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压法制备微孔发泡聚碳酸酯片材 被引量:5
1
作者 向帮龙 管蓉 +2 位作者 方荃 蒋亚静 肖兆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6,共4页
为制备采用微孔挤出法、微孔注射法及常规发泡方法难以制备的薄型微孔发泡聚碳酸酯(PC)片材,首次采用具有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制备价格低廉等优点的模压法,通过快速降温降压制备了薄型微孔发泡PC片材,并探讨了加工参数对... 为制备采用微孔挤出法、微孔注射法及常规发泡方法难以制备的薄型微孔发泡聚碳酸酯(PC)片材,首次采用具有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制备价格低廉等优点的模压法,通过快速降温降压制备了薄型微孔发泡PC片材,并探讨了加工参数对泡孔结构的影响,利用显微镜对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发泡时间的增加,泡孔尺寸先增加后恒定不变,泡孔密度先增加后降低;随发泡压力的增加,泡孔尺寸快速减小后变化不大,泡孔密度先快速增加后变化较小;随着发泡温度的增加,泡孔尺寸快速增加,泡孔密度快速降低;随活化比的增加,泡孔尺寸先减小后增加,泡孔密度则先增加后降低.通过控制发泡时间、发泡压力、发泡温度、活化比等加工参数可以控制微孔发泡PC的泡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法 微孔发泡 聚碳酸酯(PC)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熊翔 旷文敏 +2 位作者 肖鹏 杨阳 姜四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6-492,共7页
以炭纤维、硅粉、石墨粉等为原材料,采用模压法制备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抗弯、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研究纤维分布状态、纤维长度以及后续炭化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 以炭纤维、硅粉、石墨粉等为原材料,采用模压法制备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抗弯、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研究纤维分布状态、纤维长度以及后续炭化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散纤维以单丝状态分布在基体中时,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力学性能较佳;纤维长度为5 mm时,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垂直和平行抗压强度、冲击韧性分别为59.06 MPa,147.03 MPa,134.25 MPa和2.45 kJ/m2;后续炭化处理使材料压缩性能提高22%以上,冲击韧性则有所下降,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法 炭纤维 C/C-SI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聚碳酸酯片材的模压法微孔发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叔芳 刘娟 +1 位作者 柯钊 管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磷酸三甲酚酯(TCP)对聚碳酸酯(PC)片材进行增塑,并采用模压法对所增塑的PC片材进行微孔发泡,探讨了加工参数和TCP用量对PC片材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CP对PC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制得的微孔塑料具有理想泡孔结构,且拓宽了发泡温... 采用磷酸三甲酚酯(TCP)对聚碳酸酯(PC)片材进行增塑,并采用模压法对所增塑的PC片材进行微孔发泡,探讨了加工参数和TCP用量对PC片材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CP对PC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制得的微孔塑料具有理想泡孔结构,且拓宽了发泡温度范围;增塑PC片材的泡孔结构随发泡压力、发泡时间、发泡温度的变化趋势与未增塑PC片材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只是泡孔尺寸、泡孔密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随TCP含量的增加,泡孔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泡孔密度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模压法 微孔发泡 增塑 磷酸三甲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层-模压法碳/环氧桁架接头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娜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3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章对铺层-模压法制作复合材料桁架接头的成型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研究了如何采用结构单元法对铺层工艺参数进行设计,同时对采用此工艺研制的接头本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接头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铺层-模压法 复合材料 桁架接头 成型工艺 铺层工艺 力学性能 航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模压法制备聚乳酸/β-偏磷酸钙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
5
作者 廖立 尹光福 +2 位作者 谢克难 康云清 龙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以聚乳酸和自制β-偏磷酸钙晶须为原料,采用"两步模压法"制备聚乳酸/β-偏磷酸钙晶须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模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一... 以聚乳酸和自制β-偏磷酸钙晶须为原料,采用"两步模压法"制备聚乳酸/β-偏磷酸钙晶须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模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一步模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其最大抗弯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126.33 MPa和4.36 GPa,接近于人体皮质骨的力学性能,能满足人体骨折内固定对固定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β-偏磷酸钙 骨折内固定 两步模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法制备LLDPE高发泡塑料的研究
6
作者 陈克宇 易军 郑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用模压法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高发泡泡沫塑料。探讨了发泡剂、交联剂、促进剂以及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配比对高发泡塑料的表观密度、回弹率、压缩永久变形和压缩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配方和工艺... 研究了用模压法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高发泡泡沫塑料。探讨了发泡剂、交联剂、促进剂以及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配比对高发泡塑料的表观密度、回弹率、压缩永久变形和压缩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以LLDPE为主,配以少量的LDPE树脂可制得高发泡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LLDPE 泡沫塑料 模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法控制套圈淬火变形
7
作者 谷新元 《轴承》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4-35,共2页
我厂生产的2687/640轴承由一个座圈、两个轴圈组成,形状如图1所示。材料为GCr15SiMn,金相及硬度按JB1255-81标准规定要求(工序检查以试块为准,终检在轴圈上进行)。脱碳层单边<0.1mm,变形:椭圆<1.1mm,挠曲<0.90mm。
关键词 轴承 套圈 淬火 形变 模压法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军 梁亚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5-61,共7页
以聚氯乙烯 (PVC)为主体材料 ,加入丁腈橡胶 (NBR)进行共混改性 ,采用高温共混、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来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丁腈橡胶、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 (AC)和戊次甲基四胺 (H)、交联剂过氧化二... 以聚氯乙烯 (PVC)为主体材料 ,加入丁腈橡胶 (NBR)进行共混改性 ,采用高温共混、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来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丁腈橡胶、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 (AC)和戊次甲基四胺 (H)、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填料碳酸钙 (CaCO3)等的用量对PVC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当选择PVC 10 0份、NBR 6 0份、DOP 6 0份、AC 4.0份、H 4.0份、DCP 1份、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 (3PbO·PbSO4 ·H2 O) 3份、二盐基亚磷酸铅 (2PbO·PbPO3·1/2H2 O)2份可制得密度较小、回弹性较好、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改性PVC泡沫塑料。电镜照片分析表明 :NBR改性PVC泡沫塑料的泡孔结构均匀 ,孔径约在 10 0~2 0 0 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泡沫塑料 化学交联 模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湿法模压成型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英男 潘利剑 刘国峰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4期56-60,共5页
采用湿法模压成型(WCM)工艺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对浸润时间和固化压力两个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制备了不同参数的层合板。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参数制备层合板截面的微观形貌,对层合板成型质量进行表征,主要包括层合板厚度、... 采用湿法模压成型(WCM)工艺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对浸润时间和固化压力两个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制备了不同参数的层合板。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参数制备层合板截面的微观形貌,对层合板成型质量进行表征,主要包括层合板厚度、纤维体积含量、短梁剪切强度(ILSS)、压缩强度以及拉伸强度的测试和计算。结果表明,当浸润时间4min、固化压力1MPa时,层合板的成型质量最好,截面缺陷较少,力学性能优良,力学强度相对提高5%~11.45%左右;随着浸润时间的增加,力学性能先迅速增大后趋于平缓,随着固化压力的增加,层合板的纤维体积含量和力学性能都逐渐增加,在浸润时间10min/固化压力1.5MPa时,纤维体积分数和拉伸模量达到最大值,为66.12%和86.50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模压成型 复合材料 浸润时间 固化压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一步法制造EVA泡沫自行车座鞍垫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世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5-96,共2页
模压一步法制造EVA泡沫自行车座鞍垫的生产工艺何世洲(广西玉林制药厂药用包装材料分厂,537001)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性能与醋酸乙烯酯的含量有关。作为泡沫塑料用的EVA,其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一般都在15%~20%... 模压一步法制造EVA泡沫自行车座鞍垫的生产工艺何世洲(广西玉林制药厂药用包装材料分厂,537001)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性能与醋酸乙烯酯的含量有关。作为泡沫塑料用的EVA,其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一般都在15%~20%。EVA泡沫自行车座鞍垫具有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醋酸乙烯酯 自行车 鞍垫 泡沫塑料 模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湿法模压纤维板性能因子的研究
11
作者 徐兰英 沈隽 +3 位作者 袁滨 何晓光 于会民 林世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6-37,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5个主要因子与湿法纤维模压板静曲强度和吸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剂、防水剂是影响模压纤维制品性能的最重要的因子,模压温度、滤水度对板子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湿模压 纤维板 性能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模压变形法细化H62黄铜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丽凤 彭开萍 肖林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18,共4页
采用反复模压变形法(CGP)对H62黄铜合金进行了组织细化试验,研究了合金成分、退火温度、压制道次对CGP过程的影响,以及变形道次对H62黄铜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黄铜经470℃×1h退火有利于CGP处理;随着CGP道次增加,... 采用反复模压变形法(CGP)对H62黄铜合金进行了组织细化试验,研究了合金成分、退火温度、压制道次对CGP过程的影响,以及变形道次对H62黄铜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黄铜经470℃×1h退火有利于CGP处理;随着CGP道次增加,晶粒逐渐细化,强度和硬度提高;经CGP八道次处理后,该黄铜的显微硬度从89 HV增加到180 HV,屈服强度由130 MPa上升到4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细化 反复模压变形 H62黄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反应湿法模压成型玻璃纤维增强TPU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振君 贾明印 +1 位作者 王佳明 薛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21,共5页
以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原料,采用反应湿法模压成型制得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板材,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了初始模压温度、模压压力、保压... 以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原料,采用反应湿法模压成型制得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板材,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微观形貌表征探究了初始模压温度、模压压力、保压熟化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模压温度60℃、模压压力2 MPa、保压熟化温度120℃时间2 h时,单体聚合反应效果好,复合材料内部TPU对纤维丝浸润程度高,纤维丝间TPU填充紧实,内部缺陷少,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成型 热塑性聚氨酯 复合材料 湿模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材料湿法模压工艺的快速固化树脂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罡 闫志 +2 位作者 范广宏 郑天晓 马洪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以适用于湿法模压工艺的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为研究目标,研究了以改性胺类为主体的环氧固化体系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树脂体系的热性能,凝胶化时间测试仪确定树脂体系的固化时间,万能材料试验机表征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 以适用于湿法模压工艺的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为研究目标,研究了以改性胺类为主体的环氧固化体系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树脂体系的热性能,凝胶化时间测试仪确定树脂体系的固化时间,万能材料试验机表征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最后确定了快速固化树脂体系最佳的配比参数和浇注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20%的固化剂用量和120℃的固化温度下,凝胶化时间达到48s,可以在5min左右完成固化,固化度达98%,拉伸强度达到63MPa,相比常规树脂体系和国内产品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快速固化 湿模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成型ABS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永兵 虞吉钧 +3 位作者 周如东 郝卫强 冯磊 陈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采用化学交联模压法制备了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发泡压力、发泡时间等加工参数对泡孔性能的影响,采用力学测试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ABS微孔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形态。研究结... 采用化学交联模压法制备了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发泡压力、发泡时间等加工参数对泡孔性能的影响,采用力学测试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ABS微孔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当发泡温度为170℃、发泡压力为10 MPa、发泡时间为12 min时,制得的ABS微孔发泡材料泡孔尺寸、泡孔密度适中,表观密度最小,同时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在此模压工艺参数下,材料的平均泡孔直径约为50μm,泡孔密度约为3.2×108个/cm3,满足工业上微孔发泡材料泡孔密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微孔发泡 模压法 加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聚酰亚胺多孔体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浦玉萍 吕广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9-393,共5页
探求以模压法制备聚酰亚胺基多孔材料的成形压力及保压时间与微孔参量及微孔渗透性能的关系.将粉末粒度为20μm的聚酰亚胺等原料分别在35~105MPa压力下,在保压3min及不保压情况下制备多孔材料,用气泡孔径渗透性测定仪测量微孔参量.结... 探求以模压法制备聚酰亚胺基多孔材料的成形压力及保压时间与微孔参量及微孔渗透性能的关系.将粉末粒度为20μm的聚酰亚胺等原料分别在35~105MPa压力下,在保压3min及不保压情况下制备多孔材料,用气泡孔径渗透性测定仪测量微孔参量.结果表明:各工艺条件下孔径、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系数与压力均呈幂函数关系.在保压情况下孔径概率分布密度较集中.并给出了制备不同性能微孔材料的工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法 聚酰亚胺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聚四氟乙烯塑料衬里管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新生 杨恒喜 《腐蚀与防护》 CAS 1998年第5期217-218,222,共3页
聚四氟乙烯具有高度的化学惰性,与氢氟酸、浓盐酸、硝酸、发烟硫酸、苛性钠溶液及酯、醇、酮等有机溶剂无相互作用,广泛用作化工设备及配件耐蚀内衬材料。内衬聚四氟乙烯管配件传统上主要采用缠绕法成型。这种工艺操作参数较难控制,制... 聚四氟乙烯具有高度的化学惰性,与氢氟酸、浓盐酸、硝酸、发烟硫酸、苛性钠溶液及酯、醇、酮等有机溶剂无相互作用,广泛用作化工设备及配件耐蚀内衬材料。内衬聚四氟乙烯管配件传统上主要采用缠绕法成型。这种工艺操作参数较难控制,制品常有脱管、鼓泡、应力开裂等缺陷,施工时,难于夹紧而导致渗漏。本文介绍了液压等压法制备钢内衬聚四氟乙烯管配件工艺方法,包括工艺选择、材料的准备及液压、等压工艺操作及其注意事项。经国家级检测部门检测所得制品符合有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管件 等压模压法 衬里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杨木粉模压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朝阳 刘庆德 刘庆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5-7,19,共4页
目的制备聚氯乙烯杨木粉发泡材料并研究其性能。方法采用模压法制备发泡材料,利用压缩试验表征其性能。结果随着杨木粉填充量的增加,聚氯乙烯杨木粉发泡材料的密度呈上升趋势。添加木粉后,压缩强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木粉填量为10... 目的制备聚氯乙烯杨木粉发泡材料并研究其性能。方法采用模压法制备发泡材料,利用压缩试验表征其性能。结果随着杨木粉填充量的增加,聚氯乙烯杨木粉发泡材料的密度呈上升趋势。添加木粉后,压缩强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木粉填量为10份时,压缩强度达到最大。随着木粉粒度的增加,聚氯乙烯木粉发泡材料压缩强度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木粉粒度为100目时压缩强度达到最大。结论可采用模压法制备聚氯乙烯杨木粉发泡材料,发泡剂用量、木粉填量和粒度对发泡材料性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木塑复合材料 模压法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复合材料工艺设备发展述评之六——模压成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博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4-91,共28页
本文分析了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的发展历程,指出其优缺点,并对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玻纤酚醛模塑 АГ-4 单纱浸胶 疏松机 DMC/BMC SMC 伺服电机 TMC HMC XMC ZMC CIC KMC PU PDCPD GMT LFT-D 湿模压 动态流体模压成型 纸蜂窝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模具注塑中数学建模的运用分析
20
作者 关占荣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83,共1页
塑料产品是现今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生产此类产品时,需经过设计、铸模及注塑和印花组装成品等步骤。其中,注塑是塑料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也是使塑料原料成型并将其制成各种特定造型的环节,主要通过注塑机与模具来实现,制作方法分... 塑料产品是现今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生产此类产品时,需经过设计、铸模及注塑和印花组装成品等步骤。其中,注塑是塑料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也是使塑料原料成型并将其制成各种特定造型的环节,主要通过注塑机与模具来实现,制作方法分为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两种。在注塑工艺的处理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温度、压力及速度、冷却时间等,每一步骤的操作都会影响塑件的硬度、表面光滑度及尺寸参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模具 塑料产品 注塑成型 冷却时间 注塑工艺 注塑机 模压法 处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