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车联网的联邦学习模型定制框架及算法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翰奇 王小妮 +4 位作者 吴秋新 王灿 吴浪 杜俊龙 秦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8-1337,共10页
针对车联网联邦学习服务难以满足用户训练个性化模型的需求,提出一种创新性的车联网联邦学习模型定制化服务框架。该框架采用了一种融合设备贡献度和数据集相似性的联邦学习聚合算法,实现了个性化联邦学习。该算法通过不同权重分配方式... 针对车联网联邦学习服务难以满足用户训练个性化模型的需求,提出一种创新性的车联网联邦学习模型定制化服务框架。该框架采用了一种融合设备贡献度和数据集相似性的联邦学习聚合算法,实现了个性化联邦学习。该算法通过不同权重分配方式和相似性计算,使得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模型训练方案。该框架还提出了一种双重抽样验证方法,解决了模型性能和可信度问题;此外,利用智能合约支持数据协作,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在大多数实验场景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该框架可以显著提高车联网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同时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联邦学习 模型定制 智能合约 聚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模型定制的一种自动传播策略与选择性回退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龙 赵海燕 张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面向特征的分析方法已被主流的软件复用方法接受.其基本思想是将软件的特征作为软件解决需求问题的基本要素,使用特征以及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两者的组合也被称为特征模型)来组织软件的需求.特征模型良好的可剪裁性和可扩展性,为领域需求... 面向特征的分析方法已被主流的软件复用方法接受.其基本思想是将软件的特征作为软件解决需求问题的基本要素,使用特征以及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两者的组合也被称为特征模型)来组织软件的需求.特征模型良好的可剪裁性和可扩展性,为领域需求的复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当前的面向特征的方法中,特征模型上的一个定制决策会影响其他相关特征的绑定状态.如何使用特征模型之间内在的关联关系来实现特征模型的定制的自动传播算法与选择性回退算法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给出了特征模型定制的一种自动传播策略与选择性回退机制,针对特征模型中存在的二元约束与组合约束进行分析,介绍该算法的实现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特征模型 模型定制 自动传播 选择性回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3D的人脸模型定制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滔滔 江晓宇 +2 位作者 温佩贤 杨林 杜晓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2-388,共7页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三维图形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开始关注基于Web3D技术的在线应用,而这尤其体现在3D网页游戏、虚拟现实展示等新兴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Web3D的人脸模型定制系统,其主要以开源的三维图形库——O3D的WebGL实...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三维图形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开始关注基于Web3D技术的在线应用,而这尤其体现在3D网页游戏、虚拟现实展示等新兴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Web3D的人脸模型定制系统,其主要以开源的三维图形库——O3D的WebGL实现作为开发工具,通过结合FFD和鼠标交互控制等方法来获取不同极值状态下的人脸,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关键帧插值及融合技术来实现脸部表情与造型的设计,可适用于Web游戏或3D动画中角色人脸的快速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模型定制 关键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字博物馆特征模型可视化定制方法
4
作者 李彩霞 宋元 +2 位作者 冯朝阳 王艺 李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共8页
数字博物馆领域仿真资源的重用与共享以及仿真资源从自然语言描述动态转换成视景仿真表述的方法是构建数字博物馆急需解决的问题。借鉴IOD(Internet of Data)思想,提出一种数字博物馆特征模型可视化定制方法,用数据语义标签和关联语义... 数字博物馆领域仿真资源的重用与共享以及仿真资源从自然语言描述动态转换成视景仿真表述的方法是构建数字博物馆急需解决的问题。借鉴IOD(Internet of Data)思想,提出一种数字博物馆特征模型可视化定制方法,用数据语义标签和关联语义标签模拟物联网中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实现对特征和特征关系的与平台无关、直观且无二义性的描述以及标识、访问、存储和可视化。通过构建特征编辑器、特征关联编辑器和模型融合引擎,给出从领域特征模型DFM(Domain Feature Model)到应用系统特征模型AFM(Application Feature Model)的可视化定制方法。通过数字博物馆实例化描述,验证了Web3D环境下特征模型可视化定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IOD 特征模型 模型定制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软件系统界面可定制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小将 胡正国 陈启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8-421,共4页
针对嵌入式软件界面子系统的设计特点 ,介绍了进行嵌入式软件系统界面设计的可定制技术 ,并提出了一个界面可定制模型。首先阐述了界面可定制模型的设计原理、模型结构和实现技术 ;然后介绍了界面可定制模型在嵌入式软件系统界面子系统... 针对嵌入式软件界面子系统的设计特点 ,介绍了进行嵌入式软件系统界面设计的可定制技术 ,并提出了一个界面可定制模型。首先阐述了界面可定制模型的设计原理、模型结构和实现技术 ;然后介绍了界面可定制模型在嵌入式软件系统界面子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应用实例。实例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系统 界面可定制模型 界面设计 模型结构 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模型的可定制产品数据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刚 高琦 +1 位作者 康延钦 王培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101,共5页
作为管理企业智力资产的主要工具,PDM/PLM系统只要具有了灵活的架构、快速部署的能力、强大的扩展性和开放性,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此提出了基于元模型的可定制产品数据模型,首先分析了可定制数据模型的内涵,论... 作为管理企业智力资产的主要工具,PDM/PLM系统只要具有了灵活的架构、快速部署的能力、强大的扩展性和开放性,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此提出了基于元模型的可定制产品数据模型,首先分析了可定制数据模型的内涵,论述了支持数据模型定制的产品数据管理的体系结构,建立了产品元模型结构,阐述了数据模型定制机制,通过定制实现了产品结构设计阶段的数据模型,最后在山东山大华天软件公司的PLM系统InforCenter中实现,并在某船厂成功应用实施。通过定制产品设计阶段数据模型和成功的实施应用,说明该理论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定制数据模型 PDM P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问题的理论分析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孙艳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6-54,共9页
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旅行社低成本实现定制服务提供了可能,定制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旅游系统理论、行为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的角度对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决策模型;... 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旅行社低成本实现定制服务提供了可能,定制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旅游系统理论、行为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的角度对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决策模型;结合洛阳旅游景点交通网络图,把景点定制下旅行社旅游行程线路问题转化为一个游憩中心的选址问题,建立模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旅游线路 定制模型 选址技巧 旅游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驱动的大批量定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军 刘光复 张利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91-1695,共5页
针对具有模块化特性的产品大批量定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以客户驱动为基础的大批量定制模型 通过客户驱动参数描述、参数映射、模块特性参数编码规则的建立 ,得出定量描述的数学模型 ,从而使产品定制问题转变为模块的组合优化问题
关键词 客户驱动 大批量定制模型 参数描述 参数映射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定制参考过程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
9
作者 凌济民 张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2-653,共12页
过程模型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由于企业为每个特定业务需求单独开发过程模型是复杂并且高成本的工作,因此企业通常使用参考过程模型作为过程模型开发的基础,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由于参考模型需要领域专家大量... 过程模型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由于企业为每个特定业务需求单独开发过程模型是复杂并且高成本的工作,因此企业通常使用参考过程模型作为过程模型开发的基础,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由于参考模型需要领域专家大量的领域分析和抽象建模工作,如何基于领域内已有的过程模型变体自动创建出初步的参考模型以辅助领域专家的工作成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现有的参考模型构建方法存在输出模型复杂度较高或难以全面表达领域内多样推荐实践等问题.为了创建代表性和可读性更强的参考模型,基于相似过程片段聚合技术,提出了一种支持层次化子过程结构的可定制参考过程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全面支持可定制参考模型中基础过程、变更可选项以及约束关系的自动构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参考模型具有良好的领域代表性和模型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型 过程变体 参考模型 定制过程模型 过程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三维人体模型快速建模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毛天露 王兆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91-2195,共5页
采用模型重用的思想,通过输入21个人体测量学参数对标准人体模型进行编辑,实时获得相应体型的个性化三维人体模型.该方法使得编辑过程能够实时完成;生成的人体模型可以方便地驱动;精选的21个人体测量学参数覆盖了人体各处的细节,能够比... 采用模型重用的思想,通过输入21个人体测量学参数对标准人体模型进行编辑,实时获得相应体型的个性化三维人体模型.该方法使得编辑过程能够实时完成;生成的人体模型可以方便地驱动;精选的21个人体测量学参数覆盖了人体各处的细节,能够比较完整地描述人体的外形特征,满足对人体模型个性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 模型定制 人体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模型综合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钦 钱锋 顾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4-198,共5页
电力系统调度一般采用分区域电网监控方式,各级调度系统只建立监控范围内的电网模型,外网部分采用等值处理,与真实电网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电网应用分析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平台的电网模型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不... 电力系统调度一般采用分区域电网监控方式,各级调度系统只建立监控范围内的电网模型,外网部分采用等值处理,与真实电网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电网应用分析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平台的电网模型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模型拼接、量测合并、图形显示等核心功能,还扩展了模型定制、暂态模型匹配、电网应用分析等应用功能,并且为第3方系统提供了统一的Web服务接口。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电力应用系统对电网模型和数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息模型 模型拼接 模型定制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顾客参与的定制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晶 程丽娟 宋庆美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391-395,共5页
随着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提高,定制化生产已经成为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行定制化生产,顾客必须参与产品的形成过程,因此,顾客参与生产过程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定制个人计算机用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定制化... 随着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提高,定制化生产已经成为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行定制化生产,顾客必须参与产品的形成过程,因此,顾客参与生产过程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定制个人计算机用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定制化生产过程中顾客参与程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顾客参与的定制满意度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特性。提出了要实现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企业应该鼓励顾客更多、更早地参与产品的形成过程的观点。同时,指出完全定制化生产是企业生产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化生产 顾客满意 顾客参与 定制满意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制规模化——大规模定制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建正 王思远 +2 位作者 王莹 杨晋龙 李作志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140,117,共6页
将大规模定制分为两个不同过程:大规模定制化和定制规模化,并分别给出定义。首先提出了大规模定制平衡模型,阐述了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的策略(是实施大规模定制化还是定制规模化),然后提出了定制规模化的方法和关键技术,最后将这些理论... 将大规模定制分为两个不同过程:大规模定制化和定制规模化,并分别给出定义。首先提出了大规模定制平衡模型,阐述了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的策略(是实施大规模定制化还是定制规模化),然后提出了定制规模化的方法和关键技术,最后将这些理论技术应用到大型桥式起重机,扩大了桥式起重机定制制造的规模,为定制制造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定制规模化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定制 定制规模化 大规模定制平衡模型 大规模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Library用户模型功能设计——泰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季晓林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3-85,共3页
文章介绍了MyLibrary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服务,结合国内外MyLibrary研究概况以及运用实践,建立并设计了具有本馆个性化服务特色的模型方案。
关键词 MYLIBRARY 个性化图书馆 定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订单位置聚类的雏鸡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栋 陈天恩 +3 位作者 姜舒文 张驰 王聪 鲁梦瑶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为解决大型禽业企业物流订单位置跨度大、配送车辆调度工作人工参与度高、雏鸡配送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结合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求解思路,提出了基于订单位置聚类的雏鸡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模型。模型通过引入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了基于订单... 为解决大型禽业企业物流订单位置跨度大、配送车辆调度工作人工参与度高、雏鸡配送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结合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求解思路,提出了基于订单位置聚类的雏鸡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模型。模型通过引入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了基于订单位置的配送单元划分方法,并基于肘部法则与轮廓系数法设计了自动化订单位置聚类流程,实现了订单配送单元的自主式划分。在划分的各组订单基础上,以配送成本最优作为目标函数,建立雏鸡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并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研究采用北京某禽业企业实际订单数据,对订单未聚类情况下的整体调度优化与聚类分组情况下的调度优化两种情况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订单聚类分组情况下,优化模型使配送车辆平均每天总里程比订单未聚类情况降低69.84%,可以得出,加入聚类算法的订单分组优化更适合实际订单位置跨度大、订单数量多的车辆调度场景。基于以上研究,研发设计了适用于雏鸡配送的车辆调度优化服务系统,实现了订单自动化聚类、配送车辆调度优化、定制化模型服务等功能,通过模型的实际应用,达到了为禽业企业提供智能化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服务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了企业配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配送 车辆调度优化模型 K-MEANS聚类算法 遗传算法 智慧畜禽 定制模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配置ASP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刘强 陈新 +1 位作者 陈新度 张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397-2401,共5页
采用软件配置的方法来实现业务定制,在基于定义的业务颗粒的基础上,利用分解和细化技术,构建了“业务池+可增容业务对象模型+定制粒度尺”的系统业务定制模型;研究了视图定制和多视图的管理机制,建立了面向ASP应用服务的多级分层授权的... 采用软件配置的方法来实现业务定制,在基于定义的业务颗粒的基础上,利用分解和细化技术,构建了“业务池+可增容业务对象模型+定制粒度尺”的系统业务定制模型;研究了视图定制和多视图的管理机制,建立了面向ASP应用服务的多级分层授权的权限管理模型,提出了面向资源访问、功能操作的小粒度授权机制,实现ASP集中统一的权限管理。最后以面向专业镇ASP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和ASP协作制造中心为实例说明各项关键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用户视图 业务定制模型 业务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ly stabl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parall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with linear kernel 被引量:4
17
作者 包哲静 钟伟民 +1 位作者 皮道映 孙优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5期701-707,共7页
Robustly stable multi-step-ahea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based on parall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with linear kernel was proposed. First,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optimal control laws of parallel SVMs ... Robustly stable multi-step-ahea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based on parall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with linear kernel was proposed. First,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optimal control laws of parallel SVMs based MPC was derived, and then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stability condition for MPC closed loop was given according to SVM model, and finally a method of judging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VM model and the actual plant was presented, and consequently the constraint sets, which can guarantee that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is still robust for model/plant mismatch within some given bounds, were obtained by applying small-gain theorem.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e proposed stability condition and robust constraint sets can provide a convenient way of adjusting controller parameters to ensure a closed-loop with larger stable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ability ROBUS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MC-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processes 被引量:2
18
作者 Munna KUMAR Durga PRASAD Ram Sharan SING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8-100,共13页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eter λ,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Six different forms of process models were selected from literature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 was calculated by ITAE and total variation TV and compared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tuning rules. Undesirable overshoot was removed by using a set-point weighting parameter. Robustness was tested by introducing a perturbation into the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and closed-loop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robust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n overall better closed-loop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sensitivity internal model control unstable process set-point weighting integral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tracking control for micro machine tools with load uncertainties 被引量:2
19
作者 FAN Shi-xun FAN Da-peng +1 位作者 HONG Hua-jie ZHANG Zhi-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The quality of the micro-mechanical machining outcome depends significantly on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miniaturized linear motor drive precision stage. The tracking behavior of a direct drive design is prone t... The quality of the micro-mechanical machining outcome depends significantly on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miniaturized linear motor drive precision stage. The tracking behavior of a direct drive design is prone to uncertainties such as model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disturbances. Robust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is kind of precision stages with mass and damping ratio uncertainties was researched. The mass and damping ratio uncertainties were modeled as the structured parametric uncertainty model.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was developed by using unbiased least square technique.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bandwidth of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signals was analyzed by using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technique. A two loop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that combines the p-synthesis and the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techniques was proposed. The p-synthesis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sign robust optimal controllers based on structured uncertainty models. By complementing the/z controller, the DOB was applied to further improving the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o evaluate the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 prototype micro milling machine among four control schemes: the proposed two-loop tracking control, the single loop μ control, the PID control and the PID with DOB control. The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s,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tracking errors and the performance robustness of different control schem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has the best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It reduces the maximal errors caused by disturbance forces such as friction force by 60% and the RMS errors by 63.4% compared with the PID control. Compared to PID with DOB control, it reduces the RMS errors by 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machine tools servos parametric uncertainty model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disturbance observer p-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blend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雅琳 马杰 +2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张传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52-557,共6页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nd neural network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redicting compositions and rule models for expert reasoning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An expert reasoning method based on these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ble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nclud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he first blending process and area optimization for the second blending process, and to determine optimal mixture ratio which will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fied rates of agglomerate Pb, Zn and S compositions are increased by 7.1%, 6.5% and 6.9%, respectivel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sintering permeability is reduced by 7.0%, which effectively stabilizes the agglomerate compositions and the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 area optimization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