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获得之过渡性学习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1
作者 王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9,共5页
概念获得之过渡性学习 是关于人类认知(尤其是人类学习)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研 究者以儿童为对象,以守恒概念及其变式──数学等值概念为研究中介,系统探讨了概念获 得之过渡性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概念获得之过渡性学习 是关于人类认知(尤其是人类学习)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研 究者以儿童为对象,以守恒概念及其变式──数学等值概念为研究中介,系统探讨了概念获 得之过渡性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在此基础上,发现可资作为教育干预依据的心理机制和可行 性思路,提出了数学教改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获得 过渡性学习 概念分析 守恒概念 数学等值概念 人类 认知 教育 数学教育 改革 心理机制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获得的某些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 1985年第4期1-7,共7页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概念或掌握一个概念的?这个问题历来是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思惟和学习时所关心的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这一问题也有一些研究。什么是概念?有的认知心理学者提出,人们用以表现一个范畴的心理结构便叫做概念(Moates等,1980...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概念或掌握一个概念的?这个问题历来是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思惟和学习时所关心的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这一问题也有一些研究。什么是概念?有的认知心理学者提出,人们用以表现一个范畴的心理结构便叫做概念(Moates等,1980,P.208)。概念是抽象的,它代表一类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认知心理学 概念获得 掌握概念 相关属性 规则 肯定性 实验者 卡片 正方形 检验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儿童概念获得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双语儿童概念研究协作组 《心理学报》 198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思惟和语言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很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曾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的结论常迥然不同。苏联心理学家把思惟与内部语言联系起来,视思惟、语言为同一过程。持语言相对论的Whorf(1956)认为思... 思惟和语言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很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曾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的结论常迥然不同。苏联心理学家把思惟与内部语言联系起来,视思惟、语言为同一过程。持语言相对论的Whorf(1956)认为思惟依赖于语言。瑞士心理学家Piaget(Piaget和Inhelder,1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儿童 概念获得 心理学家 语言学家 测验结果 语言发展 控制组 实验组 方言 训练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语文献中的“Gemeinschaft”
4
作者 蒋永康 《社会》 1984年第4期21-21,共1页
德文Gemeinschaft,在社会学中一般译为“共同体”,“社区”和“团体”。从几本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社会学辞典来看,此词并不强调“地域”,而注重内在的联系.现把此词在德语文献中使用的历史作一归纳。1799年,德国理论家和艺术家施莱马... 德文Gemeinschaft,在社会学中一般译为“共同体”,“社区”和“团体”。从几本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社会学辞典来看,此词并不强调“地域”,而注重内在的联系.现把此词在德语文献中使用的历史作一归纳。1799年,德国理论家和艺术家施莱马赫首先用此词把“共同体”同“社会”区别开来。另一位评论家和艺术家(?)勒对此用法加以推崇。1881年,滕尼斯在《公社与社会》(“公社”即为Gemeinschaft)一书中,首先把这一词用于社会学中。1887年他进一步把Gemeinschaft 和“社会”进行对比分析.从两种不同的意志(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来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此后这一概念获得广泛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共同体 概念获得 意志 社区 社会生活 社会关系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模式
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8-,共1页
本刊今年第2期刊登的'资料':《教学模式种种》,因有些译名欠妥,现重新刊登予以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属于'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s)的有: (1)概念获得模式 (Concept Attainment Model) (2)归纳思维模... 本刊今年第2期刊登的'资料':《教学模式种种》,因有些译名欠妥,现重新刊登予以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属于'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s)的有: (1)概念获得模式 (Concept Attainment Model) (2)归纳思维模式 (Inductive Thinking Model) (3)探究训练模式 (Inquiry Train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获得 归纳思维 训练模式 TRAINING 模式种 处理模式 探究模式 角色扮演 ORGANIZER 先行组织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