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模型性不确定性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包洪兵 姚卫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4-839,共6页
传统干涉模型未考虑设计变量的模型性不确定性影响.通过讨论模型性不确定性的来源,以概率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基础引入描述模型性不确定性的随机变量H.分析了H的分布形式,并分别给出了大、小样本容量时H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了... 传统干涉模型未考虑设计变量的模型性不确定性影响.通过讨论模型性不确定性的来源,以概率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基础引入描述模型性不确定性的随机变量H.分析了H的分布形式,并分别给出了大、小样本容量时H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了考虑模型性不确定性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同时给出了可靠性指标β的算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干涉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模型性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模型性不确定 贝叶斯法 最大熵原理 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感隐喻微观对比框架中体验哲学与民俗模型性的联合动因考辩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8-170,共3页
以往的通感研究一直限于修辞学的范畴之中,没有上升至认知的高度,且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不很充分。传统的通感辞格究其实质是一种概念隐喻的子类别,其运作方式与其他普通概念隐喻并无二致。鉴于此认识,有必要在大量收集和归纳汉英语言通感... 以往的通感研究一直限于修辞学的范畴之中,没有上升至认知的高度,且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不很充分。传统的通感辞格究其实质是一种概念隐喻的子类别,其运作方式与其他普通概念隐喻并无二致。鉴于此认识,有必要在大量收集和归纳汉英语言通感隐喻的基础上展开微观对比研究,探索通感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格局,揭示通感隐喻的普遍性与差异性,进而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及民俗模型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隐喻 微观对比研究 体验哲学 民俗模型性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阳 贾炜玮 +4 位作者 李凤日 李泽霖 郭昊天 王帆 赵子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4,共13页
【目的】森林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了解各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对优化森林空间结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林分类型构建生物量模型,有助于为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7种典... 【目的】森林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了解各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对优化森林空间结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林分类型构建生物量模型,有助于为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7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1 157块监测样地数据,结合Sentinel-2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计算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坡度等变量。将遥感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气候数据相结合,建立广义最小二乘生物量模型(GLS)和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GAM)。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通过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等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检验,并使用2020年复测的328块样地数据对模型进行辅助验证。【结果】在7种典型林分类型下,GAM的拟合效果优于GLS。其中,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的MAE较最小二乘生物量模型降低了1.99%~27.48%,RMSE降低了4.29%~20.87%,MSE降低了6.72%~35.43%。二次检验结果表明,每种林分类型的GAM预测精度均在80%以上。【结论】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是一种建立生物量模型的非参数方法,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下的生物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类型 植被指数 广义加模型 大兴安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研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姜佟燃 燕云飞 姜立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目的】利用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并与聚合法构建的可加性树冠半径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对比,以期为落叶松树冠半径和冠幅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68块天然林样地3 444株落叶松为研究对... 【目的】利用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并与聚合法构建的可加性树冠半径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对比,以期为落叶松树冠半径和冠幅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68块天然林样地3 444株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从8个冠幅-胸径基础模型拟合结果中,分别选择赤池信息量准则和贝叶斯信息准则最小的模型作为各树冠半径的基础模型。在最优基础模型中引入单木和林分因子,构建广义模型。基于构建的广义模型,分别采用聚合法和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树冠半径相容性模型系统。【结果】(1)基础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方向树冠半径的最优基础模型存在差异。(2)在不同方向树冠半径的基础模型中,分别引入枝下高、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平均胸径等变量,这些变量均能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单木尺寸和竞争变量的各方向树冠半径的广义模型。(3)基于聚合法和广义加性模型构建的树冠半径和冠幅相容性模型系统综合对比表明:广义加性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树冠半径和冠幅的预测均优于聚合法模型。【结论】落叶松各树冠半径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趋势。在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中,广义加性模型预测精度优于聚合法。广义加性模型不但对模型假设要求不严,还简化了预测变量和响应变量之间的选择过程。因此,从模型假设和应用便利性角度,推荐广义加性模型预测该区域落叶松树冠半径和冠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冠幅 树冠半径 聚合法 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性模型的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徐惠 罗传仙 张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5,共9页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监测技术数据质量的管理、维护及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目前油中溶解气体数据质量存在一定缺陷。提出一种适合油中溶解气体时序数据的趋势预测方法,通过对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时序数据的特...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监测技术数据质量的管理、维护及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目前油中溶解气体数据质量存在一定缺陷。提出一种适合油中溶解气体时序数据的趋势预测方法,通过对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时序数据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了泛化性能优越的统计模型,并借鉴加性模型的优点,对存在缺失值的油中溶解气体数据进行拟合,并对预测效果进行分析。同时,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实例对比了两者在预测效果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数据质量 趋势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广义加性模型的黑龙江省林火发生预测
6
作者 李春辉 欧阳逸云 +4 位作者 何燕 倪荣雨 曾爱聪 苏漳文 郭福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57-3968,共12页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防控至关重要。研究旨在对比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和火险等级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森...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防控至关重要。研究旨在对比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和火险等级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森林火灾防控提供更科学的模型依据。选取2006—2020年的黑龙江省林火数据,结合气象、地形、植被等多种影响因素,对Logistic回归模型和四种不同基函数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由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自适应样条基(AD)拟合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均展现出更优异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其中,AD拟合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效果最佳,其测试集准确率提高4.2%,AUC值提升0.053。模型预测显示,黑龙江省的高火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中南地区,与该省实际的防火布局高度吻合。研究表明,空间信息在森林火灾发生预测中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基于自适应样条基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能够对自变量进行分段线性解释,为黑龙江省制定精准的火灾预防措施、优化消防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空间广义加模型 分段效应 平滑样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及含碳率
7
作者 刘霞 凌成星 +10 位作者 陈永富 刘华 贺振平 李泽江 孙维娜 马志杰 由海霞 吕文 赵峰 曾浩威 王鑫淼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目的】基于冠幅面积和灌木高度变量构建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根据生物量分配系数加权确定整株灌木的综合含碳率,为在区域尺度上精准评估灌木碳储量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 【目的】基于冠幅面积和灌木高度变量构建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根据生物量分配系数加权确定整株灌木的综合含碳率,为在区域尺度上精准评估灌木碳储量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为对象,测定各器官组分生物量和含碳率;利用线性模型、对数模型、幂函数和理论生长方程构建以冠幅面积、灌木高度和植冠体积为自变量的基础灌木生物量模型,从中挑选出各器官组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采用分量相加的多元非线性联合估计方法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通过加权回归消除模型异方差;以各器官组分生物量占比为权重,计算各灌木的综合含碳率。【结果】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基础生物量模型均以幂函数效果最好,构建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大多数模型的决定系数(R^(2))在0.8以上且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接近0.1。在单因素指标中,模型自变量采用冠幅面积时的精度比采用灌木高度时更高,而冠幅面积与灌木高度组成的复合因子植冠体积是大多数灌木生物量模型的最佳自变量。各器官的含碳率具有波动性且变化在28.86%~46.97%,同一器官的含碳率在不同灌木种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3种灌木的器官生物量加权平均含碳率为34.68%~42.37%。【结论】幂函数是预测灌木生物量模型的最佳形式,以冠幅面积和灌木高度的复合因子植冠体积为自变量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且实用性强;不同灌木的各器官及整株植物含碳率均存在差异,估算灌木碳储量时应考虑不同物种的含碳率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灌木碳储量和碳汇的精细化遥感监测和评估提供参数与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生物量 可加生物量模型 含碳率 荒漠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奇异敏感的趋向性犯罪模型中的警察威慑效应
8
作者 李彬 谢莉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533,共22页
该文在有界光滑域Ω■R^(n)(n≥3)上研究了一个带奇异灵敏度的两组分非局部模型,该模型是三组分的Jones-Brantingham-Chayes趋向性模型的一个简化模型,后者被用于模拟在警察威慑下犯罪活动的时空动态.该文在较大趋化敏感系数范围内证明... 该文在有界光滑域Ω■R^(n)(n≥3)上研究了一个带奇异灵敏度的两组分非局部模型,该模型是三组分的Jones-Brantingham-Chayes趋向性模型的一个简化模型,后者被用于模拟在警察威慑下犯罪活动的时空动态.该文在较大趋化敏感系数范围内证明了相应初边值问题拥有全局经典解.值得指出的是,相较于无警察威慑效应的Short et al趋向性犯罪模型的相关结果,警察威慑扩大了确保解全局存在的趋化敏感系数范围,在某种意义下这也表明了警察威慑效应对模型解性质具有正则化效应.注意,先前数值结果(Jones,Brantingham and Chayes.Math Models Methods Appl Sci,2010)表明警察威慑有益于镇压犯罪热点的形成,因此该文的研究结果也是相应数值结果的一个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模型 奇异敏感 经典解 全局存在 长时间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失效时间带混合效应的加性乘积风险率模型的统计推断
9
作者 亢芳圆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6,共18页
在生存分析中,会收集到来自不同医院或治疗中心的聚类数据,每个医院或每个治疗中心称为一个类,在同一个类中的个体具有相似性.本文对这种聚类失效时间建立了加性乘积风险率函数模型,对同一类的个体用一个共同的混合效应项表示类内部的... 在生存分析中,会收集到来自不同医院或治疗中心的聚类数据,每个医院或每个治疗中心称为一个类,在同一个类中的个体具有相似性.本文对这种聚类失效时间建立了加性乘积风险率函数模型,对同一类的个体用一个共同的混合效应项表示类内部的相关性.在统计推断中,利用估计方程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给出了估计量的大样本理论结果和证明,然后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有限样本下的估计量的表现,并将模型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数据中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失效时间 混合效应 乘积模型 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单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建
10
作者 任玉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2,共5页
精准预测树木生物量,对于评价树木碳储量以及碳汇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解析木获得的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生物量数据,以单木胸径为单一变量,构建人工红松树各器官的生物量相容性预估模型,并对... 精准预测树木生物量,对于评价树木碳储量以及碳汇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解析木获得的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生物量数据,以单木胸径为单一变量,构建人工红松树各器官的生物量相容性预估模型,并对构建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除树叶生物量外,构建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树干、树枝、树皮生物量拟合优度(R_(a)^(2))均大于0.92,树干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均方根误差(RMSE)较大,其余器官介于1~20 kg之间。平均绝对误差(MAE)介于1~15 kg之间,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通过独立样本检验,总生物量以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变化范围在1.32~14.38 kg,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的变化范围在9.31%~40.00%。总体上,本研究建立的人工红松地上部分的相容性生物量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估能力都较好,可以有效预测该地区红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红松林 相容模型 地上生物量 辽东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病例队列设计下多类型复发事件的加性转移模型
11
作者 田亮 戴家佳 李先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7,共15页
协变量信息采集成本昂贵是导致大型队列研究或随访型研究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病例队列设计(case-cohort design)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偏抽样机制,在生存事件中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多类型复发事件在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也极为常... 协变量信息采集成本昂贵是导致大型队列研究或随访型研究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病例队列设计(case-cohort design)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偏抽样机制,在生存事件中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多类型复发事件在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也极为常见,并且相关研究往往需要对试验对象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成本也可能较为高昂。鉴于此,本文基于一类加性转移模型提出多类型复发事件的广义病例队列设计,选择与时间相关的加权函数,应用逆概率加权方法建立未知参数的加权估计方程,并证明所得参数估计量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复发事件 广义病例队列设计 转移模型 逆概率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聚类与GAMM模型的典型资源型城市滑坡易发性评估:以冷水江市为例
12
作者 何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121,共10页
本文针对现有滑坡易发性评估方法在处理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关系方面的局限性,以湖南省典型资源型城市冷水江市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一个融合空间异质性特征的滑坡易发性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历史记录收集,获取了2015年5月至2024... 本文针对现有滑坡易发性评估方法在处理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关系方面的局限性,以湖南省典型资源型城市冷水江市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一个融合空间异质性特征的滑坡易发性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历史记录收集,获取了2015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间325起滑坡事件数据,并建立了包含12个因子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地形、植被覆盖、距离类及岩性等多维变量。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进行了网格划分、数据投影转换、缺失值填补和标准化等操作。研究采用空间约束多元聚类(SCMC)方法分析滑坡事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结合“解释偏差”评估变量重要性。同时,利用GIS技术和自然断点法实现了滑坡易发性的可视化与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空间随机效应的GAMM模型在AIC、BIC、伪R_2和对数似然等指标上均优于未考虑空间随机效应的模型,在识别高风险区域滑坡方面表现更为出色。研究发现,剖面曲率、距道路距离、地形湿度指数和距采矿区距离等变量在滑坡易发性评估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冷水江市滑坡易发区域呈现显著的聚集性,考虑空间效应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这一规律,有效避免了低风险区域的误判。本研究构建的评估体系对冷水江市及类似资源型城市的滑坡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滑坡易发 空间异质 广义加混合模型 冷水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稳态加性噪声模型的因果发现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志峰 丁凯培 +1 位作者 蔡瑞初 陈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6,共9页
因果发现旨在通过观测数据挖掘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现有的因果发现方法大多假定数据的产生过程是平稳的,然而在实际环境下往往不满足稳态假设,导致结果不可靠。研究发现,在一些场景中的非稳态扰动与时序信息高度相关。因此,在加性噪声模... 因果发现旨在通过观测数据挖掘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现有的因果发现方法大多假定数据的产生过程是平稳的,然而在实际环境下往往不满足稳态假设,导致结果不可靠。研究发现,在一些场景中的非稳态扰动与时序信息高度相关。因此,在加性噪声模型基础上将非稳态扰动刻画为一项关于时序信息的函数,设计非稳态加性噪声模型,并给出非稳态加性噪声模型的识别条件,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因果关系学习算法。第1阶段利用回归计算得到变量残差,再检验残差与回归特征集的独立性从而选出叶子节点,迭代得到观测变量集的因果次序;第2阶段再次进行回归计算和独立性检验,消除第1阶段中冗余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观测变量集的因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约束的异构/非平稳因果发现、LPCMCI和Ti MINo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仿真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优的效果,平均F1值达到0.85;而在真实因果结构数据集中,该算法的F1值平均提升41.12%,能够从非稳态数据集中恢复出更多因果结构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发现 因果结构 非稳态扰动 噪声模型 函数式因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地上生物量相容性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媛 王志波 +1 位作者 叶冬梅 刘凤玲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9,共11页
基于内蒙古苏木山林场44株华北落叶松的生物量实测数据,采用不同测树因子构建单木独立基础模型,并通过3种方法(总量直接控制平差法、总量直接控制联立方程组法和代数和控制法)构建相容性模型,预测单木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1)对于一元模... 基于内蒙古苏木山林场44株华北落叶松的生物量实测数据,采用不同测树因子构建单木独立基础模型,并通过3种方法(总量直接控制平差法、总量直接控制联立方程组法和代数和控制法)构建相容性模型,预测单木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1)对于一元模型,以胸径为自变量的最优独立基础模型和相容性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66~0.943,均方根误差小于20.030 kg,总相对误差在±1.905%范围内,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6.905%;各模型预估精度为93.7%~95.6%。2)对于二元模型,以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的最优独立基础模型和相容性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67~0.985,均方根误差小于11.636 kg,总相对误差小于1.893%,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6.823%;各模型预测精度范围93.7%~97.9%之间。3)各模型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无显著系统偏差,与样本点的拟合程度较好,预估能力较好。4)各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华北落叶松地上生物量,二元模型整体优于一元模型。相容性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地上总量与各器官分量之间的不相容问题,其中代数和控制法的性能优于其他2种方法。综合考虑建模效率与精度,建议优先采用代数和控制法的二元相容性模型作为该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地上生物量优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地上生物量 独立模型 相容模型 联立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杀虫剂二元分类抗性风险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蔚 何祺 +4 位作者 刘哲 李秀珍 崔佳琳 张晓鸣 张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4,共11页
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害虫对其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尽管杀虫剂的室内抗性实验可获得杀虫剂的抗性倍数,但存在实验周期长、实验试材获取困难等问题。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快速、合理评估杀虫剂的潜在抗性风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害虫对其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尽管杀虫剂的室内抗性实验可获得杀虫剂的抗性倍数,但存在实验周期长、实验试材获取困难等问题。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快速、合理评估杀虫剂的潜在抗性风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基于节肢动物抗性数据库(arthropod pesticide resistance database,APRD)、英国作物生产委员会(British crop production council,BCPC)和SPECS数据库,选择结构相似性低的样本组成训练集,结合6种机器学习算法: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self-organizing map,SOM),分别构建了杀虫剂的二元分类抗性风险模型,基于测试集对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并用最优模型对外部验证集进行了预测。单一模型中,DT在外部验证集中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4.62%;同时,采用投票机制整合了6种模型,其在外部验证集中阳性样本预测准确率为78.95%,阴性样本预测准确率为65%。本研究构建的抗性模型可为新杀虫剂的潜在抗性风险提供理论评估,有助于指导杀虫剂在农田中的科学使用以延缓其抗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害虫抗药 机器学习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与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彪 周申培 +4 位作者 吴细秀 侯博文 侯慧 邱进 丁心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7-2217,I0116-I0120,共16页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弧道阻抗的随机变化是电弧间歇性重燃的重要标志,故论文重点围绕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和重燃时间间隔的随机性开展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研究。黑盒电弧模型中,Cassie-Mayr联合模型能完整的描述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变化过程,但存在从大电流变化为小电流的判据模糊,转换过程突变的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引入连续过渡函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描述弧道电阻的变化特性,利用Fermi函数对联合模型中Mayr模型和Cassie模型进行权重分配。以改进的Cassie-Mayr单次燃弧模型为基础,根据工频熄弧理论,通过设置燃弧时间长短表征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从而建立了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10kV配电网单辐射型网架结构的接地故障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小波包分析提取了不同条件下故障电压、电流、高次谐波、零序分量以及频率分布等故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Cassie-Mayr联合模型不但解决了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转换突变问题,且不同模型权重占比的分配更能准确地表征实际燃弧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通过设置电弧燃弧时间长短,准确地描述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电弧断续时刻为非整数周期下的过电压、过电流幅值高于整数周期;电缆线路增大了故障线路电流,过电流可达3.81~7.20pu,不利于熄弧;大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0~400Hz,小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1200~160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间歇重燃电弧模型 点接地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的沙柳特征因子动态变化
17
作者 王晓华 许昊 +1 位作者 锁岚 马俊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0,104,共12页
【目的】对沙柳特征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地径、枝高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样本采集、气象数据收集等手段,基于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以灌丛、枝条以及二者的嵌套作为随机效应,探究灌木地径、... 【目的】对沙柳特征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地径、枝高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样本采集、气象数据收集等手段,基于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以灌丛、枝条以及二者的嵌套作为随机效应,探究灌木地径、枝高与土壤水分(SM)、年平均降水量(MAP)、年平均气温(MAT)及年龄等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对于不考虑随机效应的广义加性模型(GAM),灌木地径与影响因子呈较强的非线性关系(有效自由度E均大于8.20,且P<0.001),枝高仅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与其他影响因子均为线性关系。2)相较于GAM,GAMM在随机效应的影响下,地径与各影响因子之间非线性显著降低(E变小),但在以灌丛为随机效应的模型中,地径与年平均气温趋于线性关系(E为1),而枝高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强,与其余影响因子仍呈线性关系。3)考虑随机效应的GAMM比GAM的拟合结果更优,且嵌套模式下的GAMM拟合效果最好。【结论】沙柳不同特征因子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差异,而相比枝高,地径的变化程度更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沙柳特征因子的动态变化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探究沙地生境变化过程中植物种群变化、植被演替及植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特征因子 环境因子 广义加模型 广义加混合模型 动态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或非线性结构自动识别的股价预测
18
作者 梁焙婷 王斌会 +1 位作者 王国长 庞檬缘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94,共21页
针对加性模型中预测变量线性和非线性结构的自动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和群Lasso方法的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方法LANEM.首先结合Lasso惩罚和群Lasso惩罚,通过使用三次自然样条基底同时选出无关变量、线性变量以及非线性变量,并利... 针对加性模型中预测变量线性和非线性结构的自动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和群Lasso方法的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方法LANEM.首先结合Lasso惩罚和群Lasso惩罚,通过使用三次自然样条基底同时选出无关变量、线性变量以及非线性变量,并利用上证指数数据,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进行股价预测。结果表明,LANEM方法基于股票数据能自动识别出线性预测变量、非线性预测变量和无关预测变量,且结合最小二乘方法得到的LANEMLS方法具有最小的预测误差.同时,稳健性检验证明了LANEM方法不受股票指标、类型和时间的影响,应用股票场景广泛.相较于Lasso和群Lasso方法,LANEM方法有效提高股票指数预测的准确率,对股票的预测和趋势性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预测 Lasso方法 群Lasso方法 模型 LANE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CO_(2)热泵空调系统1D-3D动态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海丹 宗硕 +5 位作者 肖迪 殷翔 黄龙飞 王熙熙 杨李辰 曹锋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3,共9页
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低温制热能力,其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变化对乘员热舒适性的影响重大。为研究乘员舱舒适性以及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参数动态变化的耦合规律,基于一维仿真软件GT-Suite和三维CFD软件STAR-CCM+搭... 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低温制热能力,其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变化对乘员热舒适性的影响重大。为研究乘员舱舒适性以及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参数动态变化的耦合规律,基于一维仿真软件GT-Suite和三维CFD软件STAR-CCM+搭建了联合仿真模型,建立了乘员舱温度场与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化关联关系,综合分析了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车厢动态升/降温特性。结果显示:乘员舱热环境温度分布较不均匀,有必要采用加权PMV(平均热感觉指数)评价乘员舱非均匀热环境。在多PID控制的跨临界CO_(2)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使用基于加权PMV舒适度模型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系统目标参数的调控稳定。在制冷模式43℃环境温度工况下,该控制方法能够降低9.4%的压缩机功耗;在制热模式-10℃环境温度工况下,该方法能够降低17.9%的压缩机功耗,该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热舒适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压缩机功耗,有助于提升新能源车续航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汽车热泵空调 联合仿真 加权热舒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
作者 党亚茹 李迎冬 +3 位作者 董秀强 赵天亚 张崇良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0,共12页
为探究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基于2022年4和9月在海州湾调查获取的渔获物数据和环境数据,探究了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并应用... 为探究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基于2022年4和9月在海州湾调查获取的渔获物数据和环境数据,探究了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并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上述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各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均为海州湾南部海域、日照近海海域和前三岛邻近海域较高,海州湾东北部海域较低;秋季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南北部海域均较高而在中部海域较低,其余指数的分布趋势随纬度变化而有所差异。除Margalef物种丰富度外,其余指数均为秋季高于春季。GAM模型分析表明,春季各指数主要受水深和底层温度的影响,而秋季则主要受底层盐度和水深的影响。不同季节影响各指数的环境因子及其贡献率略有差异,同一季节不同指数的影响因素和贡献率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海州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渔业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 环境因子 季节 广义加模型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