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SiO2模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渣油扩散系数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子媛 陈胜利 +2 位作者 董鹏 高金森 葛秀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9,共7页
利用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直径为23~293nm的单分散SiO2球形颗粒。通过SiO2颗粒的有序堆积,在800℃煅烧后,得到直径为4mm的球形模型催化剂和10~20目筛分(粒径0.85~1.68mm)的模型催化剂。建立了球形模型催化剂中的扩散数学模... 利用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直径为23~293nm的单分散SiO2球形颗粒。通过SiO2颗粒的有序堆积,在800℃煅烧后,得到直径为4mm的球形模型催化剂和10~20目筛分(粒径0.85~1.68mm)的模型催化剂。建立了球形模型催化剂中的扩散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求得解析解。采用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7#(DG-7)抽提油和制备的SiO2模型催化剂进行扩散实验,得到DG-7抽提油在模型催化剂中的有效扩散系数的数量级在10-11~10-10m2/s范围,且有效扩散系数随模型催化剂的孔径增加而增大。当模型催化剂孔径由8nm增加到15nm时,有效扩散系数增加了1个数量级,说明DG-7抽提油在孔径小于8nm的模型催化剂孔道中的扩散受到孔径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模型催化 数学模型 渣油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和构效关系的模型催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明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4-2437,共14页
明确催化剂的活性位本质和构建多相催化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准确关系是催化基础研究的重点,表面科学研究基于丰富的表征测试手段能够较好地在分子原子水平测定表面结构以明确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并通过高压原位反应池测定相关催化反应... 明确催化剂的活性位本质和构建多相催化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准确关系是催化基础研究的重点,表面科学研究基于丰富的表征测试手段能够较好地在分子原子水平测定表面结构以明确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并通过高压原位反应池测定相关催化反应性能,获得较可靠的催化剂构效关系。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本人参与的几个模型催化研究例子,包括贵金属表面上CO和烷烃催化氧化的活性表面、纳米Au膜的制备和CO氧化的催化活性位、VO_x/Pt(111)上丙烷氧化的协同作用、Au Pd合金上醋酸乙烯酯合成Au的助催化作用、模型氧化物上纳米Pt的庚烷脱氢环化制甲苯的粒径关系等,以及相关模型催化研究技术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催化 构效关系 CO氧化 烷烃临氧转化 原位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载Na、W、Mn的(001)SiO_2单晶模型催化剂的SEM研究一多组分Na、W、Mn的分布形态及其在SiO_2基体中的扩散行为
3
作者 季生福 李树本 +1 位作者 赵家政 许传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6-59,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担载多组分Na、W、Mn的(001)SiO2单晶模型催化剂,并进行了XPS和SEM表征。研究结果表明,Na、W、Mn的多元组合使SiO2转变为SiO32-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WMn>NaWMn>NaMn>NaW,它们在SiO2表面的形态各不相同,并且在SiO... 用浸渍法制备了担载多组分Na、W、Mn的(001)SiO2单晶模型催化剂,并进行了XPS和SEM表征。研究结果表明,Na、W、Mn的多元组合使SiO2转变为SiO32-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WMn>NaWMn>NaMn>NaW,它们在SiO2表面的形态各不相同,并且在SiO2基体中的扩散程度比单组分强,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相互促进向SiO2基体中扩散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模型催化 SEM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孔径均一模型催化剂研究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上金属沉积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娄亚峰 陈胜利 +1 位作者 陈爱城 王志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3,共6页
以沙特减压渣油为原料,利用孔径均一、孔结构规整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在400℃、10MPa的高压釜内进行了渣油加氢脱金属实验。利用SEM,EDX,AES-ICP等手段对反应后催化剂和油样进行分析,考察了孔径对催化剂上Ni、V的沉积分布和加氢脱金属性... 以沙特减压渣油为原料,利用孔径均一、孔结构规整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在400℃、10MPa的高压釜内进行了渣油加氢脱金属实验。利用SEM,EDX,AES-ICP等手段对反应后催化剂和油样进行分析,考察了孔径对催化剂上Ni、V的沉积分布和加氢脱金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径大于47nm的催化剂上,Ni和V均匀沉积,说明在催化剂内部加氢反应速率均匀,渣油分子在颗粒内部扩散不受孔径的影响;在孔径小于17nm的催化剂上Ni和V呈"外高内低"的分布,存在表面沉积效应,说明催化剂内部加氢反应速率不均匀,反应物的扩散受到限制,催化剂孔径越小,反应受孔道内扩散限制越强烈;在相同催化剂上,Ni和V的沉积分布也不同,说明含Ni和含V化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的比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催化 加氢脱金属 孔径 金属沉积分布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催化剂VOx/TiO2(110)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5
作者 林瑛 徐超毅 陈明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模型催化研究能够更好认识催化过程,指导催化剂的合成.在TiO2(110)单晶上制备了VOx膜,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低能电子衍射(LEED)、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考察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及V-TiO2相互作用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真空... 模型催化研究能够更好认识催化过程,指导催化剂的合成.在TiO2(110)单晶上制备了VOx膜,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低能电子衍射(LEED)、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考察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及V-TiO2相互作用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真空蒸着法制备的V/TiO2(110)界面发生明显的氧化还原作用,出现了VOx和低价Ti,暴露O2后低价Ti即被氧化回+4价,表面发生重构恢复到(1×1).在O2氛围中制备的VOx/TiO2(110)结构和V的价态会随覆盖度的增加发生变化,利用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VOx/TiO2(110)具有较多缺陷位,低温退火(≤600K)可使结构变得更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催化 钒氧化物 VOX TiO2(110)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烷在Pt/γ-Al_2O_3(001)模型催化剂上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李方明 鞠廷勇 杨华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73,共5页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和周期性边界条件,考察了Pt原子与γ-Al2O3(001)表面上六种不同位点的相互作用,获得了最稳定吸附位的Pt/γ-Al2O3模型催化剂,建立了Pt原子负载在γ-Al2O3(001)表面的模型催化剂。同时,考查了乙烷分子在Pt/γ-Al...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和周期性边界条件,考察了Pt原子与γ-Al2O3(001)表面上六种不同位点的相互作用,获得了最稳定吸附位的Pt/γ-Al2O3模型催化剂,建立了Pt原子负载在γ-Al2O3(001)表面的模型催化剂。同时,考查了乙烷分子在Pt/γ-Al2O3模型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Pt/γ-Al2O3模型催化剂上,Pt原子转移了部分电子到载体γ-Al2O3。乙烷以分子态形式吸附在Pt/γ-Al2O3模型催化剂上,靠近Pt原子的C-H键受到一定程度地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γ-Al2O3模型催化 乙烷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α-Al_2O_3模型催化剂的界面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钟虓 朱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9-359,共1页
关键词 Α-AL2O3 模型催化 界面结构 贵金属催化 氧化铝载体 PT 汽车尾气处理 催化反应 颗粒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空间分辨表征双金属模型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8
作者 曾礼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共1页
催化是能源转换、环境保护、化工合成等领域中的重要过程.理性设计与可控合成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一直是催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原子、分子水平表衙、理解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及表界而构效关系。
关键词 模型催化 表面性质 空间分辨 双金属 表征 纳米 能源转换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单原子模型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反应力场(ReaxFF)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文琦 汪杰 +1 位作者 乔园园 王贵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78-2082,共5页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配位不饱和度密切相关,配位不饱和度越高,其催化活性一般也越高。单原子催化剂(SAC,或ad-atom)模型在金属表面上具有最小的配位数,因而往往表现为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热稳定性值得深入的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基...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配位不饱和度密切相关,配位不饱和度越高,其催化活性一般也越高。单原子催化剂(SAC,或ad-atom)模型在金属表面上具有最小的配位数,因而往往表现为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热稳定性值得深入的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基于反应力场(ReaxFF),运用LAMMPS(large-scale atomic/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软件包进行大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单原子模型的热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只有Fe1/Fe(100)单原子催化模型可以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存在,而其他金属单原子表面分散结构则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单原子聚集形成大的纳米颗粒或沉降的现象。同时我们也研究了在H2和O2气氛下Ni1/Ni(111)催化剂的动态行为,发现与真空环境相比,H2和O2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单原子催化模型 热稳定性 反应力场(ReaxFF) 分子动力学 H2和O2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UV光固化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彭静璇 丁安心 +3 位作者 徐秘 胡雪琴 杨琳 郭宁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光固化动力学是光固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外接UV光源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试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光固化情况,得到树脂固化过程热流曲线、固化度曲线、固化速率曲线。采用自催化模型对固化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对得到的参数进行线... 光固化动力学是光固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外接UV光源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试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光固化情况,得到树脂固化过程热流曲线、固化度曲线、固化速率曲线。采用自催化模型对固化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对得到的参数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拟合,得到曲线函数关系。前人研究较多考虑单一变量对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具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假设,在所得固化动力学方程中同时引入固化温度、光强两个变量,通过实际实验与有限元固化仿真模拟对比,验证本文所提出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计算所得仿真与实际测试的最大误差不超过6.5%。这一研究拓展了对于光固化动力学的理解,为优化光固化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差示扫描量热仪 固化动力学 催化模型 固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自催化模型的整体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华 张全德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90-96,共7页
该文利用重要不等式及能量积分方法首先得到了解的初等的先验估计.然后利用线性半群的有关性质及精细计算得到了解的最大模估计,从而证明了两类三次自催化模型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整体解的存在性,并进而证明了第一类模型的最大吸... 该文利用重要不等式及能量积分方法首先得到了解的初等的先验估计.然后利用线性半群的有关性质及精细计算得到了解的最大模估计,从而证明了两类三次自催化模型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整体解的存在性,并进而证明了第一类模型的最大吸引子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模型 整体解 线性半群 最大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两极催化模型拟合麻风年龄患病专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忠民 叶干运 +2 位作者 罗西谷 陶明波 骆钧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对扬州地区1985年的麻风年龄患病专率应用改进的两极催化模型拟合,并与1975年的催化模型拟合结果比较。通过模型参数■,b,k的变化,发现该地区经过十年防治,麻风感染力明显下降,人群消除疾病的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参数... 本文对扬州地区1985年的麻风年龄患病专率应用改进的两极催化模型拟合,并与1975年的催化模型拟合结果比较。通过模型参数■,b,k的变化,发现该地区经过十年防治,麻风感染力明显下降,人群消除疾病的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参数分别代表了疾病感染力、疾病排除率和防治效果指标,可应用催化模型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疾病年龄患病率拟合分析,对疾病的感染力、人群排除疾病的能力和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疾病 催化模型 年龄 人群 结果比较 患病率 感染力 能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催化模型求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蒙健堃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10,共5页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自催化模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根据自催化模型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程,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同时还要...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自催化模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根据自催化模型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程,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同时还要正确认识方法中的各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 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氛环境下Au/CeO_(2)催化剂烧结行为的原位电镜研究
14
作者 陈炳伟 吴哲敏 +5 位作者 韩仲康 袁文涛 姜颖 杨杭生 王勇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气氛环境下原位研究催化剂的烧结行为,能够为理解催化剂在预处理以及反应条件下的烧结机理和高稳定催化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文以Au/CeO_(2)模型纳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观察其在O_(2)与CO气氛下的... 气氛环境下原位研究催化剂的烧结行为,能够为理解催化剂在预处理以及反应条件下的烧结机理和高稳定催化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文以Au/CeO_(2)模型纳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观察其在O_(2)与CO气氛下的高温动态烧结过程。实验发现,负载在CeO_(2)上的Au纳米颗粒在O_(2)与CO气氛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烧结行为,其在O_(2)气氛下具有较高的烧结速度,同时存在颗粒迁移与聚集长大(particle migration and coalescence,PMC)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OR)两种烧结过程;在CO气氛下烧结速度较慢,烧结过程以OR为主。对比不同气氛环境下烧结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可知,CO增加了CeO_(2)表面台阶的数量以及表面氧空位浓度,增强了载体对Au颗粒的锚定作用,从而提升Au/CeO_(2)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eO_(2)模型催化 氧气 一氧化碳 烧结 原位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的非常数正解
15
作者 王翠芳 于颖 白建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1,共3页
讨论含有两种反应物的简单的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相关性质.首先应用谱理论证明了该反应扩散系统的唯一正常数解是一致渐近稳定的;其次应用极大值原理证明该模型在平衡状态下存在上下界;最后应用能量方法得到此... 讨论含有两种反应物的简单的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相关性质.首先应用谱理论证明了该反应扩散系统的唯一正常数解是一致渐近稳定的;其次应用极大值原理证明该模型在平衡状态下存在上下界;最后应用能量方法得到此模型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不存在非常数正解时扩散系数需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 稳定性 非常数正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生长螺旋状碳纤维催化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甘林火 陈秀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5-76,71,共3页
基于气相生长螺旋状碳纤维早期成长先端形态,运用质量传递过程的扩散理论,提出催化剂在螺旋状碳纤维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建立相关模型。该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碳纤维截面变扁的现象以及该纤维的截面微观构造;并指出... 基于气相生长螺旋状碳纤维早期成长先端形态,运用质量传递过程的扩散理论,提出催化剂在螺旋状碳纤维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建立相关模型。该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碳纤维截面变扁的现象以及该纤维的截面微观构造;并指出制约生长速率、微观尺寸形态的关键因素为催化剂的组成及颗粒尺寸、温度和碳氢化合物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状碳纤维 气相生长 催化模型 扩散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催化器温度模型及其验证
17
作者 王鹏 赵治国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共7页
建立汽油机排气温度模型、催化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催化器载体-排气对流模型和催化器外壁散热模型,进而整合为汽油机催化器温度模型,计算催化器载体处换热量,进而得到催化器载体温度;运用模型和数学统计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发... 建立汽油机排气温度模型、催化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催化器载体-排气对流模型和催化器外壁散热模型,进而整合为汽油机催化器温度模型,计算催化器载体处换热量,进而得到催化器载体温度;运用模型和数学统计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发动机典型稳态工况并将催化器模型预估所得温度与实测催化器温度进行比较,对比验证催化器温度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估温度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可以用来预估汽油机催化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催化器温度模型 排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复合型催化模型评价卡介苗生物效应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尧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6-47,共2页
本文试用简单与可逆复合型催化模型对本县结核病定点监测资料进行拟合,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模型一、复合型催化模型的基本设想假设易感者总量T为1,经过t时间。
关键词 结核病 卡介苗 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催化模型在人群 HBsAg 携带率中的应用
19
作者 魏文波 李怀平 魏红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0-41,共2页
两级催化模型在人群HBsAg携带率中的应用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站魏文波李怀平魏红雨为反映本地区人群乙肝的分布特征、流行强度及人群HBsAg携带情况,作者应用两级催化模型对张掖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拟合。... 两级催化模型在人群HBsAg携带率中的应用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站魏文波李怀平魏红雨为反映本地区人群乙肝的分布特征、流行强度及人群HBsAg携带情况,作者应用两级催化模型对张掖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拟合。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建立假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 携带率 数学模型 两极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疹和麻疹免疫力的两极催化模型研究
20
作者 潘赛贻 吴建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瘾疹 麻疹 催化模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