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失效概率等效原理的损伤累积概率模型
1
作者 陈卓 闫明 金映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138,共7页
冲击损伤累积模型在材料的抗冲击设计和寿命预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量化其演化过程和概率特征,提出了基于失效概率等效原理的损伤模型和平均寿命预测公式。首先,分析了材料疲劳寿命和损伤累积的一般分布特征以及冲击疲劳损... 冲击损伤累积模型在材料的抗冲击设计和寿命预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量化其演化过程和概率特征,提出了基于失效概率等效原理的损伤模型和平均寿命预测公式。首先,分析了材料疲劳寿命和损伤累积的一般分布特征以及冲击疲劳损伤累积的一般规律。其次,基于失效概率等效理论,给出相应的概率损伤模型和预期寿命公式。最后,以6061铝合金轴为试验对象,比较基于失效概率等效原理的损伤模型和累积损伤均值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前者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后者。铝合金试件的疲劳损伤累积率在早期相对较大,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最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证明提出的冲击损伤概率模型是可靠的,为材料的概率损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概率等效原理 冲击损伤累积 概率损伤模型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老龄乘员年龄增长对损伤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友名 谢祥键 +3 位作者 孙贵斌 王平 张义 孙冠豫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420,共8页
为了研究年龄增长对男性老龄乘员损伤风险的影响规律,以HybridⅢ50th男性假人为基础,结合中国60~79岁男性老年人身体尺寸,采用MADYMO软件建立具有中国老龄人体特征的多体假人模型。通过耦合乘员座椅约束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4个年龄组(60... 为了研究年龄增长对男性老龄乘员损伤风险的影响规律,以HybridⅢ50th男性假人为基础,结合中国60~79岁男性老年人身体尺寸,采用MADYMO软件建立具有中国老龄人体特征的多体假人模型。通过耦合乘员座椅约束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4个年龄组(60~64、65~69、70~74、75~79岁)乘员头部、胸部、大腿和综合伤害指标WIC值与年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随年龄增长的老龄乘员损伤风险概率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老龄乘员年龄的增长,头部HIC值和合成加速度值、胸部加速度值和压缩量、综合伤害WIC值呈线性上升趋势;当年龄超过74岁时,胸部3 ms加速度值呈“陡峭”指数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乘员伤害程度与年龄呈显著的强正相关性(r>0.9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年龄增长 老龄乘员 损伤风险概率模型 约束系统 模型缩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融介质作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尹志刚 张恺 +1 位作者 范巍 周晶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7-2143,共7页
为探索不同冻融介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分别以清水和3. 5wt%NaCl溶液为冻融介质,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融环境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剩余抗压强度、CT扫描断面平均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 为探索不同冻融介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分别以清水和3. 5wt%NaCl溶液为冻融介质,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融环境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剩余抗压强度、CT扫描断面平均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冻融介质作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平均抗压强度与CT扫描断面平均孔隙率的劣化程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氯盐环境下更易引起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相对剩余抗压强度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通过测量冻融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评估其剩余抗压强度;最后基于两参数Weibull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化方程,可用于表征不同冻融介质作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试件的冻融损伤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不同冻融介质 抗冻耐久性 概率损伤模型 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钢阻尼滑板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樟华 林友勤 +1 位作者 张景杭 彭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8-165,共8页
为有效地评价一种新型C型钢阻尼滑板支座的隔震性能,在两跨连续梁桥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对该支座进行了易损性分析。首先介绍了振动台试验的基本情况,采用弹簧单元模拟隔震支座,建立了两跨连续梁桥的计算模型;其次,根据支座位移和破坏... 为有效地评价一种新型C型钢阻尼滑板支座的隔震性能,在两跨连续梁桥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对该支座进行了易损性分析。首先介绍了振动台试验的基本情况,采用弹簧单元模拟隔震支座,建立了两跨连续梁桥的计算模型;其次,根据支座位移和破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钢阻尼滑板支座不同损伤状态的判断准则,并计算得到了钢阻尼滑板支座的地震损伤概率需求模型和地震动PGA概率需求模型;最后,建立了钢阻尼滑板支座概率损伤模型,利用易损性曲线评估了钢阻尼滑板支座隔震桥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概率需求模型精度较高,实测和计算支座位移的误差在15%以内;基于概率的易损性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钢阻尼滑板支座的隔震性能,在设计地震作用下钢阻尼滑板支座产生中等损伤的概率小于10%;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阻尼滑板支座发生严重、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小于20%、5%;在同等地震动强度作用下,支座发生纵桥向破坏的概率大于横桥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阻尼滑板支座 振动台试验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概率地震损伤模型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