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FCCL:一种面向高维数据的稳健模糊概念认知学习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豆豆 徐伟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6,共14页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亟待破解的科学问题之一.然而,由于高维数据中样本的稀疏性与特征的冗余性,传统统计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泛化性和可解释性遇到极大的挑战.为此,针对高维数据与知...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亟待破解的科学问题之一.然而,由于高维数据中样本的稀疏性与特征的冗余性,传统统计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泛化性和可解释性遇到极大的挑战.为此,针对高维数据与知识弱演化能力之间不平衡的科学问题,利用三支概念求解复杂问题的认知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建模方法,即稳健模糊概念认知学习(fuzzy-based concept-cognitive learning with robustness,R-FCCL).首先,借助概念的最大相似性原则,建立了基于RFCCL的高维数据分类系统,并从概念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高维数据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学习机理.进一步,利用模糊三支概念的正、负算子从2个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模糊环境概念认知学习过程,进而基于概念融合的模糊三支概念完成概念辨识和数据分类.通过在12个真实数据集与12种分类方法的实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概念分析 概念认知学习 粒计算 高维数据 三支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认知学习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金海 闫梦宇 +2 位作者 徐伟华 折延宏 张文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1-515,共15页
概念认知学习是指通过具体的认知模型从给定线索中学习概念,以模拟人脑进行概念学习的行为。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认知机理、概念认知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概念认知过程的系统建模等。文中对概念认知的公理化、概念认知系统、概念认知过程... 概念认知学习是指通过具体的认知模型从给定线索中学习概念,以模拟人脑进行概念学习的行为。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认知机理、概念认知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概念认知过程的系统建模等。文中对概念认知的公理化、概念认知系统、概念认知过程、认知主体的多维性、认知主体的识别局限性、认知主体的记忆遗忘性、认知主体的联想性、认知主体的相对性、多主体认知以及概念认知学习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思考,以促进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认知学习 概念认知系统 知识系统 粒计算 形式概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三支形式概念分析与概念认知学习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伟华 杨蕾 张晓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6-528,共13页
目前,三支形式概念分析只适用于传统的形式背景,无法处理模糊环境中的形式背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结合三支形式概念分析与模糊集理论,提出了模糊三支算子及其逆算子,并对其相关重要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两类模糊三支... 目前,三支形式概念分析只适用于传统的形式背景,无法处理模糊环境中的形式背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结合三支形式概念分析与模糊集理论,提出了模糊三支算子及其逆算子,并对其相关重要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两类模糊三支概念,即属性导出模糊三支概念和对象导出模糊三支概念。随后,以对象导出的模糊三支概念为例,讨论了模糊三支概念的概念认知学习方法,实现了不完备模糊三支概念的认知学习。最后,为了更好地解释和理解所提出的理论,文中进行了案例分析并设计了认知学习算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丰富了三支形式概念分析和概念认知学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三支概念 模糊三支算子 形式概念分析 概念认知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粒计算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张超 丁雨欣 +1 位作者 李文涛 徐伟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然而,海量数据处理、多模态语义融合、模型可解释性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亟需坚实的方法论支撑。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粒计算从... 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然而,海量数据处理、多模态语义融合、模型可解释性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亟需坚实的方法论支撑。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粒计算从多层次与多视角等维度建模。采用粒度粗化与粒度细化策略,粒计算通过以满意近似解替代精确解的方式为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问题的分解与处理提供理论框架。首先,系统梳理粒计算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概念。其次,对模糊集、粗糙集、三支决策、商空间、概念认知学习以及粒球计算等模型进行总结。然后,通过文献计量法,分析粒计算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研究领域以及关键词共现叠加等。最后,对粒计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新一代人工智能 模糊集 粗糙集 三支决策 商空间 概念认知学习 粒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
5
作者 任蕴丽 宋佳霖 +1 位作者 郑存芳 洪文学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属性偏序形式结构,作为一种基于人类认知原理和粒计算思想的知识发现和知识表示新理论,目前已有广泛的应用,但其理论基础缺乏抽象化数学化,这势必影响该理论的系统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描述问题。首先... 属性偏序形式结构,作为一种基于人类认知原理和粒计算思想的知识发现和知识表示新理论,目前已有广泛的应用,但其理论基础缺乏抽象化数学化,这势必影响该理论的系统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描述问题。首先,基于粒计算的思想提出了知识表示的形式化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对象集合的覆盖和最简覆盖,给出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粒和粒群的概念,进而通过对粒衍生出粒群的充要条件的讨论,给出了属性偏序形式结构中的知识结构,从而完成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描述。最后,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利用数学形式化描述构造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过程,并揭示了该过程所体现的人类认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背景 数学形式化 属性偏序形式结构 粒计算 概念认知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