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的相机位置坐标与姿态角确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川 张征宇 +1 位作者 孙岩 喻波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高速风洞试验中的模型变形视频测量(VMD)要求双(多)相机大角度大重叠的测量方式,而通过现有共线方程的线性化模型难以取得高精度的相机位置与姿态角,故推导包含共线方程泰勒展开二次项的非线性误差模型,建立3控制点的VMD相机位置与姿态... 高速风洞试验中的模型变形视频测量(VMD)要求双(多)相机大角度大重叠的测量方式,而通过现有共线方程的线性化模型难以取得高精度的相机位置与姿态角,故推导包含共线方程泰勒展开二次项的非线性误差模型,建立3控制点的VMD相机位置与姿态确定技术。多个工程实例表明该技术能取得高精度的相机位置坐标与姿态角,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变形测量 大角度 共线方程 相机位置与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试衣系统中的模型变形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晨晖 陈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虚拟试衣系统中,所用的衣物模型都是预先制作好的三维网格模型.为了使虚拟衣服针对不同用户进行"量体裁衣",就必须对其进行网格模型变形.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轮廓图驱动的三维模型变形方法来生成与用户体型相符的衣物模型.... 在虚拟试衣系统中,所用的衣物模型都是预先制作好的三维网格模型.为了使虚拟衣服针对不同用户进行"量体裁衣",就必须对其进行网格模型变形.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轮廓图驱动的三维模型变形方法来生成与用户体型相符的衣物模型.该方法包括对网格模型的编码、选择和移动锚点,求解能量优化问题,最终得到变形后的网格,并通过网格简化操作加速网格变形,使得模型变形算法效率大大提升,论证了将模型变形应用于虚拟试衣系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衣系统 三维网格 模型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身结构分析的骨架驱动模型变形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宝军 杨磊 +2 位作者 刘明增 胡平 王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2,共6页
提出一种面向车身结构分析的骨架驱动模型变形方法,实现有限元模型的有效重用.根据给定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点,定义描述车身结构的骨架曲线与包围车身结构的控制体.建立骨架曲线与模型控制体的约束关系,用户可对骨架曲线进行编辑... 提出一种面向车身结构分析的骨架驱动模型变形方法,实现有限元模型的有效重用.根据给定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点,定义描述车身结构的骨架曲线与包围车身结构的控制体.建立骨架曲线与模型控制体的约束关系,用户可对骨架曲线进行编辑,得到目标控制体形状.最终应用体变形方法,重构内嵌的有限元模型.数值实例表明,骨架驱动的模型变形方法能够实现有限元模型的有效重用,并为用户提供了直观便捷的交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变形 骨架曲线 结构知识 车身结构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风洞模型变形测量实验中标记点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岩 邓小刚 +1 位作者 张征宇 王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9-775,共7页
由于风洞实验的成本过高,模型变形测量实验中标记点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一直被忽略,从而增加了气动力数据的不确定度。基于CFD方法通过3个不同条件下的Case研究了标记点对超临界翼型RAE2822气动力的影响规律。Case I中研究了标记点厚度... 由于风洞实验的成本过高,模型变形测量实验中标记点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一直被忽略,从而增加了气动力数据的不确定度。基于CFD方法通过3个不同条件下的Case研究了标记点对超临界翼型RAE2822气动力的影响规律。Case I中研究了标记点厚度从3 H到9 H变化和弦向位置从0.1到0.9变化对气动特性的影响;CaseII中研究了模型迎角从-4°到8°变化标记点对气动特性的影响;Case III中研究了4种不同的标记点组合方式在标记点厚度从1 H到9 H的范围内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标记点对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对标记点位置特别敏感,影响量随标记点厚度的变化呈现非线性特性。气动力影响量随迎角变化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模型迎角为正的条件下,标记点粘贴在下表面比粘贴在上表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要小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 风洞 模型变形 标记点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值驱动的三维直立状态人体模型变形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洋甫 普园媛 +1 位作者 徐丹 钱文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在医疗设备,服装设计,电影制作和电脑游戏中三维人体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通过扫描等途径直接获取的人体模型在很多环境下并不能直接运用,因此需要对模型根据所处环境进行适度变形。研究三维人体模型变形方法,引入语义驱动模型的... 在医疗设备,服装设计,电影制作和电脑游戏中三维人体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通过扫描等途径直接获取的人体模型在很多环境下并不能直接运用,因此需要对模型根据所处环境进行适度变形。研究三维人体模型变形方法,引入语义驱动模型的变形。通过测量模型骨骼关节点位置并得到身高、腿长及肩高等模型语义值,对模型进行PCA降维,建立模型语义值与模型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调整相关语义值获得相应PCA权值,并且将PCA权值重新映射到模型矩阵得到变形后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变形 关节点提取 语义值测量 PCA降维 语义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何忠明 刘磊 +2 位作者 向达 张文周 王盘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2-2420,共9页
为探究炭质泥岩路基填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分析动偏应力、围压和含水率等因素对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的影响,并建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累积变形随加载次数增加而逐... 为探究炭质泥岩路基填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分析动偏应力、围压和含水率等因素对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的影响,并建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累积变形随加载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加载1000次之前增长速率较快,累积变形达到总变形的85%以上,之后趋于稳定;炭质泥岩路基填料试样累积变形随着动偏应力增大而增大,随围压增大而减小;随着围压增大,土体颗粒间的嵌固作用更强,试样抵抗变形的能力显著提升;炭质泥岩路基填料试样累积变形与含水率成正比,当含水率由1.0w_(OMC)(w_(OMC)为最佳含水率)增大到1.1w_(OMC)和1.2w_(OMC)时,累积变形分别增大7.1倍和8.3倍;由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预测的相关系数R~2为0.973,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有效表征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发展规律,并为炭质泥岩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炭质泥岩 循环荷载 累积变形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 Sphere:一种基于渐进式变形自编码的三维模型表征方法
7
作者 王宗继 刘云飞 陆峰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5-1388,共14页
针对大数据时代三维模型形状多样性激增的挑战,致力于从形状形成过程中发现独特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表面逐步变形对三维模型的形状进行统一表征的方法。输入任意三维模型,通过逐步变形自编码网络将一个模板球面点云逐步变形拟合该输... 针对大数据时代三维模型形状多样性激增的挑战,致力于从形状形成过程中发现独特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表面逐步变形对三维模型的形状进行统一表征的方法。输入任意三维模型,通过逐步变形自编码网络将一个模板球面点云逐步变形拟合该输入形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模三维模型变形过程,从多阶段变形中挖掘独特的形状特征,避免了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对人工标注的依赖。通过显式编码形状生成过程中的变形残差,不仅捕捉了最终形状,还记录了形状的渐进变化过程。在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方面,采用了多阶段信息监督的方式,提高了变形重建的精度。与当前技术水平代表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多阶段监督训练方式能够增强变形重建结果的细节精度。丰富的消融实验验证了多阶段监督方式的有效性。变形表征方法适用于模型分类、形状迁移、共编辑等计算机图形学应用,具有泛用性,可为三维模型几何属性自动解析与高效编辑提供底层的数据表征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表征 三维模型变形 球面点云模板 自编码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XGBoost-GRU模型的危岩体变形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秋鸿 刘晓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以往对危岩体监测数据前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危岩体变形预测的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该模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样本熵理论将危岩体变形数据分解成多个子序列,利用XGBoost算法提取重要的模型因子实现特征降维... 针对以往对危岩体监测数据前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危岩体变形预测的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该模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样本熵理论将危岩体变形数据分解成多个子序列,利用XGBoost算法提取重要的模型因子实现特征降维,通过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对危岩体变形进行预测。以某水电站右坝肩陡壁上的危岩体变形预测为例,将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与BP、GRU和VMD-XGBoost-BP 3种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在危岩体变形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精度,可为危岩体安全稳定状态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VMD 样本熵 XGBoost GRU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ne-Copula的高土石坝变形监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天赐 李艳玲 +1 位作者 张芳 陈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2,218,共8页
针对高土石坝变形监控模型主要基于单一测点,无法定量考虑测点空间关联性的问题,构建了基于Vine-Copula的变形监控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法的空间置信域预警阈值设置方法。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多测点之间的时序特... 针对高土石坝变形监控模型主要基于单一测点,无法定量考虑测点空间关联性的问题,构建了基于Vine-Copula的变形监控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法的空间置信域预警阈值设置方法。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多测点之间的时序特性和空间相关性,利用Vine-Copula方法对变形数据进行精确建模和分析,以揭示高土石坝变形的整体趋势。同时,通过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法确定了空间置信域,为预警阈值的设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能够准确反映高土石坝变形的整体趋势,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精度,有效实现了监测效应量向高土石坝空间全域的拓展。研究成果可为高土石坝安全监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变形监控模型 Vine结构 COPULA函数 空间置信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岩粗粒土破碎性质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
10
作者 龙尧 张同文 +2 位作者 李建平 张家生 肖源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333,共9页
红砂岩粗粒土具有易破碎性,在动力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颗粒破碎,导致路基产生明显的工后沉降。针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特点,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了动弹性模量、动弹性应变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 红砂岩粗粒土具有易破碎性,在动力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颗粒破碎,导致路基产生明显的工后沉降。针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特点,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了动弹性模量、动弹性应变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颗粒破碎率与颗粒形状系数变化率的关系。根据试验材料的动力破碎特性,构建了考虑颗粒破碎的累积变形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大,动弹性应变越大,动弹性模量越小;动弹性应变先快速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动弹性模量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土体出现应变软化现象。颗粒形状系数变化率变化趋势与颗粒破碎率变化趋势相似,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形状系数值趋近于1。此外,所构建的累积变形模型包含了应力状态参数、物理状态参数和拟合参数,能够较好地描述颗粒破碎状态下的红砂岩粗粒土的累积变形趋势。根据试验数据的反算结果,对累积变形模型的拟合参数进行了确定,便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路基变形进行计算。由于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现场工况有一定区别,提出了模型修正系数ψ,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该研究结果可为红砂岩粗粒土路基设计、施工及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粗粒土 铁路路基 颗粒破碎 累积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模型静弹性变形对气动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岩 张征宇 +2 位作者 邓小刚 杨党国 周桂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系统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研究静弹性变形对气动力影响的方法。利用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系统获取模型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的静弹性变形,驱动模型表面网格运动,得到模型变形后的表面CFD计算网格。CFD计算变形前后网...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系统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研究静弹性变形对气动力影响的方法。利用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系统获取模型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的静弹性变形,驱动模型表面网格运动,得到模型变形后的表面CFD计算网格。CFD计算变形前后网格外形下的气动力,研究模型变形对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对一大展弦比连接机翼的测量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变形对升力系数影响最大发生在升力线性变化的最大迎角附近,模型变形对阻力系数影响最大发生在失速迎角附近,模型静弹性变形对气动力的最大影响量远远超出风洞测力实验的精度指标,因此开展风洞模型静弹性变形影响研究与修正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型 静弹性变形 气动力 模型变形测量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变形的人体模型定制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利锋 张明敏 潘志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5-78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体模型定制算法,采用非均匀变形算法将照片中的人体外形特征添加到参考人体模型中,得到个性化和结构化的新模型.算法首先采集照片、合成参考图像、提取人体的轮廓线并将其划分成若干分段,然后在切割线空间构造从参考...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体模型定制算法,采用非均匀变形算法将照片中的人体外形特征添加到参考人体模型中,得到个性化和结构化的新模型.算法首先采集照片、合成参考图像、提取人体的轮廓线并将其划分成若干分段,然后在切割线空间构造从参考轮廓线(源于参考模型)中的一点到目标轮廓线(源于照片)中一点的二维映射,最后通过投影、二维映射和反投影改变参考模型中每个点的几何位置,从而生成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生成的结果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出照片中人的外形特征,而且保证了结果模型的良好拼合,同时输入的照片不要求其中的人摆出规定的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仿真 人体建模 个性化模型 三维模型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规则三维建筑模型的保结构变形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金杰 Daniel Cohen-Or +4 位作者 张皓 梁成 Andrei Sharf Oliver Deussen 陈宝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为了快速生成大量与输入风格一致的三维建筑模型,提出一种针对非规则三维建筑模型的保结构交互式变形技术.该技术以一般的三维网格模型作为输入,经过若干预处理操作形成带标记的包围盒层次结构,以此作为变形操作的分析基础.变形算法的... 为了快速生成大量与输入风格一致的三维建筑模型,提出一种针对非规则三维建筑模型的保结构交互式变形技术.该技术以一般的三维网格模型作为输入,经过若干预处理操作形成带标记的包围盒层次结构,以此作为变形操作的分析基础.变形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原始的复杂结构分解为一组一维的结构序列,然后逐条对一维结构序列施加变形操作.在对一维结构序列的变形过程中尽可能以可重复的元素来填充变形空间,实现对输入结构特点的保持.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变形 不规则三维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柔软柱状模型的弯曲变形方法
14
作者 陈红倩 方艺 +2 位作者 杨倩玉 李凤霞 陈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5-1261,共7页
针对柔软柱状物体模型的弯曲变形,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细节保持与表面积保持的弯曲变形方法。该方法将柱状模型以及近似柱状模型提取其底面积、高度、弯曲形状等形状属性;建立柱体规则网格作为基础模型,通过径向计算获取细节模型,通过细... 针对柔软柱状物体模型的弯曲变形,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细节保持与表面积保持的弯曲变形方法。该方法将柱状模型以及近似柱状模型提取其底面积、高度、弯曲形状等形状属性;建立柱体规则网格作为基础模型,通过径向计算获取细节模型,通过细节模型分离降低模型变形计算复杂度;使用阻尼曲线模拟柔软柱状物体弯曲内侧表面皱褶并实现表面积保持;最终通过细节模型合并,实现细节保持的弯曲变形。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有效仿真柔软柱状物体模型的弯曲变形,并仿真物体表面皱褶特征,对于10,000顶点内的3D模型,可达到30FPS的变形渲染帧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变形 弯曲皱褶 细节保持 表面积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可变形模型的变形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志威 刘明军 +1 位作者 刘腾澳 赵秀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4-687,共4页
三维模型的变形是计算机图形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采用线性应变对模型变形时,容易出现不符合物体在客观实际情况下的形变。给出了一个有效的模型变形方法。首先,通过采用几何删除方法对原始模型进行简化,使简化后... 三维模型的变形是计算机图形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采用线性应变对模型变形时,容易出现不符合物体在客观实际情况下的形变。给出了一个有效的模型变形方法。首先,通过采用几何删除方法对原始模型进行简化,使简化后的模型尽可能地保持原模型的拓扑形态;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四面体剖分,进而采用格林应变对剖分后的模型进行变形。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变形时,先对模型进行简化,然后再四面体剖分,可以获得变形速率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变形 格林应变 模型简化 四面体剖分 几何删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可变形模型进行曲线曲面光顺 被引量:12
16
作者 经玲 席平 唐荣锡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4-468,共5页
根据物理模型的造型技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曲线曲面的光顺问题.基于能量的可变形曲线曲面可用于光顺一批有误差的散乱数据点.该方法不必要求数据点有序的条件,通过在数据点与曲线和曲面之间连接假想弹簧,可以克服“光顺”和“插... 根据物理模型的造型技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曲线曲面的光顺问题.基于能量的可变形曲线曲面可用于光顺一批有误差的散乱数据点.该方法不必要求数据点有序的条件,通过在数据点与曲线和曲面之间连接假想弹簧,可以克服“光顺”和“插值”的矛盾,得到所需形状.文章采用三次B样条几何表达形式,建立了光顺模型,分析了光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模型 光顺 曲线曲面 CA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网上虚拟手术的自适应变形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蔡及时 孙汉秋 王平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893-1898,共6页
提出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网上虚拟手术的自适应变形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外力逐层地传播到软组织里,从而导致变形.通过控制外力的渗透深度,变形只局限在某些区域内发生,而模拟的计算量和准确性亦得以优化.该方法避免了在传统的质点弹簧模... 提出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网上虚拟手术的自适应变形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外力逐层地传播到软组织里,从而导致变形.通过控制外力的渗透深度,变形只局限在某些区域内发生,而模拟的计算量和准确性亦得以优化.该方法避免了在传统的质点弹簧模型中建立刚度矩阵的繁复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不同机械特性的材料,亦可用于在虚拟环境里模拟多用户的协同工作,或与多自由度的触觉式设备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虚拟手术 自适应变形模型 软组织变形模型 物理模型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虚拟力觉再现的弹簧-质点力/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涓 宋爱国 李建清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52-3156,共5页
为提高虚拟力觉再现的精度与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弹簧-质点力/变形模型,它将物体以受力点为中心,沿径向方向分割为呈同心圆分布的弹簧-质点系统。系统中各个质点的相对位移的叠加对外等效为物体表面变形,与之相连的弹簧弹性力的合力等于... 为提高虚拟力觉再现的精度与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弹簧-质点力/变形模型,它将物体以受力点为中心,沿径向方向分割为呈同心圆分布的弹簧-质点系统。系统中各个质点的相对位移的叠加对外等效为物体表面变形,与之相连的弹簧弹性力的合力等于物体表面的接触力。该方法由于分割只涉及到发生变形的局部区域,不需要对整个物体进行大量的矩阵运算;进行了基于图像边缘检测的变形测量,推导了模型参数;基于此力变形模型,利用DELTA手控器,进行了柔性物体接触变形以及实时虚拟力反馈的半物理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觉再现 弹簧-质点模型 虚拟现实 力/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路基循环荷载试验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龙尧 张家生 +1 位作者 丁建源 王维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8-133,158,共7页
为了探讨粗粒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和动力特性,开展了粗粒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围压对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围压和循环应力比影响的粗粒土路基累积... 为了探讨粗粒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和动力特性,开展了粗粒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围压对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围压和循环应力比影响的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应力比为0.3时是加载次数-累积动应变曲线由稳定型向破坏型演化的起点,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软化指数不断增大;当循环应力比小于0.3时,软化指数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当循环应力比大于0.3时,软化指数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累积变形模型反映循环应力比和围压对累积动应变的影响,能较好地预测累积动应变的发展趋势,且模型参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为粗粒土路基的设计和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循环荷载 累积变形模型 动三轴试验 粗颗粒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中变形模型方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新 潘振宽 +1 位作者 李新照 白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8,共5页
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一个经典难题。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到医学图像处理中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如可视化、三维重建等,而且在生物医学图像的分析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兴学科在医学图像处理... 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一个经典难题。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到医学图像处理中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如可视化、三维重建等,而且在生物医学图像的分析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兴学科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医学图像分割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近年来兴起的基于变形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技术进行研究,综述了其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分析和比较了基于变形模型的图像分割的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该技术领域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变形模型 SNAKE LEVEL SE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