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计算方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阮百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41,共3页
按Trippetal.(1984)提出的理论 ,给出了一种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简便计算方法 ,它的核心是互换定理。只要得到所有供电和测量电极节点分别供单位电流时各有限元网格节点上的电位 。
关键词 有限元 偏导数 互换定理 电阻率 模型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研究综述
2
作者 陈松林 汪魁 赵明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者对土体电阻率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总结得到了多种土体电阻率理论模型。由于土石混合料的电阻率特性及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笔者在土体电阻率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石混合料的导电机理,对已有的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及其局限性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混合介质的导电原理,为土石混合料电学传导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基于电化学理论,单相介质的电导性已有成熟的理论,而多相介质体的导电模型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改进中;已有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可分为串-并联模型与区域统计模型,区域统计模型多为经验公式,应用方便,但模型的普适性仍需提高,串-并联模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将导电介质简化为串并联排列仍有别于土石混合料复杂的内部结构组成,模型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土石混合料 电阻率模型 串-并联模型 区域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导电理论和HB方程的骨架导电纯岩石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延杰 李晓娇 +1 位作者 唐晓敏 付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4,共9页
针对现有导电模型很难描述骨架含导电矿物黄铁矿的岩石导电规律的难题,利用骨架完全由导电颗粒组成的人造岩样以及骨架部分由导电颗粒组成的天然和人造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研究水电阻率和导电颗粒体积分数变化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得... 针对现有导电模型很难描述骨架含导电矿物黄铁矿的岩石导电规律的难题,利用骨架完全由导电颗粒组成的人造岩样以及骨架部分由导电颗粒组成的天然和人造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研究水电阻率和导电颗粒体积分数变化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得出骨架导电纯岩石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及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上为非线性关系,随水电导率减小或导电颗粒体积分数增大,地层因素和电阻增大系数值降低。根据骨架导电纯岩石的组成,结合连通导电理论特点,将骨架导电纯岩石分为不导电骨架相、导电骨架相和自由流体相。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只能描述单一导电相的两相混合介质导电规律而HB方程能描述两相均导电的混合介质导电规律的特点,基于连通导电理和HB方程建立骨架导电纯岩石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骨架导电纯岩石电阻率模型预测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以及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的理论关系与实验规律相符且模型满足物理约束,该模型能够描述骨架完全和部分由导电矿物组成的纯岩石的导电规律,可用于定量评价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的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岩石 黄铁矿 连通导电理论 HB方程 电阻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阚明先 王刚华 +1 位作者 赵海龙 谢龙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修正了Burgess电阻率模型中的错误公式和算法流程,获得了与文献中结果完全相同的电阻率曲线。采用Burgess电阻率对Z装置上的磁驱动飞片实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自由面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由于液体到达汽化点时,是气液混合体,... 修正了Burgess电阻率模型中的错误公式和算法流程,获得了与文献中结果完全相同的电阻率曲线。采用Burgess电阻率对Z装置上的磁驱动飞片实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自由面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由于液体到达汽化点时,是气液混合体,因此从汽化点到临界温度的Burgess电阻率公式不应采用气体计算公式,应改为气液混合体的计算公式。采用从汽化点到临界温度阶段修改为气液混合体的电阻率公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自由面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文献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金属电阻率 修正的Burgess电阻率模型 磁驱动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HB电阻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延杰 吕桂友 +1 位作者 王春燕 李鹏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宋延杰 ,吕桂友 ,王春燕 ,李鹏举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 HB电阻率模型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75~ 2 80本文基于 Berg提出的层状泥质或分散泥质砂岩有效介质 HB电阻率模型 ,考虑总孔隙中黏土结合水的体积 ,不... 宋延杰 ,吕桂友 ,王春燕 ,李鹏举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 HB电阻率模型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75~ 2 80本文基于 Berg提出的层状泥质或分散泥质砂岩有效介质 HB电阻率模型 ,考虑总孔隙中黏土结合水的体积 ,不考虑黏土结合水与地层水导电性的差别 ,将该差别归结到黏土颗粒导电中 ,建立了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 HB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 ,泥质分布形式对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很大影响 ;砂岩颗粒或黏土颗粒的电阻率越小 ,颗粒电阻率对 Ct(泥质砂岩地层电导率 )与 Swt(总含水饱和度 )关系影响越大 ;m(胶结指数 ) (m=n)对 Ct与 Swt关系曲线的影响随 Swt的增大而增大。通过一组骨架导电的人造岩样试验表明 ,该模型可以用于不含黏土的骨架导电的岩石 ,但地层水电阻率应小于颗粒电阻率。通过一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测量数据的计算表明 ,模型中引入参数 n(m≠ n)可以使拟合的 Ct的相对误差减小 ,但在考虑黏土结合水与地层水导电性差别时 ,模型中虽多加一个参数 ,却没有减小拟合的 Ct的相对误差。通过一组层状泥质砂岩测井资料解释表明 ,该模型适用于层状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通过考察实际应用中 Rdc、Vdc对该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 R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泥质砂岩 有效介质 分散泥质 层状泥质 HB方程 含水饱和度 通用电阻率模型 导电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砂岩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延杰 王畅 +2 位作者 唐晓敏 杨青山 卢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35,共6页
鉴于目前复电阻率测井在水淹解释中只限于定性应用,尚未进行定量应用,基于泥质砂岩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成果,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泥质砂岩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随频率... 鉴于目前复电阻率测井在水淹解释中只限于定性应用,尚未进行定量应用,基于泥质砂岩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成果,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泥质砂岩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随频率、黏土电导率、黏土体积分数增大,复电阻率模值减小.通过岩样复电阻率实验数据精度验证和实际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对比表明,文建立的复电阻率模型可用于水淹层的定量解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频散特性 水淹层 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电阻率模型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求解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畅 成永 +1 位作者 王鹏 田彦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由于以往的水淹层导电机制和解释模型已不适合注聚后的油层,因此解释注聚后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成为目前的难题之一,而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常规电阻率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不足。基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 由于以往的水淹层导电机制和解释模型已不适合注聚后的油层,因此解释注聚后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成为目前的难题之一,而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常规电阻率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不足。基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是利用牛顿法与二分法结合的方式求解模型,采用该算法求解方程是收敛的。研究表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可用于水淹层的定量解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电阻率模型 含水饱和度 求解方法 牛顿二分法 有效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唐晓敏 宋延杰 张传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2,109,共6页
基于并联导电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研究模型确定含水饱和度的求解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评价模型的实用效果,表明模型导出的关于可动水孔隙度函数在0~(有效孔隙度)区间内存在一个... 基于并联导电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研究模型确定含水饱和度的求解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评价模型的实用效果,表明模型导出的关于可动水孔隙度函数在0~(有效孔隙度)区间内存在一个局部极小值,且该极小值点对应的孔隙度随骨架渗滤指数、微孔隙渗滤指数、骨架渗滤速率、微孔隙渗滤速率及其他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迭代收敛,采用牛顿和二分结合的混合迭代算法,试算结果表明其收敛性.利用有该模型,对大庆XX油田的B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是合理的,说明该模型适用于低阻油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电阻率模型 牛顿和二分混合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延杰 唐晓敏 张传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886,共8页
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因此,针对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特点,有必要研究能够描述这类储层导电规律的新导电理论。针对用于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解释的3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电阻率... 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因此,针对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特点,有必要研究能够描述这类储层导电规律的新导电理论。针对用于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解释的3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从理论和实验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通过对3种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建模理论基础的分析,可知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非对称模型基于HB方程和并联导电理论,对称模型基于对称导电理论和并联导电理论,而孔隙结合模型基于混合介质电导率积分方程;对称电阻率模型可用于多连续项存在的地层,而非对称电阻率模型和孔隙结合电阻率模型只允许水为连续项。对骨架不导电的纯砂岩进行模型化简,可知非对称电阻率模型和孔隙结合电阻率模型可以简化成阿尔奇公式,而对称电阻率模型能化简成类似阿尔奇公式。通过1组混合泥质砂岩人造岩样和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以及1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的实验数据,验证3种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均适用于混合泥质砂岩地层解释,且精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泥质砂岩 HB方程 对称导电理论 电导率积分方程 电阻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接地极近区三维大地电阻率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连光 姜克如 +4 位作者 李洋 谢浩铠 韩江涛 黄勇 张燕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2-1630,共9页
大地电阻率模型不准确是造成对直流输电接地极极址周边地面、地下导电体以及交流电网影响评估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根据接地极电流产生的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ESP)具有以接地极为中心类同心圆分布的特点,利用地壳/上地幔... 大地电阻率模型不准确是造成对直流输电接地极极址周边地面、地下导电体以及交流电网影响评估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根据接地极电流产生的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ESP)具有以接地极为中心类同心圆分布的特点,利用地壳/上地幔历史电磁测深数据、资料和直流接地极工程选址设计电磁测深数据、资料,提出评估接地极近区ESP分布的大地电阻率三维模型建立方法。利用?800 k V天中直流输电工程哈密接地极周边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电流(DC biasing current,DCBC)的实测数据,证明利用大地电阻率三维模型计算的电网DCBC准确、可靠,所建模型对接地极选址设计和电网DCBC治理方案优化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接地极 三维大地电阻率模型 直流偏磁电流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粒含量海洋土电阻率特征分析及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广祥 郭秀军 +2 位作者 余乐 孙翔 贾永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在高黏粒含量海洋土中,黏粒吸附孔液中阳离子形成的双电层会直接影响土体导电性,与孔液、土体结构共同形成土体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使导电结构变得复杂。对饱和的海洋土而言,固结程度不同代表了土体结构不同。为量化分析双电层对不同固结... 在高黏粒含量海洋土中,黏粒吸附孔液中阳离子形成的双电层会直接影响土体导电性,与孔液、土体结构共同形成土体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使导电结构变得复杂。对饱和的海洋土而言,固结程度不同代表了土体结构不同。为量化分析双电层对不同固结程度高黏粒含量海洋土导电性的影响,界定电阻率测试技术对海洋土结构变化的反映能力,分别以黄河三角洲和南海北部陆坡海洋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电阻率和其他物理性质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分析不同黏粒含量海洋土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和独有特征,借鉴黏性土多元导电理论构建适合的电阻率模型。研究表明,黏粒含量对不同固结程度海洋土电阻率的影响不同,根据其变化特征可分为3个阶段:正常固结的海洋土电阻率变化可用简化的二元模型公式表示,当孔隙度小于50%时,电阻率随孔隙度呈明显的幂函数降低,当孔隙度介于50%~60%时,电阻率随孔隙度降低速率明显减小;欠固结海洋土孔隙度均高于60%,电阻率随孔隙度线性减小,可用线性模型公式描述。电阻率测量技术对高黏粒含量正常固结海洋土结构变化(孔隙度变化)反映能力良好,探测灵敏度可达25Ω·m;对欠固结海洋土结构变化反映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黏土 电阻率特征 电阻率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与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彩程 邢兰昌 +3 位作者 陈强 刘昌岭 金学彬 郑金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6-54,共9页
在获得3.5%NaCl溶液-海砂-甲烷水合物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下,通过计算得到了该体系的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特性以及水合物饱和度对其频散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复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在0.1~1 MHz测试频率范围内,含... 在获得3.5%NaCl溶液-海砂-甲烷水合物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下,通过计算得到了该体系的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特性以及水合物饱和度对其频散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复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在0.1~1 MHz测试频率范围内,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存在明显频散现象;甲烷水合物饱和度与复电阻率频散特征参数密切相关,饱和度越小复电阻率频散特性越显著。当测试频率范围为0.1~10 Hz时,复电阻率幅值、实部和虚部与测试频率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的绝对值与水合物饱和度之间成递减的近似线性关系;而当测试频率范围为10~1 MHz时,复电阻率幅值和实部的频散度与水合物饱和度符合递减的近似线性关系。测试条件下,含水合物多孔介质体系的阻抗谱可以用电阻和电容的串联等效电路模型来拟合,基于此建立的复电阻率模型可用来计算水合物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电阻率 频散特性 电阻率模型 水合物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模型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彩程 陈强 +2 位作者 邢兰昌 刘昌岭 郑金吾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5期64-70,共7页
在获得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了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规律;讨论了3种常用的复电阻率模型(Dias模型、Warburg模型、Cole-Cole模型),并采用实验数据对3种复电阻率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拟... 在获得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了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规律;讨论了3种常用的复电阻率模型(Dias模型、Warburg模型、Cole-Cole模型),并采用实验数据对3种复电阻率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拟合,进而对各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Warburg模型对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数据拟合效果最好,该模型可应用于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电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Warburg模型的参数与水合物饱和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随着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模型参数中的零频电阻率和时间常数均单调减小,这为下一步建立基于复电阻率模型参数的水合物饱和度计算模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电阻率 电阻率模型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电阻率的非饱和黄土频谱特性
14
作者 李鑫 谷天峰 崔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使用直流电阻率法进行黄土水分监测时,黄土介质中的容性成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该文以宜川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复电阻率试验和土水特征测定,获取了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与复电阻率参数的关系,揭示了其频谱特性变化规律,推导了黄土... 使用直流电阻率法进行黄土水分监测时,黄土介质中的容性成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该文以宜川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复电阻率试验和土水特征测定,获取了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与复电阻率参数的关系,揭示了其频谱特性变化规律,推导了黄土饱和度与复电阻率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激励频率与复电阻率的幅值和相位呈负相关关系,在频率小于1 000 Hz时黄土的复电阻率的幅值和相位波动较大,超过1 000 Hz时会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基质吸力的升高,黄土的幅值、实部电阻率和虚部电阻率也逐渐增大,其相关性受通电频率的大小影响;黄土电容量与介电常数随基质吸力的升高逐渐减小;利用实部电阻率和虚部电阻率建立了黄土饱和度复电阻率模型,模型可用于黄土水分变化的监测。研究结果为利用黄土的频散特性进行黄土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电阻率 频谱特性 基质吸力 饱和度复电阻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叔丁基醚污染黏土的Archie电阻率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祁妍敏 汪淼 +1 位作者 章定文 林文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9-1728,共10页
通过引入污染物影响系数及修正孔隙率,提出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黏土的Archie电阻率修正模型,并通过米勒土盒单元试验结果给出了模型中的4个参数(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污染物影响系数和孔隙微观分布不均匀性系数)的确定方法。结果表... 通过引入污染物影响系数及修正孔隙率,提出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黏土的Archie电阻率修正模型,并通过米勒土盒单元试验结果给出了模型中的4个参数(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污染物影响系数和孔隙微观分布不均匀性系数)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黏土的地层因子与孔隙率呈正相关关系,与砂土的相应关系相反,这是黏土颗粒表面电荷对电阻率的影响所致。饱和度指数随体积含湿率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随孔隙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据此提出了同时考虑两种因素的饱和度指数经验公式。综合土体电阻率与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及与体积含污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了污染物影响系数的确定方法。孔隙微观分布不均匀性系数a随体积含水率的变化可分为陡降、趋平和缓升3个阶段,土中孔隙水的赋存状态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MTBE)污染黏土 电阻率修正模型 胶结指数 饱和度指数 污染物影响系数 孔隙微观分布不均匀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粘土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波 徐兴倩 +3 位作者 屈新 彭光灿 王海军 陈小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电阻率法能有效反映土体物理指标和结构特性,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等特点。以红粘土孔隙水、含水率及孔隙率为关键因素,开展红粘土电阻率特性及其模型试验研究,考虑到电极面积对测试电阻值的影响,提出了接触电阻的修正公式,并引入结构... 电阻率法能有效反映土体物理指标和结构特性,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等特点。以红粘土孔隙水、含水率及孔隙率为关键因素,开展红粘土电阻率特性及其模型试验研究,考虑到电极面积对测试电阻值的影响,提出了接触电阻的修正公式,并引入结构因子反映孔隙水对红粘土电阻率的影响,建立红粘土电阻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接触电阻率修正公式能有效减少接触电阻的试验误差;红粘土电阻率、结构因子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均呈现出幂函数关系;红粘土电阻率影响因素相关性为孔隙水>含水率>孔隙率;以接触电阻、孔隙水、含水率和孔隙率为变量构建的红粘土电阻率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为评价红粘土物理指标和结构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电阻率模型 孔隙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砂岩地层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Charles R.Berg 陆黄生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1期77-91,共15页
用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方法推导出一个有效介质理论计算饱和度的方程(Hanai—Bruggeman方程),这个饱和度方程具有分散状粘土和层状泥质砂岩模型两大功能。饱和度公式中有五个参数变量,即总孔隙度、真电阻率、地层水电阻率、胶结指数和骨... 用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方法推导出一个有效介质理论计算饱和度的方程(Hanai—Bruggeman方程),这个饱和度方程具有分散状粘土和层状泥质砂岩模型两大功能。饱和度公式中有五个参数变量,即总孔隙度、真电阻率、地层水电阻率、胶结指数和骨架(颗粒)电阻率。 在分散状粘土模型中,总孔隙度,地层真电阻率和地层水电阻率用标准的测井分析方法计算,胶结指数和骨架电阻率是通过岩石分析得来的。饱和度方程中的五个参数或变量用于计算总的含水饱和度,亦用于进一步计算有效含水饱和度。中间变量用于计算粘土体积、有效孔隙度、胶结指数和骨架电阻率。 在层状泥质模型中,泥质部分当作夹层处理,从岩石体积中扣除,这样其地层电阻率就可以直接输入砂岩方程中计算饱和度。 泥质砂岩模型的计算是精确和稳定的,它已被发表的有关测井资料,包括低电阻率和低差异的例子所证实。饱和度可以用标准的测井组合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非常直观、简明,且计算顺序是灵活可变的,允许有异常的情况,比如存在非粘土的微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介质 电阻率模型 泥质砂岩地层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盐渍土含水率的测定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虎元 王少一 +1 位作者 赵天宇 王志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盐渍土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其工程性质对含水率很敏感。将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电阻率法间接测定盐渍土含水率的可行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盐渍土浸水试验后的影响范围进行测试,通过在室内恒定温度下测定的盐渍土电阻率与... 盐渍土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其工程性质对含水率很敏感。将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电阻率法间接测定盐渍土含水率的可行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盐渍土浸水试验后的影响范围进行测试,通过在室内恒定温度下测定的盐渍土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建立特定土体结构下的电阻率与含水率的数学模型。现场实测高密度电阻率值,利用现场观测的土层温度,计算出浸水范围的含水率,与现场分层实测含水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 电阻率模型 盐渍土 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前地下介质视电阻率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解滔 任越霞 +4 位作者 廖晓峰 何畅 于晨 韩盈 卢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8-1437,共10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M_(S)6.8地震前四川地区运行有5个直流视电阻率连续观测站,其中红格、冕宁、江油和甘孜4个观测站在地震前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中短期异常变化.本文结合岩石物理实验结果、岩土介质电阻率模型和断层虚位错模式对这4...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M_(S)6.8地震前四川地区运行有5个直流视电阻率连续观测站,其中红格、冕宁、江油和甘孜4个观测站在地震前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中短期异常变化.本文结合岩石物理实验结果、岩土介质电阻率模型和断层虚位错模式对这4个观测站的异常变化与此次地震晚期孕育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冕宁、江油和甘孜3个台站的视电阻率异常变化形态与地震前观测站所在区域相对的变形特征吻合,其中甘孜站为下降异常,位于此次地震孕育过程产生的挤压增强区域;冕宁和江油站为上升异常,位于相对膨胀区域;红格站为下降异常,但却位于相对膨胀区域,其观测数据的异常变化可能不仅仅受此次地震孕育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震 电阻率 异常变化 电阻率模型 虚位错模式 震源机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衣粉污染土压缩特性及电阻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斌 韩鹏举 +1 位作者 齐园园 白晓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人工拌和方法制备4种不同洗衣粉含量的污染粉土,通过常规土工试验、压缩试验和电阻率测试,研究洗衣粉含量对土体稠度指标和压缩性的影响以及电阻率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洗衣粉污染土的液、塑限随洗衣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 采用人工拌和方法制备4种不同洗衣粉含量的污染粉土,通过常规土工试验、压缩试验和电阻率测试,研究洗衣粉含量对土体稠度指标和压缩性的影响以及电阻率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洗衣粉污染土的液、塑限随洗衣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洗衣粉质量分数〈9g/kg时,污染土的液、塑限值小于无污染土的液、塑限值,洗衣粉污染土的塑性指数均大于无污染土,塑性指数随洗衣粉含量增加而增大;当含量达到9g/kg时,塑性指数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洗衣粉含量进一步提高,塑性指数减小。压缩试验表明,除洗衣粉含量为1.5g/kg的污染土外,当压力区间在600kPa以内时,污染土的压缩性均高于无污染土;当压力小于400kPa时,随洗衣粉含量提高,污染土的压缩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压力增大,污染土与无污染土的压缩性均表现出减小的趋势,当压力为600-800kPa时,污染土的压缩性与无污染土的压缩性趋于相同,后者略大于前者。污染土的电阻率与洗衣粉含量存在负指数相关,基于阿尔奇电阻率模型,建立了推广的洗衣粉污染土的电阻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衣粉污染粉土 液限 塑限 压缩系数 电阻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