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取适配专利知识的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
1
作者 曹国忠 李凯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1,共7页
为优化产品创新知识推送的适配性问题,在构建模型进行知识匹配与推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获取适配专利知识的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TRIZ中的功能模型与知识推送过程相结合,根据功能模型选取待改进设计中相似度计算的要素,引... 为优化产品创新知识推送的适配性问题,在构建模型进行知识匹配与推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获取适配专利知识的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TRIZ中的功能模型与知识推送过程相结合,根据功能模型选取待改进设计中相似度计算的要素,引入图论算法;基于功能模型计算所选要素的权重;融合专利检索与专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专利设计中的相似度计算要素,采用词向量模型实现相似度计算。对存在刹车导管切割长度不良问题的切管机进行实例研究,构建其功能模型,并采用计算方法匹配相似专利方案功能模型,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基于该方法准确计算匹配相似专利方案功能模型,从结构层面直接对设计问题的解决进行启发,可提升产品创新知识推送的适配性,进而提高创新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 适配性专利知识 图论算法 自然语言处理 词向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心智模型相似性与正确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林晓敏 白新文 林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4-1747,共14页
现代组织越来越依赖团队进行创造与创新活动,团队创造力成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新理论指出,与个体类似,团队也是信息加工者,团队决策实质上也是信息搜寻、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从团队认知角度开展研究是团队... 现代组织越来越依赖团队进行创造与创新活动,团队创造力成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新理论指出,与个体类似,团队也是信息加工者,团队决策实质上也是信息搜寻、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从团队认知角度开展研究是团队创造力领域的新方向。鉴于此,本研究从团队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基于80个信息平台运行维护团队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心智模型的相似性与正确性均能影响团队创造力,但方向正好相反。心智模型相似性负向预测团队创造力,而心智模型正确性则正向预测团队创造力。两者还共同影响团队创造力,当成员心智模型正确性高且相似性低时,团队创造力最高;而当成员心智模型彼此相似但错误时,团队创造力最差。本研究首次将团队认知和团队创造力两个研究领域结合起来,研究结果有望丰富和拓展两个领域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创造力 团队认知 共享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相似 心智模型正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格栅模型相似问题及优化体型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善均 许唯临 +1 位作者 尹晓林 王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7-21,共5页
针对山区多沙河流引水防沙问题,进行了底格栅取水的研究,得出了水力特性的试验成果。为解决因格栅尺寸较小,模型难以加工且可能因模型的缝隙过小使水流达不到阻力平方区而使模型相似率得不到保证的问题,通过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模型相似... 针对山区多沙河流引水防沙问题,进行了底格栅取水的研究,得出了水力特性的试验成果。为解决因格栅尺寸较小,模型难以加工且可能因模型的缝隙过小使水流达不到阻力平方区而使模型相似率得不到保证的问题,通过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模型相似率进行了研究,表明栏栅的过流能力不受栅条和缝隙的具体尺寸的影响,而只与栅条形状有关。试验观察发现,格栅廊道水流前缘的边墙是阻水的关键部位,提出了栅条长度可缩短1/4的优化体型,仅减小1%~10%的取水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格栅 引水率 优化体型 模型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搜索的三维CAD模型相似性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高雪瑶 李慧楠 +1 位作者 张春祥 于晓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6-423,共8页
模型相似性计算是三维CAD模型检索中的关键技术.为了更准确地区分模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搜索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边数的差异度量源模型面与目标模型面之间的形状相似程度,并引入面邻接对应关系矩阵衡量两个模型... 模型相似性计算是三维CAD模型检索中的关键技术.为了更准确地区分模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搜索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边数的差异度量源模型面与目标模型面之间的形状相似程度,并引入面邻接对应关系矩阵衡量两个模型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其次,使用蚁群算法搜索源模型与目标模型之间的最优面匹配序列,以最优面匹配序列为基础来计算两个模型之间的相似性;最后,使用贪心算法和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分别计算源模型与目标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关键模型的相似性时,本文所提出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贪心算法提高了8.33%;与贪心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实验中的10个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相似 CAD模型 结构相似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三维模型相似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洁 孙静懿 韩文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6-299,共4页
为了更好的度量三维CAD模型以实现面向设计领域的典型模型结构信息的智能重用,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三维CAD模型典型结构挖掘和相似性评价方法。算法首先由组成模型各面的边的数目构造相似性评价矩阵,然后以此为描述体,通过粒子... 为了更好的度量三维CAD模型以实现面向设计领域的典型模型结构信息的智能重用,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三维CAD模型典型结构挖掘和相似性评价方法。算法首先由组成模型各面的边的数目构造相似性评价矩阵,然后以此为描述体,通过粒子群算法搜索两模型的面最优匹配序列,最后根据搜索到的面最优序列提取并计算面相似度,进而对模型整体的相似度进行计算。通用ESB模型库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三维模型的典型结构相似性,有助于典型结构的准确挖掘和设计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结构重用 模型相似性评价 粒子群算法 最优匹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三维CAD模型相似性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雪瑶 陈育南 张春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4-956,960,共4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度量两个模型之间的形状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利用面的组成边数来构造面相似度矩阵,通过粒子群算法对该矩阵进行搜索,得到了两个模型之间的最优面匹配序列。根据这个最优面匹配序列,从面相似... 为了更加准确地度量两个模型之间的形状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利用面的组成边数来构造面相似度矩阵,通过粒子群算法对该矩阵进行搜索,得到了两个模型之间的最优面匹配序列。根据这个最优面匹配序列,从面相似度矩阵中提取对应的面相似性值。通过累积面之间的相似性来计算模型之间的整体相似性,以此为基础来度量模型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度量两个模型之间的相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差异 模型相似 粒子群算法 匹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信息集的CAD模型相似度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丁淑辉 周鑫 +1 位作者 曾庆良 夏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1-256,共6页
为实现CAD模型的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信息集的CAD模型相似度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提取模型的拓扑结构与几何信息,建立了基于属性邻接矩阵(Attributed Adjacency Matrix,AAM)的二维信息集;然后以信息集作为数据基础,分别以源模型和目... 为实现CAD模型的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信息集的CAD模型相似度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提取模型的拓扑结构与几何信息,建立了基于属性邻接矩阵(Attributed Adjacency Matrix,AAM)的二维信息集;然后以信息集作为数据基础,分别以源模型和目标模型的表面作为顶点独立集、以两独立集之间每对表面的相似度作为权重,建立赋值偶图;使用Kuhn-Munkres算法求解偶图中两独立集之间的最优匹配,作为源模型和目标模型间表面间的最相似匹配;最后求解两模型的整体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的求解模型间表面的相似性匹配关系,并做出合理的相似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信息集 模型相似度评价 属性邻接矩阵 赋权完全偶图 Kuhn-Munkre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匹配的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
8
作者 高雪瑶 姜宏山 +1 位作者 张春祥 卢志茂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9-1271,共3页
为了准确地衡量两个模型的相似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匹配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使用面邻接图表示模型的拓扑结构,根据面的组成边数来构造两个模型之间的面匹配矩阵,同时,使用贪心算法来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在实验中,使用所提方法... 为了准确地衡量两个模型的相似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匹配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使用面邻接图表示模型的拓扑结构,根据面的组成边数来构造两个模型之间的面匹配矩阵,同时,使用贪心算法来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在实验中,使用所提方法来度量目标CAD模型和源CAD模型之间的相似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衡量模型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相似 面邻接图 面匹配矩阵 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相似性度量的结构不确定性损伤识别 被引量:4
9
作者 骆勇鹏 郑金铃 +3 位作者 刘远贵 黄方林 鲁四平 刘景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5-1394,共10页
测量噪声、建模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损伤识别结果,甚至导致损伤误判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频响函数和云模型相似性度量的不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多次重复测量数据,根据频响函数理论计算结构损伤前后各单元的损伤系数,采用... 测量噪声、建模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损伤识别结果,甚至导致损伤误判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频响函数和云模型相似性度量的不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多次重复测量数据,根据频响函数理论计算结构损伤前后各单元的损伤系数,采用损伤前后云模型期望曲线的相似程度来构造损伤位置识别指标,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其次,利用单元损伤前后的云模型数字特征变化量来构造损伤程度指标,确定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以23杆桁架结构数值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原始样本个数、噪声程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并研究在无健康工况数据条件下所提方法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云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中的夹角余弦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更好地处理损伤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且仅需少量样本即可准确识别出单元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频响函数 模型相似性度量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相似度的基本概率指派生成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金凤 李义军 +1 位作者 徐松杰 崔庆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4,共4页
如何生成基本概率指派是证据推理的核心环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相似度的基本概率指派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评语云模型,将专家评价的定性语言转化为相对应的云模型;然后,利用综合云将每一个指标下的各个专家评语对应的云模型合成,... 如何生成基本概率指派是证据推理的核心环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相似度的基本概率指派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评语云模型,将专家评价的定性语言转化为相对应的云模型;然后,利用综合云将每一个指标下的各个专家评语对应的云模型合成,得出各指标的云模型;最后,计算各指标云模型与各评价等级的云模型相似度,并对相似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该指标的基本概率指派。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解决多属性专家评估决策问题中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相似 基本概率指派 D-S证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简开宇 史涯晴 +2 位作者 黄松 许山山 杨忠举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8-350,共13页
随着业务流程模型管理库规模的增大,传统的模型管理方式在效率和准确度方面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研究能够提升业务流程模型管理效率的技术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其中,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技术在模型搜索、模型一致性检测等模型管理的相关应... 随着业务流程模型管理库规模的增大,传统的模型管理方式在效率和准确度方面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研究能够提升业务流程模型管理效率的技术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其中,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技术在模型搜索、模型一致性检测等模型管理的相关应用场景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因此,对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技术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模型分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技术涉及的领域较多,可以向不同的分支方向发展,虽然不同分支的模型相似度技术会有方法之间的类比,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文中从相似度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这两个层面对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技术进行了分类讨论,将相似度计算方法分为文本相似度、语义相似度、结构相似度、行为相似度和基于人类评估的相似度,并分析了每种计算方法的特点。较为常见的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应用场景包括一致性检测、标准化、流程模型搜索和模型重用,文中对基于以上场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分析了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研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度计算方法 业务流程模型相似度应用 结构相似 流程模型搜索 模型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佳 苏鼎丁 +1 位作者 周小平 陆一昕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4-631,共8页
针对从业者不论是想从本地模型库还是线上共享网站获取所需的BIM模型只能靠逐个查找、人工识读的方法,而模型的数量越来越多,获取符合需求的模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构件级BIM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从模型的构件出... 针对从业者不论是想从本地模型库还是线上共享网站获取所需的BIM模型只能靠逐个查找、人工识读的方法,而模型的数量越来越多,获取符合需求的模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构件级BIM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从模型的构件出发,以BIM通用交互格式工业基础类(IFC)文件作数据源,以通用数据标准IFC 2×3为数据基础,首先提取模型中构件的几何信息、语义信息等,并利用改进的方向包围盒(OBB)碰撞检测算法查找相连构件;然后以构件为顶点、构件间连接关系为边将BIM模型构建为邻接图模型,并用图编辑距离算法计算邻接图模型的编辑距离;最后即可计算出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似度。该方法以构件级BIM模型的相似度为依据可以大大提升BIM模型的检索速度与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相似模型 相似度计算 方向包围盒算法 图编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分布-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方法
13
作者 张爱琳 王凯 +2 位作者 丁超 闫泽文 郎秀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58-5065,共8页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变形实现两种模型的相似度评估;此外,根据不同的相似度评估结果,设定历史建筑构件模型的更新策略,并借助相关软件完成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最后,以弘慈寺玉佛殿斗拱柱构件为对象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历史建筑模型更新思路及其实现方法不仅为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奠定了基础,还为历史建筑的智能化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模型 形状分布 平均绝对误差(MAE) 模型相似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连福 钟海旺 +1 位作者 谭振飞 阮广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I0001,共12页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单评价对象场景的特点,提出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评价模型.通过对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改造构建单评价对象的决策矩阵,提出以兼顾云模型的形状-距离综合相似度为度量,表征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相对贴近度,进而实现对单评价对象的精准评价.应用所提方法综合评价某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验证了所提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指标体系 模型 模型相似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盾构隧道预应力双层衬砌力学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15
作者 王亚 王士民 +2 位作者 马晓斌 刘畅 廖少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8,共11页
由于在承受高内水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年来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在输水盾构隧道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揭示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盾构隧道为原型,创新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声发射探测技... 由于在承受高内水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年来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在输水盾构隧道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揭示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盾构隧道为原型,创新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声发射探测技术,对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在施工和运行全过程的内力、接触压力、位移以及损伤破坏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拼装阶段,管片衬砌结构能够单独承担外水土压力,在预应力张拉阶段,管片衬砌和预应力衬砌均全环受压,而随着内水压的逐级施加,结构的轴压力逐渐减小,但在1.5 MPa内水压下,结构仍保持大部分区域受压;在预应力张拉阶段,管片衬砌和预应力衬砌脱开,不考虑其相互作用,在运行阶段,脱开区域闭合,两结构协调承载;随着预应力的逐级张拉,双层衬砌结构的位移线性增加,在张拉完成时,位移值和截面椭圆率分别达到1.37 mm和0.012‰,施加1.5 MPa内水压后,位移值减小至1.30 mm,截面椭圆率增加到0.20‰;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双层衬砌结构的渐进性损伤经历了初始弹性阶段和细观损伤阶段,结构内部从缺陷压密到逐渐出现损伤,但并未出现宏观裂纹,故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盾构隧道 预应力双层衬砌 力学特性研究 相似模型试验 声发射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目近景摄影测量联合监测弱胶结覆岩叠合式相似材料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建 臧耿晨 +4 位作者 郭广礼 李怀展 杨向升 王荟钦 于承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相似材料模型是研究矿山开采岩层运动的重要手段,随着采深的增大,多采区采动联合影响的区域变形响应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克服常规相似材料模型研究深部开采问题的结果失真,以及常规监测技术在观测相似材料模型整体动态变形及... 相似材料模型是研究矿山开采岩层运动的重要手段,随着采深的增大,多采区采动联合影响的区域变形响应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克服常规相似材料模型研究深部开采问题的结果失真,以及常规监测技术在观测相似材料模型整体动态变形及任意点动态变形的不足,本文提出叠合式相似材料模拟的新思路,并采用单双目近景摄影测量联合监测新技术研究弱胶结覆岩运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叠合式相似材料模拟充分考虑了相似原理及覆岩中的关键层结构,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基于等距虚拟面的数字摄影技术监测精度达到0.12 mm,能够满足大几何相似比物理模型的监测精度。通过研究深部矿区覆岩破坏规律发现,宽深比为0.85是白垩系砂岩的临界破坏点,采空区面长大于临界尺寸时将导致显著的冲击地压甚至矿震。单双目近景摄影测量联合监测新方法为研究深部开采区域性岩层移动响应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覆岩 叠合式相似材料模型 近景摄影测量 岩层移动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模型试验相似律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协康 方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2,共4页
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是泥石流运动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其试验相似比尺条件研究较少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相似律。为此 ,在较全面分析泥石流运动特性的基础上 ,结合它与挟沙水流的相似性 ,认为稀性泥石流可参考一般挟沙水... 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是泥石流运动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其试验相似比尺条件研究较少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相似律。为此 ,在较全面分析泥石流运动特性的基础上 ,结合它与挟沙水流的相似性 ,认为稀性泥石流可参考一般挟沙水流 ,而粘性泥石流应以高含沙泥浆为基础 ,进而提出了不同类别泥石流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模型相似 挟沙水流 模型试验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变态对模型水流运动相似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渠庚 唐峰 +2 位作者 孙贵洲 朱勇辉 闵凤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7-492,共6页
利用长江防洪模型上荆江河段,以不同时间变率作为控制方式对上荆江2003年9月1日至9月30日实测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测量了模型入流、尾水、沿程水位、断面平均流速变化过程等。研究了上荆江模型在不同时间变率下沿程水位、流量、平均流速... 利用长江防洪模型上荆江河段,以不同时间变率作为控制方式对上荆江2003年9月1日至9月30日实测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测量了模型入流、尾水、沿程水位、断面平均流速变化过程等。研究了上荆江模型在不同时间变率下沿程水位、流量、平均流速与原型相似的程度并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尾门滞后控制方式如何提高试验精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变态 水流运动 长江防洪模型 时间变态影响参数 模型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熟悉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军 朱建军 覃朗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02-2108,共7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针对推荐算法中相似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兼顾"形状-距离"的云模型综合相似度测算方法;考虑用户之间的兴趣匹配,提出了云模型熟悉相似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熟悉相似度的邻居用户选择方法... 研究了一种新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针对推荐算法中相似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兼顾"形状-距离"的云模型综合相似度测算方法;考虑用户之间的兴趣匹配,提出了云模型熟悉相似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熟悉相似度的邻居用户选择方法,进而产生推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提高了推荐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算法 协同过滤 模型相似 熟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馈能式悬架耦合振动系统相似建模方法
20
作者 祝恒佳 沈云 +2 位作者 田思远 刘云浩 张威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776,共9页
馈能式悬架通过将车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为微功耗装置供电,其电磁耦合作用会影响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考虑电磁耦合作用力对馈能式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推导馈能式悬架1/4车振动系统微分方程。基于相似原理,建立车辆机械振动系统电... 馈能式悬架通过将车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为微功耗装置供电,其电磁耦合作用会影响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考虑电磁耦合作用力对馈能式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推导馈能式悬架1/4车振动系统微分方程。基于相似原理,建立车辆机械振动系统电路模型,通过Maxwell和MATLAB/Simulink建立机械-电磁耦合振动系统的有限元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进一步对比研究机械-电磁耦合振动系统与仅考虑车辆机械振动系统在正弦、脉冲和随机路面位移激励工况下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特性。结果表明:该文有限元联合仿真相似模型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而机械振动模型与机械-电磁耦合振动模型动态响应结果差异为12.12%~1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振动 车辆动力学 馈能式悬架 相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