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线性判别分析的可扩展似然公式化人脸识别
1
作者 赵芳 马玉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1,53,共7页
针对概率线性判别分析(PLDA)方法在训练及似然计算过程中矩阵大小随着标志类采样数量呈平方增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线性判别分析的可扩展似然公式化方法。首先通过简单变换变量对角化PLDA模型;然后,利用贝叶斯准则和最大期望算... 针对概率线性判别分析(PLDA)方法在训练及似然计算过程中矩阵大小随着标志类采样数量呈平方增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线性判别分析的可扩展似然公式化方法。首先通过简单变换变量对角化PLDA模型;然后,利用贝叶斯准则和最大期望算法估算潜在变量一阶矩、二阶矩,从而对变换后的PLDA模型进行可扩展训练;最后,通过结合Woodbury矩阵特征存储模型信息,从而将大矩阵转换成低维向量或标量。在FLW及Multi-PIE两大通用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几种较为先进的同类人脸识别方法,所提方法不仅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率、更低的半错误率,还大大地降低了训练、似然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概率线性判别分析 可扩展公式化 贝叶斯准则 最大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和线性判别分析的PEMFC水管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嘉蔚 李奇 +2 位作者 陈维荣 蒋璐 余嘉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14-3621,共8页
为了准确迅速判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水管理子系统故障,提出基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的PEMFC水管理故障诊断... 为了准确迅速判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水管理子系统故障,提出基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的PEMFC水管理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归一化消除原始数据参量之间的量纲影响,使用线性判别分析对归一化后的变量进行特征提取。不但可以将原始实验数据映射到同一区间内,而且能有效降低数据维度。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5维故障特征向量实现水管理故障诊断。17086组PEMFC水管理故障样本的诊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识别正常状态、水淹故障和膜干故障共3种水管理健康状态,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9.80%和93.48%,运算时间仅为14.04s。与BPNN和LDA-BPNN相比:新方法测试集的预测精度分别高出17.47%和2.75%,计算时间分别节省39.83s和28.37s。因此,新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PEMFC水管理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系统 概率神经网络 线性判别分析 故障诊断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C和G_PLDA的说话人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锐 卓著 李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6-293,共8页
传统的以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作为相似性度量的说话人分离技术,在短时对话的分离任务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对话时长的增加,BIC的单高斯模型不足以描述不同说话人数据的分布,且层次聚类(Hierarchi... 传统的以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作为相似性度量的说话人分离技术,在短时对话的分离任务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对话时长的增加,BIC的单高斯模型不足以描述不同说话人数据的分布,且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HAC)时,区分相同说话人和不同说话人的门限值难以划定.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短时BIC和长时G_PLDA的融合方法,充分利用BIC在短时聚类的可靠性和G_PLDA在长时段上的优异区分性,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08Summed测试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将分类错误率(DER)从BIC基线系统的2.34%降到1.54%,性能相对提升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分离 贝叶斯信息准则 高斯概率线性判别分析 分类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Fisher判别法的电镜下致密沉积物自动识别(英文)
4
作者 吴金浪 钟凤鸣 +2 位作者 吴强 王亚琼 张笑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在电子显微镜图像中有效检测致密沉积物的方法。致密沉积物在电子显微镜图像中较难分辨,使用传统的SIFT,ORB或者SURF特征检测及描述算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传统计算机视觉处理流程,如,SIFT特征提取器以及描述器... 本文提出一种在电子显微镜图像中有效检测致密沉积物的方法。致密沉积物在电子显微镜图像中较难分辨,使用传统的SIFT,ORB或者SURF特征检测及描述算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传统计算机视觉处理流程,如,SIFT特征提取器以及描述器来进行特征提取,再建立bag-of-words全局特征向量,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来进行分类,在进行致密沉积物的分类操作中难度比较大。本文选择了实用LBP特征提取器来提取高反差度的纹理特征,使用梯度直方图特征提取器来提取轮廓特征,同时使用Schimid滤波器组和Gabor滤波器组来提取图像中的常规纹理特征,形成超高维度的特征向量使其包含显微镜图像中的全面特征。由于电子显微镜图像不具备色彩信息,纹理信息变得最为重要,又由于在显微镜图像中,尺度基本可知,LBP以及HOG能非常有效地提取高反差轮廓特征以及质地特征。配合两大纹理滤波器组合将可以确保特征向量在强调高反差特征的同时,不会忽略常规纹理信息。在特征提取出来后使用局部Fisher判别分析来降低特征向量的维度,并选择最具有可区分性和有效的特征。LFDA能够进行无指导的降维,并保留最具可分辨性的特征,对于本文提出的算法至关重要。由于在之前产生的特征向量对所有的特征并不进行强弱区分,经过LFDA后,不重要或者具有广泛普遍性的特征将会被舍弃,而最能够代表致密沉积物的特征将得以保留。这保证了之后的分类器训练能够在不牺牲训练速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形成分类区间。最后,算法使用了probabilistic boosting tree来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PBT是按照等级划分的决策树,每一个节点是一个强决策器,它具有不易过度训练、高效准确的特征,通过输入LFDA处理后的训练样本特征向量,来学习得到致密沉积物的分类器。为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一个包含50张电子显微镜图像的数据库被用于实验中。在这50张电子显微镜图像中,每一张都包含不同数量的沉积物区域。沉积物区域的总数约为500处。这些区域被精确标记。如果算法输出的沉积物标记与人工标记区域的重合率达到50%以上,认为该区域被准确识别,否则认为未能识别。在实验中,10张电子显微镜图像被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而其余40张被用于测试。训练样本为100×100分辨率的图像块,只要图像块中包含沉积物区域,则视为正样本,否则视为负样本。为了增加样本个数,所有正样本被进行了旋转、平移、以及放大和缩小等变换。在训练中,一共500个正样本及约15 000个负样本被输入到PBT。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在真实电子显微镜图像中识别致密沉积物,识别效率接近50%。该结果证明利用LBP特征以及Schimid滤波器组和Gabor滤波器组来提取显微镜图像特征能够全面概括图像中个体的显著性特征,比起单纯使用SIFT以及SURF具有更高的通用性、鲁棒性以及有效性。对于从显微镜图像中提取出来的高维度特征向量,使用局部Fisher判别分析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实施降维操作,从而保留了显著性的具有区分功能的特征以便更有效的训练分类器。而probabilistic boosting tree对于只具有少量训练样本的训练任务能够相当有效地收敛且避免过度拟合的情况发生。本文提出的处理流程适用于大多数基于显微镜图像下的目标识别、分类以及再识别任务,且具有速度快、高鲁棒性以及易于扩展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显微镜图像 梯度直方图 局部二值模式 概率推进树 局部费舍尔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优化DWT-2DLDA的高噪声人脸识别
5
作者 易欣 郭武士 朱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60,63,共5页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原始图像存在噪声而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优化二维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使用离散小波变化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二维线性判别分析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完成人脸分...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原始图像存在噪声而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优化二维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使用离散小波变化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二维线性判别分析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完成人脸分类。在ORL和FEI量大通用人脸数据库及自己搜集的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噪声的情况下,识别率也可高达98.9%,相比几种较新的识别方法,本文方法取得更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高噪声 人脸识别 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离散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幂变换Gammachirp滤波器的鲁棒语音特征提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聪 葛洪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1-1359,共9页
针对归一化功率倒谱系数(PNCC)在较低信噪比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鲁棒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幂函数变换伽马啁啾频率倒谱系数(NPGFCC)的抗噪语音特征提取算法。相比PNCC,NPGFCC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采用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归一化压缩Gam... 针对归一化功率倒谱系数(PNCC)在较低信噪比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鲁棒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幂函数变换伽马啁啾频率倒谱系数(NPGFCC)的抗噪语音特征提取算法。相比PNCC,NPGFCC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采用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归一化压缩Gammachirp滤波器组代替Gammatone滤波器组进行滤波,并在特征参数中融合了分段式非线性幂函数变换的方式。另外,算法中利用了均值方差归一化和时间序列滤波等技术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其在噪声环境下的鲁棒性,并在改进的i-vector+PLDA模型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常用的一些说话人语音特征提取算法,在不同噪声和不同信噪比下,NPGFCC特征具有最佳抗噪性能,特别是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与其他语音特征相比,NPGFCC特征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说话人识别 伽马啁啾滤波器 高斯混合模型-通用背景模型(GMM-UBM) 辨识向量(i-vector) 概率线性判别分析(p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贝叶斯改进的说话人聚类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敬阳 李锐 +1 位作者 王莉 王晓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1,共8页
说话人聚类是说话人分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然而传统的以贝叶斯信息准则作为距离测度的层次聚类方式,会出现聚类误差向上传递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逐级算法增强处理机制。当片段之间的最小贝叶斯信息准则距离超过设定的门限值时,或者... 说话人聚类是说话人分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然而传统的以贝叶斯信息准则作为距离测度的层次聚类方式,会出现聚类误差向上传递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逐级算法增强处理机制。当片段之间的最小贝叶斯信息准则距离超过设定的门限值时,或者类别个数到达一定程度时,将当前聚类结果作为初始类中心,通过变分贝叶斯迭代法重新对每个类别中的片段调优,最后再依据概率线性判别分析得分门限确定说话人个数。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署08summed测试集上,使得"类纯度"和"说话人纯度"比传统算法都有了一定提升,且使得说话人分离整体性能相对提升了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聚类 贝叶斯信息准则 概率线性判别分析 变分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I-Vector的说话人识别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宏 岳鲁鹏 +1 位作者 常兆斌 王伟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8,共6页
针对单一声学特征无法精准高效地辨识说话人身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I-Vector的说话人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采集不同的声学特征并将其构成一个高维特征向量,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有效地剔除高维特征向量的关联,确保各种特征之间... 针对单一声学特征无法精准高效地辨识说话人身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I-Vector的说话人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采集不同的声学特征并将其构成一个高维特征向量,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有效地剔除高维特征向量的关联,确保各种特征之间正交化,最后采用概率线性判别分析进行建模和打分,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间维度.在TIMIT语料库上利用Kaldi进行实验,算法运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当前流行的基于I-Vector的单一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和感知线性预测系数的特征系统在等错误率上分别提高了8.18%和1.71%,在模型训练时间上分别减少了60.4%和47.5%,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识别算法 多特征I-Vector 主成分分析 概率线性判别分析 Kal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