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宗教”概念的再认识
1
作者 邢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9-133,共5页
在研究历史上存在的有结社色彩的宗教组织时,学术界主要运用了三个概念,即"秘密教门"、"民间宗教"和"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组织进行了研究,但概念的内涵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所... 在研究历史上存在的有结社色彩的宗教组织时,学术界主要运用了三个概念,即"秘密教门"、"民间宗教"和"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组织进行了研究,但概念的内涵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研究这些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搞清在社会科学领域能不能给事物创建一个明确而普遍使用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概念使用中存在的悖论现象的分析,认为概念不具备普遍永恒的适用性,概念是相对的。而概念本身也存在着概念系、概念组、子概念和最小子概念几个层次。概念组和概念系是概念的集合,本身不具备概念的性质,子概念是从某一角度对事物内涵的界定,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最小子概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概念提供研究所需的确定性。从概念相对的不同参照系中可以概括出概念的七个属性,即时间属性、地域属性、层次属性、学科属性、广狭属性、主观属性和进程属性。为了避免夸大概念的相对性,使概念的创建走向不可知论,本文初步探讨了概念的立论法则和驳论法则。用上述的理论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用驳论法则否定"秘密"这个提法,并质疑"民间"的提法,用一个关于宗教的子概念肯定其宗教性,于是"民间宗教"成为最贴近现实的概念,最后用概念的六个属性将这个概念明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最小子概念 概念的属性 民间宗教 秘密教门 中国民间秘密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