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油酰甘氨酸钠对菱铁矿与赤铁矿的浮选分离影响研究
1
作者 印万忠 张西山 +2 位作者 马英强 吴春辉 张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2,共7页
为了解决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选指标不理想的问题,以菱铁矿和赤铁矿为研究对象、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SCG+Na OL)为组合捕收剂,开展了高效浮选分离菱铁矿与赤铁矿的系统浮选试验研究。并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 为了解决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选指标不理想的问题,以菱铁矿和赤铁矿为研究对象、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SCG+Na OL)为组合捕收剂,开展了高效浮选分离菱铁矿与赤铁矿的系统浮选试验研究。并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表面张力测试和吸附量测试揭示了复配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质量比为7∶1)对菱铁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对赤铁矿的可浮性较差;在p H=7、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用量为100 mg/L条件下处理人工混合矿(菱铁矿与赤铁矿质量比1∶4),可获得Fe O含量为44.07%、菱铁矿回收率为71.92%的泡沫产品,分离指数为6.71,相较于淀粉+油酸钠体系,菱铁矿Fe O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6.14和32.10个百分点。机理分析表明,SCG与Na OL复配后可显著提升SCG的溶解性,SCG+Na OL与2种矿物作用后,可显著提升菱铁矿的疏水性和赤铁矿的亲水性。同时,与淀粉+Na OL体系相比,SCG+Na OL药剂制度简单,可显著提升菱铁矿与赤铁矿浮选分离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酸钠(scg) 复配药剂 菱铁矿 赤铁矿 浮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油酰甘氨酸类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相行为研究
2
作者 段鑫 张雅楠 +2 位作者 高佳佳 张婉萍 张倩洁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1-870,共10页
针对椰油酰甘氨酸钠(SCG)和椰油酰甘氨酸钾(GCK)单一体系,以及SCG/GCK、SCG/GCK/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CHSB)复配体系在pH=6.5下的相行为进行研究。二元相图研究结果表明,GCK的溶解温度显著低于SCG,溶解区域显著大于SCG;当SCG/GCK... 针对椰油酰甘氨酸钠(SCG)和椰油酰甘氨酸钾(GCK)单一体系,以及SCG/GCK、SCG/GCK/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CHSB)复配体系在pH=6.5下的相行为进行研究。二元相图研究结果表明,GCK的溶解温度显著低于SCG,溶解区域显著大于SCG;当SCG/GCK以质量比1∶1复配时,复配体系的相行为与GCK体系类似,说明GCK的加入对SCG的溶解性有提升作用。三元相图研究结果显示,CHSB的加入使未溶解区域进一步减小,并丰富了体系相态,SCG/GCK/CHSB体系呈现球形、棒状、蠕虫状和六角相胶束相态变化,并以棒状胶束和蠕虫状胶束为主。对椰油酰甘氨酸类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发新型氨基酸类洗护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酸钠 椰油酸钾 复配体系 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对氨基酸洁面膏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华 徐进 +1 位作者 何云平 许虎君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7-1313,共7页
在一定的pH范围内,研究了4种温和表面活性剂对以椰油酰甘氨酸钠为主要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的结膏温度、高温稳定性、外观状态、泡沫性能及刺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对洁面膏的结膏温... 在一定的pH范围内,研究了4种温和表面活性剂对以椰油酰甘氨酸钠为主要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的结膏温度、高温稳定性、外观状态、泡沫性能及刺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对洁面膏的结膏温度和高温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通过罗氏泡沫仪测试泡沫量,结果显示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能增加洁面膏泡沫量和提升泡沫稳定性。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洁面膏料体外观,结果显示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有助于洁面膏形成更均一细腻的晶体。通过玉米醇溶蛋白试验法(zein test)测试洁面膏刺激性,结果显示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对洁面膏体系的刺激性有显著降低作用,使洁面膏更加温和。上述实验证明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对以椰油酰甘氨酸钠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结晶型氨基酸洁面膏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水解燕麦蛋白钾 椰油酸钠 基酸洁面膏 结膏温度 稳定性 泡沫性能 刺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捕收剂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春辉 马英强 +1 位作者 张西山 姬鹏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了解决低品位铝土矿石正浮选脱硅过程中传统捕收剂油酸钠使用效果欠理想问题,研究以铝土矿中常见代表性铝硅矿物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为分离对象,开展了油酸钠与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捕收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试验,以及浮选分离一... 为了解决低品位铝土矿石正浮选脱硅过程中传统捕收剂油酸钠使用效果欠理想问题,研究以铝土矿中常见代表性铝硅矿物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为分离对象,开展了油酸钠与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捕收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试验,以及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人工混合矿试验,量化了单一捕收剂与混合捕收剂的浮选性能差异,最后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表明:在矿浆pH=10,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混合摩尔比为1:1、用量为3×10^(-4)mol/L条件下,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纯矿物浮选回收率差异达83.86个百分点,人工混合矿(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质量比为2:1)浮选精矿铝硅比由7.16提高到8.93,Al2O3回收率由77.27%提高到82.94%,达到了较好的分选效果。机理分析表明: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作用比油酸钠更强,椰油酰甘氨酸钠可以促进油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阻碍油酸钠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从而可以改善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浮选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钠 酸钠+椰油酸钠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浮选分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