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正演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黄芸 梅玲 +2 位作者 关键 石星 肖燕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4-556,604,共4页
通过近几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探区岩性目标的勘探实践,从4个方面强调了模型正演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地震波组对应的地质意义;侏罗系西山窑组煤下储集层识别的可行性判断;等时层序界... 通过近几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探区岩性目标的勘探实践,从4个方面强调了模型正演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地震波组对应的地质意义;侏罗系西山窑组煤下储集层识别的可行性判断;等时层序界面"穿时"的约束作用。应用效果显著,在岩性目标勘探实践中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模型正演 地震资料评价 等时层序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观测系统对复杂构造区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永明 王彦春 +2 位作者 冯许魁 张品 孔昭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0-587,1,共8页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观测系统方案,以期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质量。根据中国西部某探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得到不同的野外观测系统参数的地震数据记录,进...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观测系统方案,以期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质量。根据中国西部某探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得到不同的野外观测系统参数的地震数据记录,进行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最终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系统参数对地震叠前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道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宽方位、炮检点均匀对称分布的观测系统更有利于叠前偏移成像。同时通过应用实际地震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对于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 模型正演 叠前偏移 宽方位 横纵比 道密度 均匀对称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岩芯模拟测试参数做模型正演预测储层油、气、水边界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凯 徐群洲 +2 位作者 杨晓海 赖仲康 张露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14-421,共8页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AVO油气检测,需要提供准确的储层岩石物性参数.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储层岩样实验室测定,得出合不同流体岩石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纵横波速度、速度比、泊松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根据其差异性,用Zoeppritz方程做模型...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AVO油气检测,需要提供准确的储层岩石物性参数.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储层岩样实验室测定,得出合不同流体岩石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纵横波速度、速度比、泊松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根据其差异性,用Zoeppritz方程做模型正演,以确定目的层有无AVO响应,以便对地震剖面做针对性的特殊处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用实验室测试的岩石物性参数做模型正演,可提高AVO检测的准确性,为用地震资料结合实验室岩芯测试参数预测地层油、气、水边界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芯模拟测试 模型正演 AVO响应 碳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地质模型正演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祚培 邹其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论述了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根据地质任务建立二维地质模型 ,在此基础上进行射线追踪、模拟出单炮地震记录和自激自收剖面 ,从而对观测系统的最大炮检距、道间距等参数进行论证的一些实用方法 ,这些方法对地震资料采集具有很好的... 论述了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根据地质任务建立二维地质模型 ,在此基础上进行射线追踪、模拟出单炮地震记录和自激自收剖面 ,从而对观测系统的最大炮检距、道间距等参数进行论证的一些实用方法 ,这些方法对地震资料采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复杂地质构造地震勘探过程中 ,利用二维地震模型正演技术论证二维观测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进行质量技术监控 ,并能及时指导野外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质模型正演技术 油气勘探工作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技术 分辨率 炮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与川中二叠系中小断层精细地质解释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国强 王英民 陆正元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4-81,共8页
模型正演是地震解释的一项重要工具。针对川中二叠系中小断层及断层系统存在的地震反射异常现象及其多解性,本文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质层位与野外地震记录的精确对比与标定.使用二维模型正演方法重建断层系统的地震响应过程,由此剖... 模型正演是地震解释的一项重要工具。针对川中二叠系中小断层及断层系统存在的地震反射异常现象及其多解性,本文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质层位与野外地震记录的精确对比与标定.使用二维模型正演方法重建断层系统的地震响应过程,由此剖析断层构造产生地震反射异常的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了断檐的地震响应,包括断点的相位转换、低速层增厚引起的时间迟后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假断点、断檐屏蔽杂乱反射区以及断棱楔形体的地震响应.揭示了地震反射异常体解释中的一些陷井及有助于断层精细解释的特殊标志,论述了各种不同落差、不同产状小断层的断点、断面解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正演 断层 地震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技术在油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传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在油气藏描述过程中,常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而造成解释成果的错误。为此,本文应用模型正演技术研究了速度“陷阱”、水平井的地质层位识别、平点反射及河道砂体和浅层气藏的地震反射波特征,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校正和识别方... 在油气藏描述过程中,常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而造成解释成果的错误。为此,本文应用模型正演技术研究了速度“陷阱”、水平井的地质层位识别、平点反射及河道砂体和浅层气藏的地震反射波特征,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校正和识别方法。文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在LHK等地区用此方法识别地下复杂地质体的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正演 地震波 陷阱 油气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在断层阴影带内构造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南 李熙盛 +1 位作者 侯月明 董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4,共10页
陆丰A构造为发育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断块构造,由南、北两条断层夹持,位于断层的上升盘,其主块处于两条断层组成的断层阴影带内部,在断层阴影带内地震剖面呈现"上拉"和"下陷"的反射畸变,使得构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 陆丰A构造为发育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断块构造,由南、北两条断层夹持,位于断层的上升盘,其主块处于两条断层组成的断层阴影带内部,在断层阴影带内地震剖面呈现"上拉"和"下陷"的反射畸变,使得构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正演的手段对构造畸变进行恢复。为此,建立了一系列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尝试恢复真实地下构造。分析认为,造成断层阴影区构造畸变的根本原因是断层两盘的速度变化,断距、倾角是影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的主要控制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模型正演结果及实钻井资料,找出了构造畸变的规律,恢复了陆丰A油田ZJ1A层顶面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正演 断层阴影 构造畸变 断距 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技术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显贵 劳华珊 范菊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41,共3页
川西龙门山前缘构造非常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带构造形变强烈,构造幅度大,地层倾角陡,断块发育,地震波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像效果较差。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建立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分析,从而指... 川西龙门山前缘构造非常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带构造形变强烈,构造幅度大,地层倾角陡,断块发育,地震波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像效果较差。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建立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分析,从而指导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达到了复杂地表下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目的。事实证明,这种将模型正演应用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成像的方法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处理的成像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正演 速度建模 地震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 精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果斯构造地震解释中模型正演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晓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7,共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褶皱带构造十分复杂,地震资料采用常规偏移手段不能使陡倾角反射和异常波准确归位,严重地影响着对构造的认识和评价。采用模型正演技术,结合水平叠加剖面综合分析,成功地解释了霍尔果斯构造的形态。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山前褶皱带 模型正演 地震勘探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技术在阿姆河右岸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育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91-93,10,共3页
针对阿姆河右岸目的层地层标定追踪困难、石膏受挤压严重变形影响目的层成像和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认识不清等现状,为减少解释的多解性,文章以沉积、构造和储层等地质理论知识为指导,重点分析了阿姆河右岸地区目的层地层与上覆地层接触和... 针对阿姆河右岸目的层地层标定追踪困难、石膏受挤压严重变形影响目的层成像和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认识不清等现状,为减少解释的多解性,文章以沉积、构造和储层等地质理论知识为指导,重点分析了阿姆河右岸地区目的层地层与上覆地层接触和组合关系。设计了研究区A区与B区坡折带相变区,B区中石膏受挤压变形和储层发育在碳酸盐岩垂向上不同部位3类地质模型。并应用波动方程进行了正演模拟,总结了各类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坡折带相变区的层位标定追踪提供了依据,指出了盐下部分断裂假象可能是中石膏变形引起,阐述了储层发育在碳酸盐岩垂向上不同地震响应特征。对该地区勘探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碳酸盐岩 模型正演 波动方程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正演的天然气水合物定量描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静 张雷 +3 位作者 王九拴 谢楠 马宁 张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9-425,I0007,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已从定性预测、半定量预测发展到定量描述,而在没有实测钻井资料的区域,如何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是地震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难点。基于模型正演的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技术提供了解决之道。文中以中国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已从定性预测、半定量预测发展到定量描述,而在没有实测钻井资料的区域,如何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是地震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难点。基于模型正演的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技术提供了解决之道。文中以中国南海海域实际地震资料为例,利用地震多属性圈定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再结合大洋钻探(ODP)数据不断调整沉积层速度和密度组合关系,建立与地震波组响应特征高相似度的水合物矿体正演模型;最后依据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矿体与纵波阻抗关系量板,利用叠前弹性反演完成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空间分布及物性参数预测,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估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属性 模型正演 叠前波阻抗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模型正演在盐下构造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志祥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8期55-59,共5页
加蓬盆地是西非海岸盆地之一,自晚侏罗世开始成盆,下白垩统埃詹加组是一套膏盐层,局部发育多个巨厚盐丘,厚度从30~4000m不等。由于盐丘与围岩之间存在很大的速度差异,造成盐下甘巴组目的层地震反射在盐丘部位出现异常。通过地震... 加蓬盆地是西非海岸盆地之一,自晚侏罗世开始成盆,下白垩统埃詹加组是一套膏盐层,局部发育多个巨厚盐丘,厚度从30~4000m不等。由于盐丘与围岩之间存在很大的速度差异,造成盐下甘巴组目的层地震反射在盐丘部位出现异常。通过地震模型正演技术对盐下地层构造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无论盐丘大小如何,盐丘都会使盐下地层产生“下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丘 盐下构造 地震模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正演的标签制作方法在深度学习波阻抗预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赵昭阳 赵建国 +3 位作者 欧阳芳 肖增佳 马铭 闫博鸿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9期3554-3574,共21页
深度学习波阻抗预测已成为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测井数据有限,导致可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标签数量明显不足.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岩石物理模型道集正演的方法来获得训练标签,该方法使得利用单口井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储层参数反演成为可能... 深度学习波阻抗预测已成为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测井数据有限,导致可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标签数量明显不足.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岩石物理模型道集正演的方法来获得训练标签,该方法使得利用单口井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储层参数反演成为可能.通过理论岩石物理模型流体替换和波动方程正演,获得与实际工区岩石物理参数一致的变孔隙度和饱和度的训练标签.为了提高模型的泛化度和精确性,实验使用逐步回归法在20多种地震属性中优选出9种最优的地震属性组合.将这9种地震属性组合和对应的测井波阻抗数据带入到深度神经网络(DNN)中进行训练,准确地预测出波阻抗,预测波阻抗与实际波阻抗的互相关系数达到了0.992,平均误差为304(m·s^(-1))·(g·cm^(-3)).在三维实际地震工区的应用中,使用该方法预测了研究工区的纵、横波阻抗和密度结果,通过建立地层模型,反演地层模型参数,反演结果显示,深度学习反演方法的预测精度比传统反演方法预测精度高,因此更有利于对薄层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模型 模型正演 标签制作 深度神经网络 波阻抗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初至波检测与表层模型正反演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省贤 李录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初至波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是层析静校正的重要基础。作者研究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和软件系统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人机交互初至波检测、表层模型正演及反演 ,可直观地分析、监控初至波检测的合理性及模型层析反演的质量 ,提高表层... 初至波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是层析静校正的重要基础。作者研究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和软件系统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人机交互初至波检测、表层模型正演及反演 ,可直观地分析、监控初至波检测的合理性及模型层析反演的质量 ,提高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的可靠性 ,为层析静校正提供合理的表层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速度模型 初至拾取 交互 模型正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演模型的地震处理技术保幅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军 吕小伟 王立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9,114,共4页
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 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差法、AVO属性分析法和振幅比法等4种保幅性评价方法,即利用正演数据,在影响因素比较单一的条件下,采用相应的保幅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正演数据的变化,对几何扩散补偿、预测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进行了评价。速度场精度对几何扩散补偿处理的相对保幅性有较大影响,采用准确的速度是提高处理保幅性的基础。预测反褶积虽然能提高分辨率,但相对保幅性较差,实际资料处理时应结合井资料进行细致的参数分析,提高处理的相对保幅性。对于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参与运算的炮数越多,处理结果的相对保幅性越好,实际资料处理时,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相对保幅性 残差法 振幅曲线 反褶积 振幅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清岭 张平 施泽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7,共3页
地震资料解释经常用到正演模型。常规的褶积模型不能模拟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本文采用声波方程,通过四阶有限差分近似,实现了复杂地质构造零炮检距的数值模拟。文中同时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模型 有限差分 零炮检距 波动方程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庙气田盒_8段砂岩AVO正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仁芳 赵玉华 史松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0,共4页
正演模型研究是采用AVO方法进行气藏检测的基础。选择合适的井在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 ,研究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和各种AVO属性参数的特征 ,以及含气砂岩与非含气砂岩在各项特征上的差异和变化。含气砂岩... 正演模型研究是采用AVO方法进行气藏检测的基础。选择合适的井在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 ,研究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和各种AVO属性参数的特征 ,以及含气砂岩与非含气砂岩在各项特征上的差异和变化。含气砂岩AVO异常属性特征的确定可以指导利用地震CMP道集的AVO反演结果进行可靠的含气砂岩储层分布预测。正演模拟结果证实 :苏里格庙气田二叠系盒8段含气砂岩主要为第Ⅲ类AVO异常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庙气田 盒8段砂岩 AVO 模型 研究 合成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矿体立体预测的体元模型及其磁法正演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樊俊昌 毛先成 +3 位作者 赵莹 唐艳华 单文法 陈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9-250,共12页
针对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问题,以及磁法正反演模型一直存在的地质依据不足和多解性问题,提出隐伏矿体立体预测体元模型与磁法正演模型在定量层面上相结合的新方法。利用体元模型的特点,结合磁荷面积分公式,推导出基于隐伏... 针对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问题,以及磁法正反演模型一直存在的地质依据不足和多解性问题,提出隐伏矿体立体预测体元模型与磁法正演模型在定量层面上相结合的新方法。利用体元模型的特点,结合磁荷面积分公式,推导出基于隐伏矿体立体预测体元模型的总磁场异常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以福建省尤溪县丁家山铅锌矿床为实例,计算得到研究区域的总磁场异常,绘制基于已知矿化体、预测矿化体及已知矿化体总体的理论总磁场异常等值线图,分别与实测等值线图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体元模型为纽带,可实现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结果与磁性体正演结果的耦合与互补,检验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结果的正确性,有效地降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立体预测 体元模型 磁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井约束正演模型技术解决地层圈闭描述中的几个难题——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苏朝光 闫昭岷 +1 位作者 张营革 高秋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井约束正演模型技术采用测井曲线建立地质模型,适用于研究复杂地质体。利用井约束正演模型技术解决了地层圈闭描述中圈闭分类地震特征的识别、地层超剥线位置的精确落实、地层圈闭储盖组合地震属性的预测、地层及储层变化特征的研究等... 井约束正演模型技术采用测井曲线建立地质模型,适用于研究复杂地质体。利用井约束正演模型技术解决了地层圈闭描述中圈闭分类地震特征的识别、地层超剥线位置的精确落实、地层圈闭储盖组合地震属性的预测、地层及储层变化特征的研究等技术难题,在济阳坳陷地层圈闭描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约束 模型 地层圈闭 地震特征 地层超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似海底反射现象AVO正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孙春岩 章明昱 +1 位作者 牛滨华 黄新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似海底反射(BSR)现象是用人工地震方法识别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水合物沉积物的悬浮、颗粒接触和胶结3种微观模式,进行了似海底反射现象正演模型的研究,考查了BSR现象产生的地震地质原因和运用AVO判断游离气的适... 似海底反射(BSR)现象是用人工地震方法识别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地层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水合物沉积物的悬浮、颗粒接触和胶结3种微观模式,进行了似海底反射现象正演模型的研究,考查了BSR现象产生的地震地质原因和运用AVO判断游离气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合成记录的帮助下,结合AVO变化曲线,可以认为BSR的成因有两种情况。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而不是一种简单固定的模式来解释BSR的复杂成因。水合物沉积的3种微观模式都存在水合物的临界饱和度,当介质中水合物饱和度小于临界饱和度时,可以通过AVO曲线的变化形态来判断水合物沉积层下伏介质中是否含有游离气;而大于临界饱和度时,AVO技术则难以适用。AVO曲线形态、BSR现象与游离气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同样需要通过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似海底反射(BSR)现象 地震AV0 游离气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