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AMS的榨菜联合收获机拔取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1
作者 周冉 宋志禹 +1 位作者 金月 蒋清海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针对榨菜采收期倒伏程度不一致和菜球不规则难以确定收获受力情况的问题,基于榨菜特殊的生长性状设计联合收获机,创新采用先拔后切根的收获方式,并对关键的拔取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在分析榨菜收获过程及其受力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 针对榨菜采收期倒伏程度不一致和菜球不规则难以确定收获受力情况的问题,基于榨菜特殊的生长性状设计联合收获机,创新采用先拔后切根的收获方式,并对关键的拔取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在分析榨菜收获过程及其受力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拔取装置的V形圆锥辊与榨菜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得出榨菜被拔取时不同时刻受到的静摩擦力、弹性恢复力、动摩擦力,建立拔取榨菜的动力学模型。为深入分析拔取装置对榨菜的作用情况,进一步优化装置关键参数,在SolidWorks中建立该装置的三维模型,简化后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仿真。在综合分析榨菜被拔取的受力点和受力大小等实际情况后,采用衬套力Bushing模拟非刚体菜球与根部之间的柔性连接,构建榨菜与联合收获机拔取装置的刚柔耦合模型。选择拔取辊开口间距、拔取辊转速、行驶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拔取力为试验指标,进行拔取过程性能仿真试验,揭示不同作业参数对拔取装置拔取力的影响规律。从仿真试验结果的曲线可知,拔取辊的开口间距、拔取辊转速与拔取力无明显的线性关系,拔取力的稳定性随着开口间距和机具行驶速度的增大而降低;拔取装置的工作效率随着开口间距的增大而降低,与拔取辊转速无关。试验结果极差分析表明,拔取装置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拔取辊开口间距45 mm、拔取辊转速120 r/min、行驶速度1.0 km/h,此时拔取力最大,最值为487.2 N,研究结果为榨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联合收获机 拔取装置 刚柔耦合模型 动力学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菜收获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2
作者 俞国红 郑航 +1 位作者 薛向磊 杨槐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0,共4页
榨菜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作物,收获过程大量依赖人工,国外鲜有针对榨菜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研究,为研制出生产中可推广应用的榨菜收获机械,缓解我国榨菜生产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促进该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归纳我国榨菜主要产区的种植农艺和收获... 榨菜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作物,收获过程大量依赖人工,国外鲜有针对榨菜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研究,为研制出生产中可推广应用的榨菜收获机械,缓解我国榨菜生产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促进该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归纳我国榨菜主要产区的种植农艺和收获要求,阐述我国榨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针对现有榨菜联合收获机、自走式小型榨菜收获机及手扶式榨菜收获机,对相应关键技术、使用效率、收净率、使用寿命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榨菜收获机械化存在着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改善、收净率低、工作效率不高、使用寿命低等难点,提出我国榨菜产业未来应实现农艺与农机相融合,榨菜机械化收获可分段分节实现,需要提高榨菜收获关键技术研究的创新能力等发展意见,为我国榨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收获技术 榨菜联合收获机 自走式 手扶式 收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