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率密度匹配法对中国区域卫星降水资料的改进 被引量:81
1
作者 宇婧婧 沈艳 +2 位作者 潘旸 赵平 周自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4-553,共10页
为考察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适用性,基于逐日和逐时我国地面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PDF方法,分别对逐日0.25°×0.25°水平分辨率和逐时0.1°×0.1°水平分辨率的CMOR... 为考察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适用性,基于逐日和逐时我国地面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PDF方法,分别对逐日0.25°×0.25°水平分辨率和逐时0.1°×0.1°水平分辨率的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降水产品的系统误差进行订正。在分析CMORPH卫星降水产品误差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资料不同的时空分辨率和误差特点,调整概率密度匹配时选取样本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设计相应的订正方案。评估结果表明:PDF方法订正后,两种分辨率卫星降水资料在中国区域系统误差均显著减小,达到了理想的订正效果。在我国站点稀疏的西部地区,订正后的CMORPH卫星降水产品仍保持卫星观测的降水空间分布,降水量也明显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量。可见,PDF方法是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地面观测降水 系统误差 概率密度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冰密集度数据融合研究
2
作者 王安 何宜军 殷千惠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海冰密集度数据是开展全球海洋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为了研制出分辨率更高,误差更小的北极海冰密集度融合资料,本文使用了多源海冰密集度资料,以OSTIA(Operati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ce Analysis)数据集为... 海冰密集度数据是开展全球海洋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为了研制出分辨率更高,误差更小的北极海冰密集度融合资料,本文使用了多源海冰密集度资料,以OSTIA(Operati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ce Analysis)数据集为融合背景场,采用以下方案开展融合研究。首先,对现有5种海冰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其次,以OSI SAF(Ocean and Sea Ice Satellite Application Facility)资料为基准,采用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各资料的系统误差;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将各资料分解为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对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分别计算融合权重和卡尔曼滤波处理;最后,利用小波重构将各资料进行融合,生成0.05°分辨率的北极逐日海冰密集度融合资料。通过对比国际上广泛认可的OISST(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OSTIA海冰密集度资料,验证结果显示:融合资料与OISST、OSTIA海冰密集度资料在北极的空间分布上高度一致,相关系数均超过0.967。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本融合资料与OISST的偏差由–1.170%减少到–0.108%,与OSTIA的偏差由0.276%减少到–0.156%;与OISST和OSTIA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由9.835%减少为8.010%以及由7.427%减少为5.140%。本融合资料的偏差以及均方根误差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具有较高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密集度 小波变换 卡尔曼滤波 概率密度函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空的FY-4B/GIIRS温湿廓线检验和订正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子琪 余贞寿 +3 位作者 郝世峰 张红蕾 陆正奇 张树宪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8-550,共13页
以探空资料为基准,对2023年2月—2024年1月风云四号气象卫星B星(FY-4B)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温湿廓线产品开展检验评估,分析误差特征,并利用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云天温度廓线进行订正。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温度平均偏差为-... 以探空资料为基准,对2023年2月—2024年1月风云四号气象卫星B星(FY-4B)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温湿廓线产品开展检验评估,分析误差特征,并利用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云天温度廓线进行订正。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温度平均偏差为-0.3~1 K,均方根误差在2 K以内;湿度平均偏差为0~1.3 g·kg^(-1),均方根误差最大值位于近地层,约为2.1 g·kg^(-1)。云天条件下偏差增大,平均偏差整体呈正值,温度均方根误差为2.2~2.7 K,湿度均方根误差最大值约为3 g·kg^(-1)。12:00(世界时,下同)近地层温度偏差较00:00有所增大;晴天条件下,12:00400 hPa以下的湿度偏差大于00:00;云天条件下,00:00750~950 hPa的湿度偏差大于12:00。云天条件下温湿廓线系统性偏差明显,与质控码为0的样本相比,质控码为1的样本偏冷、偏干加剧,且偏差分布更为离散,温度偏差呈不对称的双峰分布。PDF方法可有效减小FY-4B/GIIRS温度廓线的系统性偏差,订正后,质控码为0和1的样本平均偏差分别由0.74 K和2.07 K下降至-0.03 K和0.01 K,均方根误差分别由1.89 K和3.20 K减小至1.73 K和2.34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B/GIIRS 探空资料 温湿廓线 检验评估 概率密度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CMORPH卫星降水产品的误差订正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福增 何山 +2 位作者 谷晓平 于飞 杨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4,共9页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的特点,其时空分布相对均匀、独立,但是CMORPH本质上是通过间接手段反演得到,其降水精度无法与地面观测降水精度相比,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结合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采用概率密度匹配法对...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的特点,其时空分布相对均匀、独立,但是CMORPH本质上是通过间接手段反演得到,其降水精度无法与地面观测降水精度相比,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结合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采用概率密度匹配法对贵州地区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进行系统误差订正,该方法将每个格点的卫星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和地面降水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匹配,获取降水误差订正值;其中误差订正效果受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拟合曲线的影响,而考虑到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是非正态分布,因此选用Gamma分布拟合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曲线。通过对2018年5月三次降水过程的订正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逐时的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存在明显的非独立系统误差,误差范围随降水量级的变化而变化,存在低值高估的特点;(2)在小时尺度下地面降水的累积概率密度呈指数衰减分布,而CMORPH的降水累积概率密度分布更加复杂,其在中雨、大雨区间内的降水概率较高;(3)通过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CMORPH与订正前相比降水空间结构更加贴近地面降水,强降水中心的量级和范围明显减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减小,其中偏差订正值在0.114~0.468 mm/h,均方根误差订正在0.24~1.49 mm/h之间。经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精度明显提升,更加接近于实际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 地面降水 概率密度匹配法 误差订正 Gamma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见度激光雷达在天津港海事交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娇 蔡子颖 +3 位作者 孙玫玲 郭玲 任丽媛 张希帆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利用能见度激光雷达在天津港开展低能见度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实验,发挥高精度雷达空间监测的优势,分析天津港港口航道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海陆低能见度的差异,探索激光雷达在海事交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天津港低能见度时... 利用能见度激光雷达在天津港开展低能见度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实验,发挥高精度雷达空间监测的优势,分析天津港港口航道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海陆低能见度的差异,探索激光雷达在海事交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天津港低能见度时空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冬季低能见度的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低能见度的高发时段集中在05—09时。受海陆不同下垫面的影响,近海低能见度的出现频率高于沿岸,高发时段晚于沿岸3~4 h。个例显示海事部门限制通航时间与雷达观测有较好的一致性,雷达能较为准确地捕捉到多次低能见度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低能见度 海事交通 概率密度匹配法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