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直径内孔槽距专用检具
1
作者 何革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0,共1页
我公司生产的菲亚特拖拉机联轴系统中的双联叉是一关键零件,精度要求较高。该零件的双耳内孔及其中的环形槽(见图1)在T619A通用镗床上加工,双耳内孔孔径为27+0.004-0.029mm,环形槽槽宽为1.6+0.14... 我公司生产的菲亚特拖拉机联轴系统中的双联叉是一关键零件,精度要求较高。该零件的双耳内孔及其中的环形槽(见图1)在T619A通用镗床上加工,双耳内孔孔径为27+0.004-0.029mm,环形槽槽宽为1.6+0.140mm,槽距尺寸为85+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联轴系统 双联叉 槽距 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内环槽槽距的一种测量法
2
作者 庞忠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5-35,共1页
有一孔内环槽槽距对表环规,需要测出槽距尺寸L.如图所示。用一般通用量具难以实现,做专用量具又不经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件简单的L形测杆,杆端粘结一标准钢球,另一端为圆柱体,其直径与万工显附件——光学定位器测杆上端直径相同,这样孔... 有一孔内环槽槽距对表环规,需要测出槽距尺寸L.如图所示。用一般通用量具难以实现,做专用量具又不经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件简单的L形测杆,杆端粘结一标准钢球,另一端为圆柱体,其直径与万工显附件——光学定位器测杆上端直径相同,这样孔内环槽槽距便可利用这一L形测杆插入光学定位器连接套孔内固紧,在万工显上进行测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环 槽距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长宁拉张槽东北缘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上部地层缺失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丁一 刘树根 +9 位作者 文龙 马奎 陈代钊 宋金民 王瀚 王林康 陈明思 杨钹 唐攀 李智武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64,共13页
尽管绵阳-长宁拉张槽的油气地质意义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其时空分布及成因机制自发现以来争议不断。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拉张槽北段东缘广元—宁强地区的震旦系(国际上称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地层开展了系统的地层序列、岩相分析工作。... 尽管绵阳-长宁拉张槽的油气地质意义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其时空分布及成因机制自发现以来争议不断。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拉张槽北段东缘广元—宁强地区的震旦系(国际上称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地层开展了系统的地层序列、岩相分析工作。特征岩相及生物地层表明宽川铺、舒家坝、曹家坝—东山子地区普遍出现碑湾段下部甚至藻白云岩段上部与宽川铺组不整合接触,反映了高家山段和碑湾段的广泛缺失。该地层缺失区可以与川中—北斜坡地区连成一线。研究区灯影组以局限潮坪—潟湖环境的藻白云岩及泥晶白云岩沉积为主,而西侧的大滩—羊木地区灯影组截然变化为斜坡—盆地相硅质岩沉积,指示同沉积伸展断层的活动。这种相带突变样式在中扬子台地南缘和上扬子台地东缘也有发育,反映了整个中上扬子地区在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总体处于伸展背景,广泛发育断控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绵阳-长宁拉张槽巨大的宽度(数十千米)、剥蚀厚度(数百米)及灯影组顶部长期的沉积间断(近20 Ma)说明其形成与差异升降作用有关,难以用岩溶地貌解释。考虑到研究区与川中—北斜坡的灯影组上段的缺失区总体呈线状分布,可用断层上盘的掀斜作用引起相对抬升来解释。伸展断层活动的高峰期大致可以约束在灯影组沉积晚期到麦地坪组沉积初期,对应灯影组上部到宽川铺组底部的广泛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长宁拉张 灯影组 地层缺失 伸展背景 断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志英 袁嘉欣 +8 位作者 谢世红 贺刚 邓宏奎 李梦露 王嘉伟 邓勇辉 章海鑫 欧阳敏 周辉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中及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养水区净水系统稳定有效运行,经过各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质最终符合养殖用水的要求。其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97%、63.23%、53.51%。养水区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33个门组成,生物滤池中水体和滤料上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有所差异,生物膜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P<0.05)。水体样本组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生物膜样本组,水样中的细菌种类更多,细菌群落的丰富度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H^(+)_(4)-N、NO^(-)_(2)-N和TN环境因子显著影响水体组微生物群落结构(P<0.05),总磷(TP)、有效磷(AP)、溶氧(DO)是对生物膜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3级生物滤池可有效增加水体中促进氮、磷代谢的微生物菌群,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水质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滤池 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 16Sr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家瑞 周昊 +3 位作者 王明刚 阎群 周晓红 李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3,共6页
针对铝电解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信号长距离传输和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衰减问题,以及槽电压高精度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电源模块、VFC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 针对铝电解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信号长距离传输和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衰减问题,以及槽电压高精度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电源模块、VFC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提供±15、5V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电源;VFC模块包含信号衰减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异常报警电路。信号衰减电路将0~70V的槽电压分段衰减至0~8V;信号转换电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RS485差分频率信号,以实现与微控制器单元模块之间的长距离传输;异常报警电路则能在槽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在超过危险范围时驱动继电器切断电动机运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通过频率捕获方法测量信号频率,进而计算出原始槽电压值,槽电压值经过滤波处理后上传至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相对误差≤1.2%,测量精度优于铝电解现场的测量装置,有助于推动铝电解行业的低碳转型和装备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 电压-频率转换器 频率捕获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字形高速精量播种机正压气流导槽式导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衣淑娟 张淯朋 +3 位作者 戴智博 孔泠童 孙文胜 许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74,共14页
针对2BDQ系列玉米品字形播种机高速作业时(12~16 km/h)因气流裹挟种子进入双侧导种装置速度过快产生剧烈碰撞,使双侧种子交错均匀程度下降导致落种品字成形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正压气流导槽式导种装置。阐述了导种装置结构与上下组合式... 针对2BDQ系列玉米品字形播种机高速作业时(12~16 km/h)因气流裹挟种子进入双侧导种装置速度过快产生剧烈碰撞,使双侧种子交错均匀程度下降导致落种品字成形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正压气流导槽式导种装置。阐述了导种装置结构与上下组合式导槽导种原理,建立玉米种子在导槽上引种、附种过程的力学模型,探究导种过程中种子约束状态与导槽结构参数的关系。采用DEM-CFD耦合仿真方法,分析玉米种子导种速度轨迹并比较气流场确定上导槽与下导槽宽度比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上导槽高度、下导槽宽度与输送气流正压取值范围。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试验因素水平值,以品字形合格指数、导种一致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利用JPS-16型高速播种性能检测试验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台架试验设计,得到导种装置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并选用4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种子进行导种装置最优参数组合的适播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上导槽高度354.491 mm、下导槽宽度2.245 mm、输送气流正压0.739 kPa,验证试验下该参数组合的品字形合格指数为91.791%、导种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111%,与优化结果相符,在田间试验作业速度12~16 km/h工况中测得品字形合格指数不低于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字形 高速精量播种机 正压 导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状态和槽深对预切槽辅助滚刀破岩影响的近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 沈君逸 +2 位作者 廖星川 刘福深 尚肖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首先,利用线弹性近场动力学本构模型(linear peridynamic solids,LPS)对预切槽辅助滚刀破岩问题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其次,设置了σ_(x)=5 MPa、σ_(z)=20 MPa和σ_(x)=20 MPa、σ_(z)=5 MPa这2种应力状态,0、9... 首先,利用线弹性近场动力学本构模型(linear peridynamic solids,LPS)对预切槽辅助滚刀破岩问题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其次,设置了σ_(x)=5 MPa、σ_(z)=20 MPa和σ_(x)=20 MPa、σ_(z)=5 MPa这2种应力状态,0、9、18和30 mm这4种预切槽深度,总计8种工况;最后,研究了应力状态和预切槽深度对岩石破坏形态和破岩效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滚刀峰值贯入力随槽深的变化规律和岩石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相符,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在不同的槽深下,岩石存在2种破坏形态;当槽深为3 mm时,2个滚刀之间形成岩石破碎区;当槽深大于3 mm时,2个滚刀之间形成完整的岩块;当大主应力沿z方向时,会产生中央贯通裂纹;而当大主应力沿x方向时,则不会生成中央贯通裂纹;随着槽深增大,岩石损伤集中在预切槽附近区域,破岩效率也随之增高;当槽深≥18 mm时,峰值贯入力和比能较小,且两者受应力状态影响也较小。为实现不同应力条件下破岩性能的优化平衡、延长滚刀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施工成本,建议预切槽深度不小于18 mm;当预切槽深度无法达到该要求时,可在水平方向为大主应力方向时适当增加预切槽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切 三维滚刀破岩 近场动力学 应力状态 预切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s的路面坑槽目标检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江平 王欣然 吴立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提高道路安全巡检工作中路面坑槽隐患的检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构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路面坑槽隐患智能检测模型。在原YOLOv5s网络中加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模块,将主干网络替换为FasterNet网络,引入... 为提高道路安全巡检工作中路面坑槽隐患的检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构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路面坑槽隐患智能检测模型。在原YOLOv5s网络中加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模块,将主干网络替换为FasterNet网络,引入轻量通道注意力(ECA)模块;通过消融试验分析改进模块对检测模型性能的影响,验证目标检测效果,并开发交互式可视化检测界面。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精度、召回率和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4.1%、9.9%和5.6%。较原网络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满足路面坑槽自动化检测的应用需求,提高巡检效率,减少因路面坑槽导致的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路面坑 目标检测 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 Fas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优化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叶岩 程睿 +5 位作者 赵德春 祝天宇 蔡晓华 李占成 赵尔迪 李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行速度0.3~12 km/h可调,被测耕作部件和整机横向与深度方向调整,测控软件可对土槽试验台的行进速度、动力输出轴扭矩、转速、功率等试验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结果表明:样机试验所设计的理论速度与实际平均速度有差异,平均速度绝对误差在0.2 km/h以内,平均测速相对误差小于2%,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驱动轮打滑和导向轮摩擦等。试验过程中,土槽试验台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各项性能参数能够稳定、快速采集。改进后的土槽试验台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保证了试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能够达到设计优化目标,满足试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机械 试验台 优化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
10
作者 陈前 章郑兵 +3 位作者 史浩 徐高红 刘正蒙 刘国海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理,进而讨论定子开辅助槽、转子开辅助槽两种方法对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倒“T”形辐向永磁体两端增加不规则辅助槽有助于将齿槽转矩降至最低。主要原因是增加辅助槽可以改变转子磁通路径的方向,根据磁通路径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槽。此外,它还能增大气隙磁密的基波幅值,减小其谐波分量,从而改善电机性能,所提电机的齿槽转矩为4.1 mN·m、转矩脉动为0.16%。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达到了最优,满足伺服电机精度高和稳定性要求。最后,制造并测试转子上带有不规则辅助槽的24槽/22极样机,相应的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 齿转矩 极配合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地震识别及油气地质意义
11
作者 张本健 彭思桥 +5 位作者 陈骁 张玺华 刘冉 陈延贵 杨翰轩 杨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受资料条件的限制,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位置一直尚未明确,极大地阻碍了区域内灯影组沉积格局的研究及上覆二叠系气藏的勘探。针对该问题,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比德阳—安岳裂陷槽东侧地质特征,对裂陷槽北段西边界进行... 受资料条件的限制,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位置一直尚未明确,极大地阻碍了区域内灯影组沉积格局的研究及上覆二叠系气藏的勘探。针对该问题,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比德阳—安岳裂陷槽东侧地质特征,对裂陷槽北段西边界进行了重新刻画,并从控储、控烃及控藏的角度探讨了西边界对川西南地区中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表明:川西南部震旦系灯影组地层整体呈南西厚、北东薄的趋势,丹棱地区灯影组地层厚度大且稳定,无裂陷槽沉积的特征;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其大致沿井研—仁寿—彭山北—新津—温江一线分布;德阳—安岳裂陷槽整体表现为东陡西缓的箕状形态,川西南地区台缘坡度较缓,不存在明显的台缘丘滩体建隆。德阳—安岳裂陷槽分布特征研究对川西南地区中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格局、储层分布、烃源岩展布及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识别 边界刻画 地质特征 德阳—安岳裂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季风槽准双周振荡对广东夏季暴雨的影响
12
作者 纪忠萍 谷德军 +3 位作者 于玲玲 高晓容 梁巧倩 梁伟杰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51,共25页
利用1961~2017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与广东逐日降水等资料,通过选取没有与锋系联系一起、由单一南海季风槽影响导致的广东暖区暴雨过程并进行分类,采用合成分析、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季风槽暴雨过程的时空分... 利用1961~2017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与广东逐日降水等资料,通过选取没有与锋系联系一起、由单一南海季风槽影响导致的广东暖区暴雨过程并进行分类,采用合成分析、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季风槽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重点揭示了(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过程在准双周振荡不同位相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及低频信号的来源与机制。结果表明:(1)(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过程占总个例的54.1%,主要出现在广东沿海与内陆的三大暴雨中心(阳江—阳春—恩平、海丰—陆丰—汕尾、龙门—佛岗),其余三类季风槽暴雨过程[(强)西南季风辐合型、东南季风扰动型、热带气旋远离/消散型]主要出现在广东沿海的两大暴雨中心及珠江口两侧。(2)季风槽暴雨过程主要存在5~8天的准单周振荡、10~24天的准双周振荡,少数年份还存在40~65天振荡。(3)(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从间歇—开始—鼎盛—减弱期,低频信号不仅来源于从欧洲西部到东北亚具有准正压性、呈相间排列的“反气旋—气旋”的低频波列东南向传播,还来源于对流层中低层菲律宾东南的热带西太平洋低频气旋西北向传播。它们使南亚高压从孟加拉国向巴基斯坦移动,西太平洋副高逐渐加强西伸北抬,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我国中东部地区由间歇期的低频反气旋环流或高压脊逐渐转为鼎盛期的低频气旋环流或高空槽控制。(4)当华南高层由低频反气旋环流东南侧的强东北风逐渐转为华北—江南低频气旋性环流底部的强偏西风与印度半岛—南海西北部低频反气旋外围的西北风控制,高空辐散逐渐增强并达到最强。中低层由低频反气旋环流或高压脊控制逐渐转受来自南海中北部—孟加拉湾低频反气旋北缘的强西南风控制,并受东北亚、日本及其以南西太平洋低频反气旋环流的阻挡,在我国西南—江南—华南上空形成强的低频气旋性环流与正涡度。广东处于来自低纬度季风环流圈与中纬度次级垂直环流圈上升运动的汇合区,来自对流层中低层偏南风异常与垂直上升运动及绝对涡度逐渐增强并达到最强。地面由弱均压场逐渐转为北部湾向北伸展加强的闭合低压控制,南海季风槽北抬并增强,使(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从无转为开始并达到鼎盛期。它们可为季风槽暴雨的中期—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暴雨 准双周振荡 (强)西南季风型 低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斜拉桥整体受力特性与截面刚度分配
13
作者 李晓斌 宋汶灵 +4 位作者 谢明志 张勇 杨灯 包杰 曾甲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响应分析,揭示刚度分配和一期压重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截面应力峰值均出现在主墩及辅助墩处;主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轴向压力及负弯矩最大,辅助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竖向剪力最大,负弯矩较大,该处钢箱梁截面的正应力水平最高,尤其是钢箱梁顶缘的正应力水平远高于主墩处。综合分析主梁截面刚度及其分布情况、内力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一期压重混凝土板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辅助墩处主梁截面为最不利受力位置,其受力状态更加需要关注。与普通组合梁相比,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的构件在工厂预制,可以在海湾深水区装配化实现快速建造,在工程经济性、抗风性能、海湾深水施工条件、高速列车行车性能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钢-混组合梁 斜拉桥 有限元法 静力行为 刚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阀均压槽尺寸对侧向力及泄漏量影响的流场仿真研究
14
作者 罗艳蕾 龙胜堂 +1 位作者 罗瑜 沈洪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滑阀作业时可能遇到液压侧向力导致阀芯运动卡滞甚至锁死的现象,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特定型号滑阀阀芯上均压槽结构尺寸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体积法,基于不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结合k-ε湍流模型进行流场仿真分... 滑阀作业时可能遇到液压侧向力导致阀芯运动卡滞甚至锁死的现象,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特定型号滑阀阀芯上均压槽结构尺寸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体积法,基于不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结合k-ε湍流模型进行流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均压槽的宽度和深度达到滑阀间隙的10倍以上时,减小侧向力的效果开始显著,尤其是超过20倍后效果最佳;均压槽尺寸的增加虽然会导致泄漏量上升,但与无槽状态相比,这种增量并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均压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滑阀 均压 CFD 侧向力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后北槽水沙输移变化研究
15
作者 路川藤 朱显博 +1 位作者 韩玉芳 李肖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基于2010-2021年北槽地形和同步水文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实施后的水沙输移变化。三期工程完成后,北槽中上段水深整体增大,-8 m等深线的展宽主要发生在2010-2017年,-10 m等深线持续展宽,北槽下段水深变化相对较小。北槽中... 基于2010-2021年北槽地形和同步水文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实施后的水沙输移变化。三期工程完成后,北槽中上段水深整体增大,-8 m等深线的展宽主要发生在2010-2017年,-10 m等深线持续展宽,北槽下段水深变化相对较小。北槽中下段涨落潮平均流速趋势性变化不明显,各水层含沙量大都呈下降趋势,中层水体平均含沙量减小近50%。北槽纵向水沙通量远大于横向通量,自2010年以来,水沙横向通量占比下降。北槽水流净通量表层大、底层小,中下段多年来均存在水通量的垂向环流,即表层水体横向净通量向北,而底层向南。悬沙净通量底层大、表层小,在纵向上,表层水体悬沙净通量指向下游,底层水体规律性较差。在横向上,2015年后,北槽中下段表层水体悬沙净通量大都指向航道北侧,底层水体指向航道南侧,表底层悬沙净通量形成垂向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水沙通量 深水航道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下牙槽骨内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速度关系研究
16
作者 吴斌 胡可欣 +4 位作者 杨帆 卢轶 姜迪 易扬 严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探究正畸力作用下不同部位牙槽松质骨内流体流动差异,阐明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关系,为解析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人牙槽骨样本开展应力松弛试验并拟合Prony级数得到材料参数,建立牙槽骨逆向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 目的探究正畸力作用下不同部位牙槽松质骨内流体流动差异,阐明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关系,为解析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人牙槽骨样本开展应力松弛试验并拟合Prony级数得到材料参数,建立牙槽骨逆向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松质骨内流体流动的情况。同时,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探究不同区域骨改建速度的差异。结果人和大鼠牙槽松质骨微观结构分布类似,从根颈向根尖方向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逐渐减小,而骨小梁间隙逐渐增大。应力松弛试验下不同牙根层面的松质骨内流体剪切应力分布存在差异,根尖处剪切应力最高(0~0.9366 Pa)。大鼠牙移动模型表明根尖处呈现更快的骨改建速度。结论流体刺激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会引起牙槽骨结构的变化,最终调控结构改建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流体剪切力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槽连接的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17
作者 张敏 金志超 +2 位作者 陈宜虎 蒋鸿民 卢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为简化节点构造,防止由于节点区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种卡槽连接的梁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将一个现浇节点与两个卡槽连接节点进行对比,研究了各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 为简化节点构造,防止由于节点区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种卡槽连接的梁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将一个现浇节点与两个卡槽连接节点进行对比,研究了各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在试验基础上,用ABAQUS软件对各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卡槽上部端板厚度进行参数拓展分析。结果表明:使用C30混凝土灌注的卡槽连接节点承载力接近现浇节点,但由于卡槽上部端板出现应力集中而发生起拱,导致卡槽周围混凝土破坏,增加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最终导致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明显,且刚度、耗能等指标也不如现浇节点;使用高强灌浆料的卡槽连接节点时,由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且灌浆料在卡槽内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随着围压的增加,其极限抗压强度会得到明显的增强,由卡槽上部端板变形产生的对灌浆料的破坏作用有所减小,保证了钢筋和灌浆料之间的协同工作,其滞回曲线相对饱满,刚度及耗能也得到改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相当,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模拟的骨架曲线及试件破坏特征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卡槽上部端板的厚度会影响试件的初始刚度及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 装配式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敏感多路阀阀芯节流槽热变形分析及其参数优化
18
作者 陈远玲 廖国陆 +3 位作者 王宜前 欧阳崇钦 李固 任晓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0-157,共8页
针对多路阀中阀芯磨损和卡滞问题,基于流固热耦合分析,对小型挖掘机回转联阀芯节流槽参数进行优化。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不同开度下的多路阀模型进行流固热耦合仿真。当阀口压差为2 MPa时,分析对比三角+U形节流槽不同开度下多路... 针对多路阀中阀芯磨损和卡滞问题,基于流固热耦合分析,对小型挖掘机回转联阀芯节流槽参数进行优化。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不同开度下的多路阀模型进行流固热耦合仿真。当阀口压差为2 MPa时,分析对比三角+U形节流槽不同开度下多路阀内部速度场、温度场及结构场。以阀口开度为2 mm的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不同节流槽结构参数下的阀芯最大变形量数据库,并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结合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NRBO)获得最优节流槽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阀口开度增加,节流槽处的油液最大速度呈整体下降趋势,阀芯最高温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升区域逐渐扩大,开度为2 mm时局部温度和变形均达到峰值,分别为116.3℃和4.43μm;优化后阀芯的最大变形下降了35.65%;回转联P-LS和P-LS-A流道在额定流量下的压力损失分别为1.78、2.14 MPa,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多路阀 节流 热变形 流固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锚碇刚性接头地下连续墙三槽合一工艺试验研究
19
作者 夏欢 戴俊平 +2 位作者 钟永新 徐杰 朱俊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 m的双塔双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槽段间采用多道钢筋网片排插连接方式,形成非接触搭接刚性接头。为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提高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针...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 m的双塔双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槽段间采用多道钢筋网片排插连接方式,形成非接触搭接刚性接头。为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提高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针对南锚碇地下连续墙内部大隔舱槽段提出三槽合一工艺,即将1个一期钢箱槽段与2个二期钢筋笼槽段一次成槽(形成超长槽段),下放钢筋笼,同步浇筑混凝土。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开展超长槽段槽壁稳定性分析、高性能护壁泥浆试验及刚性接头承载力足尺抗弯试验等研究,并应用于实体工程。结果表明:三槽合一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总体可行,采用高性能护壁泥浆能够保证超长槽段施工期间的槽壁稳定;在护壁泥浆中加入适量BaSO 4,并将其比重控制在1.15以上,槽壁变形控制及稳定性较好;刚性接头处钢筋笼与钢筋笼排插钢筋搭接长度由67 cm增至100 cm,显著提高了接头承载力,刚性接头承载力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该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三槽合一槽段已施工完成,槽壁变形实测最大值33 mm,与计算值较为吻合,验证了三槽合一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 地下连续墙 刚性接头 合一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软岩隧道边墙开槽半步CD法施工参数研究
20
作者 王峰 张洋语 +1 位作者 陶家清 高恒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41,共9页
依托某大跨软岩隧道,提出一种改进CD法,即边墙开槽半步CD法。为探明大跨隧道采用边墙开槽半步CD法开挖的施工力学特征,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对其施工过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再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研究Ⅴ级围岩条件下边墙开槽半... 依托某大跨软岩隧道,提出一种改进CD法,即边墙开槽半步CD法。为探明大跨隧道采用边墙开槽半步CD法开挖的施工力学特征,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对其施工过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再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研究Ⅴ级围岩条件下边墙开槽半步CD法中边墙开槽及拆撑距离、开挖循环进尺和左右导洞掌子面错距3个因素对初期支护变形、受力及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的施工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现场采用该工法开挖监测断面拱顶最大沉降量为34.1 mm,隧道左导洞水平收敛量大于右导洞,达到30 mm,初期支护变形量主要产生于左右导洞上台阶期间,当左右边墙开挖后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增长速率明显变缓。型钢拱架整体承压,左拱肩内侧压应力最大,达到99 MPa;(2)随着边墙开槽及拆撑距离增大,初期支护变形量呈抛物线形增大,边墙初期支护内力增幅显著大于其余部位,建议一次性边墙开槽及拆撑距离不超过5.4 m;(3)当开挖循环进尺超过2.4 m后,初期支护变形、内力和塑性区面积均急剧增大,建议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2.4 m;(4)随着左右导洞掌子面错距减小,初期支护变形量逐渐减小,而初期支护内力与塑性区面积显著增大,建议实际施工左右导洞掌子面错距不小于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隧道 软岩隧道 施工参数优化 边墙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