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主泵模型泵导叶进口边相对位置对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春林 彭娜 +1 位作者 赵佰通 司艳雷 《排灌机械》 2008年第5期38-41,共4页
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应用三维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建模,选用旋转流体机械模型中的多重参考坐标系模型(MRF),对设计工况下两种不同导叶形式核主泵模型泵的三维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内部流场的特... 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应用三维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建模,选用旋转流体机械模型中的多重参考坐标系模型(MRF),对设计工况下两种不同导叶形式核主泵模型泵的三维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内部流场的特征.对内部流场的静压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静压从叶轮进口到球壳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导叶流道的静压分布具有非对称性的特征,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型泵的流线图,得到了球壳与出口管相交位置处的回流特征.研究结果可用来了解核主泵模型泵的内部流场特征,并为其水力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模型泵 导叶 湍流流场 数值模拟 SIMPLE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核主泵模型泵导叶水力设计与数值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蓉 祁恒 +1 位作者 单玉姣 金伟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9-1034,共6页
采用基础水力设计方法,利用模型泵叶轮外参数设计AP1000核主泵直导叶;基于CFD的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针对所设计的直导叶内部流场流动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2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案:第1种直接在直导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第2种采用叶轮与... 采用基础水力设计方法,利用模型泵叶轮外参数设计AP1000核主泵直导叶;基于CFD的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针对所设计的直导叶内部流场流动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2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案:第1种直接在直导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第2种采用叶轮与导叶配合设计的方法,将直导叶转化为扭曲空间导叶,并对其进行优化.在空间导叶的优化中也考虑了2种方案,对叶型进行参数化造型,然后生成样本数据库,选择叶轮加导叶结构的水力效率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不同空间导叶叶型进行多次优化改进,最终获得与叶轮水力性能匹配优良的核主泵导叶.最后讨论了不同导叶叶片数对水力效率的影响,从流动的角度对导叶叶片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 模型泵 导叶设计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竖井贯流泵站模型泵装置模型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容新 关醒凡 +1 位作者 王伟 陆伟刚 《排灌机械》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按照流体力学相似原理建立了黄麻涌双向竖井贯流泵站流道的装置模型,试验测定了模型泵装置在指定叶片角度下运行的装置综合特性曲线,将泵装置综合特性曲线换算成原型泵的特性曲线,同时试验测定在不同工况运行状态下的汽蚀性能,并观察进... 按照流体力学相似原理建立了黄麻涌双向竖井贯流泵站流道的装置模型,试验测定了模型泵装置在指定叶片角度下运行的装置综合特性曲线,将泵装置综合特性曲线换算成原型泵的特性曲线,同时试验测定在不同工况运行状态下的汽蚀性能,并观察进出水流道的流态,得到了汽蚀性能结果,提出了建设泵站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 竖井 双向 装置模型 模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与模型泵装置压力脉动的相似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哲 刘雪芹 +5 位作者 许雪梅 梁云辉 郑源 仲子夜 万景红 戴启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为研究原型与模型泵装置压力脉动的相似性,根据相似性理论推导了原型与模型泵压力脉动幅值的相似性变换假设,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以淮安四站为研究对象,采用CFX对原型与模型轴流泵装置进行数值计算,对泵段的压力脉动结果进行... 为研究原型与模型泵装置压力脉动的相似性,根据相似性理论推导了原型与模型泵压力脉动幅值的相似性变换假设,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以淮安四站为研究对象,采用CFX对原型与模型轴流泵装置进行数值计算,对泵段的压力脉动结果进行时域及频域分析.采用流量进口边界条件及自由出流边界条件,湍流模型采用SST k-ω模型.基于高精度水力机械试验台进行水泵工况的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域进口处压力脉动的主频皆为叶频,而叶轮域出口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主频为叶频或导叶频;原型与模型泵装置相应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的主频保持一致,且对应监测点处主频幅值亦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原型与模型泵压力脉动幅值的相似性假设,尤其当原型与模型泵机组满足力学相似且两者的nD值保持一致时,对应压力脉动的幅值亦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模型泵 相似定律 压力脉动 主频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泵泄漏模型的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冠旭 杨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5-152,共8页
目前,泵阀协同压力流量复合液压控制系统在流量控制模式和压力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由于过流匹配,系统会产生压力冲击和能量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泵的泄漏模型,提出一种由伺服电机作动力源的内啮合齿轮定量泵和三相同步电机拖动的... 目前,泵阀协同压力流量复合液压控制系统在流量控制模式和压力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由于过流匹配,系统会产生压力冲击和能量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泵的泄漏模型,提出一种由伺服电机作动力源的内啮合齿轮定量泵和三相同步电机拖动的电液比例变量泵组成的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建立基于泵泄漏模型的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的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新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以伺服电机驱动内啮合齿轮泵作为补偿泵的双泵源流量控制系统,由流量控制模式切换到压力控制模式时,压力冲击降低30.7%,流量波动减小58.3%;由快速模式切换到微动模式时,模式切换所用时间减少62.5%;当负载发生突变,快速模式可以有效补偿系统泄漏量,且系统的流量波动减小2.68%;在微动模式下,系统的流量波动减小10.86%,比传统的泵阀协同压力流量复合液压控制系统速度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流量匹配控制 泄漏模型 变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进水流道内部流态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陆林广 冷豫 +1 位作者 吴开平 祝婕 《排灌机械》 2005年第3期17-19,48,共4页
设计了泵站进水流道流态模型试验装置,不带模型泵进行了进水流道内部流态模型试验;介绍了“半肘形”进水流道和对拼钟形双向进水流道两种形式流道内内部流态的模型试验情况;结合应用实例,简述了不带模型泵、单独对进水流道进行模型试验... 设计了泵站进水流道流态模型试验装置,不带模型泵进行了进水流道内部流态模型试验;介绍了“半肘形”进水流道和对拼钟形双向进水流道两种形式流道内内部流态的模型试验情况;结合应用实例,简述了不带模型泵、单独对进水流道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流态 试验方法 模型试验装置 双向进水流道 试验情况 应用实例 试验研究 模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离心式水泵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巫庆辉 申庆欢 王新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0-805,814,共7页
在泵特性与泵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通过输入数据样本优化神经网络隐层中心向量与基宽参数,大大地优化了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性能... 在泵特性与泵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通过输入数据样本优化神经网络隐层中心向量与基宽参数,大大地优化了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性能;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输入输出数据样本优化了隐层与输出层的连接权值;利用检测的数据分别对泵QH(流量与扬程)特性及泵综合模型进行了神经网络训练,并进行校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择隐层节点个数及重叠系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代替传统的泵特性与泵综合模型的多项式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水 模型 Q-H特性曲线 聚类算法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水泵装置模型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戚兰英 张弋扬 张国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37,共5页
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设九级梯级泵站,其中七级低扬程泵站中近半数为超低扬程泵站,净扬程小于2 m,为保证超低扬程条件下泵装置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针对泵站的进、出水流道进行水力优化设计及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并通过天津同台测试... 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设九级梯级泵站,其中七级低扬程泵站中近半数为超低扬程泵站,净扬程小于2 m,为保证超低扬程条件下泵装置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针对泵站的进、出水流道进行水力优化设计及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并通过天津同台测试模型进行验证。经过水力优化设计的泵装置在扬程低于2 m的条件下水力性能优异,满足合同规定要求,对于年运行时数长的供水泵站可降低能耗,且运行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扬程 装置模型 流道优化设计 模型试验 密云梯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泵模型在泵站CFD模拟中的应用
9
作者 郑彪 钱忠东 +1 位作者 王焱 刘德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5,59,共4页
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某轴流泵装置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特点和泵Q-H曲线提出了一种在缺乏水泵叶轮数据的情况下对泵站全流道进行数值模拟的新的方法,即虚拟泵模型。针对虚拟泵模型和真实泵模型,比较了泵... 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某轴流泵装置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特点和泵Q-H曲线提出了一种在缺乏水泵叶轮数据的情况下对泵站全流道进行数值模拟的新的方法,即虚拟泵模型。针对虚拟泵模型和真实泵模型,比较了泵站装置特性曲线以及进水流道压强分布、流速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虚拟泵模型模拟的装置特性曲线和真实泵模型非常接近;进水流道的压强分布与真实泵模型相似,数值略小于真实泵模型;进水流道的流速分布与真实泵模型非常接近,但真实泵模型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道 CFD 虚拟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熵处理的泥浆脉冲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雪阳 任旭虎 +2 位作者 鄢志丹 牛露燕 由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7,共10页
泥浆正脉冲传输技术在石油钻探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泥浆正脉冲信号包含大量噪声,其中泵噪声为主要噪声来源,不仅时域上完全覆盖有用信号,而且频域上存在频谱混叠。在泵噪声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泵噪声状态空间模型(线性时不变模型),引... 泥浆正脉冲传输技术在石油钻探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泥浆正脉冲信号包含大量噪声,其中泵噪声为主要噪声来源,不仅时域上完全覆盖有用信号,而且频域上存在频谱混叠。在泵噪声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泵噪声状态空间模型(线性时不变模型),引入最大相关熵准则去除泵噪声的野值,利用基于熵处理的标准卡尔曼滤波对泵噪声进行重构和滤波。此外,为实时处理信号的需求,采用随机共振原则滤除泵噪声后的剩余随机噪声。同时,模拟了稳态/非稳态泵噪声状态下几种不同信噪比的含噪泥浆正脉冲信号,分析评价方案的噪声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抑制甚至去除原始信号中的稳态/非稳态泵噪声,可以将信号的信噪比提高约5~2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探 随钻测量 泥浆正脉冲信号 噪声模型 标准卡尔曼滤波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式泵装置双泵模型进水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查智力 刘超 +1 位作者 严天序 黄佳卫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49,共6页
井筒式泵装置的双泵模型与单泵模型相比,能提供更大的抽排能力,在平时的运行或者维护中, 2 台泵可交替使用,可靠性较高。通过 CFD 软件对 2 种不同进水方向的井筒式泵装置双泵模型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泵装置内部三维流动特性,... 井筒式泵装置的双泵模型与单泵模型相比,能提供更大的抽排能力,在平时的运行或者维护中, 2 台泵可交替使用,可靠性较高。通过 CFD 软件对 2 种不同进水方向的井筒式泵装置双泵模型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泵装置内部三维流动特性,并预测了泵装置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正向进水比侧向进水性能更好。通过分析速度云图和流线图,发现侧向进水时水流在整体上有顺时针旋转的态势,2 台泵的进水状态有较大的区别。从喇叭管进口断面涡量云图中可以得到,涡量较高的区域主要是喇叭管下方,2 个喇叭管下环形区域的涡量是由内到外逐渐增大,到超过喇叭管的范围外,又逐渐减小到 0,而正向进水的环内一对漩涡以及侧向进水的环内单个漩涡,由外到内涡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式装置 模型 进水方向 水力特性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模拟的水泵装置模型虹吸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芃也 刘超 +1 位作者 徐磊 许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4,共7页
虹吸式出水流道是大型泵站出水流道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实际工程地形条件的限制,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工程江都一站所采用的虹吸出水流道在工程设计中并不常见。针对江都一站泵装置模型虹吸出水流道,通过CFX软件对该泵装置全流道进行数值模... 虹吸式出水流道是大型泵站出水流道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实际工程地形条件的限制,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工程江都一站所采用的虹吸出水流道在工程设计中并不常见。针对江都一站泵装置模型虹吸出水流道,通过CFX软件对该泵装置全流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虹吸出水流道内部水流的运动特性、预测水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管路水头损失主要来自于弯管段的水头损失,从出水流道进口至出水流道出口涡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出水流道出口,由于截面面积过大导致出口截面速度分布不均且引起了涡量的增加。对该泵装置进行外特性预测得到的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整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计算结果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模型 虹吸流道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轴流泵站主泵改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超 汤方平 +4 位作者 袁家博 周济人 成立 陆一忠 汤正军 《排灌机械》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对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工程江都一、二抽水站主泵改造作了优化选型,研制了流量大、效率高、汽蚀性能好的新泵型;应用数控技术加工水泵叶片,保证真机性能;对装置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了不稳定工况区的新概念,论证了稳定工况区的工作可... 对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工程江都一、二抽水站主泵改造作了优化选型,研制了流量大、效率高、汽蚀性能好的新泵型;应用数控技术加工水泵叶片,保证真机性能;对装置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了不稳定工况区的新概念,论证了稳定工况区的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型 装置 轴流 模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一站更新改造中水泵选型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健 古凤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淮安一站原有水泵空蚀破坏严重 ,长期偏离设计工况运行 .在更新改造选型时 ,为确保在灌溉和排涝两种工况下泵站均能发挥最好效益 ,所选泵型的高效区应在淮安一站特征扬程的范围之内 ,新选水泵要求叶片可以调节 ,并且适当考虑增容 .在比... 淮安一站原有水泵空蚀破坏严重 ,长期偏离设计工况运行 .在更新改造选型时 ,为确保在灌溉和排涝两种工况下泵站均能发挥最好效益 ,所选泵型的高效区应在淮安一站特征扬程的范围之内 ,新选水泵要求叶片可以调节 ,并且适当考虑增容 .在比较了几种泵参数的基础上 ,推荐采用ZMB811 70 0型水泵 ,该泵型直径增加 10cm到D1=1.6 4m ,转速不变 ,设计扬程下流量Q =10 .5m3 /s,效率 η =86 % ,水泵可长期运行在高效区 ,并可增加 30 %的流量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型 扬程 流量 模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理论的单级双吸离心泵选型新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柏静远 于永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98,104,共4页
单级双吸离心泵在中小型灌溉泵站中应用广泛,其常规选型方法以设计者自选的水泵生产厂家样本资料为基础,难以保证数据可靠、性能最优。本文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选型方法,实现不依赖厂家样本资料的离心泵选型。该方法选取比转数具... 单级双吸离心泵在中小型灌溉泵站中应用广泛,其常规选型方法以设计者自选的水泵生产厂家样本资料为基础,难以保证数据可靠、性能最优。本文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选型方法,实现不依赖厂家样本资料的离心泵选型。该方法选取比转数具有代表性的6个单级双吸离心泵建立模型泵数据库,从模型泵相似参数性能曲线入手,根据曲线最优效率点推求原型泵的叶轮直径、水泵转速等参数。用Fortran和C#编程语言开发单级双吸离心泵专用选型软件。软件根据输入的泵站的扬程、流量,选出合适的模型泵,计算出原型泵的转速与叶轮直径,并绘制原型泵的特性曲线。以某灌区二级泵站数据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选型结果可靠,研发的选型软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理论 单级双吸离心 模型泵 选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式贯流泵空化流的数值研究和性能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学林 黄微 +2 位作者 王福军 吴玉林 刘竹青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5-189,199,共6页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完全空化模型对低扬程灯泡式贯流模型泵设计工况下的空化流动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并预测其汽蚀性能曲线.选择包括空化开始出现、临界汽蚀余量点、空化严重时6个工况比较分析贯流泵内部空化流动的发展情况.计算获...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完全空化模型对低扬程灯泡式贯流模型泵设计工况下的空化流动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并预测其汽蚀性能曲线.选择包括空化开始出现、临界汽蚀余量点、空化严重时6个工况比较分析贯流泵内部空化流动的发展情况.计算获得了不同汽蚀余量时灯泡式贯流模型泵叶轮叶片吸力面静压、气体体积分数分布以及不同轴截面上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计算流量条件下,空化发生初期,空化发生在叶轮叶片吸力面的进口边,随着有效汽蚀余量的降低,预测了叶轮流道内的空化区域的演变,这些现象将会影响贯流泵的能量特性;在给定流量的其他空化条件下,当汽蚀余量为0.81 m时,Z=-20 mm横截面上的气体体积分数超过10%的区域占据了Z=-20 mm横截面进口流道的1/3,此时大量气泡严重堵塞叶轮流道.该灯泡式贯流泵空化流动的所有计算成果都可以被用来优化贯流泵的水力与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式贯流模型 湍流 湍流模型 汽蚀特性 空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泵阀的冲击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国安 张冬 黄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22,共5页
根据钻井泵阀的实际工况,构造出泵阀冲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泵阀的冲击特性,利用ANSYS软件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阀座失效特征相吻合,并很好地解释了密封圈的失效机理。分析表明,在冲击接触面上,锥面下部出现总变形和等效应力的较... 根据钻井泵阀的实际工况,构造出泵阀冲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泵阀的冲击特性,利用ANSYS软件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阀座失效特征相吻合,并很好地解释了密封圈的失效机理。分析表明,在冲击接触面上,锥面下部出现总变形和等效应力的较大值,依此对泵阀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提出建设性意见;锥阀锥角的增加虽然使阀盘的关闭速度减少,但从应力特性的角度却不能显著改善泵阀的冲击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冲击模型 失效机理 冲击特性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导叶对喷水推进轴流泵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汤方平 王国强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6,共8页
通过三维紊流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后导叶对轴流泵整体性能的影响。计算和泵试验表明,基于RNGk-!紊流模型的定常流动分析能有效预测高效区内的泵特性。叶轮和导叶之间的轴向间隙为0.1D时,后导叶对叶轮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后导叶主要以... 通过三维紊流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后导叶对轴流泵整体性能的影响。计算和泵试验表明,基于RNGk-!紊流模型的定常流动分析能有效预测高效区内的泵特性。叶轮和导叶之间的轴向间隙为0.1D时,后导叶对叶轮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后导叶主要以对叶轮出口水流的旋转动能的回收和水力损失的形式对泵的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后导叶设计工况的选择,可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实现叶轮和后导叶优化配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导叶 轴流 紊流模型 数值计算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反应堆主冷却剂泵建模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伟通 于雷 陈玉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0,共4页
本文依据船用反应堆主泵试验数据,绘制了基于RELAP5程序的主泵全特性曲线,利用建立的数学仿真模型对主泵启动特性、惰转特性、稳态运行工况、高低速切换工况的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泵模型能够实现相应的仿真功能,较为准确地反... 本文依据船用反应堆主泵试验数据,绘制了基于RELAP5程序的主泵全特性曲线,利用建立的数学仿真模型对主泵启动特性、惰转特性、稳态运行工况、高低速切换工况的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泵模型能够实现相应的仿真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主泵的运行特性;船用主泵对转动惯量的要求较高;模型适用于后续对反应堆系统不同响应的分析,并可为主泵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反应堆 模型 全特性曲线 RELAP5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翼型喷水推进泵叶轮的空化特性
20
作者 苏晓珍 栗文静 +3 位作者 解文辰 宋飞 常海燕 王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基于仿生学原理开展喷水推进泵内部空化流动特性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泵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仿生翼型与两种经典的NACA4410翼型、791翼型进行比较,探寻不同翼型喷水推进泵叶轮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仿生翼型泵汽蚀余量最小,叶片上... 基于仿生学原理开展喷水推进泵内部空化流动特性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泵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仿生翼型与两种经典的NACA4410翼型、791翼型进行比较,探寻不同翼型喷水推进泵叶轮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仿生翼型泵汽蚀余量最小,叶片上气泡量和气泡覆盖面积最少,抗空化性能最好。仿生翼型模型叶轮试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较小,满足数值模拟计算误差要求。说明仿生翼型在喷水推进泵模型优化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对后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翼型 空化 喷水推进 模型泵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