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概念推理网及其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 1
-
-
作者
李晓黎
刘继敏
史忠植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32-103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6980 3 0 10 )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863 -5 11-946-0 10 )
-
文摘
在分析了当前文本分类中常用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模型 .该模型是对人的分类过程的一种模拟 .在已有的英语语义词典及大量训练集的基础上 ,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知识获取并最终形成若干个概念推理网 .对待分类的文档可以激活相应的网络 ,同时传播推理以决定其类别的归属 ,试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与召回率 .
-
关键词
文本分类
向量空间模型
概念推理网
机器学习
-
Keywords
text classification, vector space model, concept reasoning network
-
分类号
TP18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题名基于概念格的云推理分类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徐立
白金牛
孟海东
-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92-1900,共9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MS06036)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课题(NJZY18190)。
-
文摘
针对传统云推理模型在推理过程中需要依靠专家经验确定"软与"算法的程度调节参数,在处理大数据集时需要建立大量规则以保证准确率等问题,提出采用概念格改进云推理模型。通过云发生器对数据进行云化处理,转化为可用不确定语言描述的定性概念,作为概念格所需的形式背景;分别构造属性概念格和决策概念格,挖掘数据集中的规则,使局部规则覆盖全局规则,解决传统云推理构建规则数量过多的问题,并代替传统的"软与"算法;采用概念格提取不确定性规则,作为云推理的规则前件,构建概念格云推理模型。实验使用UCI和实际工程数据集进行算法仿真和应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云推理模型提高了算法的时效性,且保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概念格
云模型
规则提取
概念格云推理模型
-
Keywords
Data mining
concept lattice
cloud model
rule extraction
concept lattice cloud reasoning model
-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诗美与悖论
- 3
-
-
作者
郭仁怀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0-61,共2页
-
文摘
悖论本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把某一断定和这一断定的否定都证之为真的一种论断。这种自相矛盾的奇怪论断,曾使不少科学家陷入尴尬境地,其他各种科学理论系统以及一般理论文章,也极力要回避它。然而悖论在诗歌中却取得了合法地位,生发出独特的艺术光彩。这当然不是说诗歌中也需要概念推理、逻辑证明之类东西,而是指诗歌中大量存在着不合“常理”、矛盾怪异的形象和表达方式。
-
关键词
悖论
诗歌
概念推理
语言现象
人的情感
逻辑证明
古寺
合法地位
说诗
艺术手段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不能优比兴而劣赋
- 4
-
-
作者
姚庆瑞
孙琪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2年第6期112-113,111,共3页
-
文摘
前几年发表了很多讨论“赋比兴”的文章,对“赋比兴”的理论和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以及与形象思维的关系,都作了认真的讨论,对古代文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似乎又有一种偏颇之见,那就是优比兴而劣赋的倾向。 大家知道,“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传统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它的运用,是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开始的,而其成为完整的诗歌创作理论,最早也是从《三百篇》诗歌中总结出来的。对“赋比兴”
-
关键词
赋比兴
优比
形象思维
姚际恒
诗经
艺术表现方法
三法结合
诗歌传统
概念推理
形象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