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多高层建筑楼面加速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圆 卢文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8,共11页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性能评估愈发受到关注和研究。其中,对楼面加速度需求进行研究可合理确定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该研究通过分布参数模型对多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建立楼面加速度与地震输入和结构特征的...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性能评估愈发受到关注和研究。其中,对楼面加速度需求进行研究可合理确定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该研究通过分布参数模型对多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建立楼面加速度与地震输入和结构特征的联系,研究了弯剪刚度比对结构动力特性、模态振型的影响;基于模型各阶频率比与弯剪刚度比的关系,提出识别结构弯剪刚度比的方法;选用ATC-63的远近场强震动记录数据集,预测了楼面加速度放大(floor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A)系数,回归拟合了楼面加速度与结构阻尼比、周期、刚度比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对楼面加速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抗震需求 加速度放大(faa)系数 分布参数模型 刚度比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户内变电站楼面电气设备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强 边晓旭 徐俊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55-2163,共9页
全户内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其楼面布置的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该文对4座全户内变电站主控楼及楼面电气设备进行了精细化的有限元建模,分别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和100组地震动输入下的时程响应分析... 全户内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其楼面布置的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该文对4座全户内变电站主控楼及楼面电气设备进行了精细化的有限元建模,分别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和100组地震动输入下的时程响应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和线性拟合的方式得到了适用于全户内变电站的楼面设计反应谱。研究结果表明:主控楼结构2层楼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平均值为1.35,屋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平均值为2.47;当楼面电气设备基本周期与主控楼结构基本周期比值在0.9~1.1区间时,平均楼面谱加速度放大系数达峰值4.80;楼面设计反应谱与电气设备的重要性类别、楼层位置、阻尼比和主控楼结构扭转效应4个主要影响因素有关。建议对全户内变电站楼面电气设备进行抗震设计时采用该文推荐的楼面反应谱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户内变电站 电气设备 地震响应 放大系数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内变电站楼面GIS电气设备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樊庆玲 陈晨 +2 位作者 宋景博 徐俊鑫 谢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0-245,252,共7页
户内变电站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通常布置在2层楼面上,地震作用下,楼面电气设备受到生产综合楼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而产生较强烈的动力响应。文中结合某220 kV户内变电站结构,对楼面众多GIS电气设备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建... 户内变电站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通常布置在2层楼面上,地震作用下,楼面电气设备受到生产综合楼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而产生较强烈的动力响应。文中结合某220 kV户内变电站结构,对楼面众多GIS电气设备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建模,对生产综合楼——楼面GIS电气设备整体模型和生产综合楼主结构模型分别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结果发现:①主结构模型和主—附结构模型的前3阶频率和振型均相近;②2层楼面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超过2.0,3层楼面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超过3.0;③楼面GIS悬臂套管竖向振动较大,导致吊杆根部和GIS悬臂套管端部应力响应较大。建议抗震分析时应考虑生产综合楼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适当增大规范中对楼面动力反应放大系数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内变电站 GIS电气设备 地震响应 放大系数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小甫 孙进忠 +2 位作者 刘立鹏 郑小燕 贾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0-846,共7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UDEC软件,开展了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面产状和位置变化对岩体边坡地震动放大系数空间展布的影响。根据岩体边坡中结构面发育的一般规律,本文模型工况主要考虑与坡面...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UDEC软件,开展了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面产状和位置变化对岩体边坡地震动放大系数空间展布的影响。根据岩体边坡中结构面发育的一般规律,本文模型工况主要考虑与坡面相交的贯穿性结构面,模拟的主要物理对象是层面、贯穿性长大软弱结构面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构面越靠近坡顶,边坡上部的地震动响应越强烈;顺倾结构面会使坡肩部形成更强烈的地震动响应;边坡越陡,坡顶和坡肩部的地震动响应越强烈。上述规律对于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结构 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深厚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姣 陈国兴 许汉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9-2087,共9页
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的合理性有重要影响。以苏州城区的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剪切波速介于400~800 m/s的9个土层顶面作为地震基岩面,采用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一维波传法分析地震基岩面的选取... 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的合理性有重要影响。以苏州城区的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剪切波速介于400~800 m/s的9个土层顶面作为地震基岩面,采用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一维波传法分析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地表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峰值加速度PGA随地震基岩面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增大,PGA的增大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2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系数?谱谱值也随地震基岩面土层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增大,且?谱谱值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中强地震的近场地震动作用,基岩面深度对周期小于1.0 s的?谱谱值的影响较大;而对于特大地震的远场地震动作用,基岩面深度对周期小于4.0 s的?谱谱值均有较大影响;3远场地震动作用时的?谱谱值明显大于近场地震动作用的?谱谱值;4取剪切波速不小于700m/s的土层顶面为地震基岩面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基岩 深厚场地 等效线性化方法 一维波传法 地表峰值加速度 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