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顶点的肝脏模型渐进切割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峰峰 黄轲 +1 位作者 于凌涛 詹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3-419,共7页
针对肝脏三维模型切割算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并且切割操作容易生成小三角形和狭长三角形等退化三角形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四面体切割中的移动顶点法应用于渐进式面模型切割的方法。使用本文提出的光线投射法进行碰撞检测获取切割... 针对肝脏三维模型切割算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并且切割操作容易生成小三角形和狭长三角形等退化三角形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四面体切割中的移动顶点法应用于渐进式面模型切割的方法。使用本文提出的光线投射法进行碰撞检测获取切割点,筛选出满足条件的最近点将其移动到切割点;同时根据空圆特性对最近点附近的三角面片进行优化,消除了退化三角形;对切割过程中切割面的构造进行了研究,能够实时生成与实际切割深度相同的切割面。实验过程中刷新率保持在119±2 Hz,表明本文提出的逐步重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很好地消除退化三角形,使得切割仿真的切面真实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移动顶点法 模型切割 退化三角形 DELAUNAY 切割 碰撞检测 网格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手术中软组织切割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小瑞 王澎湃 +2 位作者 孙伟 刘佳 朱利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61-2569,共9页
软组织切割是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中最常见的操作。软组织切割模型建立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虚拟手术仿真的精确度和仿真度。为更好地对软组织切割模型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了虚拟手术仿真中软组织切割的研究... 软组织切割是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中最常见的操作。软组织切割模型建立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虚拟手术仿真的精确度和仿真度。为更好地对软组织切割模型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了虚拟手术仿真中软组织切割的研究难点。针对当前14种有代表性的切割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软组织切割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软组织 切割模型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鸟撞击叶片的切割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关玉璞 陈伟 黄志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4-786,共3页
对鸟撞击风扇 /压气机叶片进行响应分析 ,首先必须确定鸟体撞击叶片时的切割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更接近于鸟形状的椭球体模拟鸟撞击叶片的切割模型 ,给出了计算最大切片尺寸和质量的表达式。计算了 3种不同质量的椭球体模拟鸟撞击叶片... 对鸟撞击风扇 /压气机叶片进行响应分析 ,首先必须确定鸟体撞击叶片时的切割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更接近于鸟形状的椭球体模拟鸟撞击叶片的切割模型 ,给出了计算最大切片尺寸和质量的表达式。计算了 3种不同质量的椭球体模拟鸟撞击叶片时的最大切片的尺寸和质量 ,并与圆柱体模拟鸟撞击叶片切割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切割模型 撞击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网格的软组织切割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少平 李春泉 +1 位作者 江顺亮 罗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具备支持实时交互能力的软组织切割模型对于虚拟手术仿真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软组织切割模型多基于网格建立,将软组织切割过程建模为手术刀具与软组织几何模型之间的网格切割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求解生物力学方程以描述... 具备支持实时交互能力的软组织切割模型对于虚拟手术仿真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软组织切割模型多基于网格建立,将软组织切割过程建模为手术刀具与软组织几何模型之间的网格切割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求解生物力学方程以描述切割过程。由于网格切割计算代价高且软组织切割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力学问题,很难实现实时交互,严重影响了虚拟手术仿真效果。与此相反,基于无网格的软组织切割模型打破了网格限制,在触觉/视觉逼真度和实时性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文中从力反馈和视觉反馈的渲染质量和速度等方面,就基于无网格的软组织切割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仿真 软组织切割模型 有限元 无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手术训练系统中软组织切割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强强 刘小平 徐少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74,共11页
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VSST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临床医生培训方法中存在的培训周期长、成本高和训练对象匮乏等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替代训练方式。人体软组织切割作为各类实际手术中最为常见和核心的手术操作类型,对其进行逼真... 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VSST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临床医生培训方法中存在的培训周期长、成本高和训练对象匮乏等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替代训练方式。人体软组织切割作为各类实际手术中最为常见和核心的手术操作类型,对其进行逼真的模拟一直是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简要介绍软组织切割模型发展历程后,分别从基于网格和无网格两大建模体系对目前已提出的多种软组织切割模型进行介绍,分析并总结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各类虚拟手术仿真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除此之外,针对近年来新提出的混合模型进行分析,并从仿真效果与计算速度角度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软组织 切割模型 无网格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水射流切割可视化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汤积仁 卢义玉 孙惠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70,共7页
针对磨料水射流切割性能与影响因素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无法用传统数学方法建模的问题,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结合典型材料的切割实验结果,在考虑射流压力、磨料流量、切割靶距、工件厚度、磨料喷嘴直径与切割速度6个因素情况下,... 针对磨料水射流切割性能与影响因素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无法用传统数学方法建模的问题,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结合典型材料的切割实验结果,在考虑射流压力、磨料流量、切割靶距、工件厚度、磨料喷嘴直径与切割速度6个因素情况下,建立了磨料水射流切割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基于Delphi开发出了可移植的磨料水射流切割速度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单元,实现了所建网络模型的可视化,为实现网络模型与数控系统的集成提供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能快速、准确、可靠地预测切割速度,与数控系统相集成可实现对磨料水射流切割质量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切割模型 BP神经网络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磨料水射流切割深度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升 胡寿根 +1 位作者 王宗龙 姚文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8-530,共3页
在已知的磨料水射流切割混凝土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并且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磨料水射流切割深度模型.模型中包括的射流参数有射流压力、靶距、磨料粒径、磨料流量、磨料喷嘴直径、磨料喷嘴长度及横移速... 在已知的磨料水射流切割混凝土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并且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磨料水射流切割深度模型.模型中包括的射流参数有射流压力、靶距、磨料粒径、磨料流量、磨料喷嘴直径、磨料喷嘴长度及横移速度.通过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人工神经网络 切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体外物撞击叶栅时的切割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尹晶 陈伟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04-408,共5页
鸟、冰雹、冰块的撞击统称为软体撞击。随空气一起吸入发动机的软体外物首先要受到风扇或压气机叶栅的切割作用,故与叶片发生撞击的是经切割后的软体外物切片。为此,在着手分析撞击过程之前,首先要确定切片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即建立软体... 鸟、冰雹、冰块的撞击统称为软体撞击。随空气一起吸入发动机的软体外物首先要受到风扇或压气机叶栅的切割作用,故与叶片发生撞击的是经切割后的软体外物切片。为此,在着手分析撞击过程之前,首先要确定切片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即建立软体外物的切割模型。 本文推导了确定最大鸟切片与最大冰球、冰块切片的几何尺寸及质量的表达式。作为算例,针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有关参数,计算了当受到不同质量的鸟及不同直径的冰球撞击时,最大切片的尺寸与质量。本文的工作为建立软体外物撞击叶栅时的载荷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栅 撞击 软体外物 切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模型和LS-DYNA仿真的竹秆切割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希同 商庆清 +1 位作者 陆凯 周超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139,共6页
竹材加工工具的设计改进一般要考虑竹材和锯片的结构和性能,而其中伐竹锯片的力学特性、转速和切割过程中的振动特性是设计伐竹机械较为关键的参考因子。针对竹秆切割模型与竹秆切割时锯片和竹纤维之间产生的切割力研究,首先对圆锯片切... 竹材加工工具的设计改进一般要考虑竹材和锯片的结构和性能,而其中伐竹锯片的力学特性、转速和切割过程中的振动特性是设计伐竹机械较为关键的参考因子。针对竹秆切割模型与竹秆切割时锯片和竹纤维之间产生的切割力研究,首先对圆锯片切割竹秆的过程进行动力学模型简化,抽象出实际切割系统的近似特性;进而对于竹秆切割试验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该切割过程在频域方面的特性;最后利用LS?DYNA仿真软件对切割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参数分析,计算出竹秆切割时的锯片最佳转速约为1155 r/min,在该转速以上工作可减少切割时产生的振动。将机械系统建模和动态分析与试验数据相结合,并将试验数据代入计算得到在切割过程中竹秆受到圆锯片的切割力约为94.38 N,LS?DYNA仿真结果显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拟合良好。该结论可为伐竹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加工 竹秆切割 圆锯片 切割模型 频谱分析 应力 LS?DYNA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检测的马铃薯种薯优化切割决策
10
作者 赵文帅 冯全 +1 位作者 孙步功 孙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针对当前马铃薯种薯制备环节存在自动化水平过低问题,构建了基于YoloV8n的芽眼检测与种薯切割决策模型。使用工业级CCD摄像头从两个不同视角拍摄分级后的马铃薯种薯,获取待切割种薯的最大视场图像。经过训练后的YoloV8n目标检测算法,可... 针对当前马铃薯种薯制备环节存在自动化水平过低问题,构建了基于YoloV8n的芽眼检测与种薯切割决策模型。使用工业级CCD摄像头从两个不同视角拍摄分级后的马铃薯种薯,获取待切割种薯的最大视场图像。经过训练后的YoloV8n目标检测算法,可准确识别种薯图像中的芽眼位置信息。通过透视变换将种薯图像和芽眼位置信息转换到鸟瞰图,使用图割算法提取种薯的轮廓。切割决策模型计算每个切割槽与轮廓交线形成的面积,制定切割种薯的最佳策略,以确保每个切块上均含有芽眼且各切块的投影面积尽可能相同,从而指引切割装置对种薯进行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种薯薯块合格率达到93.19%,较盲切提高5.41%,种薯切块重量的标准差降低6.87 g,满足了种薯制备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芽眼检测 轮廓提取 切割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水射流切割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明波 王瑞和 杨金莹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从单个磨料颗粒造成的冲蚀入手,综述了磨料水射流切割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磨料射流切割过程中的微观切割模型、微观机制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被切割材料的内部应力分析,水射流的水楔效应和跃迁速度以及材料切割的宏观分析结果。提出今... 从单个磨料颗粒造成的冲蚀入手,综述了磨料水射流切割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磨料射流切割过程中的微观切割模型、微观机制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被切割材料的内部应力分析,水射流的水楔效应和跃迁速度以及材料切割的宏观分析结果。提出今后对磨料水射流切割机制的研究应从数值模拟研究、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的应用、空化切割机制以及液相-颗粒薄层的阻尼效应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切割机制 切割模型 水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磨料水射流系统切割X60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晓晨 邓松圣 +1 位作者 郭联欢 张滕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103,共4页
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能够满足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应急抢修切割的需求。通过切割试验研究了便携式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对管线钢的切割特性,得到压力、靶距和横移速度对切割深度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切割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切割深度与切割... 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能够满足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应急抢修切割的需求。通过切割试验研究了便携式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对管线钢的切割特性,得到压力、靶距和横移速度对切割深度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切割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切割深度与切割压力成正比,与靶距和横移速度成反比。切割深度模型对切割结果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5.04%,最小误差为0.87%,平均误差为5.98%,表明切割深度模型在一定参数范围内能够有效指导切割工艺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管线钢 抢修 切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HDMR高维非线性近似模型构造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亮 孙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5期6-9,共4页
为了构造高维下的近似模型,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引入切割高维模型表示(Cut-HDMR),提出了SVM-HDMR高维非线性近似模型构造法,给出了相应的自适应采样和模型构造算法。该方法利用Cut-HDMR将高维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低维问题,用LS-SV... 为了构造高维下的近似模型,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引入切割高维模型表示(Cut-HDMR),提出了SVM-HDMR高维非线性近似模型构造法,给出了相应的自适应采样和模型构造算法。该方法利用Cut-HDMR将高维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低维问题,用LS-SVM求解这些低维问题。数值算例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近似精度,且与传统近似方法相比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成本,从而更适用于高维工程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切割高维模型表示(Cut-HDMR) 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菜用甘薯茎尖切割有限元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公威 王公仆 +3 位作者 胡良龙 袁建宁 申海洋 王科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8,共6页
切割作业是菜用甘薯茎尖收获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菜用甘薯茎尖机械化收获的茎尖完整率,保证作业质量,采用静态测量法,运用质构仪等试验仪器对收获期菜用甘薯茎尖开展力学特性研究,获得其径向剪切模量为1.07MPa,轴向剪切模量为1.87MPa,... 切割作业是菜用甘薯茎尖收获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菜用甘薯茎尖机械化收获的茎尖完整率,保证作业质量,采用静态测量法,运用质构仪等试验仪器对收获期菜用甘薯茎尖开展力学特性研究,获得其径向剪切模量为1.07MPa,轴向剪切模量为1.87MPa,结合数据,利用建模软件Inventor和仿真分析软件Ansys中的LS-DYNA模块对0.5m/s、0.6m/s、0.7m/s三个切割速度下切割过程进行显示动力学分析,获得对应的菜用甘薯茎尖的应力应变云图,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依据仿真结果开展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结果表明切割速度宜设在0.6~0.7m/s,在此切割速度范围内可有效保证茎尖完整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中国菜用甘薯茎尖收获装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型甘薯 茎尖 切割模型 有限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大数据与构造语义约束的断层建模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统 田宜平 +1 位作者 罗莹莹 张睿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5,共7页
断层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构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地质体三维建模中,断层处理的难点主要在于数据获取不易。如今,在地质大数据条件下,可以利用不同地质语义约束来推测断层的产状。但由于断层构造往往十分复杂,要利用地质大数据对断... 断层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构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地质体三维建模中,断层处理的难点主要在于数据获取不易。如今,在地质大数据条件下,可以利用不同地质语义约束来推测断层的产状。但由于断层构造往往十分复杂,要利用地质大数据对断层构造进行约束建模,需厘清断层的形态分类及其数据模型。通过研究断层的分类,提取出影响断层产状的要素,将这些要素作为断层数据模型的组成部分,在地质大数据挖掘中作为挖掘目标,形成断层地质语义信息表,为后续断层建模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断层建模思路,即将断层看成一个整体,通过Apriori算法对断层地质语义信息表进行分类,找到每个断层的标准模型。然后,利用断层地质语义信息表对该断层模型进行几何形态约束,形成符合特定地质语义的断层模型。最后,通过断层牵引构造的平滑过渡,将断层镶嵌在已经建好的地层格架模型中,完成断层的三维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建模 地质大数据 断层语义约束 地质模型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脉宽调制技术的牵引整流器谐波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崔恒斌 冯晓云 +1 位作者 张杰 宋文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1,共11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谐波负荷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基于简化的正弦切割模型,解释了基于载波脉宽调制技术(CBPWM)的工作机理;结合经典双边傅里叶级数与贝塞尔函数,推导出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CBPWM单相整流器H桥交流电压的谐波频谱计算公式... 为研究高速铁路谐波负荷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基于简化的正弦切割模型,解释了基于载波脉宽调制技术(CBPWM)的工作机理;结合经典双边傅里叶级数与贝塞尔函数,推导出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CBPWM单相整流器H桥交流电压的谐波频谱计算公式。进一步分析死区对正弦切割模型的影响,建立起考虑死区的统一正弦切割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死区附加谐波频谱理论计算公式,量化分析了死区对基波与谐波含量的影响。以某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为例,分别基于纯数字仿真与硬件半实物实验验证了统一正弦切割模型的精确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脉宽调制技术 单相整流器 正弦切割模型 死区 附加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高次谐波负荷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恒斌 冯晓云 宋文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9,共8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高次谐波负荷模拟方法,基于正弦切割数学模型分析了高速列车四象限变流器脉冲波产生的机理,理论推导出对应不同采样技术负荷电流高次谐波频谱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列车高次谐波负荷建模方法。以CRH3为例,将时... 为研究高速列车高次谐波负荷模拟方法,基于正弦切割数学模型分析了高速列车四象限变流器脉冲波产生的机理,理论推导出对应不同采样技术负荷电流高次谐波频谱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列车高次谐波负荷建模方法。以CRH3为例,将时域仿真与现场试验得到的负荷电流数据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的负荷电流谐波频谱分别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了所提负荷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与精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四象限变流器多重化对负荷电流谐波频谱的影响以及非合理高次谐波产生的原因,以四重化四象限变流器为例,分别对正常工况与故障工况下负荷电流谐波频谱进行了计算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谐波分析 正弦切割模型 建模 多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密度的结构化道路边界增强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致远 徐友春 +1 位作者 彭永胜 王任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3-838,共6页
为快速鲁棒地检测结构化道路边界,提出一种基于HDL-64E激光雷达点云密度的道路边界增强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虚拟雷达模型,利用点云密度特征,实现前景与背景分离,并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得到20m内的道路边界。为解决20~100m内道路边界... 为快速鲁棒地检测结构化道路边界,提出一种基于HDL-64E激光雷达点云密度的道路边界增强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虚拟雷达模型,利用点云密度特征,实现前景与背景分离,并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得到20m内的道路边界。为解决20~100m内道路边界点云稀疏、检测准确性下降的问题,提出利用光线切割模型对道路边界进行增强检测。在校园道路和城市快速路进行实验,道路边界检测率达到95%以上,有效检测距离可达70m以上,检测周期小于3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边界检测 虚拟扫描模型 点云密度 光线切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shear stresses in nickel-based superalloy Mar-M247 when orthogonal machining with coated carbide tools
19
作者 CHEN Shao-hsien SU Sen-chieh JEHNG Wern-dar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862-869,共8页
Mar-M247 is a nickel-based alloy which is well known as difficult-to-machine material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trength, poor thermal diffusion and work hardening. Calculation of shear stress by an analytica... Mar-M247 is a nickel-based alloy which is well known as difficult-to-machine material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trength, poor thermal diffusion and work hardening. Calculation of shear stress by an analytical force model to indicate the effect of coating material, cutting speed, feed rate on tool life and surface roughness was conducted experimentally. Cutting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round inserts, with cutting speeds ranging from 50 to 300 rn/min, and feed rates from 0.1 to 0.4 mm/tooth, without using cooling liquids. The behavior of the TiN and TiCN layers using various cutting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with orthogonal machining force model. Cut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coated tools, together with cutting variabl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machinability when milling Mar-M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M247 tool wear orthogonal machining shear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ssessment of laser cutting predictions by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20
作者 Mustafa Zaidi Imran Amin +1 位作者 Ahmad Hussain Nukman Yusoff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36-3745,共10页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orthogonal array based model prediction. It shows improvement in modelling of edge quality and kerf width by apply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novel error assessment on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depict better prediction on average by utilizing the systematic randomized techniques to initialize the neural network weight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nitialization. Missing values handling is difficult with statistical tools and 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generates better results with the smallest datasets even with missing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training algorithm kerf width edge quality laser cutting proces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