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汽油分子组成的辛烷值模型开发 被引量:8
1
作者 桂晓娇 王杭州 +3 位作者 纪晔 孙宝文 魏强 段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8,共12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Ghosh RON模型的改进了分子组成的预测汽油辛烷值的模型,能够通过调合组分分子组成和调合比例预测调合汽油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该改进模型以汽油馏分的488种烃分子及含氧化合物为基础,并综合考虑了总芳烃与总烷烃、总烯... 建立了一种基于Ghosh RON模型的改进了分子组成的预测汽油辛烷值的模型,能够通过调合组分分子组成和调合比例预测调合汽油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该改进模型以汽油馏分的488种烃分子及含氧化合物为基础,并综合考虑了总芳烃与总烷烃、总烯烃、总环烷烃、含氧化合物4类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辛烷值的影响。采用改进模型对直馏石脑油、重整生成油、催化汽油等炼油厂多种汽油调合组分(实测研究法辛烷值为45~108)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标准误差为0.21。针对调合过程,预测6种不同辛烷值的调合汽油产品,改进模型预测结果的标准误差为0.69。改进模型不受调合组分数量、种类及性质的限制,对不同来源的汽油调合组分及调合汽油产品均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管理 汽油分子组成 调合组分 辛烷值预测模型 汽油调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层流燃烧速度的测量及其替代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昭华 胡二江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2,共7页
针对实际汽油组分复杂导致数值模拟研究困难的问题,采用球形火焰法,在定容燃烧弹上测量了初始温度分别为358、403、448 K,初始压力分别为0.1、0.2、0.5 MPa,当量比为0.8~1.5工况下,实际汽油、正庚烷、异辛烷、甲苯、异辛烷/正庚烷混合... 针对实际汽油组分复杂导致数值模拟研究困难的问题,采用球形火焰法,在定容燃烧弹上测量了初始温度分别为358、403、448 K,初始压力分别为0.1、0.2、0.5 MPa,当量比为0.8~1.5工况下,实际汽油、正庚烷、异辛烷、甲苯、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PRF)、甲苯/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TRF)的层流燃烧速度,分析了初始温度、压力以及当量比对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替代物模型对实际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的预测结果。基于实验结果,构建了适合我国汽油的双组分和三组分汽油替代物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实验工况范围内,三组分汽油替代物模型比双组分汽油替代物模型能够更好预测实际汽油层流燃烧速度。应用Chemkin软件和KAUST清洁燃烧研究中心近期发展的汽油替代物机理,对本研究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机理对实验数据给出了合理预测。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汽油替代物模型,可对实际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进行合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层流燃烧速度 实验测量 汽油替代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类离子液体在汽油萃取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建龙 赵地顺 +1 位作者 周二鹏 董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利用合成的六种吡啶类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硝酸盐离子液体([BPy]NO3),N-乙基吡啶硝酸盐离子液体([EPy]NO3),N-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Py]BF4),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EPy]BF4)、N-乙基吡啶乙酸盐([EPy]Ac)、N-丁基吡啶... 利用合成的六种吡啶类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硝酸盐离子液体([BPy]NO3),N-乙基吡啶硝酸盐离子液体([EPy]NO3),N-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Py]BF4),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EPy]BF4)、N-乙基吡啶乙酸盐([EPy]Ac)、N-丁基吡啶乙酸盐([BPy]Ac),进行了汽油萃取脱硫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Py]BF4的脱硫效果最好,[EPy]BF4的脱硫效果最差。[BPy]BF4对模型化合物单程脱硫率达到45.5%,可以有效地脱除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使用过的离子液体可以通过真空加热或用四氯化碳反萃取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汽油模型 脱硫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怠速滑模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永相 张文强 +1 位作者 董霖 刘建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553-4556,4560,共5页
汽油机怠速不稳是目前实车怠速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基于汽油机实验模型,提出了一种怠速滑模控制策略,用神经网络作为怠速平衡工作点脉谱,按等趋近率设计滑模控制器,在含冲击的突变负载下对多目标怠速在Simulink下进行仿真。结果表... 汽油机怠速不稳是目前实车怠速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基于汽油机实验模型,提出了一种怠速滑模控制策略,用神经网络作为怠速平衡工作点脉谱,按等趋近率设计滑模控制器,在含冲击的突变负载下对多目标怠速在Simulink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可以显著减小怠速转速波动,且在空燃比和点火角含噪时很鲁棒,其瞬态最大波动幅值可低于±15rpm;同时它控制算法简单,硬软件实现容易,适合于实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模型 怠速 滑模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射流燃烧室的燃烧模拟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尚秀镜 郑进才 +1 位作者 李勇 刘友钧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17,34,共7页
在介绍汽油机射流燃烧室过程的三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与计算焰前氧化放热过程的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对射流燃烧室爆震进行了预测。通过燃烧模拟计算进一步证明了射流燃烧室的优越性,并为进一步研究燃烧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射流燃烧室 汽油机燃烧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SiO_2-Cu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言斌 李芹 +3 位作者 钟黄亮 罗聃 周红军 周广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5,共5页
采用水解法合成了核壳型Fe_3O_4@SiO_2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在磁性Fe_3O_4@SiO_2载体表面负载CuCl_2,得到Fe_3O_4@SiO_2-Cu磁性纳米粒子吸附剂。采用XRD、TEM、FT-IR、XPS、N_2吸附-脱附和振动样品强磁计(VSM)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吸附剂... 采用水解法合成了核壳型Fe_3O_4@SiO_2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在磁性Fe_3O_4@SiO_2载体表面负载CuCl_2,得到Fe_3O_4@SiO_2-Cu磁性纳米粒子吸附剂。采用XRD、TEM、FT-IR、XPS、N_2吸附-脱附和振动样品强磁计(VSM)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对模型汽油中不同硫化物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核壳型Fe_3O_4@SiO_2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46.5 m^2/g,同时饱和磁强度为44.6 emu/g。负载铜离子后,Fe_3O_4@SiO_2-Cu的饱和磁强度为43.9 emu/g。Fe_3O_4@SiO_2-Cu吸附剂可有效吸附噻吩类硫化物,硫容可达1.42 mg(S)/g(吸附剂)。采用先醇洗后焙烧的方法对失活吸附剂进行再生,吸附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再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Cu 模型汽油 噻吩类硫化物 重复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智能车辆视觉系统的电子稳像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宁 张浩彬 +2 位作者 吴建华 阳媛 殷国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7-503,共7页
车载摄像头是智能车辆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恶劣道路或极限工况下,车辆的振动状况显著,车载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序列会发生抖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辆复杂工况的电子稳像算法。基于车载工况下的实时性要求,选择ORB(o... 车载摄像头是智能车辆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恶劣道路或极限工况下,车辆的振动状况显著,车载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序列会发生抖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辆复杂工况的电子稳像算法。基于车载工况下的实时性要求,选择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进行特征检测与描述。为了提高特征点匹配精度与匹配效率,改进了传统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增强了其对多匹配点、匹配点集中工况的适应性。为了适应车载工况下的剧烈振动,采用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以解决经典的卡尔曼滤波对初值敏感的问题。最后搭建了一辆振动特性显著的汽油模型车,在恶劣的路面条件下开展了实验,在较正常工况更为极端的条件下验证了提出的电子稳像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视觉系统 智能车辆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汽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working parameters on gasoline engine exergy balance 被引量:9
8
作者 LIU Jing-ping FU Jian-qin +1 位作者 FENG Ren-hua ZHU Guo-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38-1946,共9页
To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IC) engine, exerg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a passenger car gasoline engine.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IC engine, in-cylinder exer... To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internal combustion (IC) engine, exerg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a passenger car gasoline engine.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IC engine, in-cylinder exergy balance model was built. The working processes of gasoline engine we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GT-power. In this way, the required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n gasoline engine exergy balance was obtained by programming on computer. On this basis,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exergy bala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various forms of exergy in gasoline engine from high to low are irreversible loss, effective work, exhaust gas exergy and heat transfer exergy. Effective exergy proportion fluctuates with cylinder volumetric efficiency at full load, while it always increases with break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BMEP) at part load. Exhaust gas exergy proportion is more sensitive to speed, and it increases with speed increasing except at the highest speed. The lower proportion of heat transfer exergy appears at high speed and high load. Irreversible los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load. At part load, higher BMEP results in lower proportion of irreversible loss; at full load, the proportion of irreversible loss changes little except at the highest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oline engine exergy balance waste heat recovery thermal efficiency energy conser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