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高山松根径与胸径相关性模型比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解开宏 宋永俊 +1 位作者 牛红玉 冷鸿天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在滇西北调查高山松样木总株数862株,有效样木824株,系统抽取建模样木618株,检验样木206株。选用10种一元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各胸径D与根径DR模型参数,并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D=-2.710599+0.938673DR-0.000911DR^(2)... 在滇西北调查高山松样木总株数862株,有效样木824株,系统抽取建模样木618株,检验样木206株。选用10种一元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各胸径D与根径DR模型参数,并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D=-2.710599+0.938673DR-0.000911DR^(2),离差平方和(SSR)值相对较小、总相对误差(RS)为0、相关系数(R^(2))0.987、预估精度99.44%,残差图以横轴为中心分布最为均匀随机,模型参数变动系数最大值为32.3%,说明模型稳定。检验样本实测值和估计值没有显著差异,该模型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根径 胸径 相关性模型比选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贤水库水域纳污能力模型比选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婷 姜丽萍 +3 位作者 张艳军 林沛榕 董文逊 吴金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75-79,共5页
"三条红线"中排污总量控制红线实施的关键是确定水域纳污能力。水域纳污能力确定的核心是水质模型。实际中水域纳污能力的计算需根据研究区域自然特性、污染特性和保护目标等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实践证明,不同水质模型的计... "三条红线"中排污总量控制红线实施的关键是确定水域纳污能力。水域纳污能力确定的核心是水质模型。实际中水域纳污能力的计算需根据研究区域自然特性、污染特性和保护目标等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实践证明,不同水质模型的计算结果常有偏差甚至相差甚远,有必要对同一研究区域多个适用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提高水体纳污能力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度。以蔡贤水库为应用实例,选取狄龙模型、合田建模型、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别计算了90%保证率、75%保证率、50%保证率3种水文条件下蔡贤水库库区水域纳污能力,并对3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蔡贤水库水域纳污能力。其成果可为水库水域纳污能力比选和量化、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蔡贤水库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贤水库 水域纳污能力 模型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灾害防治方案优选模型
3
作者 王念秦 曹红丽 杨盼盼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8期46-48,73,共3页
以陕北府谷三道沟矿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为例,选取安全可靠性、环境协调性、经济合理性、设计规范性、施工复杂性、后期维护性等评价指标,提出基于熵权决策法的定量因素权重确定方法,建立泥石流防治方案比选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建立... 以陕北府谷三道沟矿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为例,选取安全可靠性、环境协调性、经济合理性、设计规范性、施工复杂性、后期维护性等评价指标,提出基于熵权决策法的定量因素权重确定方法,建立泥石流防治方案比选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建立原始判断矩阵,利用熵权法得到的熵值与属性矩阵确定理想矩阵,根据汪氏贴近度及欧氏贴近度计算待选方案评价指标与理想矩阵的贴近度来确定方案的优劣次序。结果表明,方案三(消能坝+Ⅰ型排导渠+停淤场)为最优方案。该比选模型在传统主观定性确定权重基础上定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克服了权重确定主观随意性,提高了计算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及准确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评价指标 熵权决策法 比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确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萍 王林 +1 位作者 曹子君 李典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158,共8页
土水特征曲线(SWCC)描述了非饱和土中体积含水量(或有效饱和度)与压力水头(或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SWCC作为非饱和土力学中的基本函数,可用于研究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渗透特性以及变形特性等,在非饱和土力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 土水特征曲线(SWCC)描述了非饱和土中体积含水量(或有效饱和度)与压力水头(或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SWCC作为非饱和土力学中的基本函数,可用于研究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渗透特性以及变形特性等,在非饱和土力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实践中,通常可采用直接试验方法测得SWCC数据。由于直接试验方法条件苛刻且耗时较长,难以获得体积含水量范围内完整的SWCC数据。在有限试验数据条件下,如何更好的选择SWCC模型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系统对比了考虑不确定性条件下解决该问题的3种方法,即贝叶斯模型比选方法(Bayesian)、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识别准则和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识别准则。首先介绍了上述3种模型比选方法;然后,采用UNSODA数据库中试验数据开展研究,分别从拟合度和罚值2个方面综合比较3种方法在SWCC模型比选过程中的差异。结果表明:给定试验数据条件下,3种方法所确定的最优SWCC模型不尽相同,Bayesian方法在考虑模型罚值的同时更好地反映了试验数据信息,AIC、BIC准则中不同SWCC模型的拟合度可能十分接近,此时模型比选结果受模型罚值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土水特征曲线 不确定性 贝叶斯方法 模型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细化管理的停车需求短时预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林波 李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1-1306,共6页
停车诱导系统(PGS)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办法,但停车需求短时精准预测作为空余车位发布的关键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利用停车需求时变特征曲线的线型稳定性,以及在周内各工作日间的振幅的显著差异性对数据进行分组,采用不仅具备记忆... 停车诱导系统(PGS)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办法,但停车需求短时精准预测作为空余车位发布的关键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利用停车需求时变特征曲线的线型稳定性,以及在周内各工作日间的振幅的显著差异性对数据进行分组,采用不仅具备记忆时间序列数据能力,同时有着更简洁的逻辑门控制结构的GRU(gated recurrent unit)模型对停车需求进行短时精准预测,发现相比于传统神经网络以及ARIMA模型,在考虑停车需求周内日间差异性并对数据进行分组后的GRU模型能提供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停车管理 停车需求预测 GRU模型 模型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整体网络的市域铁路线路规划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凯宇 姚顺雨 +2 位作者 刘澜 周天星 宋元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2,109,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域铁路发展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制定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影响因素及结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综合线路选择模型与线网规划模型的特点,建立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域铁路发展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制定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影响因素及结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综合线路选择模型与线网规划模型的特点,建立市域铁路线路规划两阶段联合模型,先通过基于自身建设目标的线路规划模型中所得到较优备选线路集合,再联合基于轨道交通整体网络的线路比选模型的二次筛选,得出一个综合优化的市域铁路线路选择方案。以成德市域铁路线路规划为例,验证线路规划结果,为市域铁路线路规划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重要度 线路重要度 复杂网络 比选模型 市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