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尼龙6(CFF/PA6)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工艺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英凯 朱姝 +4 位作者 袁象恺 张铠 张照 吴玉霞 余木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1,68,共5页
采用模压方法制备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尼龙6(CFF/PA6)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成型工艺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基于对PA6树脂基体的DSC分析,以及对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外观形貌对比,确定最佳成型温度为250℃;调... 采用模压方法制备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尼龙6(CFF/PA6)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成型工艺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基于对PA6树脂基体的DSC分析,以及对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外观形貌对比,确定最佳成型温度为250℃;调节模压成型压力,制备一系列CFF/PA6复合材料,并借助以下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评价:采用静力学实验测试CFF/PA6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分析强度与韧性随成型压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密度法对CFF/PA6复合材料进行孔隙率测试,考察CFF/PA6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压力对孔隙率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FF/PA6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基于实验结果,最终确定CFF/PA6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压力为2.5—3MPa。在该条件下制备的CFF/PA6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67kJ/m^2、603.94MPa和321.8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尼龙6 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模塑粉的制备及模压成型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孝中 陈杰 +2 位作者 佟立新 杨勇强 王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研究了以秸秆粉和轻质碳酸钙为主体、PVA和淀粉为胶结剂的可降解模塑粉体系的构成、制备方法及模压成型工艺 .结果表明 ,利用该可降解模塑粉 ,采用压缩模塑工艺 ,可制成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餐饮具、禽蛋包装托盘等 .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污染 ... 研究了以秸秆粉和轻质碳酸钙为主体、PVA和淀粉为胶结剂的可降解模塑粉体系的构成、制备方法及模压成型工艺 .结果表明 ,利用该可降解模塑粉 ,采用压缩模塑工艺 ,可制成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餐饮具、禽蛋包装托盘等 .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污染 ,废弃后可作为饲料或肥料参与环境循环 ,符合环保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模塑粉 模压成型工艺 生物降解 秸秆粉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乌云其其格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0-41,共2页
本文介绍了压机起始加压和弹簧加压两种模压方式对中温固化增韧环氧树脂 / 82
关键词 环氧树脂/823玻璃布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
4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2,共1页
本成果综合了常规及高温模压两种工艺的优点,将黏结剂沥青等混合料在模压成型的同时,随着模压温度的升高,压坯中的黏结剂沥青在模具内一并完成包裹浸渗和半碳化。采用本工艺,模压压力高(60~250MPa),最终模压温度高(550~750℃... 本成果综合了常规及高温模压两种工艺的优点,将黏结剂沥青等混合料在模压成型的同时,随着模压温度的升高,压坯中的黏结剂沥青在模具内一并完成包裹浸渗和半碳化。采用本工艺,模压压力高(60~250MPa),最终模压温度高(550~750℃);装备简单,模具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碳制品密度高达1.80g/cm^3,力学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模压温度 生产成本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工艺对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麦成猛 蒋政 +5 位作者 余斌斌 黄湘琦 文哲 龙雪彬 熊一鸣 武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丙纶纤维复合材料、20%质量分数的矿物填充聚丙烯材料制备某车型的汽车门板零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工艺,制备同一零件的质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提高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可以提高树脂对纤维的浸润和包裹力,减少孔隙,但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会出现滑动释压、结构坍塌现象,破坏纤维网络结构;随着前处理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10℃时达到最大值29.7 MPa,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呈上升的趋势;随模压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弯曲强度呈下降的趋势,弯曲模量先升高后降低,在22 MPa时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值2839 MPa;与传统的20%质量分数滑石粉增强的聚丙烯材料(PP-TD20)注塑成型工艺比较,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零件刚性更好,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丙纶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崔萍 楚晓 +3 位作者 艾宏玲 陈莉萍 王雪梅 戴黎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6,共4页
选取聚丙烯(PP)纤维为基体材料,亚麻纤维为增强材料。运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PP/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工艺。研究分析了两种纤维的质量比、模压温度、热压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纤维的质量比为50:50、... 选取聚丙烯(PP)纤维为基体材料,亚麻纤维为增强材料。运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PP/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工艺。研究分析了两种纤维的质量比、模压温度、热压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纤维的质量比为50:50、模压温度为180℃、热压保温时间为60min时,PP/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亚麻纤维 复合材料 质量比 模压成型工艺 热压保温时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汉麻秆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春红 王利剑 +4 位作者 左恒峰 王妮 Noor Intan Saffinaz Anuar Peyman Servati Frank Ko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11-517,共7页
为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环境保护,制备了一种汽车内饰用的完全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以汉麻秆粉和可降解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模压成型制备了该复合材料。对于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影响因素,经过4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正... 为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环境保护,制备了一种汽车内饰用的完全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以汉麻秆粉和可降解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模压成型制备了该复合材料。对于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影响因素,经过4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模压成型的最优工艺为:160℃、7.5 MPa、5 min。结果表明:当汉麻秆粉质量分数30%,麻秆粉粒径40目时,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最大,分别为40.26、73.84 MPa和2.06、4.35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内饰材料 可降解木塑复合材料 聚乳酸(PLA) 汉麻秆粉 模压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秋艳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9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章介绍了最近国内外广泛应用、并有较大应用潜力的3种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即模压成型工艺(较详细介绍了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缠绕成型工艺和拉挤成型工艺,概述了它们的原理、生产、应用和发展情况。简介了固化工艺的发展,最后展望2... 文章介绍了最近国内外广泛应用、并有较大应用潜力的3种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即模压成型工艺(较详细介绍了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缠绕成型工艺和拉挤成型工艺,概述了它们的原理、生产、应用和发展情况。简介了固化工艺的发展,最后展望21世纪初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缠绕成型 拉挤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液压柱塞泵滑靴球窝副收口工艺与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东林 马先帅 +3 位作者 赵峰 李跃 赵中校 刘银水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2-2018,共7页
滑靴球窝副是水液压柱塞泵连接柱塞和滑靴的关键摩擦副,其收口质量直接影响泵的可靠性和寿命。针对由金属基体包覆塑性材料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耐磨层组成的滑靴球窝副收口部位松动的问题,对模压收口和直接注塑收口两种成型工... 滑靴球窝副是水液压柱塞泵连接柱塞和滑靴的关键摩擦副,其收口质量直接影响泵的可靠性和寿命。针对由金属基体包覆塑性材料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耐磨层组成的滑靴球窝副收口部位松动的问题,对模压收口和直接注塑收口两种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成型工艺滑靴球窝副的收口效果。首先,建立了滑靴球窝副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仿真软件ANSYS对柱塞滑靴的收口及拉脱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滑靴收口部位的等效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对比分析了316L和17-4PH两种滑靴基体材料以及两种收口成型工艺对拉脱力的影响情况;最后,将两种收口成型工艺的柱塞滑靴组件分别安装在水液压泵内,并进行了运行试验,结合测试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压收口成型工艺相比,采用直接注塑收口工艺的滑靴球窝副从根本上消除了残余应力,相同结构下,其拉脱力增大了20.29%;长时间运行后其收口效果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轴向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泵 滑靴球窝副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 模压收口成型工艺 直接注塑成型工艺 拉脱力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新型制备工艺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领军 李贺军 +2 位作者 薛晖 李克智 石振海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高温模压工艺是由模压成型工艺演绎而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但在制备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时,该工艺明显存在着装备投资大、模压压力低和工艺实用性差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即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简称MSC... 高温模压工艺是由模压成型工艺演绎而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但在制备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时,该工艺明显存在着装备投资大、模压压力低和工艺实用性差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即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简称MSCT工艺) .为了验证MSCT工艺的突出优点,分别利用MSCT工艺和模压工艺制备了沥青基炭复合材料,并就其组织结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CT工艺制备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比模压工艺制备的要致密的多,从而使前者的体积密度( 1 .77g/cm3 )和抗压强度( 32 .5 MPa)分别比后者提高了2 8.3%和1 44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炭复合材料 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 体积密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线路板粉末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宗科 周玉敬 +1 位作者 吴国清 黄正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2,29,共4页
废旧线路板回收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基板粉末作为增强填料,采用模压成型制备废弃物填料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模压工艺参数以及废弃物粉末填料配比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展望了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 废旧线路板回收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基板粉末作为增强填料,采用模压成型制备废弃物填料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模压工艺参数以及废弃物粉末填料配比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展望了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模压温度、压强、模压时间和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优化的模压工艺参数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超过100MPa,冲击强度可达10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线路板基板粉末 回收 不饱和聚酯 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机翼环肋结构件的研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河清 陶华 +1 位作者 赵景丽 蔡闻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6,共2页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玻璃布和碳布为增强材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某型无人机机翼环肋复合材料结构件。通过优化模具结构,适当地调整固化工艺参数,解决了制件在内外圆角及拐角处脱层、发白、缺胶的现象,制造出符合设计图样要求的制件。
关键词 环肋 机翼 复合材料结构件 研制 模压成型工艺 环氧树脂 增强材料 模具结构 工艺参数 设计图样 玻璃布 无人机 制件 碳布 固化 缺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炭纤维增强沥青基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郭领军 李贺军 +2 位作者 薛晖 李克智 付业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2,共7页
利用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出了短切炭纤维增强沥青基C/C复合材料(简称SCFRC)。研究了短切炭纤维的体积分数对SCFRC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 利用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出了短切炭纤维增强沥青基C/C复合材料(简称SCFRC)。研究了短切炭纤维的体积分数对SCFRC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短切炭纤维对SCFRC材料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当短切炭纤维的体积分数由0%增大到11.8%时,SCFRC材料的力学性能随之呈线性增加;短切炭纤维增强SCFRC材料的机制主要有裂纹偏转效应、桥联效应以及脱粘和拔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C/C复合材料 短切炭纤维 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增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颗粒的平均细度对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领军 李贺军 +2 位作者 薛晖 李克智 孙国岭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采用新型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制备出高密度、低成本的焦炭颗粒增强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研究了焦炭颗粒的平均细度对焦炭颗粒增强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趋势,并从数学上分析了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基... 采用新型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制备出高密度、低成本的焦炭颗粒增强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研究了焦炭颗粒的平均细度对焦炭颗粒增强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趋势,并从数学上分析了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压强度随焦炭颗粒平均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沥青焦的平均细度由44.2目增加到206.3目,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压强度可从1.28 g/cm3和10.1MPa增加到1.77 g/cm3和55.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炭复合材料 焦炭颗粒 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 平均细度 抗压强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利锋 胡曙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2,共4页
石英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低介电损耗、耐高温、耐湿热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介绍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及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工艺。
关键词 石英纤维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复合材料 低介电损耗 耐湿热性 力学性能 分子结构 模压成型工艺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轻质精巧部件应用于大型客机
16
作者 淡蓝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6期22-22,共1页
全新的模压成型工艺与高性能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结合,有助于生产出强度更高、重量更低的零部件。在航空领域中,又出现了一款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托架。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 零部件 大型客机 热塑性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应用 轻质 模压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