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简单性和复杂性范畴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小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70-76,共7页
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范畴。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新的概念和范畴,需要正确的理论思维的帮助。根据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研究这些概念和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对于丰富和发展辩证唯... 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范畴。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新的概念和范畴,需要正确的理论思维的帮助。根据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研究这些概念和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对于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性和复杂性 简单性原则 简单化 概念和范畴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思维经济 爱因斯坦 复杂的事物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现代化的教学论——90年代我国教学论的进展与反思 被引量:8
2
作者 汪刘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4-18,共5页
学校一切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论研究现代化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90年代以前我国教学论现代化历程,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努力探索和认真总结。〔1〕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论现代化进程进行一些探讨。自... 学校一切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论研究现代化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90年代以前我国教学论现代化历程,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努力探索和认真总结。〔1〕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论现代化进程进行一些探讨。自1990年至今是我国教学论现代化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研究 教学实践 教学艺术论 现代化进程 中国特色 问题意识 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 概念和范畴 现代文化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研究之再认识
3
作者 乌兰察夫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26-31,共6页
蒙古族哲学思想史(以下简称蒙哲史)研究工作已开展五年了.五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蒙哲史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学术研究机构的成立,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学术会议的相继召开,旧有资料的整理和论文更是雨后春笋地竞相发表出来... 蒙古族哲学思想史(以下简称蒙哲史)研究工作已开展五年了.五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蒙哲史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学术研究机构的成立,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学术会议的相继召开,旧有资料的整理和论文更是雨后春笋地竞相发表出来.根据目前粗略统计,资料50万字,蒙汉文论文122篇,共计150万字.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广泛地涉及了蒙哲史的各个领域:军事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等;对一些蒙古族著名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萨囊彻辰、伊湛纳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哲学思想 发展特点 蒙古民族 马克思主义 再认识 概念和范畴 思想资料 民族哲学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
4
作者 穆英华 乔恒 《城市规划》 1987年第4期6-6,共1页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要求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手段指的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论与工具的总和,包括思维方式、概念和范畴工具、物质技术手段。
关键词 现代城市规划 物质技术 研究手段 规划设计 解决问题过程 概念和范畴 手段现代化 思维方式 知识结构 规划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境界说新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自匪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81-82,共2页
《人间词话》境界说新探刘自匪《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的集成之作,其中之境界说则是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的核心与精髓。要理解和把握境界说的实质与真谛,必须首先弄清“境界”概念的特定含义。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历来众说不... 《人间词话》境界说新探刘自匪《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的集成之作,其中之境界说则是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的核心与精髓。要理解和把握境界说的实质与真谛,必须首先弄清“境界”概念的特定含义。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历来众说不一,存疑甚多,至今没有公认的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境界说 文学美学 柏拉图 美的本质 概念和范畴 叔本华 思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类教学方法的剖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严成志 《课程.教材.教法》 1985年第2期37-41,共5页
教学方法虽然是多种多多样的,如果从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来探讨,其基本方法大体有示范、概括、求解、推理和反馈等五大类。本文拟从认识、心理、逻辑、生理和信息交换等有关理论出发,对五类基本教学方法分别予以剖析,以进一步说明教学方... 教学方法虽然是多种多多样的,如果从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来探讨,其基本方法大体有示范、概括、求解、推理和反馈等五大类。本文拟从认识、心理、逻辑、生理和信息交换等有关理论出发,对五类基本教学方法分别予以剖析,以进一步说明教学方法分类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教学法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 分析研究 概念和范畴 新知识 知识结构化 思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相结合——读张会恩的《文章学史论》
7
作者 彭建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2期90-90,共1页
读古代文论,常遇到的麻烦是对概念、范畴的把握。同一个概念、范围用不同词语表述,如“兴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意境”与“境界”、“境界”与“情景”往往边讲边移,终是混同。同一字在不同的文论中有不同的含义,如“... 读古代文论,常遇到的麻烦是对概念、范畴的把握。同一个概念、范围用不同词语表述,如“兴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意境”与“境界”、“境界”与“情景”往往边讲边移,终是混同。同一字在不同的文论中有不同的含义,如“体”,或指文章的体制,或指文章的风格。这种现象,体现了历代文章学历史进程的生动性与复杂性。揭示这些概念和范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内涵、外延及其词语表述的流变,确能深刻地体现我国古代文章研究的发展过程,张会恩同志的《文章学史论》就是从概念、范畴切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学 历史的方法 逻辑的方法 史论 发展的历史进程 “意象” 复杂性 “境界” 概念和范畴 古代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8
作者 张尚仁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2期3-8,共6页
《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上发表了刘奔同志《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是一回事吗?》一文,该文认为不能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混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意义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哲学基本... 《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上发表了刘奔同志《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是一回事吗?》一文,该文认为不能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混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意义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还是两个以及思维与存在行没有同一性的争论,对与哲学基本问题直接相关的概念或范畴的理论分析却重视不够。其实,只有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范畴作深入的理论分析,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和范畴,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刘奔同志的文章,从这个方面研究哲学基本问题,走出了新的一步。但文中的有些提法和观点,还值得商榷。例如,该文认为,精神一物质关系问题是本体论上的问题;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则是认识论上的问题。(见第171页)又认为客观存在这个概念比客体概念更广泛,客体概念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实际地进入人们实践领域中的那一部分,(见第173页)这些看法就似有不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意识与存在 主体与客体 客体关系 联系和区别 主体和客体 内在世界 概念和范畴 认识论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