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模型特征细节自适应分层优化方法及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雁 胡家乐 +3 位作者 陈晓帅 孙瑞金 何超群 高洪雨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针对3D打印自适应分层技术无法较好地保留模型特征细节的问题,提出3D打印模型特征细节自适应分层优化方法(model details adaptive slice method, MDASM),该方法基于三角面片法向量的自适应分层方法(normal vector of triangular face a... 针对3D打印自适应分层技术无法较好地保留模型特征细节的问题,提出3D打印模型特征细节自适应分层优化方法(model details adaptive slice method, MDASM),该方法基于三角面片法向量的自适应分层方法(normal vector of triangular face adaptive slice method, NTASM)来确定不存在模型特征细节的分层厚度。首先,设定角度变化阈值与切平面相邻高度三角面片法向量的角度变化进行比较,识别是否存在垂直尖角特征,并确定垂直尖角特征分层厚度。其次,设定面积变化阈值与切平面封闭轮廓曲线面积进行比较,识别是否存在平行尖角特征,并确定平行尖角特征分层厚度。最后,取3种分层厚度的最小值作为分层厚度。Matlab仿真表明,相较于NTASM,MDASM模型成形精度提高了24.2%。熔融沉积成形(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结果表明,相较于NTASM,MDASM模型成形效率降低了21.8%,表面粗糙度减小了14.57%。仿真和FDM试验研究表明,MDASM在保证模型成形效率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保留模型特征细节,具有更好的模型成形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自适应分层 模型特征细节 角度变化阈值 面积变化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属性邻接图与点云的零件模型特征识别方法
2
作者 舒敏 杨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101,共8页
针对目前基于属性邻接图与点云的零件模型特征识别技术存在的局限性,结合2种特征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属性邻接图与点云的零件模型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模型属性邻接图匹配特征子图找到特征面并分离,再将特征面进行点云采样,最后在Point... 针对目前基于属性邻接图与点云的零件模型特征识别技术存在的局限性,结合2种特征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属性邻接图与点云的零件模型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模型属性邻接图匹配特征子图找到特征面并分离,再将特征面进行点云采样,最后在PointNet网络基础上改进点云分类网络结构。通过添加局部特征提取模块与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非局部特征提取模块,并结合特征属性邻接图信息与原始点云数据,对24种常见特征进行特征识别试验,最终识别准确率为9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模型特征识别 属性邻接图 点云 Transformer网络 Point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文康 陈长波 吴文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5-2300,共6页
针对3D打印中已有自适应分层算法不能有效保留模型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和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首先,扩展了模型特征的定义,引入了模型特征丢失和偏移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一种特征识别的方法,其识别模型特征的关键在... 针对3D打印中已有自适应分层算法不能有效保留模型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和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首先,扩展了模型特征的定义,引入了模型特征丢失和偏移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一种特征识别的方法,其识别模型特征的关键在于利用了模型特征出现的地方必然伴随着模型表面复杂度或切片轮廓数的变化这一性质;最后,在已有自适应分层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在特征附近用最小的分层厚度处理模型来保留模型的特征。在自主开发的软件Slicer3DP上实现了均匀分层、自适应分层和所提的分层算法,对比发现所提算法能有效解决模型特征的丢失和偏移,兼顾了分层精度和效率。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用于对模型精度要求较高的3D打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模型特征 特征识别 分层算法 自适应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面片法向量保留模型特征的3D打印自适应分层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敏 党元清 +1 位作者 高思煜 高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58,共9页
针对传统算法计算复杂、不能有效保留模型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以STL文件中三角面片法向量为计算基础、可以减小台阶效应并且识别和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首先计算面片法向量在分层方向上的分量,识别出分量较大处即为模型表面... 针对传统算法计算复杂、不能有效保留模型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以STL文件中三角面片法向量为计算基础、可以减小台阶效应并且识别和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首先计算面片法向量在分层方向上的分量,识别出分量较大处即为模型表面倾斜角度较小的地方,在该地方采用较小的分层厚度以减小台阶效应。然后给出一种识别模型特征的方法,利用面片法向量计算模型面片之间的二面角大小和顶点的复杂程度,识别出模型表面的锐边和复杂点特征。接着在特征附近采用较小的分层厚度以保留模型特征,其余地方采用较大的分层厚度以减少打印时间。最后检测遗漏的三角面片并对分层厚度进行修正,以防止模型特征丢失。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所采用的哑铃模型,所提算法能识别出传统算法识别不出的非局部最高或最低特征点;对于龙猫模型和锥体模型,本文算法可以识别出所有模型特征,并且可以根据模型特征的复杂程度调节分层厚度,在保证尖端高度分别为0.400 mm和0.355 mm的前提下,分层数较传统识别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分别降低了2.5%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分层 面片法向量 模型特征 STL模型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云模型特征熵和LSSVM的磨机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蔡改贫 宗路 +1 位作者 罗小燕 胡显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133,共6页
针对球磨机磨矿过程中负荷难以检测和不能准确判断负荷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云模型特征熵和LSSVM的磨机负荷预测方法,用完整集成经验分解算法(CEEMDAN)对不同负荷的磨机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由相关系数法选取敏感模态分量重... 针对球磨机磨矿过程中负荷难以检测和不能准确判断负荷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云模型特征熵和LSSVM的磨机负荷预测方法,用完整集成经验分解算法(CEEMDAN)对不同负荷的磨机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由相关系数法选取敏感模态分量重构信号,利用逆向云发生器计算重构信号的云模型特征熵作为信号的特征参数,运用正向云发生器生成云模型特征向量的云滴图,结果表明,欠负荷、正常负荷、过负荷之间的熵值差异很大,可以较好地区分和识别磨机负荷状态;将云模型特征向量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料球比、充填率为输出,建立磨机负荷预测模型;通过磨矿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磨机负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机负荷 CEEMDAN 模型特征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型中有效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华林 王浩宇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63,共6页
目前,虽然各种自适应分层方法层出不穷,但针对模型特征偏移和丢失的自适应分层方法还相对较少。针对此点,提出一种以体积误差为基础的自适应分层方法。首先,在成型方向上将单个切片层对三角面片的切割分为未跨越、跨越到相邻、跨越到不... 目前,虽然各种自适应分层方法层出不穷,但针对模型特征偏移和丢失的自适应分层方法还相对较少。针对此点,提出一种以体积误差为基础的自适应分层方法。首先,在成型方向上将单个切片层对三角面片的切割分为未跨越、跨越到相邻、跨越到不相邻三角面片3种情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特征的保留特性,并结合3种情况依照体积误差公式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流程。最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一零件应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分层,得到相应的模拟成型件,并与CAD原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体积自适应算法较其余2种方法与CAD模型轮廓最为接近,在采样点处的偏离距离分别为0.09mm和0.10mm,形状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自适应分层 模型特征 STL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STL模型特征细节的3D打印自适应分层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弋英民 李迎国 +5 位作者 刘柏均 苑易伟 李艳恺 张新雨 解瑞东 李哲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114,共10页
针对传统的3D打印自适应分层算法存在计算过程复杂、无法消除阶梯效应影响、不能保留模型特征以及特征容易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保留STL模型特征细节的自适应分层算法。该算法首先判断模型当前层是否含有显著特征边;然后针对当... 针对传统的3D打印自适应分层算法存在计算过程复杂、无法消除阶梯效应影响、不能保留模型特征以及特征容易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保留STL模型特征细节的自适应分层算法。该算法首先判断模型当前层是否含有显著特征边;然后针对当前层含有显著特征边的情况,通过相邻2个三角网格法矢量的夹角来适应性确定层厚,对不含显著特征边的情况,利用三角网格法矢量与成型方向的夹角来自适应确定层厚,对于模型存在特征偏移的情况,则通过相邻切平面封闭曲线个数变化来适应性地确定层厚;最后将上述3种情况下自适应层厚的最小值作为当前分层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采用的恐龙模型,所提算法不仅很好地保留了模型的细节特征,而且显著提升了模型成型质量;与基于三角面片法的矢量自适应分层算法和仅保留模型特征的自适应分层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模型精度分别提升了28.6%和31.7%。该算法减小了阶梯效应以及模型特征丢失和偏移对打印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打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STL模型 自适应分层 模型特征细节 三角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HD-云模型特征熵的油气管道工况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勇 杨文武 +3 位作者 王明吉 孙桐 刘洁 周兴达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9-94,共6页
针对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过程中泄漏信号特征信息提取困难,提出一种新的管道负压波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采用添加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采集的负压波信号进行去噪,通过评估CEEMDAN分解后分量与原始信号的概率密度之间... 针对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过程中泄漏信号特征信息提取困难,提出一种新的管道负压波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采用添加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采集的负压波信号进行去噪,通过评估CEEMDAN分解后分量与原始信号的概率密度之间的豪斯多夫距离选取有效模态并重构。计算重构信号的云模型特征熵、峭度作为特征参数,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实验室数据验证,CEEMDAN、豪斯多夫距离与云模型特征熵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性,实现了对流量小于4^(3) m/h的微小泄漏信号的识别,具有一定的现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EMDAN 豪斯多夫距离 模型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机器视觉内孔检测及基于模型特征的图像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屠大维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在机器视觉内窥定量检测光学原理及硬件装置基础上 ,针对由于视觉图像独特的空间、复杂的结构及被测对象的多样性 ,给系统参数最佳确定及图像处理带来的困难 ,提出采用人机协同及基于被测量几何模型特征的图像处理策略 ,以降低技术... 本文在机器视觉内窥定量检测光学原理及硬件装置基础上 ,针对由于视觉图像独特的空间、复杂的结构及被测对象的多样性 ,给系统参数最佳确定及图像处理带来的困难 ,提出采用人机协同及基于被测量几何模型特征的图像处理策略 ,以降低技术难度、提高图像处理效率及扩大系统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内窥检测 模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比赛情况的计算机记述分析——试论传控球整体结构的模型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殿乙 山中邦夫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2期22-26,共5页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系统,对1992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统计检验,其中重点对传控球的频数与所在区域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机记述分析系统制作的传控球整体结构模型特征图,深刻直观地揭示了比赛双方...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系统,对1992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统计检验,其中重点对传控球的频数与所在区域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机记述分析系统制作的传控球整体结构模型特征图,深刻直观地揭示了比赛双方攻守矛盾微细的结构特征,供中国队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对策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记述分析系统 传控球整体结构模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视觉标准模型特征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亚威 李俊山 +2 位作者 张士杰 芦鸿雁 胡双演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6-1023,共8页
鉴于生物视觉特征对于图像的良好表征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视觉特征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生物视觉ST模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完成了对图像的稀疏化表示;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训练生物视觉特征到图像质量的映射关系... 鉴于生物视觉特征对于图像的良好表征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视觉特征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生物视觉ST模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完成了对图像的稀疏化表示;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训练生物视觉特征到图像质量的映射关系,获得能够预测图像质量的回归器;通过学习的回归器完成了对图像质量的评价。基于LIVE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特定失真和交叉失真的预测误差分别为2%和5%左右,并且与目前技术条件下的质量评价方法相比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和单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 生物视觉模型 标准模型特征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失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3D打印模型特征偏移的自适应分层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江 王德鹏 +1 位作者 夏链 田晓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3D打印中,分层后的加工模型可能会存在特征偏移、丢失等问题,但是现有方法只能保留模型特征,而无法防止模型特征出现偏移。文章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分层方法。识别出特征所在高度并进行调节;在确定的特征高度处进行分... 3D打印中,分层后的加工模型可能会存在特征偏移、丢失等问题,但是现有方法只能保留模型特征,而无法防止模型特征出现偏移。文章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分层方法。识别出特征所在高度并进行调节;在确定的特征高度处进行分层,并在每2个相邻特征高度之间采用顶尖高度法进行自适应分层;采用等厚分层、自适应分层及本文方法,对比了5个STL测试模型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模型特征偏移和丢失,同时兼顾打印件表面精度和打印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模型特征 特征偏移 自适应分层 STL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特征模型特征分割及自适应分层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科峰 孔令旺 赵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7-224,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整体式3D打印分层算法对孔洞特征模型分层处理时层厚不够合理、难以较好平衡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等问题,通过改进分层算法,实现了孔洞特征模型3D打印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的提升。方法首先确定模型上下水平面区域,剔除该区域... 目的针对传统整体式3D打印分层算法对孔洞特征模型分层处理时层厚不够合理、难以较好平衡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等问题,通过改进分层算法,实现了孔洞特征模型3D打印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的提升。方法首先确定模型上下水平面区域,剔除该区域的三角面片,使孔洞特征三角面片与其他部分处于非邻接状态,其次通过建立三角面片拓扑结构,将模型孔洞特征包含的三角面分离,最后以当前层相交三角面片法向量与z轴最小夹角为层厚判据,分别对模型孔洞特征及其他部分进行自适应分层,并将模型各部分分层路径整合,形成完整的模型3D打印机执行代码。结果示例模型分层模拟及实际打印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所用的螺母模型和拇指轮模型,与三角面片法向量自适应分层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模型成形精度分别提升了20.18%和62.68%,打印耗时分别缩短了34min和11min。结论对于孔洞特征模型,采用分离模型孔洞特征与单独自适应分层的策略,能够较好地提升模型成形精度,并且缩短模型成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孔洞特征模型 特征分割 自适应分层 成形精度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瑞 吴悠 +1 位作者 杜荣华 唐宏宾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种不依赖于模型的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同时采用一种逻辑微分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轮廓控制精度。针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选定两个参数差异较大的电机针对曲率变化大的螺旋线轨迹进行两种不同控制方案对比仿真,并且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双轴运动系统的运行精度,该方案控制下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可以与基于PID控制器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相媲美,调试比PID控制方便、简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多轴协调控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特征模型 双轴运动系统 轮廓误差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
15
作者 詹贵宁 肖人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3-2658,共16页
为有效利用电商平台产品评论信息,充分挖掘评论的特征级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句法分析,提取出实体特征描述候选集,使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法,并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转换,实现对... 为有效利用电商平台产品评论信息,充分挖掘评论的特征级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句法分析,提取出实体特征描述候选集,使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法,并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转换,实现对产品评论中文本信息和数字信息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细粒度的情感挖掘,构建情感词典和评价词典,对方面级情感倾向进行量化计算,用于创建评论特征库,结合产品组成性能树,构建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最后以某国产手机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评论表达 方面级情感分析 评论特征 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型和跟踪微分器的主动磁轴承自适应控制方法
16
作者 纪历 陈美豪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3-1370,共8页
为了提高主动磁轴承(AMB)系统在面对噪声干扰和外部冲击时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和跟踪微分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在线辨识AMB系统的特征模型参数,并基于辨识得到的特征模型设计了黄金分割自适应... 为了提高主动磁轴承(AMB)系统在面对噪声干扰和外部冲击时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和跟踪微分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在线辨识AMB系统的特征模型参数,并基于辨识得到的特征模型设计了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该方法推导了AMB系统的特征参数范围,采用带非线性饱和函数的投影梯度法进行系统的参数辨识,并且利用跟踪微分器对控制系统的量测数据进行跟踪滤波,进一步提高了AMB系统在面对噪声干扰时的鲁棒性。在高速磁悬浮电机试验平台上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跟踪微分器可有效滤除外部噪声对量测数据的干扰;相较于常用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方法,所提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AMB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能,磁悬浮转子在升速过程中的振动峰值最大降低了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模型 跟踪微分器 主动磁轴承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丹 王雅咪 +2 位作者 马希佳 程振洋 程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08-1814,共7页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动物模型、移植性EC动物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自发性EC动物模型,用于Ⅰ型激素依赖型EC的相关研究,但因其随机性、成本高、肿瘤发生周期长,目前应用较少;用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产生EC动物模型,多用于研究化疗药物对EC的影响及药物防治,但在分子水平上EC的表征较差;EC患者异位异种移植(PDX)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子和组织学稳定性,且保留了肿瘤的特征和行为,能够依据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可作为新药和靶向治疗验证的临床前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与癌症发展相关的生物学机制,该模型高度模仿了EC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有益于该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靶向选择。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期望将来有更完善地对EC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能进一步促进EC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物模型 模型特征 自发性动物模型 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 雌激素诱导的动物模型 移植性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临床科学家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瑶 张柠 +1 位作者 李永瑞 李卫红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青年临床科学家胜任特征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收集胜任资质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的预备资料,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临床科学家的胜任特征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胜任特征模型进行维度...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青年临床科学家胜任特征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收集胜任资质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的预备资料,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临床科学家的胜任特征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胜任特征模型进行维度划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模型的权重进行计算。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包含自我意识、抗压求进、坚持共赢3个维度、34项胜任资质的胜任特征模型。结论:自我审视与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取心是评价临床科学家胜任特征权重最高的3项资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学家 胜任特征模型 评价体系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特征分离模型的高光谱目标检测修正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护林 邓贤明 +6 位作者 张天才 李忠盛 岑奕 汪家辉 熊杰 陈知华 林牧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91,共9页
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可以提供成像场景中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地物属性诊断的光谱特征信息,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然而,基于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目标检测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经典的高光谱目... 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可以提供成像场景中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地物属性诊断的光谱特征信息,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然而,基于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目标检测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经典的高光谱目标检测算法仅利用光谱维度信息检测目标,检测模型要么对背景高维特征矩阵构建的准确度不足,要么对背景先验光谱特征的完备性要求较高,导致算法对不同复杂度的检测场景适应性不强。因此,基于计算复杂度较低、参数需求量较少且检测性能较为优异的经典多目标检测算法—多目标约束能量最小化(MCEM),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环境特征分离模型的高光谱目标检测修正算法(R-MCEM)。首先,设计了一个与目标形状、尺寸相近的逐像元移动运算窗口,依次计算窗口中的每个像元与窗口内其他像元的光谱距离之和D1,像元与各类目标的光谱距离之和D2。其次,采用获得D1/D2最小值的像元替换窗口内的所有像元值。然后,自左向右、自上而下逐像元移动窗口,重复窗口内每一个像元与目标、背景像元的光谱距离运算,并确定窗口内与背景相似度最高、与目标相似度最低的像元。直到移动运算窗口遍历整个高光谱图像,大幅提升了基于目标与背景环境特征分离的背景高维特征矩阵准确度。分别设计了基于实测高光谱图像数据和模拟图像数据的修正检测算法性能验证试验,并采用三维操作特征曲线(3D ROC)结合目标与背景分离度(SDBT)开展修正算法的检测精度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修正算法有效减少了虚警率,提高了检测精度。基于实测数据的检测精度、目标与背景分离度由MCEM算法的0.937 7、 0.57提升到R-MCEM的0.993 5、 0.67,基于模拟数据的亚像元检测能力由MCEM的20%丰度提升到R-MCEM的15%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目标检测 目标与背景特征分离模型 3D ROC SD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网络的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 被引量:7
20
作者 邹易 蒙吉军 +3 位作者 吴英迪 魏婵娟 程浩然 马宇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对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相关区划资料,从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重要性角度构建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揭...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对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相关区划资料,从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重要性角度构建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揭示了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通过建立区划的原则和指标,按照一级区主要反映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二级区主要揭示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水平的差异,采用SOFM网络制订了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方案。结果显示:(1)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偏低,以中警与重警状态区域为主,安全和较安全状态的区域仅占24.22%,其中低安全等级区多分布于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高安全等级区则集中分布于水热资源与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东南部地区;(2)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方案包括8个一级区与27个二级区,总结归纳各大区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威胁生态安全的问题,并针对二级区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分区、分类推进全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网络 区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