三维空间化;同时给出相应的取料品位估算... 矿石堆场是大多数矿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品位空间分布情况的精确掌控是后续工艺的基础。结合品位在线分析仪检测的实时品位数据,提出矿石堆场品位模型构建方法,将序列化的实时品位数据三维空间化;同时给出相应的取料品位估算方法,动态预测取料品位。为验证品位模型构建及取料品位估算的准确性,将取料品位估算结果与实验室化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每小时品位偏差小于3.5%,班平均品位偏差小于2%,基于矿石堆场品位模型的取料品位估算结果准确、实时性高,极大地提高了矿山品位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堆场 品位模型 模型离散化 品位在线分析 动态预测 取料品位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集总参数法离散转子系统公式的分析
15
作者 马艳萍 张功学 马希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0-44,共5页
对用集总参数法离散转子提出了一些假设,详细推导了赤道集总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证明了钟一谔、虞列等人提出的赤道集总转动惯量公式的正确性,并指出了该公式的有效使用条件.
关键词 转子 转动惯量 集总参数法 离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的价格模型及其投资的最优停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亮 何春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共4页
建立了一个弱型市场中股票价格的离散化模型 ,在贴现率为时间的函数和随机过程的两种情况下 。
关键词 股票价格 离散模型 股票投资 贴现率 最优停时 最优报酬 股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值分解识别精密机械热动态特性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建中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在精密机械热动态过程的离散化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精密机械热动态特性参数的新方法——奇异值分解算法.在分析精密机械零部件的非定常导热问题时,由有限元法获得热动态过程空间离散化模型.采用热模态分析方法实现离散化模型解耦变... 在精密机械热动态过程的离散化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精密机械热动态特性参数的新方法——奇异值分解算法.在分析精密机械零部件的非定常导热问题时,由有限元法获得热动态过程空间离散化模型.采用热模态分析方法实现离散化模型解耦变换,模态坐标下的特性参数为热特征值(广义时间常数的倒数).辨识热动态特性参数的方法是通过构造热脉冲响应矩阵,采用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以最少的参数和最小的阶次来描述精密机械热动态过程,进而求得热特征值.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热特征值和快速估算出热平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精密机械 热动态特性 热平衡时间 空间离散模型 热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益波 罗晓曙 +1 位作者 唐国宁 翁甲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首先建立了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的精确离散化模型,然后研究了变换器在不连续模式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研究发现: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在不连续模式下,出现了特有的分岔和混沌现象.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电流反馈型 BUCK 非线性 动力学研究 BOOST变换器 不连续模式 离散模型 动力学行为 BUCK 混沌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AC/DC变换器的单相系统控制与建模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加胜 李浩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基于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输出波形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立系统控制模型的"平均值分离法"和"半周期平均法",通过解析分析和线性化处理,推导出其有关交流侧电流幅度和直流侧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 基于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输出波形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立系统控制模型的"平均值分离法"和"半周期平均法",通过解析分析和线性化处理,推导出其有关交流侧电流幅度和直流侧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模型和离散化控制模型,并进行稳态理论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样机实验波形证实了所得控制模型及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 建模方法 传递函数 离散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下移动扩散源追踪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旭 柴利 杨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与移动瞬时源追踪相比,移动扩散源追踪相对困难.本文分析了移动扩散源扩散过程,给出了离散化浓度场模型.将连续线源目标追踪问题转化为离散点源目标追踪的次优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化移动扩散源追踪算法.在该算法中,先采用约束最小二乘... 与移动瞬时源追踪相比,移动扩散源追踪相对困难.本文分析了移动扩散源扩散过程,给出了离散化浓度场模型.将连续线源目标追踪问题转化为离散点源目标追踪的次优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化移动扩散源追踪算法.在该算法中,先采用约束最小二乘方法估计目标实时位置、到达时间等相关参数,并进一步采用仅针对位置序列的Sage-Husa卡尔曼滤波方法优化位置估计.该算法克服了一般基于动态序列的追踪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离散移动扩散源追踪问题的不足.在仿真实验中,分别在匀速率平滑曲线运动与变速非平滑曲线运动的情形下进行追踪实验,分析了追踪精度与采样间隔以及观测节点密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说明了提出的移动扩散源追踪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浓度模型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最小二乘 Sage-Husa卡尔曼滤波 移动扩散源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