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控制器在内电力系统元件的完整结构化模型及其简化(Ⅱ):SVC、TCSC与HVDC建模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戴先中 张凯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363-4371,共9页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如发电机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柔性交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均安装有控制器,当进行区域控制(或进行区域级仿真或分析)时,迫切需要含各元件控制器的完整区域模型。该文系统给出规...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如发电机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柔性交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均安装有控制器,当进行区域控制(或进行区域级仿真或分析)时,迫切需要含各元件控制器的完整区域模型。该文系统给出规范化建立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与HVDC元件本身模型、含元件控制器在内的元件完整模型的方法,并给出在保证微分–代数性质、保留隐动态的前提下,降低微分方程阶数与复杂性的元件简化模型,从而得到相对比较简洁的包含SVC、TCSC与HVDC等电力电子装置本身及其控制器在内的区域模型。为实时控制提供合适的区域级模型,采用的控制器(原理上)能基本覆盖当前所应用的传统的线性控制器、复杂的(可解析表达的)非线性控制器,以及神经网络逆控制那样的非解析控制器。最后还对建立的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型 简化模型 元件控制器:静止无功补 偿装置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高压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增益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岩 毛剑琴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90-696,共7页
就对象相对阶大于 1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VS MRAC)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增益变结构控制方案 ,主要特点是 :1)系统变结构律在低增益状态下仍可保证所有辅助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从而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 ;2 )进一步研究了平... 就对象相对阶大于 1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VS MRAC)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增益变结构控制方案 ,主要特点是 :1)系统变结构律在低增益状态下仍可保证所有辅助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从而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 ;2 )进一步研究了平均值滤波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励磁控制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余贻鑫 田树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11,共4页
:本文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水平和动态稳定性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励磁控制器。该控制器较好地利用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所具有的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变结构控制所具有的对系统扰动的鲁律性特点,计算机... :本文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水平和动态稳定性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励磁控制器。该控制器较好地利用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所具有的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变结构控制所具有的对系统扰动的鲁律性特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顾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结构模型 励磁控制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Ⅱ)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岩 毛剑琴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对含未建模动态且建模部分相对阶大于 1(n >1) 的SISO定常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控制增益可切换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案 .主要结果是 :得到了系统跟踪误差与辅助误差间关系的明确表达式 ,进而证明 ,对各辅助子系统 (均为相对阶... 对含未建模动态且建模部分相对阶大于 1(n >1) 的SISO定常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控制增益可切换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案 .主要结果是 :得到了系统跟踪误差与辅助误差间关系的明确表达式 ,进而证明 ,对各辅助子系统 (均为相对阶为 1的子系统 ) ,只要按相对阶为 1时所提出的变结构律进行设计 ,使它们满足预先给定的性能指标 ,就可保证系统跟踪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过渡过程时间内收敛到一个残集内 ;研究结果还表明 ,当n >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结构控制 鲁棒控制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控制器在内电力系统元件的完整结构化模型及其简化(Ⅰ):建模方法与同步发电机建模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先中 张凯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982-3992,共11页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如发电机与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均安装有控制器,当进行区域控制或进行区域级仿真或分析时,需要含各元件控制器的完整区域模型。但完整区域模型非常复杂,因而迫切需要能对其合理简化,既能...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如发电机与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均安装有控制器,当进行区域控制或进行区域级仿真或分析时,需要含各元件控制器的完整区域模型。但完整区域模型非常复杂,因而迫切需要能对其合理简化,既能准确描述整个区域的主要动态特性,又能大大降低微分方程的阶数,降低模型的复杂性与非线性特性。而区域级模型简化的核心和重点又在于元件级模型的简化。该系列文章建立含控制器的元件完整结构化模型(微分–代数方程形式),并给出其简化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线性化等效或主导极点简化,提出的简化方法,在保证微分–代数系统性质、保留隐动态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微分方程阶数与复杂性,为实时控制提供合适的区域级(机电暂态)模型。该文给出元件完整与简化结构化模型的一般形式与规范化构造方法,建立含各种控制器(包括传统的解析与神经网络等非解析控制器)在内的同步发电机的完整结构化模型并做模型简化,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仿真试验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型 简化模型 元件控制器 微分-代数系统 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Ⅰ)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岩 毛剑琴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3-518,共6页
对含有未建模动态SISO定常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控制增益可切换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案 .其主要结果是 :解决了当对象建模部分相对阶为 1、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时 ,确保跟踪误差满足预先给定的过渡过程性能指标 (超调量、过渡过程时... 对含有未建模动态SISO定常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控制增益可切换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案 .其主要结果是 :解决了当对象建模部分相对阶为 1、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时 ,确保跟踪误差满足预先给定的过渡过程性能指标 (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和稳态误差 )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鲁棒控制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的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国琴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1-64,共4页
以8031单片机实现了一种新型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了附加小标量δ0的控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保留了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且使系统的静态性能又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跟随模型控制器 结构系统 滑模控制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PID到无模型控制器 被引量:16
8
作者 蒋爱平 李秀英 韩志刚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3期217-220,230,共5页
分析了各种新型PID控制方法控制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无模型控制器(非建模自适应控制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比较了PID与无模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说明无模型控制器冲破了经典PID的概念和控制器设计的线性框架,是一种结构自... 分析了各种新型PID控制方法控制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无模型控制器(非建模自适应控制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比较了PID与无模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说明无模型控制器冲破了经典PID的概念和控制器设计的线性框架,是一种结构自适应、建模与控制一体化途径的全新的控制器。实践表明,无模型器克服了PID无法对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实现稳定控制的弱点,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控制器 PID 自适应控制器 控制效果 控制器设计 结构自适应 建模与控制 控制原理 控制方法 设计方法 稳定控制 系统实现 一体化 强耦合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多视图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北生 石胜友 +2 位作者 杨海成 莫蓉 常智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
提出了一个典型的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用资源视图和功能视图、信息视图分别描述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资源组成、功能结构和信息结构,并用过程视图将前3个视图有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程,导出... 提出了一个典型的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用资源视图和功能视图、信息视图分别描述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资源组成、功能结构和信息结构,并用过程视图将前3个视图有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程,导出制造网格体系结构多视图的关系模型,清晰地呈现出制造网格体系结构的全貌。最后,基于该模型,开发实现了一个制造网格资源管理和任务管理的原型系统,初步应用验证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资源的便捷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网格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视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的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彬 米东 +1 位作者 杜晓明 孙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82-3785,共4页
针对复杂系统仿真概念建模中存在的整体性和重用性较差的问题,借鉴软件工程中体系结构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概念模型体系结构(conceptual model architecture,CMA)的概念,并将多视图方法论引入CMA构建中,给出了基于多视图的CMA的构建方法... 针对复杂系统仿真概念建模中存在的整体性和重用性较差的问题,借鉴软件工程中体系结构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概念模型体系结构(conceptual model architecture,CMA)的概念,并将多视图方法论引入CMA构建中,给出了基于多视图的CMA的构建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装备保障仿真系统CMA的构建中,根据系统科学中关于系统内涵的分析,从六个视角确定了装备保障仿真系统的CMA,可以为概念模型的开发提供总体架构,使概念描述更加完善,有利于提高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图 概念模型体系结构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模型的航线网络结构可视分析方法
11
作者 贺怀清 宋淼 刘浩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32,共6页
针对航线网络结构多维属性关联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流模型的多视图协同网络结构可视分析方法。引入数据流模型,增强多维数据分析时的交互和多视图协同效果;构建基于数据流模型的航线网络结构可视分析系统用于方法验证。该方法对... 针对航线网络结构多维属性关联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流模型的多视图协同网络结构可视分析方法。引入数据流模型,增强多维数据分析时的交互和多视图协同效果;构建基于数据流模型的航线网络结构可视分析系统用于方法验证。该方法对比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航线网络数据流实时交互和多视图协同分析网络结构数据,完成聚类、相关性、异常值分析任务,能更好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理解航线网络的结构和特征。最后,通过以上方法分析网络结构特点与不足,提出航线网络优化建议,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完成可视分析任务,探索数据分布特征、发现多维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模型 航线网络 可视分析 视图协同 实时交互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忠强 许世范 岳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6,140,共4页
将非线性系统用HM模型进行描述 ,并将全局HM模型表示成不确定系统形式 ,采用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法 ,设计出使全局HM模型渐近稳定的变结构控制器。并用一级倒立摆进行仿真验证。
关键词 模糊模型 非线性系统 结构控制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国琴 张传安 范建中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92年第3期74-81,共8页
本文根据变结构滑模控制的理论,将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用于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通过单片机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暂态性能好、鲁棒性强等优点,且易于设计,便于实现。
关键词 调速系统 跟随模型控制器/变结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开发过程的产品结构模型多视图应用
14
作者 孙飞 唐晓青 段桂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1-478,共8页
为满足开发过程产品结构数据的动态结构配置、动态任务协作、动态目标求解、动态状态跟踪等应用需求,提出了面向开发过程应用的产品多维模型空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开发过程的产品结构模型;在分析产品结构时域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给... 为满足开发过程产品结构数据的动态结构配置、动态任务协作、动态目标求解、动态状态跟踪等应用需求,提出了面向开发过程应用的产品多维模型空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开发过程的产品结构模型;在分析产品结构时域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模型的时域扩展定义;充分考虑该模型在开发过程中各应用视图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产品结构面向开发过程的多视图应用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了产品结构的多级应用模式。以产品结构的多视图应用框架为依据,分别探讨了时间节点视图上的动态状态追踪方案,以及研发主体视图、研发任务视图上的分布应用方案。结合某产品研发,建立了产品结构的多视图应用实例,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产品结构模型 多维模型空间 视图应用 多级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系统的参数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15
作者 吴忠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0-352,391,共4页
采用 HM模型描述非线性系统 ,并将全局模糊系统模型表示成不确定系统形式。对不确定上界进行自适应参数估计 ,采用 L yapunov方法设计出全局渐近稳定的变结构控制器。并用一级倒立摆进行仿真验证。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糊模型 结构 自适应控制 控制器 设计 H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和应用
16
作者 孙福伟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提出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并应用该模型讨论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故障特性 ,最后给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
关键词 可编程序控制器 数学模型 可靠性 故障特性 串联结构 并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直升机模型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光辉 侍洪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鲁棒性是直升机的重要性能指标。针对三自由度直升机模型设计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和模糊逻辑的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从控制率出发,首先采用LQR控制器来确保直升机模型的静态性能,然后设计积分切换函数与滑模切换控制分量来增强... 鲁棒性是直升机的重要性能指标。针对三自由度直升机模型设计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和模糊逻辑的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从控制率出发,首先采用LQR控制器来确保直升机模型的静态性能,然后设计积分切换函数与滑模切换控制分量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接着采用模糊逻辑调整控制律以达到最佳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很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直升机模型 鲁棒控制器 结构控制 LQR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立摆平衡系统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梅花 朱邦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79-82,共4页
系统作滑模运动时其模态几乎与外界扰动和参数摄动无关 ,这时系统具有相当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本文把变结构控制策略应用于倒立摆平衡系统 ,设计出带状态反馈的变结构控制器 ,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关键词 倒立摆平衡系统 结构控制器 鲁棒性 抗干扰能力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型的结构振动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淑玉 刘栋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将TS模糊控制模型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器。利用传统LQR控制算法确定TS模糊控制器的参数,提出一种新的形成模糊控制规则的方法,克服了TS模糊控制器参数较多,规则难以确定的缺点;并结合一座三层钢框架模型,进行... 将TS模糊控制模型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器。利用传统LQR控制算法确定TS模糊控制器的参数,提出一种新的形成模糊控制规则的方法,克服了TS模糊控制器参数较多,规则难以确定的缺点;并结合一座三层钢框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器 TS模型 模糊控制规则 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模型 LQR 验证 钢框架 结构振动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结构检测的三维建筑物精细模型重建 被引量:5
20
作者 缪永伟 冯小红 +2 位作者 于莉洁 陈佳舟 李永水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57-2573,共17页
基于单幅图像的城市建筑物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具有显著重复结构特征的单幅城市建筑物输入图像,提出了一种通过简单交互方便、快速地生成建筑物三维模型中精细细节结构的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的简单交互重... 基于单幅图像的城市建筑物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具有显著重复结构特征的单幅城市建筑物输入图像,提出了一种通过简单交互方便、快速地生成建筑物三维模型中精细细节结构的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的简单交互重建建筑物基本主体部分的三维几何模型;然后,根据输入图像,通过检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边界线自动检测建筑物各个墙面的重复结构,并对重复细节结构按照其包围盒的特征进行分类;其次,通过用户描绘细节结构的局部线画图,根据建筑物细节结构与基本主体部分的射影几何关系,恢复对应凹凸细节结构的几何模型;最后,根据检测得到的建筑物表面重复结构,分别自动生成相同类型的重复细节结构,得到三维建筑物精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便捷地重建出具有较强真实感的三维建筑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图 三维重建 重复结构 交互式 建筑物 精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