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哲学概念翻译的格义、立名与正名——以understanding的汉译为例
1
作者
方兴
周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73,共6页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概念考察,概念翻译成为哲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概念因其含义丰富而使翻译尤其困难,其译名从诞生到接受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借用美国修辞学家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以洛克认识论核心概念“understanding”...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概念考察,概念翻译成为哲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概念因其含义丰富而使翻译尤其困难,其译名从诞生到接受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借用美国修辞学家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以洛克认识论核心概念“understanding”汉译史上先后出现的“悟性”“理解”“认识”“理智”等几个代表性译名为例探讨哲学概念翻译过程中的格义、立名与正名现象,并对其中的动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哲学翻译,尤其是哲学概念的翻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翻译
概念翻译
UNDERSTANDING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共同体”到“社区”——社会学核心概念“community”的中国化
2
作者
范梦栩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考察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厘清理论涉及的核心概念在中文语境中的演变过程是重要一环。本文从西方理论的引入到中文语境中的本土化,详细分析了“community”从最初的“共同体”到最终确立为“社区”的译法过程。研究追溯了该概念在20世...
考察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厘清理论涉及的核心概念在中文语境中的演变过程是重要一环。本文从西方理论的引入到中文语境中的本土化,详细分析了“community”从最初的“共同体”到最终确立为“社区”的译法过程。研究追溯了该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引入中国后的多次变迁,讨论了中国社会学家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旅行历程的还原,揭示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理论的吸收、重构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翻译
术语
翻译
概念
史
社区
社会学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概念的译介——以“天”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罗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31,159,共6页
十六、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四书"西译活动实为"儒学西传"的源头,其译文直接奠定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在《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里,"天"这一儒学概念在跨文化译介过程中,其"名&q...
十六、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四书"西译活动实为"儒学西传"的源头,其译文直接奠定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在《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里,"天"这一儒学概念在跨文化译介过程中,其"名"与"实"在语境更迭中出现了分离断裂,继而由译者凭借自身的神学知识及价值取向重新进行人为设定,原文与译词表面一一对应的背后掩盖的是中西异质文化之下不同的天人观。结合"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亦可从译文中切实了解到耶稣会士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为自己采取宽容适应儒家文化的传教政策进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概念翻译
耶稣会
经院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学概念翻译的格义、立名与正名——以understanding的汉译为例
1
作者
方兴
周娟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73,共6页
文摘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概念考察,概念翻译成为哲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概念因其含义丰富而使翻译尤其困难,其译名从诞生到接受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借用美国修辞学家伯克的新修辞学思想,以洛克认识论核心概念“understanding”汉译史上先后出现的“悟性”“理解”“认识”“理智”等几个代表性译名为例探讨哲学概念翻译过程中的格义、立名与正名现象,并对其中的动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哲学翻译,尤其是哲学概念的翻译有所裨益。
关键词
哲学
翻译
概念翻译
UNDERSTANDING
认同
Keywords
philosoph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concepts
understanding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共同体”到“社区”——社会学核心概念“community”的中国化
2
作者
范梦栩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学著作百年汉译与中国民族学知识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4BYY095)
山东建筑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翻译与中国社会学学科构建关联研究”(项目编号:X2406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考察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厘清理论涉及的核心概念在中文语境中的演变过程是重要一环。本文从西方理论的引入到中文语境中的本土化,详细分析了“community”从最初的“共同体”到最终确立为“社区”的译法过程。研究追溯了该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引入中国后的多次变迁,讨论了中国社会学家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旅行历程的还原,揭示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理论的吸收、重构和创新。
关键词
概念翻译
术语
翻译
概念
史
社区
社会学
概念
Keywords
concept translation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conceptual history
community
sociological concept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概念的译介——以“天”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罗莹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31,15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十六至十八世纪‘四书’拉丁文译本流变考究"(12YJC720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十六、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四书"西译活动实为"儒学西传"的源头,其译文直接奠定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在《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里,"天"这一儒学概念在跨文化译介过程中,其"名"与"实"在语境更迭中出现了分离断裂,继而由译者凭借自身的神学知识及价值取向重新进行人为设定,原文与译词表面一一对应的背后掩盖的是中西异质文化之下不同的天人观。结合"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亦可从译文中切实了解到耶稣会士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为自己采取宽容适应儒家文化的传教政策进行辩护。
关键词
《中庸》
概念翻译
耶稣会
经院哲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07.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哲学概念翻译的格义、立名与正名——以understanding的汉译为例
方兴
周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共同体”到“社区”——社会学核心概念“community”的中国化
范梦栩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概念的译介——以“天”的翻译为例
罗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