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化方法在电磁轨道炮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金龙文 李军 雷彬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模化方法是指不直接研究自然现象或过程的本身,而是用与这些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模化方法对原型与模型之间试验结果的匹配至关重要。在对模化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现有电磁轨道炮物理场、... 模化方法是指不直接研究自然现象或过程的本身,而是用与这些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模化方法对原型与模型之间试验结果的匹配至关重要。在对模化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现有电磁轨道炮物理场、弹丸动力学、驱动电路模化方法的实现方式和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当前电磁轨道炮模化方法的研究难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目前尚未出现一种理想的电磁轨道炮模化方法可以同时进行所有物理量的匹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物理量和模化方法是目前较为有效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发射器 模化方法 相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快堆堆本体抗震试验模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陆道纲 李奕彤 +1 位作者 刘宏达 刘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4-1330,共7页
为准确模拟快堆堆本体中液体晃动对主容器的作用,本文建立了一种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快堆堆本体抗震试验模化方法,不仅保证加速度相似比严格为1,还保证了流体与结构的质量比与原堆的相同。依照上述试验模化方法,分别设计了与快堆原型比尺... 为准确模拟快堆堆本体中液体晃动对主容器的作用,本文建立了一种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快堆堆本体抗震试验模化方法,不仅保证加速度相似比严格为1,还保证了流体与结构的质量比与原堆的相同。依照上述试验模化方法,分别设计了与快堆原型比尺为1∶25(大)和1∶50(小)两个缩比试验模型。为验证上述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地震动力学数值模拟,并比较了大模型和小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大、小模型的地震动响应参数比值满足推导得到的理论准则,从而通过数值试验方法验证了上述模化方法的有效性。该模化方法可为快堆堆本体抗震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堆堆本体 模化方法 流固耦合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下轨道动态响应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龙文 李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49-1955,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电磁轨道炮模型试验的有效性,基于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电磁排斥力作用下的原型与模型轨道动态响应相似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电磁轨道炮的模化方法,在原型和模型中采用相同材料,... 为进一步提高电磁轨道炮模型试验的有效性,基于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电磁排斥力作用下的原型与模型轨道动态响应相似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电磁轨道炮的模化方法,在原型和模型中采用相同材料,并且要同时实现磁场和温度场的匹配,则必将导致应力场的不匹配和轨道动态响应的不相似;在匹配速度的近似模化方法下,原型轨道和模型轨道的临界速度相同,但动态响应属于非线性关系,而且随着弹丸速度和滑动距离的增加,挠度曲线相关系数变小、相似性变差,而振幅比值与几何相似常数近似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模化方法 发射器 轨道 动态响应 临界速度 相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工质模化方法的超临界CO_(2)储能透平膨胀机相似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祎然 李文 +3 位作者 常学煜 左志涛 李辉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15-1823,共9页
变工质下透平膨胀机的相似模化特性研究是特殊工质透平膨胀机研发的关键技术手段和必要方法,也是提升研发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进口总温、绝热指数和气体常数的适用于透平膨胀机变工质的新型模化方法,并... 变工质下透平膨胀机的相似模化特性研究是特殊工质透平膨胀机研发的关键技术手段和必要方法,也是提升研发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进口总温、绝热指数和气体常数的适用于透平膨胀机变工质的新型模化方法,并利用某透平膨胀机对超临界CO_(2)与空气的相似模化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显示,在总体性能参数的模化上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内部流场预测(马赫数、速度分布)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模化效果。该方法适用于利用空气模化高温度、高压力下的超临界CO_(2)储能做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工质 模化方法 超临界CO_(2)储能 透平膨胀机 相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下枢轨界面润滑性能的相似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金龙文 李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50-2856,共7页
枢轨界面润滑性能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并未涉及到枢轨界面润滑。为进一步提高电磁轨道炮模型试验的有效性,根据枢轨界面润滑机理确定了枢轨界面润滑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相似理... 枢轨界面润滑性能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并未涉及到枢轨界面润滑。为进一步提高电磁轨道炮模型试验的有效性,根据枢轨界面润滑机理确定了枢轨界面润滑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相似理论分析了枢轨界面润滑的模化方法,并研究了在物理场模化方法下枢轨界面润滑性能的相似性,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枢轨界面润滑的模化关键在于保证原型与模型中雷诺数(Re)的相等;在匹配弹丸速度的电磁轨道炮物理场模化方法下,通过设置相同初始界面间隙的方法,可以实现枢轨界面润滑的相似;相对于发射器的几何相似常数适当减小电枢长度方向上的几何相似常数有利于润滑的模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模化方法 枢轨界面 润滑 相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转子系统工程等效约化建模与缩比试验验证
6
作者 赵润超 焦映厚 +4 位作者 李治彤 徐业银 于广滨 郭宏伟 刘荣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共7页
燃气轮机装在工业发电、航空航海等国防装备领域有重要应用,转子系统作为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使用燃机轴系工程等效模型能够加快动力学求解进程。基于应变能等效理论提出了燃气轮机转子系... 燃气轮机装在工业发电、航空航海等国防装备领域有重要应用,转子系统作为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使用燃机轴系工程等效模型能够加快动力学求解进程。基于应变能等效理论提出了燃气轮机转子系统工程等效约化建模方法,并结合相似设计理论得到了动力学特性原型机相似的缩比转子模型,计算了轴系的模态特性并开展了动力学升速试验,验证了工程等效约化建模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工程等效约化模型与原型机前三阶固有频率偏差小于3.71%,前两阶临界转速偏差小于3.8%,预测结果准确。所提出的轴系工程等效约化建模方法在新型燃气轮机结构动力设计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转子动力学 等效约方法 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壁模化大涡数值模拟的喷水推进泵内湍流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辉 陈作钢 蔡佑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5-64,共10页
尺度解析类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很高的非定常流动预报潜力,其中壁模化大涡数值模拟(Wall-modeled Large-eddy Simulation,WMLES)方法在高雷诺数下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成本较低等优势但在喷水推进泵的数值模拟中应用有限。采用基于湍流场... 尺度解析类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很高的非定常流动预报潜力,其中壁模化大涡数值模拟(Wall-modeled Large-eddy Simulation,WMLES)方法在高雷诺数下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成本较低等优势但在喷水推进泵的数值模拟中应用有限。采用基于湍流场特征尺度分析的WMLES方法进行原型喷水推进泵及改型喷水推进泵的泵内流场数值模拟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WMLES预报的两型喷水推进泵的扬程及转矩等外特性特征都与试验数据吻合极好。从泵内湍流运动特性分析的角度,WMLES方法再现了传统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法难以获得的导边马蹄涡、随边角涡、叶梢集中涡、间隙泄漏涡等精细流动特征。在相同流量系数下,改型泵的马蹄涡、角涡等二次流强度明显小于原型泵,改型泵的平均极限流线也明显更为光顺,更低的能量耗散使得改型泵的工作效率相比原型泵有明显提升。分析结果证明,基于湍流场特征尺度分析的WMLES方法可用于喷水推进泵的外特性及泵内湍流运动特性的有效预报,为喷水推进泵的改进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数值 模化方法 湍流特征尺度 喷水推进泵 非定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舱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慰 赵成璧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提出三维船体舱段有限元参数化建模的设计方法,将船体舱段的有限元网格归类为纵向网格和横向网格,并分别提出相应的算法以实现这两种网格的自动生成。
关键词 参数方法 非结构网格 铺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用电负荷参数化建模方法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欣 叶青 赵文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2-47,54,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用电负荷实时变化,呈现出冲击性、随机性、周期性变化等特点,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用电量占城市总用电量的比例较高,因此对用电负荷情况进行预测及对主变电所负载能力进行评价极其重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供电负荷参数化... 城市轨道交通用电负荷实时变化,呈现出冲击性、随机性、周期性变化等特点,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用电量占城市总用电量的比例较高,因此对用电负荷情况进行预测及对主变电所负载能力进行评价极其重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供电负荷参数化建模方法:基于运行时刻表和具有客观物理意义的负荷变量分别建立多车牵引负荷模型及车站动力照明负荷模型,利用实测主变电所负荷数据对负荷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实现了秒级负荷建模、极限状态下尖端负荷的获取及对主变压器负荷状态的仿真测算。该方法可为提高供电设备可靠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用电负荷 主变压器 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上涡流发生器参数化模型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明 赵振宙 +3 位作者 孟令玉 冯俊鑫 江瑞芳 玛尔瓦提·黑扎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6-242,共7页
为提高涡流发生器(VG)参数化模型计算精度,对参数化模型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参数化模型在计算域作为源项而添加的位置和涡核半径取值方法。然后,采用考虑VG叶片间影响的最大涡环量算法,基于DU91-W2-250叶段,从不同VG间距、VG... 为提高涡流发生器(VG)参数化模型计算精度,对参数化模型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参数化模型在计算域作为源项而添加的位置和涡核半径取值方法。然后,采用考虑VG叶片间影响的最大涡环量算法,基于DU91-W2-250叶段,从不同VG间距、VG入流角、翼型攻角来比对参数化模型和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来验证应用上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参数化模型、实体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两种模拟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在不同工况下,两种模型得到的速度矢量和边界层速度型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参数化模拟方法有效,且在风力机叶片上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计算流体动力学 风力机 涡流发生器 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式参数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旭薇 曾小春 +3 位作者 柴伟华 王楠 李辉 许林 《南方农机》 2014年第4期24-25,共2页
零部件三维数模是数字化样机的基础,现今大多数零件通过普通的建模方法搭建三维模型后难以进行变更操作,这十分不利于工程师在设计初期对零件结构进行修整,而重新建模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设计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对骨架式参数化建模方法... 零部件三维数模是数字化样机的基础,现今大多数零件通过普通的建模方法搭建三维模型后难以进行变更操作,这十分不利于工程师在设计初期对零件结构进行修整,而重新建模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设计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对骨架式参数化建模方法的研究,创新出一种新型的骨架式参数化建模方法:自顶向下式建模流程、零件加工工艺引入建模流程、团队协同式建模操作。不仅解决了如上问题,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建模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 普通建方法 创新 骨架式 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管内对流换热模化分析
12
作者 陈静 田文喜 +3 位作者 苏光辉 张大林 巫英伟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2,共6页
在超临界流体管内对流换热数据库的基础上,对近年来针对超临界流体管内换热的不同模化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正的Cheng等模化准则,并进行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周强泰的传热关系式中的指数,并取平均性质的普朗特数后,得到的修正的... 在超临界流体管内对流换热数据库的基础上,对近年来针对超临界流体管内换热的不同模化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正的Cheng等模化准则,并进行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周强泰的传热关系式中的指数,并取平均性质的普朗特数后,得到的修正的Cheng等模化准则精度更高,不同超临界流体间传热的模化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模化方法 传热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mola的液压系统热力学模块化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永林 曹克强 +1 位作者 徐浩军 苏新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43-2047,共5页
以模块化建模方法为指导,提出了液压系统的热力学模块化建模方法。将液压元件工作机理分为容积型和阻尼型,建立容积型模块和阻尼型模块模型,由容积型模块和阻尼型模块单独或组合建立液压元件的模块化模型。采用Dymola对所建立的各元件... 以模块化建模方法为指导,提出了液压系统的热力学模块化建模方法。将液压元件工作机理分为容积型和阻尼型,建立容积型模块和阻尼型模块模型,由容积型模块和阻尼型模块单独或组合建立液压元件的模块化模型。采用Dymola对所建立的各元件模型进行仿真实现,建立了温度仿真模块库-ThermalHydraulic,可以实现面向液压原理图的可视化温度仿真。对模块库进行测试,验证了建模和仿真实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温度仿真 方法 DYMO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模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志超 曹学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6-781,共6页
针对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热工现象,采用系统性的关键现象识别及重要性分析方法,得到了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卸压排放过程中的现象过程识别与排序表(PIRT)。结果表明:排放管线及鼓泡器中对安全壳卸压排... 针对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热工现象,采用系统性的关键现象识别及重要性分析方法,得到了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卸压排放过程中的现象过程识别与排序表(PIRT)。结果表明:排放管线及鼓泡器中对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影响程度较高的现象为临界和摩擦流、两相压降、几何尺寸及流动状态;乏燃料水池中对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影响程度较高的现象为冷凝、传热、几何尺寸、流体混合、不凝性气体及热分层。利用关键现象识别及重要性分析结果与现有缩放实验台架的搭建经验及研究结果,得到了安全壳卸压排放过程验证性试验装置搭建中应该遵循的相似准则,从而为安全壳卸压排放验证性试验装置的搭建提供设计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非能动先进压水堆 安全壳卸压 分析方法 现象过程识别与排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标记语言的机器翻译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杜权 曾信 +4 位作者 李北 刘辉 李垠桥 肖桐 朱靖波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5,共8页
标记语言翻译相比于纯文本类型翻译任务来说,存在标记格式复杂多样造成的译文质量低和译文端格式难以保持等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难题,该文提出基于组合泛化的标记语言建模方法。同时,针对标记语言的格式还原问题,该文提出使用标签位置准... 标记语言翻译相比于纯文本类型翻译任务来说,存在标记格式复杂多样造成的译文质量低和译文端格式难以保持等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难题,该文提出基于组合泛化的标记语言建模方法。同时,针对标记语言的格式还原问题,该文提出使用标签位置准确率、正确率、召回率和F_(1)值等指标来衡量标记语言格式还原效果。实验发现,该文所提出的泛化方法相较于基于截断、基于词对齐和已有的泛化方法,BLEU均有较大提升,格式还原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语言 机器翻译 基于泛的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一回路系统模拟实验设计与分析
16
作者 侯斌 苑景田 曹学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172-176,共5页
研究核电站特定运行工况下,一回路系统传热流动的规律。应用Ishii模化方法模拟压水堆核电厂的一回路系统,设计出主泵与关联系统耦合实验回路的主要热工参数。同时,应用机理性程序对设计的实验回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shii模化方法... 研究核电站特定运行工况下,一回路系统传热流动的规律。应用Ishii模化方法模拟压水堆核电厂的一回路系统,设计出主泵与关联系统耦合实验回路的主要热工参数。同时,应用机理性程序对设计的实验回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shii模化方法设计的实验回路主要参数合理可行;模型可以研究反应堆原型事故运行瞬态工况下,一回路各系统间传热流动相互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化方法 实验回路 传热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枢与导轨实际接触状态的电磁轨道炮膛内磁场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强 张合 +1 位作者 李豪杰 杨宇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4-472,共9页
针对电枢与导轨(简称枢轨)实际接触条件下电磁轨道炮膛内磁场研究缺乏的问题,从小口径C型电枢轨道炮出发,根据静止状态下枢轨实际接触产生的电枢电流密度分布,利用数值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对电枢前端中轴线上各考察点磁通密度进行分析,结... 针对电枢与导轨(简称枢轨)实际接触条件下电磁轨道炮膛内磁场研究缺乏的问题,从小口径C型电枢轨道炮出发,根据静止状态下枢轨实际接触产生的电枢电流密度分布,利用数值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对电枢前端中轴线上各考察点磁通密度进行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化方法,对电枢运动条件下轨道炮膛内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相似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不同口径轨道炮电枢速度和膛内磁场的近似模化;各考察点峰值磁通密度随着与电枢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距离电枢曲率圆心2倍口径考察点的磁通密度仅为1倍口径点的27. 4%左右;研究结果有助于智能弹药的电磁屏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枢轨接触 磁通密度 模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提花机齿轮-杆组合传动机构运动学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良 石宁 李晓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研究电子提花机的开口传动装置的齿轮-杆组合机构运动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先建立机构各构件初始位姿参数的函数关系,再通过ADAMS软件形成参数化模型.研究随齿轮传动比和两随动曲柄起始相位差变化条件下,刀箱连杆竖向... 研究电子提花机的开口传动装置的齿轮-杆组合机构运动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先建立机构各构件初始位姿参数的函数关系,再通过ADAMS软件形成参数化模型.研究随齿轮传动比和两随动曲柄起始相位差变化条件下,刀箱连杆竖向运动的位姿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当节圆直径传动齿轮大于中间轮直径以及两随动曲柄杆初始相位角相差180°时刀箱连杆竖向速度变化波动最小,能获得较为平稳的杆运动特征,为提花机传动装置提供了必要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传动装置 组合机构 张力波动 运动学特征 参数方法 仿真 相位角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ling of 2-DOF luffing mechanism with serial closed kinematic chains 被引量:2
19
作者 ZHU Zhen-xin ZHU Jian-xin +1 位作者 KANG Hui-mei QIAN Huan-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Luffing mechanism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This paper proposes a two degree of freedom(2-DOF)luffing mechanism,which has one more pair of driving cylinders than the single DOF luffing mechanism... Luffing mechanism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This paper proposes a two degree of freedom(2-DOF)luffing mechanism,which has one more pair of driving cylinders than the single DOF luffing mechanism,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chinery.To establish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2-DOF luffing mechanism,firstly,we develop a hierarchical method to deduce the Jacobian matrix and Hessian matrix for obtaining the kinematics equations.Subsequently,we divide the luffing mechanism into six bodies considering actuators,and deduce the kinetic equations of each body by the Newton-Euler method.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we simulate the luffing process.Finally,a prototype is built on a pile driver to validate the model.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model can reflect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luffing mechanism.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that the front cylinders retract first shows better mechanical behavior than the other two control strategies.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2-DOF luffing mechanism 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The modeling approach can also be applied to similar mechanism with serial closed kinematic chains,which allows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parameters easily and exa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ffing mechanism dynamic model hierarchical method control strategy PROTOTY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 initialization methods for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with high in-situ stress 被引量:30
20
作者 YANG Jia-cai LIU Ke-wei +1 位作者 LI Xu-dong LIU Zhi-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3149-3162,共14页
In the context of deep rock engineering,the in-situ stress state is of major importance a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ock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Thus,stress initialization becomes crucial and is the first step ... In the context of deep rock engineering,the in-situ stress state is of major importance a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ock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Thus,stress initialization becomes crucial and is the first step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in a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In this paper,stress initialization methods,including their principle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reproducing steady in-situ stress state in LS-DYNA,are first introduced.Then the most popular four methods,i.e.,explicit dynamic relaxation(DR)method,implicit-explicit sequence method,Dynain file method and quasi-static method,are exemplified through a case analysis by using the RHT and plastic hardening rock material models to simulate rock blasting under in-situ stress condition.Based on the simulation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ress initializ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implicit-explicit sequence method and dynain file metho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ock material model,and the explicit DR method has an obvious advantage in solution tim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Besides that,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two separate analyses for the who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in-situ stress and dynamic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stress stress initialization method dynamic disturb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rock m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