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至民国时期道教正一派在敦煌地区的流传——以敦煌莫高窟所见斋醮榜文为中心
1
作者 段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此前学术界关注不够的敦煌莫高窟清代、民国时期斋醮榜文,既是道士在莫高窟为民众建醮的文本遗存,也是研究敦煌地区道教史乃至近代中国道教史的新资料。榜文中“正乙弟子”“安西直隶州敦煌县”等系列文字,以及清代、民国时期莫高窟游... 此前学术界关注不够的敦煌莫高窟清代、民国时期斋醮榜文,既是道士在莫高窟为民众建醮的文本遗存,也是研究敦煌地区道教史乃至近代中国道教史的新资料。榜文中“正乙弟子”“安西直隶州敦煌县”等系列文字,以及清代、民国时期莫高窟游人题记中“正乙弟子”等文字均可证明,当时敦煌地区道教正一派一直在流传并有斋醮仪式等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道教 斋醮榜文 正一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榜文与政治信息传播--基于政治传播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宋代榜文作为皇帝、朝廷及地方官府发布指示、晓谕民众及官员的一种下行公文,其内容是与政治权力、公共生活及民众利益相关的知识、信号和信息,具有政治信息的属性。榜文政治信息的传播是政治传播的典型形式。宋代皇帝、朝廷及各级官府... 宋代榜文作为皇帝、朝廷及地方官府发布指示、晓谕民众及官员的一种下行公文,其内容是与政治权力、公共生活及民众利益相关的知识、信号和信息,具有政治信息的属性。榜文政治信息的传播是政治传播的典型形式。宋代皇帝、朝廷及各级官府作为榜文政治信息的控制者,为实现传播效果提供制度、机构的保障及实施过程的有效控制,借助于榜文实现中央、地方官府与吏民之间的政治信息传播,并在民众、官员对榜文政治信息反馈与互动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最终实现封建政府对社会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榜文 政治信息 政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地方社会管窥——以阳枋《广安旱代赵守榜文》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华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5,共8页
阳枋《广安旱代赵守榜文》虽然是一篇为缓解淳祐四年广安军发生旱灾所作的劝谕社会各阶层"上下改革,共回天意"的告示,但是告示内容揭示了南宋广安军地方社会四个问题:一是这篇榜文把朱熹感召和气以救荒的思想运用到广安救荒... 阳枋《广安旱代赵守榜文》虽然是一篇为缓解淳祐四年广安军发生旱灾所作的劝谕社会各阶层"上下改革,共回天意"的告示,但是告示内容揭示了南宋广安军地方社会四个问题:一是这篇榜文把朱熹感召和气以救荒的思想运用到广安救荒活动中,昭示着朱熹的理学思想在理宗时代已深入基层社会,成为下层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行为准则,或认识问题的方法原则。二是士的定义从战国以降很不确定,到唐宋之际,研究者一般认为士是指包括士大夫在内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群,属统治阶级,但阳枋榜文中却明确将士与士大夫分开。士大夫是有明确官职的人,而士则被局限为业儒者。三是突显了官府官、吏在社会结构中的统治或强势身份,军使(军守)、士大夫、吏胥排在前三名,属于地方社会的上层,而士农工商是基本民众,在这里强调了官民之间的分野。四是道释者流、军禁之士、游手之徒成为地方社会特殊的群体或阶层,是中唐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另外,从榜文所列诸阶层悔惧失德、省愆自责,以求兴利除害诸项中,可以深刻透视广安军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阳枋 广安 榜文 阶层 地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研究拾遗补缺二则 被引量:6
4
作者 唐耕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敦煌研究拾遗补缺二则唐耕耦甲午年五月十五日阴家婢子小娘子荣亲客目跋北京图书馆藏敦煌文书新1450号(周字45号)残卷,仅一纸,为黄色麻纸,高约30厘米,长约27厘米,前后残缺,剩16行,硬笔书写,书法流畅,陈列目录暂... 敦煌研究拾遗补缺二则唐耕耦甲午年五月十五日阴家婢子小娘子荣亲客目跋北京图书馆藏敦煌文书新1450号(周字45号)残卷,仅一纸,为黄色麻纸,高约30厘米,长约27厘米,前后残缺,剩16行,硬笔书写,书法流畅,陈列目录暂定名为人名单。观此残卷所藏与S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研究 小娘 报恩寺 道场司 金光明寺 邈真赞 史料价值 押衙 法律 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乐《交阯总志》的发现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秀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53-55,共3页
永乐《交阯总志》三卷,为明代永乐五年(1407)新设立的交趾布政使习所修的地方志(其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共和国的北方)。不载于明史《艺文志》。在国内亡佚已五百多年。法国人1932年在越南河内出版时,误题为《安南志原》。
关键词 安南 永乐 《文渊阁书目》 图书馆馆长 地方志 高氏 大学图书馆 书名页 榜文 艺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新闻载体的形式及其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灵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240,共9页
宋代的新闻载体,既包括代表官方立场的进奏院报状(“邸报”“朝报”)、榜文、边报,也包括出于牟利目的民间小报。朝廷官报由进奏院负责采编,依照定本制度进行新闻内容的严格审查,有助于政令畅通,实施舆论引导。榜文、边报在较小范围内... 宋代的新闻载体,既包括代表官方立场的进奏院报状(“邸报”“朝报”)、榜文、边报,也包括出于牟利目的民间小报。朝廷官报由进奏院负责采编,依照定本制度进行新闻内容的严格审查,有助于政令畅通,实施舆论引导。榜文、边报在较小范围内发布应对紧急事态的军政信息,在历史关键时刻可以发挥特殊作用。民间小报满足了广大民众获知政坛内幕的心理期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受到了朝廷的查禁。但是它屡禁不绝,打破了朝廷官报的垄断局面,揭开了中国民间办报的序幕。宋朝实现了新闻载体的多元创新,呈现出近代报刊的诸多特征,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新闻史 邸报 榜文 边报 民间小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