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经济学概念的可计量性
1
作者 程祖瑞 《经济经纬》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经济学概念是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要素。本文对经济学概念具有可计量性的意义及其难点作了阐述, 对经济学概念定量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学概念 可计量性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生产劳动
2
作者 李登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2期65-72,共8页
生产劳动是否应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为限的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性质的基本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加以准确的理解.一、理解生产劳动问题的枢纽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的辩证认识,被马克思认为是理解全部政... 生产劳动是否应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为限的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性质的基本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加以准确的理解.一、理解生产劳动问题的枢纽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的辩证认识,被马克思认为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所以,不言而喻二重性也正是理解生产劳动这一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枢纽.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就能把经济事实的两个基本因素——人与自然间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的过程——置于辩证的考察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政治经济学对象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 经济学概念 具体内容 社会形式 生产劳动概念 生产劳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验范式批判
3
作者 高惠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2,共8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端之作,是对经济市民生活的现象学描述。先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循序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逻辑学,是以表达了概念经济学的逻辑范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社会政治经济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端之作,是对经济市民生活的现象学描述。先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循序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逻辑学,是以表达了概念经济学的逻辑范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历史与人的自然生成史的同一为前提,表达了经验经济学的逻辑范式,不仅把社会生产经验化了,同时把社会生产的经验历史化了,确立了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概念经济学 经验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加快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简新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有效地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需进一步探讨和明确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现状、加快建构的必要性...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有效地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需进一步探讨和明确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现状、加快建构的必要性、面临的任务和应该采用的方法。一、经济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谓经济学知识体系应该是由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按照逻辑关系构成的总体,也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概念 新发展阶段 框架结构 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原理和方法 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伪问题: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能与不能——兼与杨春学、徐百兴、左停商榷
5
作者 陈小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52-54,共3页
杨春学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数学——定量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能与不能》一文,接着,徐百兴、左停相继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上撰文讨论该问题。正如左停所说:“关于数学作用问题的争论不仅仅反映在经济学领... 杨春学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数学——定量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能与不能》一文,接着,徐百兴、左停相继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上撰文讨论该问题。正如左停所说:“关于数学作用问题的争论不仅仅反映在经济学领域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概念 数学命题 伪问题 经济学研究 语言层次 数学语言 云南财贸学院 作用问题 学报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土地经济学原理》
6
作者 徐金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农业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基础地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而土地作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其占有、使用与支配的关系变化也反映出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在时代经济不... 农业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基础地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而土地作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其占有、使用与支配的关系变化也反映出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在时代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土地问题变得日趋复杂,人地关系也日益紧张。由此衍生出了经济学分支——土地经济学,并逐渐受到重视。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1922年首次提出土地经济学概念之后,各国的学者开始关注土地经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概念 制度的变迁 人地关系 发展中国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近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经济学会举行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讨论会
7
作者 刘铁 《学术研究》 1980年第4期115-116,共2页
最近,广东经济学会邀请广州地区部分理论工作者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向题。会上,与会者围绕暨南大学经济系赵元浩同志所写的题为《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论文展开热烈的讨论。文章认为,中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 最近,广东经济学会邀请广州地区部分理论工作者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向题。会上,与会者围绕暨南大学经济系赵元浩同志所写的题为《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论文展开热烈的讨论。文章认为,中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现代化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学 广州地区 生产力现代化 经济学概念 生产关系 广东 理论工作者 上层建筑 暨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其在我国立法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冯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其在我国立法中的作用初探●冯涛法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经济学在技术性和资源性的约束条件下,对个人或企业的极大化分析的成功,给了法学研究以极大的启示:既然仅仅注... 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其在我国立法中的作用初探●冯涛法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经济学在技术性和资源性的约束条件下,对个人或企业的极大化分析的成功,给了法学研究以极大的启示:既然仅仅注意到资源的约束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变革 经济分析 经济学概念 法学研究 立法 社会科学发展 公平分配原则 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经济基础知识讲座——第九讲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效益
9
作者 郝光荣 《经济问题》 1984年第9期47-49,共3页
一、商业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学概念,在我国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从“经济效果”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 “经济效果”的概念最初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于光远提出的。其主张是。
关键词 经济效果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效益 商业 经济学概念 于光远 经济学 经济基础知识 概念发展 商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同质化竞争下的心理调适与竞争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贵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28,共2页
“同质化”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具有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的事物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吸取对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逐渐形成相似特征的动态过程”。原本同质化竞争更多的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竞争,然而,随着知... “同质化”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具有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的事物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吸取对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逐渐形成相似特征的动态过程”。原本同质化竞争更多的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竞争,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发展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因此,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职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化竞争 竞争策略 心理调适 职场 经济学概念 “同质化” 市场竞争 精神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果树产业发展——果业名词“新旧动能转换”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新平 《果农之友》 2020年第2期33-34,共2页
1定义,新旧动能转换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新旧动能转换即通过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新业态代替旧业态,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代替旧材料旧能源,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 1定义,新旧动能转换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新旧动能转换即通过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新业态代替旧业态,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代替旧材料旧能源,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经济学概念 产业升级 果树产业 新业态 技术密集型 内涵增长 劳动密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二--夜间消费热度升高,辟出商业“新蓝海”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F0002-F0002,共1页
夜间经济一词,原本是大都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商业区夜晚空街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概念,而现在已与夜间商业、夜间消费同义,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体定义为:"发生在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 夜间经济一词,原本是大都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商业区夜晚空街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概念,而现在已与夜间商业、夜间消费同义,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体定义为:"发生在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众多迹象和数据表明,夜间经济在当前和未来蕴藏着巨大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概念 当地居民 城市经济发展 夜间消费 具体定义 消费主体 城市中心商业区 热点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养猪与猪场数字化管理离我们有多远?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德林 《猪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30-33,共4页
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作为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 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作为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管理 大数据 经济学概念 内涵比较 智能化养猪 优化配置 知识与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产业”浅说
14
作者 严共旭 《学习与实践》 1985年第5期28-29,共2页
一、什么是“第三产业”?这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国外一般是这祥划分的:第一产业——农牧业、采矿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国外引进 经济学概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农牧业 采矿业 建筑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和情感绝缘问题及解决对策”专题研究
15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24-124,共1页
信息不对称现象,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原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各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在交易中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而相关信息匮乏的一方则处于被动位置,由此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单位管理中,也... 信息不对称现象,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原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各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在交易中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而相关信息匮乏的一方则处于被动位置,由此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单位管理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领导者作为管理整个单位的人,应该掌握单位内最多的信息,对信息有“分配”和“约束”的权力,但前提是领导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畅通的,比如单位成员能够积极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概念 信息匮乏 市场经济活动 信息不对称 约稿启事 问题及解决对策 交易各方 专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维护消费者权益
16
作者 李明义 王志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6-49,45,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者权益,指消费者的权力和利益。权力是一个法学概念,利益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消费者的权力包括:(一)在商品和劳务面前的平等权。商店在出售商品时,应该是人人平等,童叟无欺。任何欺生优熟,厚此薄彼,开后门、私分紧俏...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者权益,指消费者的权力和利益。权力是一个法学概念,利益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消费者的权力包括:(一)在商品和劳务面前的平等权。商店在出售商品时,应该是人人平等,童叟无欺。任何欺生优熟,厚此薄彼,开后门、私分紧俏商品的行为,都是对消费者平等权的侵犯。(二)消费生活和购物的自由权。这和欺骗劝诱、强行搭配是不相容的。(三)对商品质量的检验权。(四)对市场物价和度量衡器的监督权。消费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平等权 法学概念 度量衡器 经济学概念 商品质量 紧俏商品 权力和利益 市场物价 消费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的时间价值在银行工作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宇 《武汉金融》 1986年第6期22-23,共2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的涵义:指货币在一定的运动时间按一定的利率所获得的利息。也可以说,一笔运动着的货币资金其期末的价值与期初的价值不等,其期末的价值因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增殖。现在投资一笔钱,将来收回...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的涵义:指货币在一定的运动时间按一定的利率所获得的利息。也可以说,一笔运动着的货币资金其期末的价值与期初的价值不等,其期末的价值因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增殖。现在投资一笔钱,将来收回的要比现在投资的数额超出许多,这个差值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一个时间函数:y=f(t)。货币的时间价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到处可见。在金融业务中更是无时不在。例如,把资金存入银行能获得利息,从银行贷款要支付利息,利息的多少与存款和贷款的时间有关。再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的时间价值 银行工作 货币资金 现值 银行贷款 经济活动 金融业务 将来值 经济学概念 银行借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