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密度估计与时序Transformer网络的风功率日前区间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宇超 同向前 邓亚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85-9295,I0015,共12页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逐年攀升,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风具有间歇性的属性,风功率强烈的波动性影响着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因此,准确评估风电功率波动范围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调度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区间预...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逐年攀升,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风具有间歇性的属性,风功率强烈的波动性影响着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因此,准确评估风电功率波动范围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调度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区间预测大多采用循环神经网络及其衍生模型,这一模型架构限制了网络的深度,并且传统区间预测采用上下限预测方案,受到损失函数超参数以及初始化方式等的影响,预测精度较低且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参数估计的区间预测方案,通过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可以给出确定性以及区间预测结果;同时,提出一种时序Transformer网络,在增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保留了Transformer的全局视野。通过在公开数据集中与对比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模型不论是区间预测还是确定性预测都能提供优于基线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预测 概率密度参数估计 时序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密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炤 张素 +1 位作者 章琛曦 陈亚珠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55-2357,共3页
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密度估计。从概率密度的定义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求解线性算子方程的方法,直接估计出密度。建立了几种不同的支持向量机仿真模型来进行概率密度估计。从仿真结果来看,该种方法与Parzen窗的精度等级类似,同时... 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密度估计。从概率密度的定义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求解线性算子方程的方法,直接估计出密度。建立了几种不同的支持向量机仿真模型来进行概率密度估计。从仿真结果来看,该种方法与Parzen窗的精度等级类似,同时又具有Parzen窗方法所不具备的稀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概率密度估计 核函数 回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似然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及其优化解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福仙 温卫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针对经典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中拉格朗日乘子计算目前存在高度非线性、计算精度不高或有时难以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似然+逐次优化"的方法。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推导建立了简化的拉格朗日优化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样本... 针对经典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中拉格朗日乘子计算目前存在高度非线性、计算精度不高或有时难以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似然+逐次优化"的方法。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推导建立了简化的拉格朗日优化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样本原点矩约束,提出了逐次寻优算法。根据优化过程不稳定,重新推导了拉格朗日乘子的线性变换公式,避免矩阵求逆运算引起的奇异现象。针对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类型及可靠性问题,采用极大似然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法与经典型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法分别计算概率密度及可靠度的对比表明:极大似然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法的优化函数非线性程度低,形式简单,而且"极大似然最大熵概率密度估计+逐次优化法计算"精度高,收敛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密度估计 可靠性 极大似然估计 最大熵 逐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的雷达目标识别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劼昊 周建江 吴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1-2166,共6页
该文针对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识别中距离单元回波幅值统计建模所面临的概率密度模型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半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从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出... 该文针对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识别中距离单元回波幅值统计建模所面临的概率密度模型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半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从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出发,有效利用了高分辨距离像各距离单元幅值近似服从Gamma分布的经验知识,并且通过非参数化修正因子对Gamma模型进行修正,达到参数化方法和非参数化方法优缺互补的目的。基于5种飞机模型高分辨距离像数据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自动目标识别 高分辨距离像 概率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特征概率密度估计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挺 张锦华 耿国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295,312,共4页
特征提取是三维模型检索中的关键。给出了基于局部特征概率密度估计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体系框架。针对三维表面局部几何特征集,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估计选定目标点的特定局部特征密度构成特征向量,用以描述三维模型。抽取三维网格模型的... 特征提取是三维模型检索中的关键。给出了基于局部特征概率密度估计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体系框架。针对三维表面局部几何特征集,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估计选定目标点的特定局部特征密度构成特征向量,用以描述三维模型。抽取三维网格模型的单元特征及多个单元特征组合而成的多元特征支持实现三维模型检索。实验验证了其检索性能优于基于统计的直方图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密度估计 特征融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目标多尺度概率密度估计与识别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新征 黄培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9-1004,共6页
针对SAR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非线性映射的SAR目标多尺度概率密度特征的估计方法,并利用该特征进行目标识别。首先将SAR目标图像在多尺度域中分解,按一定规则建立多尺度根矢量;将多尺度根矢量经非线性映射到另一空间中,在该空... 针对SAR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非线性映射的SAR目标多尺度概率密度特征的估计方法,并利用该特征进行目标识别。首先将SAR目标图像在多尺度域中分解,按一定规则建立多尺度根矢量;将多尺度根矢量经非线性映射到另一空间中,在该空间中利用基于核函数的技术结合parzen窗非参数估计得到概率密度函数。通过这一途径得到的多尺度概率密度分布挖掘了目标散射在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布特征之间的相对熵测度可以用与目标分类识别。以MSTAR实测SAR目标数据集进行了多尺度概率密度估计和目标识别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尺度 核非线性映射 概率密度估计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坦函数概率密度估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洪桥 蔡艳宁 +1 位作者 付光远 王仕成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9-599,共11页
针对非平坦函数的概率密度估计问题,通过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概率密度估计模型约束条件的形式,并引入多尺度核方法,构建了一种单松弛因子多尺度核支持向量机概率密度估计模型。该模型采用合并的单个松弛因子来... 针对非平坦函数的概率密度估计问题,通过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概率密度估计模型约束条件的形式,并引入多尺度核方法,构建了一种单松弛因子多尺度核支持向量机概率密度估计模型。该模型采用合并的单个松弛因子来控制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误差,减小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引入了多尺度核方法,使得模型既能适应函数剧烈变化的区域,也能适应平缓变化的区域。基于几种典型非平坦函数进行概率密度估计实验,结果证明,单松弛因子概率密度估计模型比常规支持向量机概率密度估计模型具有更快的学习速度;且相比于单核方法,多尺度核支持向量机概率密度估计模型具有更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密度估计 支持向量机(SVM) 多核学习 非平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风险最小化概率密度估计的自适应盲分离算法
8
作者 栾海妍 江桦 罗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96-3099,共4页
为实现由不同统计特性和概率分布平滑特性信号得到混合信号的盲分离,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邻域风险最小化概率密度估计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邻域函数的构造方法,将其与自然梯度批处理算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自适应盲分离算法;利用广义... 为实现由不同统计特性和概率分布平滑特性信号得到混合信号的盲分离,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邻域风险最小化概率密度估计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邻域函数的构造方法,将其与自然梯度批处理算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自适应盲分离算法;利用广义高斯模型分析了分离算法的精确度。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能分离统计特性不同的混合信号,相比于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的方法,该方法在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的性能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风险 概率密度估计 支持向量机 激活函数 自然梯度算法 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散布熵与Meanshift概率密度估计的轴承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雄 张逸轩 +3 位作者 张明 万书亭 何玉灵 豆龙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3-140,共8页
为提升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精度和运行状态评估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散布熵与Meanshift概率密度估计的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对轴承振动信号数据进行升维,通过计算每个子带的散布熵构建特征矩阵;然后,利用PCA对多维矩阵进行可... 为提升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精度和运行状态评估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散布熵与Meanshift概率密度估计的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对轴承振动信号数据进行升维,通过计算每个子带的散布熵构建特征矩阵;然后,利用PCA对多维矩阵进行可视化降维,采用Meanshift无参估计得到训练样本的概率密度最大位置作为聚类中心;最后,通过计算测试样本散布熵坐标与各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判定测试样本类别归属.采用CWRU和QPZZ-II轴承实验台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样本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得益于小波包完备的理论模型和信号频带分解稀疏性,结合散布熵指标对数据样本良好的鲁棒性,所构造的特征矩阵具有较好的类内聚集性和较大的类间距离,同时,Meanshift以概率密度最大化为目标自适应迭代聚类中心和隶属度,可以有效实现对不同数据样本的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小波包散布熵 Meanshift概率密度估计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BSCAN和概率密度估计的欠定盲源分离混合矩阵估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宇 杨淇善 贾懋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718,共11页
针对欠定盲源分离中混合矩阵估计精度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combining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和概率密度估计的混合矩阵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向量转... 针对欠定盲源分离中混合矩阵估计精度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combining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和概率密度估计的混合矩阵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向量转换方式获得单声源时频点检测准则,并基于此准则从混合信号中检测出单声源点。其次,利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对单声源点进行聚类,由此估计出声源个数以及各类别所属的单声源点。再次,利用概率密度估计获得各类别的聚类中心,并构成混合矩阵。所提混合矩阵估计方法不需要提前设定声源个数,并且避免了由于数据分布不均所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的问题。最后,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实现源信号恢复,从而从混合信号中分离出各个声源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在声源个数未知的情况下,能够准确估计出混合矩阵;并且分离出的信号具有较高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 概率密度估计 混合矩阵估计 欠定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密度梯度值估计与圆谐傅里叶变换的鲁棒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森 曹再辉 施进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137,共12页
为了解决当前基于图像特征点的水印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概率密度梯度值估计与圆谐傅里叶变换的鲁棒图像水印算法。首先,基于载体图像的强度概率密度,构建概率密度梯度估计函数;利用概率密度梯度值替代强度梯度,计算载体图像的二... 为了解决当前基于图像特征点的水印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概率密度梯度值估计与圆谐傅里叶变换的鲁棒图像水印算法。首先,基于载体图像的强度概率密度,构建概率密度梯度估计函数;利用概率密度梯度值替代强度梯度,计算载体图像的二阶自相关矩阵,以改进Harris-Laplace检测算子,充分提取载体的鲁棒特征点;然后,基于LOG(Laplacian-of-Gaussians)算子,计算每个点的特征尺度,构建了圆形局部特征区域;引入圆谐傅里叶变换,对所有局部特征区域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傅里叶系数;定义鲁棒系数选择规则,从所有的傅里叶系数中确定合适的系数作为水印隐藏位置;根据选择的鲁棒系数,设计水印嵌入方法,将加密后的二值水印隐藏到这些系数中,形成水印图像;最后,建立水印检测机制,从水印图像中复原二值水印。测试结果显示,与当前图像水印方案相比,面对几何变换攻击,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不可感知性,所输出的水印图像与载体的相似度为0.994;另外,所提技术也具备更强的鲁棒性,复原水印失真度最小,在中心裁剪攻击下,所提算法的复原水印对应的峰值信噪比(PSNR)、归一化系数(NC)值最大,分别达到了41.91dB、0.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 概率密度梯度估计 二阶自相关矩阵 Harris-Laplace检测算子 特征尺度 圆谐傅里叶变换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概率密度比值估计的距离度量学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清秀 李弼程 高毫林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7-614,共8页
现有的距离度量学习算法都是假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服从相同的分布,但是该假设在实际中不一定成立。当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分布不同时,利用训练数据学习得到的度量函数可能难以适用于测试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NCA(Neighbourhood ... 现有的距离度量学习算法都是假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服从相同的分布,但是该假设在实际中不一定成立。当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分布不同时,利用训练数据学习得到的度量函数可能难以适用于测试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NCA(Neighbourhood Components Analysis)度量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概率密度比值对目标函数加权,提出了一种采用概率密度比值估计的距离度量学习方法(Distance metric learning with ProbabilityDensity Ratio Estimation,DML-PDR)。在UCI数据集和Corel图像库上的KNN分类实验表明,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度量学习方法的不一致问题,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度量学习 半正定规划 概率密度比值估计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及核概率密度的物体表面变形测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启阳 李健 +3 位作者 吴思进 杨连祥 董明利 曾周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采用CCD相机采集物体变形前后的散斑图片,利用一维经验小波变换对散斑图片进行逐行分解,获得一系列的固有分量.根据分解后分量的核概率密度函数提出基于核概率密度的自适应降噪法,去除噪声干扰,提取跟变形信息相关的分量并重构,利用重... 采用CCD相机采集物体变形前后的散斑图片,利用一维经验小波变换对散斑图片进行逐行分解,获得一系列的固有分量.根据分解后分量的核概率密度函数提出基于核概率密度的自适应降噪法,去除噪声干扰,提取跟变形信息相关的分量并重构,利用重构后的每一行获得变形前后重构散斑图.采用Hilbert法计算重构后散斑图的相位,对变形前后散斑图相位进行相减,根据相位差进行解包裹获得物体表面变形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物体表面变形进行测量,且测量精度较经验模态分解提高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干涉 相位提取 经验小波变换 表面变形 概率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密度距离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珂 蔡明 李亚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734-4737,共4页
在模式识别和数据分析中,经常会遇到数据特征的高维问题。为了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特征维数的削减或特征降维就显得异常重要。针对特征选择这一问题,依据概率密度距离准则,提出一个新的无监督特征排序方法。基于交叉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模式识别和数据分析中,经常会遇到数据特征的高维问题。为了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特征维数的削减或特征降维就显得异常重要。针对特征选择这一问题,依据概率密度距离准则,提出一个新的无监督特征排序方法。基于交叉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排序 特征选择 概率密度距离 Parzen窗口概率密度估计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密度距离的监督特征选择
15
作者 任珂 蔡明 李亚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4067-4069,4091,共4页
为了降低特征维数,提高分类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密度距离的有监督的特征排序方法。首先依次对所有样本的某一维特征进行加权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各类别样本进行概率密度估计,计算由该特征加权变换后所引起的各类别样本的类间概... 为了降低特征维数,提高分类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密度距离的有监督的特征排序方法。首先依次对所有样本的某一维特征进行加权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各类别样本进行概率密度估计,计算由该特征加权变换后所引起的各类别样本的类间概率密度距离,距离越大,则该特征对于区分各类别样本的作用越大,以此来对特征进行排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而且表现出了比经典的Relief-F特征排序方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降维 特征排序 监督特征选择 概率密度距离 Parzen窗口概率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概率密度函数比较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永春 王广学 +1 位作者 栗苹 闫晓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2-1127,共6页
该文将传统区域统计分布特征变化检测方法拓展到2维特征空间,提出一种基于2维概率密度函数比较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观测区域内相邻像素的灰度值组合成2维观测矢量,而后采用2维GramCharlier展开式对观测矢量在不同时相... 该文将传统区域统计分布特征变化检测方法拓展到2维特征空间,提出一种基于2维概率密度函数比较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观测区域内相邻像素的灰度值组合成2维观测矢量,而后采用2维GramCharlier展开式对观测矢量在不同时相图像中的2维概率密度函数分别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借助K-L散度理论对2维概率密度函数在不同时相图像间的变化大小进行定量分析以实现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变化检测 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ma-SLC混合密度估计的雷达目标识别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峰 张军英 +1 位作者 刘敬 梁军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3,共6页
通过分析高分辨距离像(HRRP)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Gamma模型与基于累积量的随机学习算法(SLC)相结合,估计HRRP概率密度的新方法:Gamma-SLC方法。该方法具有Gamma分布针对性强,估计准确与SLC适应性强的优点,同时回避了二者的缺点。另外,... 通过分析高分辨距离像(HRRP)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Gamma模型与基于累积量的随机学习算法(SLC)相结合,估计HRRP概率密度的新方法:Gamma-SLC方法。该方法具有Gamma分布针对性强,估计准确与SLC适应性强的优点,同时回避了二者的缺点。另外,借鉴最大熵原则的非高斯性测度,设计了一个新的评价概率密度估计效果的准则。基于外场实测数据的实验证明了Gamma-SLC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像 概率密度估计 基于累计量的随机学习算法 最大熵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概率估计和支持矢量机的信号调制分类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明 杨绍全 魏青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70-187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常用数字通信信号调制分类算法。针对MASK、MFSK和MPSK调制,选取截获接收机输出信号的瞬时幅度、时频脊线和差分基带信号作为分类特征,利用概率密度估计算法求取分类特征的分布函数,通过构造支持矢量机分类器确定分布函数的... 提出了一种常用数字通信信号调制分类算法。针对MASK、MFSK和MPSK调制,选取截获接收机输出信号的瞬时幅度、时频脊线和差分基带信号作为分类特征,利用概率密度估计算法求取分类特征的分布函数,通过构造支持矢量机分类器确定分布函数的峰值个数,从而在多种噪声背景下实现了信号调制类型的自动分类。仿真实验表明,当信噪比大于5 dB时识别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对抗 调制分类 概率密度估计 支持矢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小波密度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娇娜 张生瑞 靳引利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40,共9页
针对传统参数估计方法依赖于事先对总体分布假设的情况,在概率分布簇不确定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密度估计的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建模方法.以西安市绕城高速为例,构建了小波密度估计的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实证结果表明,基于... 针对传统参数估计方法依赖于事先对总体分布假设的情况,在概率分布簇不确定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密度估计的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建模方法.以西安市绕城高速为例,构建了小波密度估计的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实证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密度估计的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分布函数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同时探讨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对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行程时间可靠性 概率密度估计 参数估计 对数正态分布 非参数估计 小波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核密度估计的DPC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仇上正 张曦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2期278-282,共5页
快速搜索和找到密度峰DPC(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的聚类是一种新颖的算法,它通过找到密度峰来有效地发现聚类的中心。DPC算法的精度取决于对给定数据集的密度的精确估计以及对截止距离dc(cutoff distan... 快速搜索和找到密度峰DPC(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的聚类是一种新颖的算法,它通过找到密度峰来有效地发现聚类的中心。DPC算法的精度取决于对给定数据集的密度的精确估计以及对截止距离dc(cutoff distance)的选择。dc主要是用于计算每个数据点的密度和识别集群中的边界点,而DPC算法中dc的估计值却主要取决于主观经验值。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DPC方法(KDE-DPC)来确定最合适的dc值。该方法通过引用一种新的Solve-the-Equation方法进行窗宽优化,根据不同数据集的概率分布,计算出最适合的dc。标准聚类基准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优越于DPC算法以及经典的K-means算法、DBSCAN算法和A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密度估计 密度估计 类簇中心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