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颞骨模型制备方法及其在耳科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澜也 贾欢 杨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6,共7页
颞骨是人体最复杂的骨性结构之一,内部重要的神经、血管与位听觉结构关系密切。颞骨相关的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对颞骨解剖有着全面、透彻的认识以避免损伤一些精细、重要结构,如面神经、内耳、颈内动脉和听神经。长久以来,耳... 颞骨是人体最复杂的骨性结构之一,内部重要的神经、血管与位听觉结构关系密切。颞骨相关的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对颞骨解剖有着全面、透彻的认识以避免损伤一些精细、重要结构,如面神经、内耳、颈内动脉和听神经。长久以来,耳外科医生通过反复解剖人体尸头的颞骨来获取和提高相关的手术技能。但人体尸头来源有限,价格日益昂贵,造成尸体颞骨解剖训练越来越困难。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制造出了可用于耳科教学和手术技能训练的3D打印颞骨模型。本文就3D打印颞骨模型的制备过程、评价方法以及近年来在耳科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3D打印 模型制备 耳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的阳离子化及其在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模型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宝宽 孙涛 +2 位作者 高伟 白虹 姚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8-648,652,共2页
关键词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模型制备 C-BSA 动物体内 实验设计 肾炎模型 等电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兵奎 常巍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SCI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原因在于SCI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建立一个合理、...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SCI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原因在于SCI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建立一个合理、标准的SCI模型是进行SCI研究和治疗的前提。目前,SCI模型的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和用途不一。笔者对目前国内外SCI模型制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制备 脊髓损伤 SCI模型 动物 病理生理机制 致死率 致残率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软件应用评测 被引量:9
4
作者 余琛琳 刘志学 +1 位作者 蔡丽萍 崔淑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8-32,共5页
目的开发一个评价常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的管理软件。方法以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中文版)计算机编程语言,按照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的要求研制开发常用人类疾病动... 目的开发一个评价常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的管理软件。方法以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中文版)计算机编程语言,按照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的要求研制开发常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软件,并将软件推行试用。结果软件设计了模型管理、指标参数管理、评分参数管理、实验数据录入、实验计算管理和评价报告管理六大模块,具有简洁美观的界面,操作简易方便,用户试用体验后评价良好。结论本软件适用于常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效果的评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制备 效果评价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雷 裴福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模型制备 研究进展 改变 临床 动物模型 大鼠 击法 条件 实验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有效制备 被引量:28
6
作者 赵浩 李永宁 +6 位作者 王任直 包新杰 赵英杰 李桂林 魏俊吉 冯铭 孔燕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32-436,I0002,共6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的效果,包括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手术效率。方法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枕动脉、翼...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的效果,包括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手术效率。方法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枕动脉、翼腭动脉,并且用动脉夹对颈内动脉(ICA)进行临时夹闭;2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暴露枕动脉和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用丝线悬挂颈内动脉而不是用动脉夹夹闭,线栓在显微镜直视下插入颈内动脉越过翼腭动脉起始点至大脑中动脉分叉处;3组只暴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丝线悬挂颈内动脉,显微镜下将线栓盲插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手术时间。结果第3组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所花费时间平均为17.5 min,死亡率较低,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稳定。结论采用第3组手术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能够高效地制作出更加稳定的可用于临床实验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模型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Masugi肾炎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建男 石毅 +1 位作者 田庆 张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7期53-53,共1页
Masugi肾炎模型是选用羊抗兔肾血清引起实验动物典型的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炎,我们参照Masugi并加以改良,建立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肾小球肾炎,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 家兔 MASUGI肾炎 模型制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慢性心衰模型不同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谈宇权 张君宇 +4 位作者 杨梦 王菲 钟森杰 李琳 胡志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案制备的动物模型,探索稳定、可靠且重复性好的小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方法将2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ZC组)、实验A组(MA组)、B组(MB组)和C组(MC组)。实验组采取不同制备方案连续注射ISO,其中MA组和M...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案制备的动物模型,探索稳定、可靠且重复性好的小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方法将2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ZC组)、实验A组(MA组)、B组(MB组)和C组(MC组)。实验组采取不同制备方案连续注射ISO,其中MA组和MB组为浓度递减造模法,MA组(第1天10 mg/kg、第2天5 mg/kg、第3~30天2.5 mg/(kg·d);皮下注射30 d);MB组(第1天20 mg/kg、第2天10 mg/kg、第3~14天5 mg/(kg·d);皮下注射14 d);MC组(浓度恒定7.5 mg/(kg·d),腹腔注射28 d),构建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在注射结束后的第2天,计算各组小鼠存活率和成模率情况。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并用ELISA测定血清中NT-pro BNP、IL-6、TNF-α水平。结果在第30天注射结束后,各实验组虽都能有效诱导慢性心力衰竭,但发现7.5 mg/kg浓度MC组的造模情况最稳定,更适合后续开展中医药相关的心衰研究。结论ISO制备小鼠慢性心衰模型以恒定7.5 mg/(kg·d),连续腹腔注射28 d为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慢性心衰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 模型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磊 朱梅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合适的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比较分析影响模型制备成功的因素。方法140只体质量为180~220g的雄性Wister大鼠禁食12h后,于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霉素55mg/kg,普通饮食饲养42~47d,在饲养过程中每7d饮... 目的建立合适的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比较分析影响模型制备成功的因素。方法140只体质量为180~220g的雄性Wister大鼠禁食12h后,于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霉素55mg/kg,普通饮食饲养42~47d,在饲养过程中每7d饮水中给予2次庆大霉素(6.4×104U/只)。选择体质量为240~310g、血糖水平13.5~25.6mmol/L的成模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另选择70只体质量为240~310g的同种雄性大鼠制作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对照。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及单纯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比较两组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率,分析两组大鼠模型制备失败及死亡原因。结果(1)糖尿病模型制备:慢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标准为血糖水平>13.5mmol/L,糖尿病组模型制备成功90只;淘汰50只,其中因衰竭而死亡19只,血糖水平未达标31只。在实验过程中,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升高、体质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2)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两组模型制备成功大鼠的大体标本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相近,仅程度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慢性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血糖水平 实验性 模型制备 大鼠模型 链脲霉素 神经功能评分 单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Langendroff离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婵娟 潘昡 +1 位作者 赵明镜 鲁卫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1-26,F0003,共7页
目的建立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并进行功能评价。方法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ontrol,n=12)和模型组(model,n=14)。两组均建立标准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持续灌注(95%O2+5%CO2过... 目的建立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并进行功能评价。方法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ontrol,n=12)和模型组(model,n=14)。两组均建立标准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持续灌注(95%O2+5%CO2过饱和,左心室插入球囊压力管),K-H液持续灌注平衡20min后对照组K-H液持续灌注105 min;模型组同对照组平衡20 min后穿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下缘部位,造成局部停灌(缺血)30 min,而后剪断结扎线复灌(再灌注)75 min。伊文思蓝、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缺血面积;记录左心室压力及心率变化过程,比较各组平衡20 min、局部缺血30 min、再灌15 min、再灌30 min、再灌75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灌流液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量。结果对照组血供正常,模型组局部缺血、梗死明显;对照组、模型组平衡末心肌酶学及血流动力学各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局部缺血、再灌注各个观测时刻心肌酶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模型组经历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酶漏出明显升高,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受损,心肌耗氧量升高。结论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局部缺血灌注模型稳定可靠,掌握制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后,可顺利快速地成功制备,为心肌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提供更接近临床疾病状态的实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Langendorff离体心脏 局部缺血再灌注 模型制备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进展
11
作者 夏炳江 童培建 +2 位作者 肖鲁伟 谢健 金红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模型制备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帅杰 李思耐 +2 位作者 刘卫红 刘红旭 周明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78-782,共5页
目的:对中医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进行构建与评价。方法:随机选取90尾受精后4 d(4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6孔板中,每孔均处理30尾斑马鱼。分为正常对照组、气虚血瘀证组和药物验证组。采用无水亚硫酸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联合刺激... 目的:对中医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进行构建与评价。方法:随机选取90尾受精后4 d(4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6孔板中,每孔均处理30尾斑马鱼。分为正常对照组、气虚血瘀证组和药物验证组。采用无水亚硫酸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联合刺激建立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药物验证组斑马鱼在造模基础上给予水溶脑心通胶囊。每组随机选取10尾斑马鱼,使用行为学分析仪分析斑马鱼的总运动距离;采用乳酸和ATP试剂盒测定斑马鱼体内乳酸和ATP水平;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图像处理软件分析斑马鱼心脏凋亡细胞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强度;采用心跳血流分析系统分析斑马鱼血流速度和心输出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证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和AT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01),气虚血瘀证组斑马鱼体内乳酸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而血流速度和心输出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与气虚血瘀证组比较,药物验证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体内ATP水平、血流速度和心输出量明显升高(P<0.05,P<0.001),斑马鱼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强度和体内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无水亚硫酸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联合干预可成功建立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斑马鱼 动物模型制备 证候模型 脑心通胶囊 无水亚硫酸钠 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大剂量和多次小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对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龚蕾 郎茜 +2 位作者 马莎 陈翠 周正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87-3794,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环磷酰胺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建立的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选择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0 mg/g环磷酰胺)、环磷酰胺3次注射低剂量(0.04 mg/g)和高剂量(0.08 mg/g)组... 试验旨在研究环磷酰胺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建立的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选择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0 mg/g环磷酰胺)、环磷酰胺3次注射低剂量(0.04 mg/g)和高剂量(0.08 mg/g)组、环磷酰胺1次注射低剂量(0.10 mg/g)和高剂量(0.16 mg/g)组。3次注射组在试验第1天按照给定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注射3 d;对照组按照相同方法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注射组仅在试验第1天按照给定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试验期间每天对小鼠称重,在试验的第1、2、4、6、9、10、11天从各组分别选取8只小鼠采取尾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并在试验的第1、4、6、9、11天从各组分别选取8只小鼠处死,测定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所有剂量环磷酰胺均可成功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抑制效果上,0.08 mg/g 3次注射对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体重增重、脾脏、胸腺的免疫抑制效果最好,0.16 mg/g 1次注射对红细胞免疫抑制效果最好。抑制周期上,环磷酰胺对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脾脏免疫抑制周期较短,对红细胞、胸腺的免疫抑制周期较长;1次注射均较3次注射更早且显著地出现白细胞免疫亢进,而脾脏免疫情况则刚好相反。综上,环磷酰胺不同给药剂量及给药次数对动物不同免疫部位的免疫状态及免疫抑制周期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药理试验中针对不同免疫指标进行观测时提供适当的检测剂量及检测时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免疫抑制 动物模型制备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文胸防震功能的运动假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娅娅 陈晓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为了研制一款可进行文胸防震功能评价的运动假人,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因真人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从仿真模型和动力系统两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总结乳房形态和力学参数,其次综述仿真模型制备方法,然后分析躯干运动轨迹计算方法及动力... 为了研制一款可进行文胸防震功能评价的运动假人,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因真人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从仿真模型和动力系统两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总结乳房形态和力学参数,其次综述仿真模型制备方法,然后分析躯干运动轨迹计算方法及动力系统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一套仿真模型和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仿真模型由内部支撑、外部包覆材料及仿真乳房组成,乳房用特殊配比的硅胶灌注;动力系统由运动平台、电动机和凸轮组成,根据躯干竖直方向运动轨迹参数方程设计凸轮轮廓。未来可探究仿真乳房的不同硅胶配比、计算躯干三维运动轨迹参数方程,并研发模拟快速运动的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假人 动力系统 防震功能 仿真模型制备 乳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国英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6-49,共4页
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Microenvirome-nt)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概念,指的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条件。虽然目前对这种微环境的认识还很不完全,但已了解到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物质成份,对... 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Microenvirome-nt)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概念,指的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条件。虽然目前对这种微环境的认识还很不完全,但已了解到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物质成份,对再生神经的生长和走向起着十分重要的营养和诱导作用。国外近年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微环境的有关概念aguayo曾在实验中将大白鼠的视神经切断,然后桥接一段长30mm的自体坐骨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再生微环境 模型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巴曲酶对寒潮促发大鼠卒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如训 陈立云 +4 位作者 李常新 温红梅 刘冰 解龙昌 卢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66-27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Batroxobin)对寒潮促发大鼠卒中的影响。方法取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制备后16周的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巴曲酶组和等渗盐水对照组,巴曲酶组又分为单次用药组和两次用药组。根据气象预报,单次...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Batroxobin)对寒潮促发大鼠卒中的影响。方法取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制备后16周的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巴曲酶组和等渗盐水对照组,巴曲酶组又分为单次用药组和两次用药组。根据气象预报,单次用药组在寒潮前1d经股静脉注射巴曲酶1BU/kg、3BU/kg、5BU/kg及7BU/kg;两次给药组在寒潮前2d注射巴曲酶,1次/d,一组每次3BU/kg,另一组每次5BU/kg。对照组分单次及两次等渗盐水对照组,剂量及给药方法同巴曲酶组。每组大鼠均为30只。用药后3h内持续观察死亡情况,其后在6、12、18及24h观察死亡情况。观察期内对死亡大鼠立即进行解剖检查,其余均于最后一次用药24h后处死,取脑组织,观察卒中发生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3BU/kg、7BU/kg组及5BU/kg两次给药组用药后2h大鼠死亡率分别为0%、16.7%和20.0%,后两组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卒中发生率3BU/kg和5BU/kg两次给药组分别为6.9%、4.2%,与对照组的36.7%、23.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巴曲酶预防寒潮促发的大鼠高血压性卒中发生的效果不同,3BU/kg为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巴曲酶 寒潮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实验研究 死亡情况 股静脉注射 病理学改变 对照组 SD大鼠 模型制备 气象预报 给药方法 持续观察 发生情况 高血压性 最佳剂量 用药后 24h 药组 单次 观察期 脑组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卵巢大鼠骨缺损骨痂的超微结构分析
17
作者 耿华欧 周磊 +1 位作者 蔡俊才 谭耀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去卵巢 大鼠 骨缺损骨痂 超微结构 动物分组 模型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下丘脑β-EP及GnRH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蕴红 张冰 +2 位作者 金丽颖 李国盛 佟启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4,共2页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 雌性SD大鼠,12周龄,自由饮食,控制室温20℃左右,光照12小时,游泳水温29±2℃,固定时间进行阴道细胞学检查确定动情周期,并将大鼠随机分组。其中实验1组每日进行力竭性游泳,直至动物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 雌性SD大鼠,12周龄,自由饮食,控制室温20℃左右,光照12小时,游泳水温29±2℃,固定时间进行阴道细胞学检查确定动情周期,并将大鼠随机分组。其中实验1组每日进行力竭性游泳,直至动物处于持续动情间期状态,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为动物处于动情间期时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β-EP 动情间期 大鼠 动情周期抑制 力竭性游泳 动物模型制备 次力 单胺类递质 游泳水 阴道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小鼠血清环核苷酸的调节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竹青 王利 +3 位作者 王滢迪 郇鹏飞 杨玉芳 何建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阴虚动风证小鼠血清环核苷酸(cAMP、cGMP)的调节及多巴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PTP+NS)、治疗组(MPTP+CDG),每组8...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阴虚动风证小鼠血清环核苷酸(cAMP、cGMP)的调节及多巴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PTP+NS)、治疗组(MPTP+CDG),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PD动物模型,两组均每日1次,连续注射5 d。治疗组造模后给予复方地黄颗粒(Compound Dihuang Granule,CDG)灌胃治疗,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本研究从PD小鼠病因、症状、客观指标检测、以方测证等方面验证该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并探讨CDG对PD阴虚动风证小鼠血清中环核苷酸及酪氨羟化酶表达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行为学、舌色度值比率、血清环核苷酸含量、酪氨酸羟化酶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给予CDG治疗后能显著改善小鼠的行为学及相关客观指标(P<0.05)。结论给予MPTP腹腔注射制备的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小鼠模型稳定、可靠,CDG能调节血清中环核苷酸含量,有效修复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动风证 帕金森病 病证结合 复方地黄颗粒 模型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gelatin-starch microspheres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bovine serum album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秋星 宋平 +2 位作者 张智萍 尤卓莹 涂伟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20-1226,共7页
The magnetic gelatin-starch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modified emulsion cross-linking method with glutaraldehyde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The structure, siz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morphology of magnetic micro... The magnetic gelatin-starch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modified emulsion cross-linking method with glutaraldehyde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The structure, siz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morphology of magnetic microsphe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 spectrometer, dynamic laser scattering analyze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respectively. Bovine serum album(BSA)was chosen as model protein, and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versified conditions including BSA initial concentration, p H value, adsor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gnetic microsphere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optimized spherical magnetic microspheres is 1.6 μm with excellent dispersivity, and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s found to be equal to 1.056×10-2 A·m2.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the BSA on the magnetic microspheres basically obeys the Langmuir model, with a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120 mg/g and an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1.60 mL/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microspheres gelatin starch bovine serum albumin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