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 Services的模型复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于海龙 刘丽萍 邬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139-4145,4177,共8页
从建模方法与建模语言、模型转换、模型描述信息定义与组织管理、模型软件复用四个方面分析模型复用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模型复用研究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s技术,分析了基于Web Services的模型服务生成、模型服务表示、模型服务集成... 从建模方法与建模语言、模型转换、模型描述信息定义与组织管理、模型软件复用四个方面分析模型复用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模型复用研究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s技术,分析了基于Web Services的模型服务生成、模型服务表示、模型服务集成应用等问题;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模型服务开发与集成应用过程。通过实例研究,初步验证基于Web Services技术将可以构建模型服务、并通过服务集成实现模型应用,这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复用与集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复用 模型服务 服务集成 WEB SERVI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模型复用的通用大数据分析平台 被引量:4
2
作者 崔晓龙 郭茜 +1 位作者 边胜琴 张德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70,共7页
针对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预处理困难、数据和模型重用性差等问题,构建了通用分析平台。平台集主题建立、数据源获取、数据探索、数据预处理、算法模型自定义与使用于一体,实现了数据源、算法模型的共享和复用,大大降低数据分析人员的重... 针对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预处理困难、数据和模型重用性差等问题,构建了通用分析平台。平台集主题建立、数据源获取、数据探索、数据预处理、算法模型自定义与使用于一体,实现了数据源、算法模型的共享和复用,大大降低数据分析人员的重复工作并避免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介绍了平台的总体设计及各功能模块设计,对平台在实际数据集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验证,证明了平台数据重用、预处理过程重用及模型重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预处理 模型复用 模型自定义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M-ODP的模型复用框架OMRF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海龙 刘丽萍 +1 位作者 邬伦 谢刚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2-755,763,共5页
基于RM-ODP标准以及Web services技术,提出了基于Web应用的开放的模型复用框架OMRF,从企业视图、信息视图、计算视图、工程视图、技术视图五个层面给出了该框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基于该框架的模型复用开发应用模式,阐述了基于该框架的... 基于RM-ODP标准以及Web services技术,提出了基于Web应用的开放的模型复用框架OMRF,从企业视图、信息视图、计算视图、工程视图、技术视图五个层面给出了该框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基于该框架的模型复用开发应用模式,阐述了基于该框架的具体研究问题,对提高模型复用与集成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开放的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复用框架 模型服务 开放的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提示调优实现两阶段模型复用的关系实体抽取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杭 胡亚豪 +1 位作者 谢艺菲 潘志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98-3604,共7页
关系实体抽取旨在从非结构化文本中识别命名实体并抽取实体间语义关系,现有的两阶段关系实体抽取方法存在模型无法复用、调优参数量大等问题,不便于工程实现。利用提示调优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两阶段模型复用的关系实体抽取方法REPT... 关系实体抽取旨在从非结构化文本中识别命名实体并抽取实体间语义关系,现有的两阶段关系实体抽取方法存在模型无法复用、调优参数量大等问题,不便于工程实现。利用提示调优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两阶段模型复用的关系实体抽取方法REPT(a model-reused method of two-staged relations and entities extraction with prompt tuning)。首先微调预训练语言模型进行关系分类,而后利用提示调优并复用前一阶段微调的预训练语言模型抽取实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调优参数只占基线模型约50%的情况下,达到与SOTA模型相媲美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实体抽取 模型复用 提示调优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通信中不同优先级的业务复用模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志飞 裘正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建立了基于流体流方法的复用模型,分析了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多业务复用情况,计算了平均时延、平均队长及分组丢失率等服务质量参数,比较了有无优先机制时上述服务质量参数的异同。
关键词 复用模型 多媒体通信 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交换网上的统计复用模型以及算法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忠伟 李式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提出了用"相近传输分组的自相关函数"和"输入到复用器中的平均传输队列长度"对复用器的输出序列进行估计,从而确定I/Obuffer的大小.根据这个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线电视(CATV)网络MPEG-2TS进行统计复用的方案和算... 提出了用"相近传输分组的自相关函数"和"输入到复用器中的平均传输队列长度"对复用器的输出序列进行估计,从而确定I/Obuffer的大小.根据这个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线电视(CATV)网络MPEG-2TS进行统计复用的方案和算法.与以往的复用方案和算法相比,在预复用阶段,提出了可应用于实时复用的"循环校验和检测"算法对各路码率进行估计;在复用阶段,提出了"动态间隔排列"算法对PCR值进行再定位和再确定.对实时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符合当前CATV网络的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网 统计复用模型 自相关函数 平均传输队列 动态间隔排列 循环校验 循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23终端业务复用模型分析
7
作者 张志飞 裘正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H 32 3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终端媒体流复用模型 ;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 ;得到了模型中信元的循环时间、返回时间、缓冲区中平均数及时延的解析表达式 ;讨论了k2 ,λ2 ,μ等参数对循环时间、缓冲区中信元...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H 32 3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终端媒体流复用模型 ;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 ;得到了模型中信元的循环时间、返回时间、缓冲区中平均数及时延的解析表达式 ;讨论了k2 ,λ2 ,μ等参数对循环时间、缓冲区中信元的平均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相关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会议 多媒体通信 终端业务 复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表驱动复用模型
8
作者 王科峰 郭大江 陈闳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20,共3页
在有关状态变迁的MIS开发中,由于状态变迁的特殊性,其管理流程及实现代码基本无法通用。提出一种可进行状态扩充且可复用的模型:状态表驱动复用模型,该模型使用扩充的Petri网S图进行需求分析,再用得到的状态表驱动状态关系管理引擎,实... 在有关状态变迁的MIS开发中,由于状态变迁的特殊性,其管理流程及实现代码基本无法通用。提出一种可进行状态扩充且可复用的模型:状态表驱动复用模型,该模型使用扩充的Petri网S图进行需求分析,再用得到的状态表驱动状态关系管理引擎,实现系统开发。通过实际项目的应用,该模型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体现了良好的动态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表 状态表驱动复用模型 PETRI网 S-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建模的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复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文威 陈南 殷国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0-535,共6页
为实现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的复用,提出了一种由程序驱动参数化虚拟样机尺寸参数来自动重建虚拟样机的方法。论述了符合参数化设计需要的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基础模型建模要求,并在阐述尺寸参数命名规则、参数驱动机制和约束矩阵方程... 为实现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的复用,提出了一种由程序驱动参数化虚拟样机尺寸参数来自动重建虚拟样机的方法。论述了符合参数化设计需要的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基础模型建模要求,并在阐述尺寸参数命名规则、参数驱动机制和约束矩阵方程求解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参数化建模系列程序。该套程序实现了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基础模型的自动参数化和尺寸参数程序驱动下的虚拟样机自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机械产品 参数化建模 虚拟样机 模型复用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复用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争 张国军 +1 位作者 李培根 田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介绍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 ,并对复用过程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一般复用过程的数学模型 ;讨论了设计复用的关键问题 ,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设计复用 复用过程模型 复用 复用元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的测试脚本复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立松 杨根兴 蔡立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3-1326,共4页
研究了自动化测试脚本及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提出一个测试脚本构件模型TSCM。该模型结合测试脚本特性,在借鉴现行软件构件模型基础上加入构件连接子增强测试脚本构件的独立性和可复用性。设计了TSCM模型的XML框架,实现了测试脚本构... 研究了自动化测试脚本及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提出一个测试脚本构件模型TSCM。该模型结合测试脚本特性,在借鉴现行软件构件模型基础上加入构件连接子增强测试脚本构件的独立性和可复用性。设计了TSCM模型的XML框架,实现了测试脚本构件自动生成、验证及不同测试语言之间的自动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脚本 构件 复用模型 构件连接子 可扩展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A的模式化软件设计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发贵 胡耀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0-791,795,共3页
以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把模型驱动体系结构和模式化软件设计结合起来形成 了基于MDA来模式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降低复用模型的粒度,支持项目之间和业务领域之间 的模型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关键词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模型复用 模式 统一建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raw materials in hypertonic dehydration cell model
13
作者 Yuanyuan Gao Qidan Tan +3 位作者 Chencan Cao Haifeng Chen Yuying Jia Lei Li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8-1226,共9页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odium hyaluronate,panthenol,Portulaca oleracea L.an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on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induced injury of 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s(HaCaT).The ...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odium hyaluronate,panthenol,Portulaca oleracea L.an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on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induced injury of 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s(HaCaT).The safety mass concentrations of four raw materials were screened by detecting cell viability,and the secretion of hyaluronic acid(HA)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ELISA method.The expression of HaCaT barrier function related genes(OVOL1,EREG,TGM1,TGM2,IVL,IRF6,THBS1,CASP14)was detected at the mRNA level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four raw materials on these gen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retreatment with the four kinds of raw materials could increase the cell viability after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HA,and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barrier function related genes after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among which panthenol an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are bet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raw materials have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 cell model,which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its application in cosm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onic dehydration cell model protective effect barrier repair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osmetics soothing ingredi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类别增量学习算法综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大蔚 汪福运 +1 位作者 叶翰嘉 詹德川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77-1605,共29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广泛成功.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大多部署在静态环境下,依赖提前收集好的数据集进行离线训练,模型一经确定,便无法进一步更新.然而,现实中开放动态的环境往往存在以流形式不断到来的数据,包括随时间演... 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广泛成功.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大多部署在静态环境下,依赖提前收集好的数据集进行离线训练,模型一经确定,便无法进一步更新.然而,现实中开放动态的环境往往存在以流形式不断到来的数据,包括随时间演进不断产生的新类别数据.因此,理想的机器学习模型应能够从流式数据中不断学习新类,从而增强自身的判别能力.这样的学习范式被称作“类别增量学习”(class-incremental learning),且近年来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面对流式数据,直接使用新类别样本训练模型会使其遗忘旧类别的数据,造成整体性能的下降.因此,设计增量学习模型时,需确保模型在学习新类的同时也能够抵抗灾难性遗忘.本文从机器学习的三个重要方面(数据层面、参数层面、算法层面)着眼,总结和归纳近几年基于深度学习的类别增量学习算法.此外,本文还在基准数据集上对10种典型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从中总结出适应类别增量学习的一般性规律.最后,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类别增量学习算法目前存在的挑战加以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增量学习 持续学习 开放动态环境 灾难性遗忘 模型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似流量下包丢失的尺度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磊 张冬艳 张宏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121-124,143,共5页
IP网络上的设备故障与流量拥塞经常导致网络数据丢包现象,研究网络上丢包行为的特性对于拥塞控制机制的设计、网络性能分析和服务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ON/OF模型构造了具有长相关性包到达过程的链路流量,研究了在单路复用... IP网络上的设备故障与流量拥塞经常导致网络数据丢包现象,研究网络上丢包行为的特性对于拥塞控制机制的设计、网络性能分析和服务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ON/OF模型构造了具有长相关性包到达过程的链路流量,研究了在单路复用网络模型上的丢包特性,分析了丢包过程中体现的长相关特性,以及流量长相关性、缓冲区大小、输出链路速率因素与其长相关特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包 自相似流量 长相关 单路复用网络模型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O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16
作者 韩华 吴乐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于信道快时变导致的子载波间干扰(ICI),基于基扩展模型,提出了一种时变信道下O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基于基扩展模型的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与一种类似于串行干扰...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于信道快时变导致的子载波间干扰(ICI),基于基扩展模型,提出了一种时变信道下O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基于基扩展模型的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与一种类似于串行干扰抵消的符号检测方式相结合,并利用插值和滤波过程进一步消除噪声影响,进而通过联合迭代获得较为精确的符号检测结果。同时,利用带状矩阵近似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复杂度与算法性能之间取得比较好的折中。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快时变信道条件下,这种新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基扩展模型(BEM) 串行干扰抵消(SIC) 迭代信道估计 快时变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爱华 梅炽 +1 位作者 鄂加强 时章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63-867,共5页
In order to enhance forecasting precision of problems about nonlinear time series in a complex industry system,a new nonlinear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concept... In order to enhance forecasting precision of problems about nonlinear time series in a complex industry system,a new nonlinear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conceptions of the relative error,the change tendency of the forecasted object,gray basic weight and adaptive control coefficient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of fuzzy variable weight.Based on Visual Basic 6.0 platform,a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combined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The applic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orecasting precisions from the new nonlinear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single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s and the combined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powerful tool for the required decision in complex indust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ombined forecasting nonlinear time series method of fuzzy adaptive variable weight relative error adaptive control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