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纤维取向优化的支架注塑模具设计
- 1
-
-
作者
叶衔真
荣星
曾世勇
蔡部林
-
机构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
厦门部林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6,共9页
-
基金
厦门市科技补助项目(No.2022CXY0306)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No.2021H6032)。
-
文摘
某结构塑件支架材质为聚丙烯添加15%玻璃纤维(PP+15%GF),该材质成型时的纤维取向会显著影响塑件产品的力学性能、外观及材料收缩各向异性,塑件U形悬臂结构的两只支撑脚外侧特征脱模时因粘模、模具冷却不均匀、顶出不均衡等会产生塑件弯曲、扭曲、尺寸超差等现象。基于CAE模流分析得出最合适的4个浇口位置,以达到调整纤维取向、材料收缩各向异性的目的,并优化了成型工艺参数应用于注射成型。利用简易三板模的定模板可以活动的特点,设计了定模侧模内抽芯机构,解决了因空间狭小造成抽芯运动受限的问题,该型芯采用铍铜制造,解决了结构导致冷却困难的问题。塑件侧面结构复杂、加强筋多,在传统的动模侧滑块抽芯机构内设计了顶针延时退回机构,解决了塑件支撑脚粘黏滑块型腔问题;为保证合模顺序可靠性,设计了塑件顶出系统强行复位机构,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试验测得成型塑件,在正常加载(600 N)状态下,塑件支架位移最大值/允许最大位移在X方向的比值为0.77,Y方向的为0.68,Z方向的为0.62,变形量比值在品管监控线0.8之内,刚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测得极限承载为1200 N。模具经客户实际应用证实生产的塑件品质稳定。
-
关键词
纤维取向
模流分析
浇口优化
模内抽芯机构
延时退回机构
注塑模具
-
Keywords
fiber orientation
Moldflow analysis
gate optimization
in-mold core-pulling mechanism
delayed return mechanism
injection mould
-
分类号
TQ320.66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