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被引量:84
1
作者 王策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1,共19页
有论者主张要像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学习前苏联教育学那样,来开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同时宣称,建国以来我凰教育科学“汲取的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的糟粕——凯洛夫教育学”,它应该并已经被“抛弃”。 这是否具有充分... 有论者主张要像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学习前苏联教育学那样,来开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同时宣称,建国以来我凰教育科学“汲取的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的糟粕——凯洛夫教育学”,它应该并已经被“抛弃”。 这是否具有充分的事实和科学根据?值得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论当前面临这个现实重大课题。 这两件事情或两个“运动”不能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很难相提并论。凯洛夫教育学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虽然它本身有局限和缺陷并时过境迁,但具有基本合理性,至今仍有意义。“新课程理念”反映了对现代学校教育局限性的忧虑和改革设想,有一定思想启发性和积极成分。但是它矫枉过正,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且思想驳杂,含混模糊,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指导课程改革。基于理论和实践品格、意义和历史命运的强烈反差,两者在中国的境遇也截然不同:建国初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过程中虽有缺点,但主要产生了积极正面效应;“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采取“大破大立”的激烈方式,不符合教育改革特点。因而时间或短或长,代价或小或大,人们终究不会完全接受。其理论是非和对实践的消极影响需要严肃反思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洛夫教育学 “新课程理念” 概念重建运动 现代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女性经验重新理解课程与教学世界——论马德琳·格鲁梅特的女性主义课程理论
2
作者 李思敏 高德胜 《外国教育研究》 2025年第7期41-56,共16页
马德琳·格鲁梅特是北美著名课程理论家,在概念重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是女性主义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之一。她从批判男性主导的公共教育与课程话语出发,厘清美国教育危机的责任,揭露了教学女性化与父权制共谋的迷思,深刻探讨了... 马德琳·格鲁梅特是北美著名课程理论家,在概念重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是女性主义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之一。她从批判男性主导的公共教育与课程话语出发,厘清美国教育危机的责任,揭露了教学女性化与父权制共谋的迷思,深刻探讨了“教学对女性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基于女性教师在公共世界与私人经验之间穿梭的现实提出通过自传研究和戏剧研究恢复女性的自我。她既提出通过女性和家庭真实的生活经验重新理解和重构课程话语,又呼吁将课程理解为连接公共世界与私人经验的中间通道,将母性养育和依恋的特征与现有的父性特征相融合。其女性主义课程理论采取的是一种“先破而后立”“男女调和”的中间立场。其理论对课程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对我国课程改革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德琳·格鲁梅特 女性主义 概念重建运动 课程与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