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同态广义逆的一些结果(英文)
1
作者 冯良贵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设 U为结合环 (含单位元 1 ) ,M为左 U-模。本文考察模同态的广义逆 ,并用模同态的正则逆对模进行了分类 ,我们分别给出了直内射模 ,不可分解模及强不可分解模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广义逆 Matlis问题 不可分解模 模同态 正则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模同态的可逆性
2
作者 董祥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本文给出一个模同态左(右)可逆和广义可逆的定义,并给出了一个模同态是左(右)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一个模同态是广义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用它得到了关于内射模与投射模的又一刻画。
关键词 模同态 可逆性 广义逆 左可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AP-内射环的某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玉娥 杜先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满足一定条件的AP
关键词 AP-内射环 非奇异环 von Neumann正则环 结合环 酉模 右奇异理想 模同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备随机内积模上的Hellinger-Toeplistz定理
4
作者 郭铁信 李克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新近发展起来的随机共轭空间理论基础上,利用完备随机内积模上的Riesz表示定理,证明了如下结论:设(S,χ)是任一完备随机内积模,T:S→S是S上任一模同态.若XTp,q=Xp,Tq,p,q∈S,那么T是几乎处处有界的.
关键词 随机内积模 几乎处处有界的线性算子 对称的模同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Goldie环的条件的一点注记
5
作者 刘绍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1-2,共2页
<正> 在[1][2]中许永华对结合环R引入右R-模同态链归纳条件,可以叙述为:设r∈R,令元素r的右零化子r~⊥={x∈R|rx=0}。设M={r~⊥,AOr∈R},则{M,}作成一个偏序集。我们说结合环R满足右R-模同态链归纳条件,如果偏序集{M,}中每一链 (... <正> 在[1][2]中许永华对结合环R引入右R-模同态链归纳条件,可以叙述为:设r∈R,令元素r的右零化子r~⊥={x∈R|rx=0}。设M={r~⊥,AOr∈R},则{M,}作成一个偏序集。我们说结合环R满足右R-模同态链归纳条件,如果偏序集{M,}中每一链 (即M的有序子集) 都有最小上界。[3]中对环R引入了一个较之弱的条件,我们将称之为特殊右零化子集归纳条件,这是指,要求偏序集{M,}是个归纳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零化子 偏序集 模同态 结合环 Goldie 半素环 右理想 子模 模的直和 当且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生成的上约化的Gorenstein平坦模
6
作者 陈正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8-551,共4页
定义并研究强n Gorenstein环R及R上有限生成的上约化的Gorenstein平坦模的性质,得到:商范畴Mod R中每个有限生成模都有有限生成的上约化的Gorenstein平坦盖.
关键词 GORENSTEIN平坦模 上约化模 有限生成模 平坦预解式 π-Gorenstein环 模同态 商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 types of coaxial self-balancing robots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学山 戴福全 李潮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2981-2990,共10页
Two types of coaxial self-balancing robots(CSBR)were proposed,one can be used as a mobile robot platform for parts transporting in unmanned factory or as an inspector in dangerous areas,and the other can be used as a ... Two types of coaxial self-balancing robots(CSBR)were proposed,one can be used as a mobile robot platform for parts transporting in unmanned factory or as an inspector in dangerous areas,and the other can be used as a personal transporter ridden in cities.Mechanical designing and control structures as well as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get a general way to develop such robots.A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and a fuzzy controller were designed for the robot using DC servo motors and the robot using torque motors,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robots can realize various desired operations smoothly and agilely at the velocity of 0.6 m/s with an operator of 65 kg.Furthermore,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trollers is revealed since these controllers can stabilize the robot even with unknown external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robots service robots mechatronic systems robot dynamics control of robotic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