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沙流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水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哈林 李瑾 +3 位作者 周瑞莲 云建英 曲浩 潘成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为了解风沙流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水分代谢的影响,2013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和18 m/s等6个风速处理风沙流(风沙流强度相应为1.00,28.30,63.28,111.82和172.93 g/cm·min)4次吹袭下3龄樟子松幼苗光合速... 为了解风沙流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水分代谢的影响,2013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和18 m/s等6个风速处理风沙流(风沙流强度相应为1.00,28.30,63.28,111.82和172.93 g/cm·min)4次吹袭下3龄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频繁的风沙流吹袭,可以改变樟子松幼苗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规律,但对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影响较小;2)随着风沙流强度的增加,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温度和日均光合速率、日均水分利用效率趋于下降,18 m/s处理和对照相比分别下降4.6%,1.8%,52.6%和56.3%;日均蒸腾速率、日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趋于增加,18 m/s处理和对照相比分别增加31.6%,75.0%和30.9%;3)随着风沙流强度的增加,其日最大光合速率和日最大水分利用效率趋于下降,日最大胞间CO2浓度趋于增加,15 m/s以下风沙流吹袭其日最大蒸腾速率降低,15 m/s以上风沙流吹袭其日最大蒸腾速率显著增加;4)在风沙流吹袭下,樟子松光合能力的降低主要源于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温度的下降以及叶片的机械损伤,而蒸腾速率的增加主要源于气孔导度的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幼苗 风沙流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强风沙流吹袭的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哈林 李瑾 +3 位作者 周瑞莲 云建英 曲浩 潘成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552,共7页
为了解樟子松幼苗对不同时间强风沙流吹袭的生理生态响应,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8级大风风沙流(风速18m·s-1,风沙流强度173g·cm-1·min-1)吹袭10、20和30min下樟子松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 为了解樟子松幼苗对不同时间强风沙流吹袭的生理生态响应,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8级大风风沙流(风速18m·s-1,风沙流强度173g·cm-1·min-1)吹袭10、20和30min下樟子松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随着风吹时间的增加,樟子松的株高生长量减少、茎粗生长加快,落叶数量增加,其中30min处理与CK相比的株高生长量下降52.63%,茎粗生长量增加233.30%,落叶指数增加466.70%。(2)风沙流吹袭没有改变樟子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但日光合峰值下降,日最大蒸腾速率增加;与CK相比,30min处理的日最大光合速率下降22.69%,日最大蒸腾速率增加11.89%。(3)随风吹时间增加,其叶片温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日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下降,30min处理较CK依次下降0.60%、4.37%、28.57%和31.58%,且日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增加,30min处理较CK依次增加6.25%、6.67%和12.60%。研究表明,在持续风沙流胁迫下,樟子松幼苗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蒸腾耗水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樟子松幼苗生长速率降低主要源于光合面积减少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而其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因幼苗叶片叶温和叶片含水量下降所致,蒸腾速率的增加主要源于气孔导度的增加;为了适应风沙流持续吹袭的胁迫,樟子松幼苗采取了降低株高生长速率,加快茎粗生长速率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幼苗 生长特性 强风沙流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文光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将300株长势一致,且无病虫害的樟子松苗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各60柱,即未施氮组(对照组)、10mmol/L氮素组(N1)、20mmol/L氮素组(N2)、30mmol/L氮素组(N3)、...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将300株长势一致,且无病虫害的樟子松苗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各60柱,即未施氮组(对照组)、10mmol/L氮素组(N1)、20mmol/L氮素组(N2)、30mmol/L氮素组(N3)、60mmol/L氮素组(N4)。1年后,比较上述5组樟子松幼苗生长情况与生理特性。结果:(1)1年后,N2组株高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及N1组、N3组、N4组(P均<0.05),N3组径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1组、N2组及N4组(P均<0.05);N1组、N3组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随着氮肥施加量逐渐增大,1年后各组樟子松幼苗根部生物量逐渐增大(P均<0.05),N1组茎部生物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N2组、N3组及N4组(P均<0.05),N1组、N2组、N3组叶部生物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4组(P均<0.05)。结论:在合适的施加氮素浓度下,可提高樟子松幼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樟子松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幼苗 氮素 生长状况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规格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崇霞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89-92,共4页
选取山丹县十里铺林场育苗场樟子松容器苗作为观察对象,设置3种容器规格,分别为6.0 cm×10.0 cm、10.0 cm×10.0 cm、12.0 cm×15.0 cm,对比不同容器规格樟子松幼苗生长状况以及生理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幼苗生长状... 选取山丹县十里铺林场育苗场樟子松容器苗作为观察对象,设置3种容器规格,分别为6.0 cm×10.0 cm、10.0 cm×10.0 cm、12.0 cm×15.0 cm,对比不同容器规格樟子松幼苗生长状况以及生理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幼苗生长状况:在樟子松幼苗新梢直径生长量、苗高、侧根数量、主根长度、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比较上,12.0 cm×12.0 cm容器>10.0 cm×10.0 cm容器>6.0 cm×10.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地径、折干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生理特性指标:在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比较上,6.0 cm×10.0 cm容器和10.0 cm×10.0 cm容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12.0 cm×15.0 cm容器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余2个容器规格(P<0.05)。从中可见:随着樟子松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幼苗植株生长量呈增长趋势,且12.0 cm×15.0 cm容器对幼苗生理特性指标的调节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规格 樟子松 樟子松幼苗生长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幼苗光合蒸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哈林 李瑾 +3 位作者 周瑞莲 云建英 冯静 苏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1437,共7页
为了解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18 m/s等6个风速处理(分别相当于0、4、5、6、7、8级风)4次吹袭下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为了解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18 m/s等6个风速处理(分别相当于0、4、5、6、7、8级风)4次吹袭下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净风频繁吹袭没有改变樟子松幼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但可使其光合蒸腾的"午休"时间加长、"休眠"程度加深;随着风吹强度的增加,其日均光合能力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其中18 m/s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27.6%和22.3%;随着风吹强度增加,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先下降后回升,除18 m/s处理胞间CO_2浓度显著高于CK外,其他处理均显著低于CK;随着风吹强度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下降,其中除18 m/s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6 m/s处理的光能利用效率高于CK外,其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CK,光能利用效率均低于CK;日均光合蒸腾速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气孔导度的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均受制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幼苗 频繁风吹 光合特征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