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地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郝春英 张柏习 +2 位作者 韩辉 刘亚萍 孙晓辉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4期4-5,8,共3页
通过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区对沙地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樟子松林分不论密度大小,雨季土壤含水量整体上明显高于春季;不同林分密度的樟子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有所不同,春季试验... 通过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区对沙地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樟子松林分不论密度大小,雨季土壤含水量整体上明显高于春季;不同林分密度的樟子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有所不同,春季试验地各层土壤的含水量从上到下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北试验地0~60cm层次土壤含水量下降的比较明显,南试验地在60~100cm层次间出现了急剧下降的情况;雨季0~40cm土层间,试验地土壤水分含量都呈上升趋势,40~150cm这几个层次间,试验地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在40~100cm的层次上2试验地下降的幅度都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林松沫蝉发生规律及无人机超低量载药喷雾防治试验
2
作者 刘欣 魏真明 +5 位作者 马晓乾 马玲 王琪 高宇 尚尔雨 于鲲 《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9-63,共5页
【目的】松沫蝉是一种危害松科树木的刺吸性害虫,为明确其在樟子松林发生规律,并针对性提出超低量载药喷雾防治樟子松林松沫蝉技术。【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松沫蝉在樟子松林危害程度与立地条件、生态位空间分布的关系,并评估了无人机超... 【目的】松沫蝉是一种危害松科树木的刺吸性害虫,为明确其在樟子松林发生规律,并针对性提出超低量载药喷雾防治樟子松林松沫蝉技术。【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松沫蝉在樟子松林危害程度与立地条件、生态位空间分布的关系,并评估了无人机超低量喷雾技术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立地条件方面,纯林虫口密度(49.8±7.05头/株)显著高于混交林(29.85±3.69头/株)(p<0.01),郁闭度0.5~0.7区间内虫口密度与郁闭度呈显著负相关(r=-0.86);空间分布上,阳坡虫口密度(49.72±4.18头/株)是阴坡(15.24±1.50头/株)的3.26倍,树冠上层占比达54.51%。无人机飞防试验显示,20%呋虫胺悬浮剂(300 mL/hm^(2))持效性最佳,施药15天后防效达94.66%,显著优于其他药剂(p<0.01)。【结论】樟子松纯林、阳坡上坡位及冠层东南向构成松沫蝉暴发的关键风险位点,建议在这些区域优先建立混交林隔离带,并将郁闭度控制在0.6~0.7区间以降低虫口密度。无人机飞防应实施“速效+持效”的药剂组合策略,推荐采用5%高效氯氰菊酯(500 mL/hm^(2))与20%呋虫胺(300 mL/hm^(2))的桶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松沫蝉 发生规律 超低量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沁旗樟子松林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3
作者 许书娟 刘恩 赵晓峰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8期28-31,共4页
喀喇沁旗地处燕山山系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位于内蒙古东部,蒙冀辽三省区交会处,从西南到东北依次分布有中山山地、低山丘陵、河谷平川三种地形地貌。随着林业发展理念从单纯的生态保护向生态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转变,传统单一利用木材的局... 喀喇沁旗地处燕山山系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位于内蒙古东部,蒙冀辽三省区交会处,从西南到东北依次分布有中山山地、低山丘陵、河谷平川三种地形地貌。随着林业发展理念从单纯的生态保护向生态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转变,传统单一利用木材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喀喇沁旗通过试验,探索出了在已有樟子松林地培育红松坚果林、林下种植中药材的立体经营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林木资源、林地空间,实现林上与林下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推动喀喇沁旗林业经济发展、提升林地“四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红松坚果林 立体经营模式 喀喇沁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火烧后恢复演替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晓晖 喻泓 +1 位作者 于春堂 慈龙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9,共6页
火烧是天然樟子松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以火烧后12年的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樟子松大树、幼树(苗)和侵入阔叶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火烧对天然樟子松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 火烧是天然樟子松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以火烧后12年的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樟子松大树、幼树(苗)和侵入阔叶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火烧对天然樟子松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后,1 hm2的天然林分中保留的樟子松大树的空间格局在较小(0-625 cm)和较大(1150-5000 cm)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状态,在中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750-1125 cm),从而在林分中均匀地形成了许多林隙,侵入的阔叶树和大量的樟子松幼树(苗)在这些林隙内以群聚的状态出现。但随着火烧后林分的逐渐恢复,原有樟子松大树与阔叶树和樟子松幼树(苗)间的关系均呈现负相关,表明竞争开始出现。这种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侵入的阔叶树死亡,同时使得聚集分布的樟子松幼苗逐渐稀疏,最终逐渐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掌握火烧后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恢复演替过程,将有助于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人工促进林分更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种内(间)竞争 群聚状态 空间格局 RipleyK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喻泓 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选择无地表火发生、当年发生地表火和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天然樟子松林分,利用多尺度、面积1 000 m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研究了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 选择无地表火发生、当年发生地表火和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天然樟子松林分,利用多尺度、面积1 000 m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研究了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所有林木的平均胸径(DBH)差异极显著(P<0.01)。在1 m2样方尺度上,3种林分的林下植被盖度有极显著差异(P<0.000 1),其中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林分林下植被盖度最低(32.0%)。在面积1和10 m2样方尺度上,各林分林下植被的α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且以当年发生地表火的林分林下植被丰富度最高;不同功能群植物(包括木本植物、禾本科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的α多样性也仅在小尺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林下植被的β多样性随火后持续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无地表火发生的林分β多样性最高。间接梯度分析(DCA)结果表明,当年发生地表火的林分中植物种类较多,林下植物均表现出从偏旱生到偏湿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趋势。因此,樟子松林下植被多样性仅在小尺度上对地表火干扰产生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多样性趋于一致,表明天然樟子松林的林下植被具有抵御地表火干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地表火 多样性 改进的Whittaker样方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细小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江西军 柴一新 《森林防火》 2007年第3期23-27,共5页
主要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地表细小可燃物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红花尔基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带,主要为樟子松绝对优势的森林及森林草原群落。在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的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和森林草原交错群落细小可燃... 主要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地表细小可燃物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红花尔基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带,主要为樟子松绝对优势的森林及森林草原群落。在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的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和森林草原交错群落细小可燃物载量大小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度调整复相关系数值R2以及AIC准则和Cp准则挑选最佳回归模型,建立了该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所建模型都进行了方差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细小可燃物总载量大小顺序: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森林草原交错群落;(2)死可燃物载量大小顺序: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森林草原交错群落;(3)地表活可燃物(草本)载量大小顺序:森林草原交错群落>未过火林分>过火林分;(4)通过引入林分平均林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三个林分因子建立死可燃物载量和细小可燃物总载量的多元线性模型,取得了最好的拟合效果,预测精度都分别为98.7%和98.64%,(5)通过用林分平均林龄和细小可燃物总载量建立的对数曲线模型,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预测精度为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樟子松林 可燃物载量 林分因子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樟子松林黏菌资源报道 被引量:9
7
作者 朱鹤 李姝 +3 位作者 宋晓霞 赵雨霁 王琦 李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对采自内蒙古樟子松林的286份黏菌标本和从湿室培养获得的15份黏菌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报道了内蒙古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林的黏菌45种,分别隶属于5目7科18属,其中19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白面钙丝菌(Badhamia p... 对采自内蒙古樟子松林的286份黏菌标本和从湿室培养获得的15份黏菌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报道了内蒙古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林的黏菌45种,分别隶属于5目7科18属,其中19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白面钙丝菌(Badhamia panicea)和木生发网菌(Stemonitis lignicola)为大陆首次报道,并对二者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 樟子松林 内蒙古新纪录种 白面钙丝菌 木生发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寒温带天然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瑞晗 满秀玲 丁令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9,共9页
【目的】研究我国寒温带天然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坡位之间的关系,了解樟子松林对立地条件的响应,揭示天然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不同坡位天然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 【目的】研究我国寒温带天然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坡位之间的关系,了解樟子松林对立地条件的响应,揭示天然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不同坡位天然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坡上、坡中和坡下3种立地条件,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对其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观测期内(5—9月),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呈现出波动式下降趋势,其变化范围分别是74.33~515.33 mg/kg和15.33~240.57 mg/kg,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在1.04~5.73之间。坡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产生显著影响(P <0.01),坡下和坡中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碳、氮含量均值显著高于坡上(P <0.05);不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P <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温度和pH值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坡位对天然樟子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显著,其含量存在明显的立地分异规律性,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和土壤含水量是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位 土壤微生物量 大兴安岭北部 季节动态 樟子松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姗姗 刘新平 +7 位作者 王翠萍 张铜会 何玉惠 吕朋 车力木格 张腊梅 王明明 程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森林植被的降雨再分配过程是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于2018年5-8月观测27 a生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探究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变化对林地水分平衡的影响机制,分析、量化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 森林植被的降雨再分配过程是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于2018年5-8月观测27 a生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探究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变化对林地水分平衡的影响机制,分析、量化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流、枯落物层入渗部分产生的阈值。结果表明:樟子松林内穿透雨量占同期降雨量的86.45%,穿透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降雨量>0.63 mm时产生穿透雨;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占降雨量的10.44%和2.54%,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呈正线性关系,降雨量>1.19 mm时,产生树干径流;枯落物层截留量占降雨量的12.37%,枯落物层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枯落物在0~24 h内平均吸水速率为1.83 mm·h^(-1),其最大持水量为3.23 mm,并且枯落物层截留量占其最大持水量的42.37%。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5.35%,其中有74.65%的雨水最后从枯落物层入渗进入地表,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补充地下水。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可以有效地发挥截留降雨、贮存雨水的功能,继而改善沙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降雨再分配 冠层截留 枯落物层截留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人工樟子松林立木胸径与冠幅直径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金友 姜志强 刘德祥 《林业勘查设计》 1997年第4期51-51,共1页
在小兴安岭林区,我们曾在不同林龄,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的10块标准地内对1316株人工樟子松立木进行胸径和冠幅直径的测定,获得数据如表。
关键词 冠幅直径 立木胸径 樟子松林 小兴安岭林区 相关性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获得数据 不同密度 相关拟合 标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去除对城市公园樟子松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轶晗 王彤 +3 位作者 常宇飞 吴俊杰 王紫含 张丹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3期298-306,共9页
凋落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其数量和质量变化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过程。城市公园中的树木落叶常被当作垃圾清理,这在导致土壤贫瘠化的同时还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并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以吉... 凋落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其数量和质量变化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过程。城市公园中的树木落叶常被当作垃圾清理,这在导致土壤贫瘠化的同时还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并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公园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凋落物去除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后,樟子松林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矿化均发生变化。土壤pH值、碳氮比和电导率降低,全磷、全氮、土壤有机碳、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增加,其中全氮含量变化最明显,增加了53.1%。凋落物去除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CO_(2)排放量及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均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增幅逐渐增大。具体表现为:与有凋落物樟子松林相比,凋落物去除后,在10℃、20℃和30℃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1.17%、8.4%和16.4%,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CO_(2)排放量分别增加了6.70%、1.98%和9.67%。而且Q_(10)在20℃/10℃和30℃/20℃条件下分别增加0.51%和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樟子松林 凋落物 有机碳矿化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灭火战法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谦 陈国民 贾凤林 《森林防火》 2001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樟子松林 灭火 战法 红花尔基 樟子松林 防火线 防火带 迎面火 火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6”红花尔基樟子松林重大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慧颖 孟军 +1 位作者 宋卫士 王彦平 《森林防火》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分析了“5·16”红花尔基樟子松林重大火灾的气候条件是前期气候干旱,气温骤升13.6℃;计算的森林可燃性的综合指标395、423与实际情况相符;火灾蔓延迅速的风力4 ̄5级;利用极轨卫星遥感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了在天空无云、风力4 ̄... 分析了“5·16”红花尔基樟子松林重大火灾的气候条件是前期气候干旱,气温骤升13.6℃;计算的森林可燃性的综合指标395、423与实际情况相符;火灾蔓延迅速的风力4 ̄5级;利用极轨卫星遥感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了在天空无云、风力4 ̄5级时的火场火势的蔓延速度一般为137 ̄173hm2/h,可为以后的林火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尔基 樟子松林火灾 蔓延速度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樟子松林种植技术
14
作者 薛文喜 李军远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4期50-50,共1页
引言 樟子松耐寒性强,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温,春季生长期间能忍受-6.5℃低温;树冠稀疏,针叶少且短小,具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细胞致密,束缚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叶绿素含量大,积累干物质多。因此,可减少地上部分... 引言 樟子松耐寒性强,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温,春季生长期间能忍受-6.5℃低温;树冠稀疏,针叶少且短小,具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细胞致密,束缚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叶绿素含量大,积累干物质多。因此,可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层,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种植技术 束缚水含量 叶绿素含量 表皮细胞 保水能力 水分蒸腾 地上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万成 王君 +2 位作者 葛玉祥 梁曙光 袁德生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通过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域内野生经济植物种类,并划分了野生经济植物类别。
关键词 樟子松林 自然保护区 野生经济植物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区干雷暴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晓光 韩铁圈 《内蒙古林业》 2006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樟子松林 红花尔基 防范 原因 暴发 森林草原防火 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火情 特殊天气 高温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林的物候观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恩海 段喜华 +2 位作者 周伟 张凤江 李建华 《林业勘查设计》 1995年第2期20-23,28,共5页
物候现象是日照、温度、降水、蒸发等综合气象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反映。温度在诸多气象因子中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植物分布区对树木物候的影响尤为突出。并且温度与日照关系密切、同步发生。因此本文重点讨... 物候现象是日照、温度、降水、蒸发等综合气象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反映。温度在诸多气象因子中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植物分布区对树木物候的影响尤为突出。并且温度与日照关系密切、同步发生。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温度与樟子松物候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物候观测 授粉 雄球花 各物候期 雌球花 营养器官 雄花 繁殖器官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林衰退综合防治技术
18
作者 叶啸 《国土绿化》 2012年第8期41-41,共1页
樟子松,别名蒙古赤松、海拉尔松,高大常绿乔木,是欧洲赤松分布于远东的一个地理变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喜光、抗寒(能耐零下40℃~50℃低温),耐干旱瘠薄,在瘠薄沙地造林均能成功。
关键词 樟子松林 沙地造林 综合防治技术 衰退 欧洲赤松 常绿乔木 干旱瘠薄 海拉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植物园樟子松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
19
作者 董延国 李峰 王红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5期59-59,共1页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是哈尔滨市内最大的综合性植物园,占地面积136 hm^(2)。植物园中的树木园占地4 hm^(2),引种栽植了樟子松、红松以及黄波罗、胡桃楸等针阔叶树种。同时,每年的春季还有郁金香等名贵花卉展...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是哈尔滨市内最大的综合性植物园,占地面积136 hm^(2)。植物园中的树木园占地4 hm^(2),引种栽植了樟子松、红松以及黄波罗、胡桃楸等针阔叶树种。同时,每年的春季还有郁金香等名贵花卉展出,使得哈尔滨市不但冬季可以赏冰玩雪,春夏也有百花争艳。由于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位于城区内,交通便利,方便市民出入,不但是市民健身强体、呼吸新鲜空气的首选之地,也是相关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科研、科普和实训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名贵花卉 占地面积 樟子松林 树木园 森林植物园 郁金香 胡桃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类型资源调查与分析
20
作者 葛玉祥 曲海军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了摸清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底数,采取调查、采样和查阅资料等办法,比较系统地对该区域内的生物类型进行了统计,并就保护区的植物、动物、昆虫、菌类等生物种群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还从经济价值角度进... 为了摸清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底数,采取调查、采样和查阅资料等办法,比较系统地对该区域内的生物类型进行了统计,并就保护区的植物、动物、昆虫、菌类等生物种群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还从经济价值角度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自然保护区 生物类型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