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地铁地震响应的模型振动试验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车爱兰 岩楯敞广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3-1298,共6页
为明确大地震时地铁的破坏过程及原因,以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神户大开地铁车站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振动试验和动力有限元分析。对于作用于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土压的发生原理、地震波输入方向、结构的埋设深... 为明确大地震时地铁的破坏过程及原因,以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神户大开地铁车站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振动试验和动力有限元分析。对于作用于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土压的发生原理、地震波输入方向、结构的埋设深度、地基与结构间的刚性比对地震动土压的影响及在地基-结构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下结构周围地基终局状态时的地震动土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地震动土压的极限值及在大地震时周围地基的残余应变引起的静止土圧力的存在。为今后改进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提高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水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神-淡路大地震 模型振动试验 动力有限元分析:地震动土压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嫩江公路大桥模型振动试验模态分析
2
作者 余诗泉 陈守谦 +1 位作者 于天来 宋国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6-91,共6页
对齐齐哈尔嫩江公路大桥东江桥模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大桥模型的模态参数。通过动力相似原理换算,预示了原型的模态参数.为原桥的动态特性提供了试验数据。可供有关桥梁结构模型试验参考。
关键词 模型振动试验 模态分析 公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嫩江公路大桥原型及模型振动试验
3
作者 于天来 陈汝彬 陈宝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阐述了嫩江公路大桥原型及模型动力试验,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给出了该桥的动态特性及振动响应。
关键词 桥梁 动态特性 振动响应 模型振动试验 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脉冲和非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干砂场地响应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红帅 杨健生 +1 位作者 宋东松 孙强强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9-1441,共13页
近场脉冲和非脉冲地震动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其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鲜见。为此,设计完成了50g(g为重力加速度)离心加速度条件下干砂场地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模型场地采用相对密度为50%的福建标准细砂;选取Loma Pr... 近场脉冲和非脉冲地震动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其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鲜见。为此,设计完成了50g(g为重力加速度)离心加速度条件下干砂场地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模型场地采用相对密度为50%的福建标准细砂;选取Loma Prieta地震近场东西向Saratoga-Aloha Ave台站的脉冲加速度记录和Capitola台站的非脉冲加速度记录作为振动台台面输入;场地中心布设竖向加速度计阵列和地表竖向位移计,模型箱体外侧布设水平向位移计阵列,用于分析干砂场地在近场脉冲和非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差异和研究场地地震动参数与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间的关联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与非脉冲地震动作用相比,脉冲地震动总体上降低了场地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增加了场地的最终震陷量;增大了深层土层(>15 m)的峰值水平位移,显著减小了场地浅层(<5 m)的峰值水平位移。统计结果表明,场地地震动参数(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场地震陷、浅表峰值水平位移和Arias强度)均与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有很高的相关性,拟合决定系数R^(2)≥0.97。成果为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研究近场脉冲地震动对场地地震响应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砂自由场地 地震反应 脉冲地震动 非脉冲地震动 离心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形演化阶段的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相似关系推导
5
作者 文钊 刘汉香 +2 位作者 王铭萱 魏应松 徐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20,共12页
1g振动台试验(g为重力加速度)是指在常规重力条件下开展的振动台试验,是目前开展振动台试验的主流类型。在区分严格相似模型、应变失真模型的基础上,以控制方程法为主、量纲分析法为辅,从理论上推导了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中不同变形演... 1g振动台试验(g为重力加速度)是指在常规重力条件下开展的振动台试验,是目前开展振动台试验的主流类型。在区分严格相似模型、应变失真模型的基础上,以控制方程法为主、量纲分析法为辅,从理论上推导了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中不同变形演化阶段这两种相似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并确立了模型与原型达到相似所需的关键参数。通过开展数值试验,从岩质边坡固有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特征两个方面验证并评价前述建立起来的不同变形演化阶段、不同相似模型的相似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严格相似模型以及应变失真模型均能推算出原型边坡的自振特性以及地震荷载下弹性变形阶段的动力响应特性;而在涉及大变形问题时,应使应变相似比接近或等于1。研究成果可为岩质边坡1g振动台试验相似关系设计、相似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变形演化 1g振动模型试验 相似关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凌贤长 郭明珠 +3 位作者 王东升 王臣 王丽霞 王志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22,共5页
采用大型振动台进行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模型试验,很好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场地液化及结构破坏的各种宏观现象。0.15gEl Centro波输入下,上部砂层局部液化,桩-柱墩加速度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 采用大型振动台进行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模型试验,很好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场地液化及结构破坏的各种宏观现象。0.15gEl Centro波输入下,上部砂层局部液化,桩-柱墩加速度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表则大幅度减小。0.5gEl Centro波输入下,整个砂层全部液化,桩被折断且加速度也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表则大幅度减小。砂层液化与否,对桩-柱墩动力反应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桩基桥梁 震害响应 大型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仰坡地震动力响应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冬 高波 +1 位作者 申玉生 周佳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21-1928,共8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山岭隧道仰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仰坡坡体和衬砌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并完成了隧道洞口段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仰坡的加速度反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放大效应和趋表效应;当输入地震波幅值超过0.6g时,...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山岭隧道仰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仰坡坡体和衬砌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并完成了隧道洞口段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仰坡的加速度反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放大效应和趋表效应;当输入地震波幅值超过0.6g时,土体的非线性反应明显增强,加速度放大系数显著降低,表现出放大效应饱和的特性,且沿坡体竖直向上,加速度分布逐渐表现出平均化的趋势;隧道洞口段仰坡水平向动力反应受隧道结构存在的影响较小,可简化为自然边坡进行分析;仰坡的动力失稳是影响衬砌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当输入地震波幅值较小时,竖直向地震作用下衬砌主要受力部位受力要大于水平向地震作用,当幅值较大时,水平向地震动对衬砌结构的影响则明显大于竖向地震动;均质仰坡的破坏部位主要位于仰坡坡肩至坡面上部,破坏过程表现为地震力诱发-坡肩土体拉裂张开-坡肩土体倾倒崩塌-崩塌的土体沿坡面滑落碰撞-形成碎屑流堆积于坡脚。模型试验的结果能为山岭隧道洞口段的理论分析、计算和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仰坡 地震 动力响应 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场地基液化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凌贤长 王臣 +2 位作者 王志强 王东升 王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8-143,共6页
目前,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液化场地的地基动力特性及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以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的地基为原型,开展1∶10模型的自由场地基液化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液化的... 目前,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液化场地的地基动力特性及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以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的地基为原型,开展1∶10模型的自由场地基液化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液化的各种主要宏观震害现象,尤其是模型地基的试验破坏与其原型的实际震害情况比较吻合。主要介绍有关此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操作技术及试验结果等方面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场地基液化 大型振动模型试验 地震 自然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国兴 陈苏 +3 位作者 左熹 戚承志 杜修力 王志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作为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之一,开展了近、远场强地震动作用下软弱粉质黏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水平... 作为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之一,开展了近、远场强地震动作用下软弱粉质黏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水平位移反应等。结果表明:地震波在模型地基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下而上低频增大、高频减小的现象;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的基频明显降低,呈现出明显的低频聚集(放大)、高频滤波效应;模型地基的孔压比增长较小,在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孔压比的发展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显示出显著的空间效应;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模型地下结构对软土地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模型地下结构相对变形小、未出现明显上浮现象,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其侧墙的变形模式和大小存在显著的影响;模型结构中柱为地震损伤最严重部位;模型结构整体损伤情况较轻、处于非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模型试验 软弱场地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损伤特性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土层边界影响问题 被引量:120
10
作者 楼梦麟 王文剑 +1 位作者 朱彤 马恒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6,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初步探讨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试验中土层侧向边界的影响情况,研究了土层边界处加入橡胶层后的作用,从而为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试验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 土-结构体系 边界影响 振动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工程地震 橡胶层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自由场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晶波 赵冬冬 +1 位作者 张小波 王文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0-987,共8页
在清华大学土工离心机实验室50g离心场环境中进行了一系列地基自由场离心机振动台试验。试验包括1个砂土地基、1个黏土地基和2个成层土地基振动台试验。试验中模型箱采用叠环式模型箱,其平面尺寸为0.5 m和0.2 m,试验中输入地震波采用Kob... 在清华大学土工离心机实验室50g离心场环境中进行了一系列地基自由场离心机振动台试验。试验包括1个砂土地基、1个黏土地基和2个成层土地基振动台试验。试验中模型箱采用叠环式模型箱,其平面尺寸为0.5 m和0.2 m,试验中输入地震波采用Kobe波和Parkfield波。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分析,包括加速度时程及频谱反应、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和土层中剪应力-剪应变变化曲线。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地基中加速度反应存在差异,在低频部分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土体中剪应力-剪应变变化规律在砂土地基和黏土地基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 地震反应 成层土 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接头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地震响应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杨林德 王国波 +1 位作者 郑永来 马险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92-1898,共7页
先简要介绍了地铁车站接头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然后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试验进行了三维数值拟合分析。建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包括:计算范围与模型箱尺寸一致,采用Davidenkov模型描述模型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对边界条件采用加速度... 先简要介绍了地铁车站接头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然后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试验进行了三维数值拟合分析。建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包括:计算范围与模型箱尺寸一致,采用Davidenkov模型描述模型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对边界条件采用加速度条件模拟。计算得到了车站结构模型和区间隧道模型的加速度响应、土–结构间的动土压力值以及结构模型的动应变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是合理的,拟合分析结果是正确的,从而可为建立软土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三维计算方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模型试验 地下结构 地震响应 动土压力 地下铁道 接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陶连金 李书龙 +1 位作者 侯森 吴秉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6,共10页
通过对已有震害的调查发现,洞口段为山岭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容易发生边坡失稳及衬砌结构的损坏。对隧道洞口段进行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洞口仰坡临空面的存在,在距离洞口一定范围内会出现加速度的"放大效... 通过对已有震害的调查发现,洞口段为山岭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容易发生边坡失稳及衬砌结构的损坏。对隧道洞口段进行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洞口仰坡临空面的存在,在距离洞口一定范围内会出现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这种"放大效应"会导致衬砌间的非一致振动;应变结果显示:衬砌结构主要以横向受力为主,地震附加应力主要集中在拱肩和拱脚,这些部位为衬砌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试验中距洞口一定距离处的衬砌结构最先破坏,故洞口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并不代表衬砌结构地震反应内力的放大,洞口处衬砌结构惯性力不是结构地震反应附加内力的主导部分;洞口仰坡的坡面位移随着高程的增大呈抛物线形增长,衬砌结构整体变形为椭圆形,变形较大的位置为拱肩和拱脚;随着地震波的逐级加载,洞口仰坡发生推动式滑坡,从而引起衬砌结构的破坏,施工缝的存在消耗围岩变形对衬砌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有助于衬砌结构抗震。试验研究结论可供软弱围岩下山岭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振动模型试验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D控制的钢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楼梦麟 牛伟星 +1 位作者 宗刚 陈根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本文通过钢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刚性地基条件下矩形调谐流体阻尼器(TLD)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减震机理和减震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TLD减震控制效率影响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提供对比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箱中设... 本文通过钢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刚性地基条件下矩形调谐流体阻尼器(TLD)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减震机理和减震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TLD减震控制效率影响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提供对比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箱中设置铁丝网有助于提高TLD的减震效率,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和峰值加速度大小对TLD的减震效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流体阻尼器 钢结构 振动模型试验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桩-钢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被引量:30
15
作者 楼梦麟 宗刚 +1 位作者 牛伟星 陈根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6-230,共5页
本项试验是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TLD减震控制影响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提供相应的对比试验数据。在这组试验中,突出的问题是TLD、上部被控结构和土层三个子系统模型基频间的协调。为了尽可能降低土层模型基频... 本项试验是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TLD减震控制影响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提供相应的对比试验数据。在这组试验中,突出的问题是TLD、上部被控结构和土层三个子系统模型基频间的协调。为了尽可能降低土层模型基频,文中采用了一种具有低剪切波速特性的土层模拟介质。最后,通过土-桩-钢结构系统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钢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土层模拟介质 钢结构 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凌贤长 王东升 +2 位作者 王志强 王成 王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72,84,共7页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目前研究土 -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以 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为原型 ,开展 1∶10模型的液化场地桩 -土 -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很好地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目前研究土 -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以 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为原型 ,开展 1∶10模型的液化场地桩 -土 -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很好地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液化的各种主要宏观震害现象 ,并且模型桩的试验破坏状况与其原型的实际震害情况也比较吻合。主要介绍有关此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操作技术及试验结果等方面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以飨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液化场地 大型振动模型试验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粉土液化特性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景立平 姚运生 郑志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0-165,共6页
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路基的粉土粘粒含量少于1.5%、粉粒含量约为80%,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存在着液化可能性.为充分研究这一饱和粉土地层的液化特性,本文作者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了模拟自由场地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模型试验,试验结果... 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路基的粉土粘粒含量少于1.5%、粉粒含量约为80%,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存在着液化可能性.为充分研究这一饱和粉土地层的液化特性,本文作者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了模拟自由场地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的粉土液化的各种宏观震害现象,揭示了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规律和特征。试验结果为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路基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地震液化 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倾斜场地中地铁地下结构周围地基液化与变形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庄海洋 付继赛 +2 位作者 陈苏 陈国兴 王雪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3-1272,共10页
强震中场地砂土液化产生的土层侧移对地面建筑结构和地下生命线工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以预见,微倾斜液化场地的土层侧移也将对地铁地下结构的地震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鉴于此,开展了微倾斜(倾角为6°)可液化场地中两层三跨地铁... 强震中场地砂土液化产生的土层侧移对地面建筑结构和地下生命线工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以预见,微倾斜液化场地的土层侧移也将对地铁地下结构的地震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鉴于此,开展了微倾斜(倾角为6°)可液化场地中两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与区间隧道连接部位地震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倾斜可液化场地中地铁车站结构两侧地基出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液化分布特征,坡体下方水平土层比上方水平土层更易液化;因坡体内土体液化沿坡向下流滑引起了下方水平土层发生了明显的地面抬升,总体上坡体段内的地面侧移量最大,下方水平土层地面侧移量次之,坡体上方水平土层地面侧移量最小。同时,在试验过程中也发现,隧道和车站结构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上浮,可能会造成连接部位附近结构的应力集中或加重该部位的地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倾斜场地 砂土液化 土层侧移 地铁地下结构 振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倾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振生 巨能攀 +1 位作者 侯伟龙 李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结合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次生地质灾害,设计并完成了比例为1:100的边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讨论了相似关系和模型的设计、传感器的布置、模型的建造过程,编制了动荷载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边坡对输入动荷载具有放大作用,沿坡面向... 结合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次生地质灾害,设计并完成了比例为1:100的边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讨论了相似关系和模型的设计、传感器的布置、模型的建造过程,编制了动荷载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边坡对输入动荷载具有放大作用,沿坡面向上,PGA放大系数呈上升趋势,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其节律性变化规律受坡体岩性、结构面组合和动荷载振动方向的影响;动荷载X向振动时的坡面峰值重力加速度(PGA)放大系数明显大于Z向振动时的坡面PGA放大系数,说明坡体在X向振动时的动力响应更为强烈;坡体内PGA放大系数在铅直向上呈线性放大,在水平向上表现为节律性变化。试验结果有助于了解陡倾层状岩质边坡在不同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对研究其变形失稳机制和抗震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动力响应规律 振动模型试验 PGA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振动台模型试验98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研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韩晓健 左熹 陈国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503-508,共6页
土工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除了需采集常规的加速度、位移、应变信号外,还需采集模型场地土中振动孔隙水压力、动土压力等信号,由于同步采集的动态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的振动台信号采集系统难以满足这样的多种动态信号同步采集要求... 土工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除了需采集常规的加速度、位移、应变信号外,还需采集模型场地土中振动孔隙水压力、动土压力等信号,由于同步采集的动态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的振动台信号采集系统难以满足这样的多种动态信号同步采集要求。基于传感器融合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多种类型信号输入的动态信号同步采集系统,可实现80通道动态信号、18通道数字信号的同步采集、回放和频谱分析等功能,并具有界面友好、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模型试验 信号采集 虚拟仪器技术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