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孝富 张志苗 +3 位作者 刘柏音 王莹 罗镭 邱文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58-2767,共10页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可通过系统遭受干扰后恢复到原稳定态的时间和速率来衡量.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对于掌握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指导长江流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概率衰减法评估长江流域生态...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可通过系统遭受干扰后恢复到原稳定态的时间和速率来衡量.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对于掌握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指导长江流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概率衰减法评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首先获取了2001—2020年长江流域每16 d的250 m分辨率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以及重采样技术,获得年度1000 m分辨率的EVI数据;然后,计算每个栅格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共11年的EVI变化斜率;以全流域为统计单元,统计11年间EVI变化斜率持续为正和持续为负的栅格数量,采用衰减函数进行拟合,正负衰减的时间差表征生态系统恢复力;以6767个小流域为对象,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20年来长江流域整体EVI在逐渐增加,空间分布差异在逐渐增大.正、负衰减时间差为29.48 a,生态系统处于正向恢复状态.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上游及下游入海口低、中游地区高的特点,其与降雨量、地形(海拔和坡度)、林草覆盖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在海拔1000~1500 m、坡度25°~30°、林草覆盖率较大的山地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力最高;而在高海拔或低海拔地区以及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生态系统一旦受到干扰或破坏则较难恢复.研究显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整体上呈正向演替,得益于长江大保护的政策;长三角地区因人类活动频繁,生态处于逆向演替,而上游地区如金沙江、大渡河、岷江一带生态系统恢复力较低,与水电开发、地质灾害是否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恢复力 概率衰减 空间异质性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在室内雾信道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康莉 汤璇 +4 位作者 林邦姜 谢宇芳 骆加彬 戴玲凤 李小禹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6期48-52,共5页
针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在雾天时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的现象和大气中雾天的衰减数据采集困难的问题,创新性地在室内搭建了FSO通信系统来模拟激光在雾天的传输,研究了雾天FSO通信的衰减情况,构建了该室内FSO通信系统的信道概率模型。在室内... 针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在雾天时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的现象和大气中雾天的衰减数据采集困难的问题,创新性地在室内搭建了FSO通信系统来模拟激光在雾天的传输,研究了雾天FSO通信的衰减情况,构建了该室内FSO通信系统的信道概率模型。在室内FSO通信系统中模拟了1550 nm波长激光在不同能见度下传输的衰减情况,分析了不同能见度下FSO信号的统计特性,选用Gamma拟合分布建立了信道概率模型,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的开关键控调制方式推导出该FSO通信系统在不同链路长度、不同能见度和不同发射功率下的误码率性能,实验验证了模拟信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雾信道 能见度 衰减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